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北京私家老胡同变博物馆

时间 : 09-01 投稿人 : 心心 点击 :

穿过车来车往的朝阳门内大街,走进人潮熙攘的朝阳门南小街,蓦然拐进一个幽静无人的胡同。就在这灰色的老巷里,京城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蜗居于24号院的一隅之地,任外界纷繁吵扰,仍顽强而静止地留存着老北京最传统的记忆。

这个两进院落的博物馆,不到一千平方米,老式木门窗、斑驳的外墙、错落的灰地砖,虽然经过一些翻修,却仍难掩这座四合院的古老韵味。一如院中的一棵老梧桐,年久根深,树冠几乎盖住了整个庭院。

就在这里,民国时期的才女凌淑华,也就是它以前的主人,曾广聚名流,以书画会友。而现今,院内的一草一木,仍如当年她风华绝代时的模样。她的女儿将这所老宅转给街道办事处,希望能做公益事业,史家胡同博物馆也就应运而生。文记者谢绮珊实习生郑婷婷

史家胡同博物馆共分八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介绍着史家的历史、胡同里的名人、时代的记忆,乃至普通老百姓的怀旧生活。展品五花八门,老物件、门牌墙、全景微缩、纪录片、声音馆,不断触动着视觉和听觉,唤醒你对老北京的记忆。

货真价实的老房子

“院子修了两年,修缮过程中,特别有意义的是修旧如旧。”博物馆建设的筹备人之一,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向记者介绍说。就连屋顶的瓦片、院中铺设的地砖、石阶、古朴工艺的砖雕,都是搜集来的“老货”,或是老房拆下的建筑废料,或为居民捐赠。“货真价实的老房子,用老砖老瓦老石料,再用老工,当年怎么盖,我们就怎么修。”他不无自豪地说。

提到这些老砖老瓦,李哲很是可惜,他认为这些东西不应该只存在于博物馆里,而应回归到老房子。而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个博物馆搬空。“当有一天有人翻修房子的时候说,我们家老房子缺一块砖雕,我能不能拿回去,那时候,我免费送给他。有一天他们把博物馆搬空了,我就觉得我们成功了。胡同里的东西以后只能在博物馆看到那就太悲剧了!”

博物馆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没有被当做是藏品,更不是已经失传的遗产,而是鲜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栋货真价实的老房子,正是一种活生生的老北京生活形态。

没有文物的博物馆

“我们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文物!”李哲解释说,“我们只有老物,我们接地气。大多数藏品都是老百姓提供的,就是身边的有年代感的物品,它们代表着一个一个逝去的时代,背后有着一段一段的故事。”近300个老物件,都标有捐赠者姓名,可以说每样老物件既是他们的作品,也是时代的作品。

小人书、老照片、旧粮票、五彩小阳伞、青瓷暖水壶……这些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用品,却是老北京们胡同记忆中的瑰宝。更有按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北京家庭布置的复原家居展,漫步其中,仿佛思绪也穿越回那曾经的时代。有些鬓生华发的游客还会久久站立于此,留恋着这老物和旧情。

“这些东西你用完之后扔一边了,但若干年后这就是文物,起码是老物件。它能勾起一群人甚至一代人的回忆。我们对过往的东西要尊重、要珍惜。”李哲认为,珍惜老物,就是留存记忆。这所没有文物的博物馆,正是一条能够勾起回忆的时空隧道。

老北京的“留声机”

在这博物馆中有个录音棚隔间,名曰“胡同声音”。虽然外表小小一间、其貌不扬,但棚内却布置了专业的音响设备和触屏电视,屏幕上70余种声音任君倾听。

“虎撑”、“震惊闺”、“驼铃”、“警哨”……这些曾经响彻胡同、而今却销声匿迹的叫卖声,只要轻触屏幕就能再次听到。就连不同天气、或早或晚、春夏秋冬的情境声音也栩栩欲活,让人有如身临当年北京胡同之境。

这是凌淑华的后人秦思源筹备并录制的,他希望以声音的形式展示上世纪50年代前、50-80年代、80年代后不同的胡同声音。录制时,有的找叫卖艺人,有的找爱好者,总之尽力还原着老北京的胡同声音。

李哲说:“他甚至想录早上起来刷牙洗脸或是打孩子的声音,但是那段生活慢慢都抹去了,所以他很难录现场,但是我们会慢慢补回来的。”这座老北京的“留声机”,正在逐渐还原昔日的胡同声音。

老百姓的私家小院

在这博物馆中设了个议事的多功能厅。一个博物馆为啥需要议事厅?

