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淞阁”原本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挥笔而就颇有现代简约风格的三个字,一直被历代文人、收藏家用作堂号。而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翦淞阁”则是文人文房收藏的代名词,其主人黄玄龙是一位来自台湾的收藏家,20多年来耗资上亿元倾心于古代文人文房用品,自2006年首次与中国嘉德合作举办“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专场以后,便引领文房市场一路走高,每两年一次的专拍几乎都是拍场的亮点。
在过去的几次“翦淞阁”拍卖中,文房一直是最耀眼的部分。记得在2012年的拍卖市场上,“翦淞阁”35件文玩精品拍卖由于竞争激烈,用时将近两个小时,成交率达到100%,而成交总额达到了1.3亿元,其中拍前备受瞩目的王世襄旧藏心爱之物“明周制鱼龙海兽紫檀笔筒”以5520万元的天价刷新了木制笔筒拍卖的最高纪录。然而在天价的背后,藏家的偏好更值得关注。
关于鱼龙海兽紫檀笔筒的来龙去脉,业界早已奉为美谈,特别是当初王世襄的一段收藏经历更是通过王老的各种著作而广为藏家所知,在2003年中国嘉德王世襄收藏专场上,其成交价就达到了209万元,而9年之后则升值了近30倍,无疑显示出名家珍藏在文房收藏中的巨大效应。
中国的文房清供可谓源远流长,笔、墨、纸、砚更被誉为“文房四宝”。文房用具品类繁多、制作精良,有笔筒、笔架、笔洗、臂搁、水丞、镇尺、墨床、印盒、印泥、印章等。纵览文房收藏史,上至帝王,中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下至普通百姓,无一不对文房清供有着极大兴趣。这些器件虽小,蕴含的却是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对生活的艺术点缀,特别是文人审美的一种精神寄托,使其发展到后来装载的不仅仅是根根湖毫,更成为了一种知识和修养艺术的载体。
文房之所以可贵,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因素,除了流传因素之外,自身因素也非常重要。文房的工艺代表了特定时代的文化参考与象征。
当前,收藏者和投资者对文房器物的关注已经从过去对单体物件的研究,转向对一组器物、特定环境下的器物组合的研究,这样能更好地解读出器物的内涵信息,力图通过一个个场景、环境,尽量解读和还原器物真实的内涵信息。特别是对于仿古不泥古、小器现大观的独特内涵,来寻觅具有投资价值的藏品。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