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莱昂·热罗姆,《克利奥帕特拉与凯撒》,1866。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共享资源
公元前48年,“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完成了一件“杰作”,被后来者奉为艺术史上的第一件“邮件艺术”作品。
该“作品”源于一场政治游戏,为了通过色诱凯撒大帝来免除古埃及被罗马帝国吞并的噩运,克利奥帕特拉将自己裹在一条地毯里,设法潜入了凯撒的寝宫。当包裹身体的地毯展开,美艳的女法老现身于凯撒眼前。
在克利奥帕特拉盘算这个计划时,她考虑的肯定不是艺术,而是政治。到了1960年代早期,一群艺术家开始借助邮件的形式传播观点,其中还有人还将这位足智多谋的女法老奉为前辈。把这个典故当作“邮件艺术”的源头,确实有些戏剧效果,新一代的“邮件艺术”运动同样含有一脉相承的特质——挑战权威、渴望联系、热爱惊喜。
长久以来,邮件一直是艺术家们喜闻乐见的载体和媒介。在梵·高给弟弟提奥的的书信中,他用大量的文字描绘着自己的创作构思,说明性的草图穿插于其间。数十年之后,德国达达主义艺术家乔治·格罗兹(George Grosz)给一战中的德军寄去了讽刺性的“慰问包裹” 以示自己的反战立场——包裹中尽是些士兵们根本用不上的东西,如熨烫妥帖的白衬衫。与此同时,颠覆了整个艺术世界的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给邻居写了四张覆盖满字符的明信片,却不构成任何意义,借此强调语言本身的无效性(《周日之约,1916年2月6日》【Rendez-vous du Dimanche 6 Février 1916】,1916)。
马塞尔·杜尚,《周日之约,1916年2月6日》,1916,©艺术家权益协会(Artists Rights Society),纽约 / ADAGP,巴黎 /马塞尔·杜尚遗作管理委员会。露易丝与华特·阿伦斯伯格收藏,1950,图片来源:费城美术馆
到了1960年代早期,一群艺术家开始广泛采用“通信”这一形式作为一项持续性运动的核心。激进的美国波普与观念艺术家雷·约翰逊(Ray Johnson)是该运动的发起者。运动伊始,他通过美国邮政服务从自己纽约的家里发件,邮件内容包括:拼贴、图画、加了注释的剪报、偶然发现的图片与物品(从蛇皮到塑料勺子等)。约翰逊把邮件寄给了艺术界名流、自己的朋友以及陌生人,有时他会在邮件里添加互动指示:“请补充,并寄回......”不少人响应了他的号召,一个创意网络由此诞生,网络中的成员生产作品,并寄往全球。
雷·约翰逊,《无题(12码小姐)》,约 1972。图片来源:莱特拍卖(Wright)
雷·约翰逊,《让·帕特里斯 喷》,约 1970。图片来源:莱特拍卖(Wright)
根据后人对约翰逊的评价,邮件艺术中的民主性吸引了他——“他歌颂包容,任何人都是他互动的对象,对所有创意交流一视同仁。” 约翰逊与他的追随者都十分欢迎这种传播形式,因为邮件艺术跨越了空间的阻隔,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艺术同僚联系了起来。
在“邮件艺术”的创作中,制作图画或拼贴作品的物质与时间成本都不算高,在轻松创作的同时,为作品融入更多的自发性与幽默感。1984年,约翰逊给美国男演员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写了一张字条:“亲爱的詹姆斯·迪恩,请给我寄一条你的上衣。雷·约翰逊敬上。” 毫无意外,约翰逊当然没有收到回信(注:詹姆斯·迪恩卒于1955年)。
河原温(On Kawara),《APR – 1 1969》,“我起床了”系列, 1968–79,来自古根海姆美术馆展览“河原温 - 沉默”,2015,纽约。图片:致谢 MTM Collection 和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河原温,《致索尔·勒维特的电报》,1970年2月5日,来自古根海姆美术馆展览“河原温 - 沉默”,2015,纽约
约翰逊的一位朋友,也是他的不定期合作伙伴,埃德·普伦基特(Ed Plunkett)给这个逐渐壮大的邮件艺术群体起了个官方称谓:纽约通信学派(The New York Correspondence School)【也正是普伦基特将克利奥帕特拉称作“邮件艺术第一人”】,群体的名字从此就固定了下来。然而约翰逊会时不时把“Correspondence”故意拼写成“Correspondance”(含有“跳舞”之意),透露出这个群体随意、灵活、幽默调皮的天性。