“我们是一个胡同博物馆,是史家胡同自己的博物馆,是我们社区的博物馆。”李哲向记者解释说,“我们在这里先建立一个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让大家能相互交流,凝聚社区的公共精神,所以要有个探讨和议事的地方。”

这个多功能厅也是一个文化讲堂。每隔一周,博物馆都会搞一些北京传统文化的讲座,请一些专家学者,甚至民间高手,讲讲北京的传统,抑或学学传统的手工艺,糊风筝、剪纸,不管什么大家都学得不亦乐乎。而且,这个讲堂免费对所有人开放。

“胡同即使是大杂院,也不该是乱糟糟的。应该有一个它应有的人文气息、生活气息。”这个老百姓的私家小院,正是饱含着浓浓的人情味和生活感。

“博物馆只是一个索引,你从这个博物馆走出去,才进入到了真正的博物馆,整个胡同就是一个鲜活的博物馆。”李哲说。

相关文章

  • 第二届“古韵新吟杯”全国诗词大赛入围决赛名单揭晓[图文]
    第二届“古韵新吟杯”全国诗词大赛入围决赛名单揭晓[图文]

    诗词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继承优秀传统、创造富有时代精神的诗词艺术作品,繁荣传统诗词艺术、弘扬时代精神和保护民族文化、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健康稳定地推进中国诗词的进一步发展,特主办“文化传承‘古韵新吟杯’2023全国诗词大赛展示”活动,发掘中华诗词文化的后备英才,展现传统艺术的时代风采,为广大诗词爱好者提供展示自我的艺术平台。自2023年6月中旬开始征稿,至2023年8月2日止,...

    1922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让藏品带你走进昭君时代[图文]
    让藏品带你走进昭君时代[图文]

    张勇收藏的昭君酒酒标千百年来,围绕昭君出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塞外明珠呼和浩特每到昭君文化节这段时间,各界人士都会通过多种形式来度过昭君文化节,在首府的收藏界,每年的昭君文化节,藏友们都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昭君藏品”,感受藏品里的昭君世界。昭君主题图书收藏传播昭君文化□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牧兰藏书3万册的内蒙古藏书家王占荣是内蒙古教育出版社一位资深编辑,他一直在收藏“最美的书...

    815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法国拉罗谢尔藏清代外销画首次出版:题材广泛,不乏罕见之作[图文]
    法国拉罗谢尔藏清代外销画首次出版:题材广泛,不乏罕见之作[图文]

    2022年6月,深圳大学助理教授陈雅新博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朱家钰博士编著的《法国拉罗谢尔藏清代外销画》一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这是法国拉罗谢尔艺术与历史博物馆所藏清代外销画——通草纸水彩画和菩提叶水彩画的首次公开出版。《法国拉罗谢尔藏清代外销画》 陈雅新 朱家钰 编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2年6月出版拉罗谢尔艺术与历史博物馆建于18世纪初,是法国颇有吸引力的亚洲艺术收藏机构之...

    508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苏格兰国家画廊群将其巨大的馆藏数码化[图文]
    苏格兰国家画廊群将其巨大的馆藏数码化[图文]

    苏格兰国家画廊群(NGS)包括了苏格兰国家画廊、苏格兰国家肖像画廊以及苏格兰国家现代艺术画廊,它们已经将9.5万件馆藏中的4万件进行了数码化。最早的一批图像可以在其官网上看到。NGS将在未来五年内将剩余的图像添加至线上。NGS网站上的作品可以通过艺术家、主题、物品类型、风格、国家、颜色、流派、艺术运动以及展厅进行检索。这个项目与苏格兰国家画廊的翻新工程同时进行,翻新后博物馆将会是原本的三倍大。...

    984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艺术互联网巨星崛起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艺术互联网巨星崛起

    "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呦,开动大帆船",傅笛声的这首"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在实际的运作中出现窝里斗互相掣肘的情况也很多。东方艺术媒体联盟的建立,正是基于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目前联盟运行良好且有越来越好的势头,这与联盟内部对于一个组织如何健康运行有着正确的认识是分不开的。首先,东方艺术媒体联盟是各互联网艺术媒体组成的。大家都是因为热爱...

    1264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巨幅敦煌壁画作品网上获赞无数,冷门专业女研究生放弃了改行念头[图文]
    巨幅敦煌壁画作品网上获赞无数,冷门专业女研究生放弃了改行念头[图文]

    据紫牛新闻消息,近日,山东济南95后女生秦月语耗时半年临摹了2.1米高的敦煌莫高窟159窟《普贤变》,她将整个过程网络后,引起不少网友关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秦月语是山东艺术学院城市艺术与创意学院研三学生,这幅作品是她的研究生毕业作品。临近毕业,她自称还没有找到理想的对口工作,曾考虑过转行,网友们的关注让她打消了这一念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美的力量,原来大家都能Get到!今后,我希...

    25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乐清市艺术家翰墨传情话重阳联谊活动[图文]
    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乐清市艺术家翰墨传情话重阳联谊活动[图文]

    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乐清市艺术家翰墨传情话重阳联谊活动又到一年重阳节正值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为传承发扬中国优秀的书画艺术,营造敬老、爱老的感恩氛围,乐清市艺术家“翰墨传情话重阳”联谊活动暨城东街道第三届金秋阅读节系列活动之“浙风十礼 城东有礼”书画分享会于9月30日下午在蝴蝶广场1号楼4楼乐清城市网文化驿站举行。中国传统节日重阳此次活动由乐清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和乐清市城东街道指...

