最近参加相约北京艺术节的开幕式,现场的两本节目册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一本是第十四届相约北京开幕式节目册,16开本,页面上用大号字印着开幕式节目内容、主创介绍,还附有相关活动的宣传页;一本是2014中法文化之春的节目手册,只有前者的1/4大小,介绍了该文化节的概况、活动内容。
两本节目册,一本推荐国家级大型综合国际艺术节,旨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引进外国艺术精华,一本推荐中国境内的最大外国艺术节,展示中法两国在艺术领域的成果。两个艺术节在4、5月密集举办活动,有诸多合作的精彩项目和演出,可谓各有侧重、各有千秋,观众可从节目册上各取所需。但在散场时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观众大都带着中法文化之春的册子,似乎对这本小册子更情有独钟。
原来,相约北京艺术节的节目册体积大、字体大,虽然看着不费力,但对节目的介绍却不多,携带时也略显沉重。中法文化之春的节目册巴掌大小,但翻开一看却别有洞天,里面先是用全彩插图介绍了每个活动的主要内容,后面还用一览表列出了所有活动的信息,最后又有几页空白的笔记页供人信手记录,信息足够、内容丰富、设计漂亮,不少人走出了剧场还在饶有兴趣地看着节目册。
其实,节目册也是文化传播的一部分,可以推广活动、介绍文化背景、普及艺术知识,不少观众就是通过节目册来选择节目的。好的节目册不仅有效宣传了活动,也传递了背后的文化理念。
我国的节目册以前是向观众收费的,现如今不少剧院向观众免费提供,已经是一个进步。但和优良的节目册相比,显然还存在差距。比如,中法文化之春节目册的设计就充分考虑实用性,不但方便携带,也方便利用,减少了浪费。一份简单的节目册虽不是大开支,但多场演出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合理的设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便于多次利用。国外很多剧院就采取将多个节目的介绍放在一起,既给观众提供最大的信息量,也便于多个剧场循环利用。
其次,好的节目册要考虑到人们使用的舒适度、增加节目册的附加值。丰富的内容、美观的画面、加上人性化的设计,让一本节目册不但可以留给自己看,也可以带给他人看,还可以用来收藏,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事实上,小小的节目册暴露了我国文化传播中设计能力的弱势,如何增加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在文化产品的多次利用中达到传播文化、开拓文化消费市场的目的,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很多艺术活动做得较为薄弱的部分。在这个方面,我们在营销环节、人才储备、消费者心理研究上,需要运用工业设计、交互设计等多种手段,增加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让传播更有人情味。
我们不妨在一本小小的节目册上下功夫:不求面面俱到,而应该更注重精耕细作;不求数量累计,而更求质量取胜;不求人人喜欢,而更注重入脑入心。这也是文化传播中值得借鉴的有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