纽约联络学派的官方活动于1973年宣布终止,但约翰逊一直在持续发表着自己不拘一格的“通信”艺术作品。约翰逊于1995年去世。但这项艺术形式并没有就此终结,在约翰逊之外,邮件艺术后继有人。
从1993至1998年,年轻的策展人马修·希格斯(Matthew Higgs,他目前是纽约非营利展览空间 White Columns 的总监)采用并更新了约翰逊的概念,他把一群当时还没名气的英国艺术家的作品寄给了博物馆与画廊的大人物。在这个名为“印号 93”(Imprint 93)的策展项目里,有一件作品是被马丁•克里德(Martin Creed)纸揉成团了的A4纸——《作品 88》(Work 88,1995)。希格斯把该作品寄给了伦敦泰特美术馆的时任馆长尼古拉斯·塞洛塔(Nicholas Serota)。如今,这则轶事已载入观念艺术的史册,但是《作品 88》本身则却没有“登堂入室”:塞洛塔的助理将纸团展开后规整地寄回给了希格斯。
希格斯的方法跟约翰逊有着一脉相承之妙,兼备 DIY 与调皮莽撞的精神。在当时,希格斯的行动驳斥着以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为首的、高度商业化、标榜震撼性的“英国年轻艺术家运动”(YBA Movement),并由此将一群反对赫斯特的艺术家联系了起来,其中包括了顽童比利(Billy Childish)、杰瑞米·戴勒(Jeremy Deller)、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西尔·弗洛耶(Ceal Floyer)、艾伦·凯恩(Alan Kane)、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与克里斯·奥弗里(Chris Ofili)。
莫伊拉·戴维(Moyra Davey),《地铁写作者》(Subway Writers),2011, Spring Workshop
1995年,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艺术家米兰达·裘莱(Miranda July)受到约翰逊的启发,将邮件艺术的实践继续壮大。从大学退学后,这位年轻的小说家、导演兼表演艺术家借用了一个简便的平台——邮政服务,由此建起关系网,催化形成了一个女性艺术家社群。她四处散播着自己的小册子:“姐们儿,把你的影片寄给我,我用最新的《大小姐剪辑》(Big Miss Moviola)刻录带跟你交换。”影片《大小姐剪辑》(后更名为《钟妮 4杰姬》【 Joanie 4 Jackie】)的消息由此扩散开来,全国各地新晋女艺术家与电影人创作的短片也纷至沓来,塞满了裘莱的信箱。裘莱将收到的视频编辑成了一个小合集,做了19版刻录带寄回给这群陌生人,将天涯海角志同道合的女性联系在了一起。
在通讯技术的更迭中,艺术家的创作媒介不断演进,迅捷的电子信息代替了漫长的邮寄信件。今时今日的邮件艺术多是模拟技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
2005年,弗兰克·沃伦(Frank Warren) 通过网站启动了持续性艺术项目“发布秘密”(PostSecret),即刻激起了火爆的回应。这个网站既反映出一种“众包现象”,又含有心理实验的意味,其参与方法是:网站访客在明信片的一面写下或绘出自己的秘密,寄往一个固定地址。每周,沃伦会选取十个匿名投稿发布在网站上。这个如今依然在进行的项目不断接收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坦言与告解。
图片 @postsecret,来源:Instagram
底楼画廊的两位联合策展人,克丽丝塔·桑德斯·西娜(Krista Saunders Scenna)与吉尔·本森(Jill Benson),通过脸书与电邮发布了展览的征稿信息,收到的投稿有的来自几个几个街区以外,也有的远至印度、塞浦路斯与墨西哥。“打开信箱,就能看到看到新的艺术家、新的作品,然后我要在它们之间寻找衔接点,这就是项目带给我的兴奋之处。”西娜说到。
这个平易近人的展览“对艺术家与藏家一视同仁”,处处都充满着民主气息。首250件投稿作品全部入选,标价都是100美元。底楼画廊延续着约翰逊与早期邮件艺术先驱的精神,强调包容性、社区性、趣味性,以叛逆又诙谐的精神颠覆着艺术世界的既有价值体系。
图片 @postsecret,来源:Instagram
不少画廊和展馆也采用着异曲同工的手段,结合老式邮件和社交媒体,不断壮大自己的关系网,将创想汇聚一堂。
2017年8月,位于纽约布鲁克林的“底楼画廊”(Ground Floor Gallery)举办了第二届“邮件艺术双年展”。展厅的墙上布满着巴掌大小的作品——它们全部都能塞进标准邮筒——这也正是画廊的征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