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笔,也就是稿费吧。文人谈钱时的羞涩,是远胜囊中羞涩的。明明是卖文为生,却说是笔的辛劳,是笔需要滋养一下,称作润笔。十年前,有出版社邀我出个集子。热情有加,也就允了,也疏于订个合同什么的。集子出了八千册,几十天里卖完了。人家给我润笔,说是这些文字报纸都登过的,就按资料费算,千字十五元。有些愣,虽然今生钱是不曾弄清过。随即就自责起来,觉得自己很小气,很计较。也在同时,那人补出一句:“要么以后再给你些?”这句补出,我感觉想笑了。
五年前到巴城住了一夜,主人喜欢字画,就和几个画家一起画扇写条幅。次日清晨发车回上海,主人送来了淀山湖的螺蛳,说是昨天动笔的每人两斤。车上不管动没动过笔的人都笑了,见者有份,大家忙着再分螺蛳。大概是用笔不同的关系,书画和文字的润笔也不同。所以生命里太喜欢文字的黄永玉,还真不得不弄起书画来,原因就是书画比文字值钱,就是用书画的润笔来养文字。他有幅画只花了五分钟。金庸买了,掏钱三十万。画廊里的书画,大多按尺论价。原因是买书画人大多不太懂书画。懂的人往往不买。他们会欣赏,有眼福就可以了。不懂的人对书画没兴趣。
齐白石看到一板车大白菜在门前推过,赶出去说用自己的一幅大白菜和他换。菜农愤愤回话:我真的换你假的?!不太懂的人总感觉大小是有区别的,所以就时兴按尺论价了。客厅里挂横幅的书法。大抵写四个字吧。四尺整张是八方尺,四尺开二是四方尺。张森就说了,四个字大小一样,纸的大小不一样,这时候买书法就像买房了,要考虑是买建筑面积,还是买居住面积。
有些画是可以任意剪裁的,曾经见到谢稚柳的一幅荷花,分成了四幅,幅幅清气和畅。可能是河塘里的荷花,天生也就是这样步步移景的。于是就和画荷花的阿忠建议,他卖荷花可以像卖布一样。定个门幅,画成一匹布的规模,让买画人任意扯上,再按尺收钱。很公道吧?其实也不是每幅书画都可以换钱。程十发说他的画百分之八十是送人的。他是大画家,文人画家,应该更懂得书画的润笔是怎么回事。文字在二三十年前也值钱。锦根给全国各大报刊写评论。有天,人民日报同时发表他两篇评论,这是极少见的,因此编辑做主将其中的一篇署上化名。还有一天,全国七张省市级报纸,同时发表他的评论。1983年一年他的润笔是10,500元。当时“万元户”是说有钱人。而他写文字写到这数字了。
有个晚上,和司马心在外滩散步。司马心说,改革开放对我俩而言是不利的。因为在当时,除了工资以外,只有润笔是合法的收入。然而在那个夜晚,他和我一起向往中国的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