    1894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长篇小说《拍卖场》揭示艺术市场风云变幻[图文]
    长篇小说《拍卖场》揭示艺术市场风云变幻[图文]

    《拍卖场》深刻描述当代艺术市场风云诡谲变幻、揭示20年来中国艺术市场蓬勃发展变化的长篇小说《拍卖场》,近日由北京出版社重磅出版,并亮相新年1月8日北京图书订货会,问鼎该社重点图书推荐的“2015年新年第一书”。据了解,该书以“拍卖场”为切口,以55万字的规模,大跨度地描写了当代中国20年来艺术市场中的风流人物以及魑魅魍魉,深入揭示了拍卖场中权、钱、色、义等交易黑幕,披露了拍卖场中“弥天大谎”的...

    476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收藏达人收集红旗本60余种近3000册[图文]
    收藏达人收集红旗本60余种近3000册[图文]

    7月7日,在山西太原收藏达人安建斌整理他收藏的红旗本。中新社发武俊杰摄经过10多年的搜集,安建斌共收藏了1949年以来中国各个时期印刷出品的60余种红旗本近3000册。安建斌介绍说,红旗本是中国本册文化的代表之一,是目前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本册,具有浓厚年代特征。...

    501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画她 是一辈子的事情[图文]
    画她 是一辈子的事情[图文]

    卡茨作品画她,是一辈子的事情。——亚历克斯·卡茨世间曾流传着许多艺术家和缪斯们“秀恩爱”的故事。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亚历克斯·卡茨(Alex Katz),作为20世纪最负盛名的波普艺术家之一,也是一枚名副其实的“宠妻狂魔”。亚历克斯·卡茨与妻子艾达而若要论要论浪漫和专一,最服的还是亚历克斯·卡茨。他与妻子艾达(Ada)从1957年相恋至今,为她画了整整60年的肖像!作品数量更是惊人,...

    1809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梵高早期素描被指张冠李戴 华盛顿藏品受质疑[图文]
    梵高早期素描被指张冠李戴 华盛顿藏品受质疑[图文]

    被鉴定为梵高早期素描的作品,华盛顿国家博物馆收藏两幅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收藏的被认为是梵高早期素描的作品很可能是“赝品”。澎湃新闻获悉,在耶鲁大学出版社明年1月即将出版的一本新书中,作者伊夫·瓦索(Yves Vasseur)认为,这两幅梵高早期素描上的签名与后来的梵高绘画不符,且素描的完成度比他的其他素描要高。虽然这一判断本身暂无定论,但是它引出了关于作品真实性的严肃问题:这些素描是否出自梵高之...

    1441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首届全国美育行业创始人大会即将在深圳召开[图文]
    首届全国美育行业创始人大会即将在深圳召开[图文]

    对于中国的教育行业而言,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双减政策强势来袭,K9教育大面积压减,中国的教育改革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向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而对于美育行业来说,这样的转变意义深远。政策利好的驱动之下,美育教育将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美育教育的全新时代已经到来。新时期,美育教育如何发展?新一轮的政策利好之下,美育行业的未来是怎样?如何把握好当下的机遇,为美育行业的“下一个十年”夯实好基...

    1623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勺的起源 了解下[图文]
    勺的起源 了解下[图文]

    勺,是大家熟悉又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具之一,它与华夏饮食文化相生相伴,不仅与味蕾的享受密切相关,从中还能体会到前人巧妙的智慧。在新石器时代,农耕的兴盛改变了祖先们的饮食起居,湿润的南方和干旱的北方分别大面积种植水稻和粟,炊具加水便可烹为热腾腾的优质主食。面对这样的粥饭,尤其是半流质的米粥,进食工具便显得格外重要了。最早,兽骨骨片或蚌壳都是天然又方便的进食工具,渐渐地,充满智慧和审美的人们开始改造这些...

    813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书法迷15年纯手工抄写制作2000余册线装书[图文]
    书法迷15年纯手工抄写制作2000余册线装书[图文]

    6月11日,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举办中国古代装帧形式实物展,图为山东书法爱好者刘宗森纯手工抄写制作的古典线装书《史记》。杨晓卫摄中新网济南6月11日电(杨晓卫)娟秀的毛笔小楷、典雅的蓝色书套、大方的红色印章、精致的红木书箱……山东书法爱好者刘宗森花费15年时间,纯手工抄写中国多部经典作品,并用古代装帧形式将其制作成书,共计2000余册。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11日举...

    129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亦舒回应弃子33年:不是不爱你 只因那时太年轻[图文]
    亦舒回应弃子33年:不是不爱你 只因那时太年轻[图文]

    蔡边村与亦舒的唯一合照近日,香港女作家亦舒抛弃儿子长达33年一事在网上引起极大关注。现年44岁的蔡边村通过纪录片《母亲节》向亦舒喊话,希望见面。对于外界近乎一边倒的“无情”谴责,以及众多女性网友的“是不是受过很大伤害”的不解,亦舒最初并未回应。昨天中午近1点时,她通过微博发出一篇出自自己短篇小说《妈》中的文字,回应外界质疑:“小宝,相...

    936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