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荣驹藏品颇丰,尤爱奇石羊城晚报记者王俊伟摄
文/羊城晚报记者余晓玲实习生袁小燕
祁荣驹,作为东莞一家民营博物馆的馆长,收藏奇石古玩已有32年的历史了。如今博物馆里有来自台湾岛沿岸长着头发的石头、几亿年前的恐龙骨架、四亿年前的鸮头贝化石等,每一件藏品的得来都费尽心血。“随着藏品越来越多,就开始有了建博物馆的想法,通过博物馆展示这些藏品,让他人一起分享。”年过半百的祁荣驹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工厂里建展览馆
“我当时很喜欢收藏,最开始是与‘木’相关的收藏,包括盆景、根雕。后来像大型根雕、奇石、古生物化石、古家具等我都收藏,而且投入了相当庞大的资金。”祁荣驹自1973年进入原莞城木器厂工作之后,便与木材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从事木材生意,这为他的收藏作了铺垫。
谈到自己的收藏,祁荣驹打开了话匣子:“老婆说我是‘不务正业’。”祁荣驹说,从1983年开始搞收藏,2001年到2007年间收的东西最多。“我的钱几乎都投入收藏了。”收藏多了后,便想与他人分享。于是在自己的工厂办起了展览馆。藏品分别摆放在两个楼层里,分为根雕和奇石两大部分。“来参观都是免费的,主要是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过来交流。”祁荣驹说。
如今祁荣驹已拥有上千件藏品,其中不乏价值上百万元的藏品,这些大部分是同行推荐确定后再到实地了解购买的,另外是到全国有影响的各类艺术品展览会现场求购。祁荣驹的奇石藏品中,有重7吨的大化石,也有指头大小的珍珠石,还有来自台湾岛沿岸长着头发的石头、几亿年前的恐龙骨架、四亿年前的鸮头贝化石等。
倾尽心血建博物馆
祁荣驹当时在大岭山镇的工厂有几千平方米的展厅,他将大部分藏品放在展厅里。20多年来,他收藏的根雕与奇石数量惊人,而且其藏品也多次荣获国内收藏展览会的大奖。随着藏品越来越多,祁荣驹开始有了建私人博物馆的想法。2008年,他自己出资建起了私人博物馆,专门用来展示自己的藏品。
博物馆开始筹建后,祁荣驹才发现比预想的艰难很多,资金是最大的问题。“这个博物馆一直都在亏损,光是水电、维修、人工费,一个月都得要十万元。”而每天的参观人数又不多,30元一张的门票收入根本不足以维持。祁荣驹坦言:“刚开始没想到这个成本会这么高。”
出于无奈,祁荣驹最近开始售卖藏品。“没办法,不卖都不足以维持博物馆运营。”以前家具厂盈利还可以支持博物馆的开支,但博物馆连年亏损,祁荣驹不得不卖掉部分藏品。
为买化石被人跟踪
谈及收藏之路的艰辛,祁荣驹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往事。那次是去往贵州关岭,寻找购买当地的鱼龙化石。当地为喀斯特地貌,农业并不发达,但是化石挺多。祁荣驹一行来到关岭,由于太过异样,还引来当地政府的跟踪,以为他们有不轨企图。不过幸好有惊无险,在和当地人解释清楚后,祁荣驹也买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鱼龙化石。
至于未来的收藏之路该如何走?祁荣驹打算发展玉石产业,为东莞培养一批玉石行业的人才。他觉得玉石在东莞是一个朝阳产业,需求大,他们可以慢慢培养本地人对玉石的消费习惯。作为较早接触奇石古玩的行家,祁荣驹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做这个事,把这个行业往产业化方向推广。
祁荣驹不仅自己喜欢奇石古玩,还让女儿也进入了这个行业。如今女儿成了一家玉器行的负责人,也帮助祁荣驹打理他的博物馆。
民间收藏大热其中赝品居多
连日来,虎门和南城出现不少叫卖古董的“民工”,引起市民围观,随后,还有几名很像“托”的人为买“宝贝”打起了价格战。骗术虽不高明,但上当的人不少。据了解,近些年,不少东莞人爱上了收藏,但由于大多是半路出家,很多人都无法判断藏品的真假。
厚街村民陈汉强20多年来几乎把积蓄全部花在收藏上面,他把买到的古董分门别类,装满自家的6个房间。2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买回来的藏品连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件。由于是半路出家,他觉得自己鉴定水平不够,对于家中藏品的真伪,只能通过书籍和电视进行大概了解。他家中有一个类似明代嘉靖年间的“升官图”的陶瓷,他专门找了相关资料进行比对,但是不是真品,他现在也无法确定。
今年84岁的王羽平从1988年开始收藏,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收了100多件藏品,其中多数是陶瓷。他告诉记者,他收藏的东西,购买的时候每件不超过3000元;他有时候还会把收藏的东西送给亲戚朋友,让他们也重视这种传统文化,“标上1、2、3等序号,让亲戚抓阄,抓到什么就是什么,到现在为止,我送几次了。”王羽平说,他都是靠看书来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但手上的藏品究竟是真是假,还是确定不了。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王启彭介绍,东莞民间兴起收藏热大概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发展到现在,民间收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这些热衷于收藏的人们,或看重藏品的商业价值,或看重其中的文化价值,或者只是出于兴趣。然而,民间收藏者多是“自学成才”,对于中意的藏品,真假不知,容易看走眼。
他表示,目前对于民间藏品的鉴定大多是凭个人眼光,购买到赝品也是正常的事情。他提醒所有收藏爱好者,要做到“一藏、二赏、三玩、四鉴”。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的认识古董,才不会被假象所蒙蔽,才能藏有所成,物得其所。“多看、多摸、多对比,请教比自己有能耐的老师,买物时多考虑一下,就不容易走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