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图文]

时间 : 08-05 投稿人 : 沛沛 点击 :

(原标题: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这么美的字,诗人一定是看进心底了,才这么感慨。从《诗经》开始,从唐诗到宋词,仕人们就无一不在“行走”,没有哪一首是在书斋里“憋”出来的,过去如此,现在也一样。诗必须真实,必须是美的,而真实和美,只有从生活中来,这样的真实性注定了作家必须行走,融进自然、融进社会和生活。

是作家,而不是“坐家”,文学这般,艺术也该是。艺术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般的不真实,一幅画背后的作者不应该是“不在场”,该是身临其境般,如是一幅山水,那你必然看过,如是一幅戏剧,那你必然是剧后的“摄影师”。正如艺术家张小涛作为“行走的艺术”活动的带领人,在启动仪式时,与观众分享的看法:如果将近二十多年的岁月看成是生命中的一场行走,那么要感谢的除了“沿途的风景”,更是要感谢沿途中所相遇的人和事,正是这些不期而遇才有了如今的自己,对于艺术的诠释和理解也有了更深的感悟。一路走来,这不只是行走,更是一场人生的自我修行。

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 | 美术品杂谈

多少文学家和艺术家都在感慨在行走中发现更多的生活方式,就如行走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对生存本质意义的思考,不管是艺术创作还是体会和思考,他们都在亲力亲为的探索这一行动的无限价值。

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 | 美术品杂谈

三毛,一个行走在沙漠的女子,一份永远不能舍弃的流浪情结,她的文字,总让人渴望去到远方,字里行间跃动着一种永远不肯停息下来的躁动,她的不安分,不停游走的激情,才是成全了她一生的流浪,不流浪,怎会万水千山走遍,不流浪,怎会认识撒哈拉大沙漠,不流浪,怎会遇见爱到死的荷西。她曾说过,“半生旅行漂泊,对于新的环境已经学会了安静地去适应和观察,并不急切于新鲜和灿烂”。我们一路的旅行和行走,能换来像三毛这样安置于内心的安静已经足够。

三毛将旅行当作修行和身心净化,陈丹青将旅行当作一场全然未知的行走,在《无知的游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以画家的眼光和视角,在记录鲜为人知风景的同时,于写作中融合文学、绘画、音乐及人文历史等方面,读起来不仅可吸收丰富的阅历,也能感受其中的恬淡谐趣。在陈丹青看来,旅行游记更像是一种个人化的、选择性的追忆,并且存在明显的个人趣味,因为无知,才有趣,才会最接地气地感受到所到之处的美妙。所谓的无知而旅行,直白而论,新到一处使人油然动衷的那一刻,便是无知的开始,接下来的全神贯注,带着足够的好奇和同情,去往你无知的地方。

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 | 美术品杂谈

另一位热衷于行走的艺术家,何工,大多数作品灵感都在旅行中得来,媒体曾评价他为“‘在路上’的艺术知识分子”,横穿亚欧大陆、造访美洲最北端、重走切·格瓦拉的“摩托之旅”……常年游历的经历使得他的艺术创作多元而丰富,也因此在艺术圈内特立独行。游历让艺术家保持了长久的好奇心甚至是童心,也让他们学会关心,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对灾难表达悲悯,并且将这些思考体现在自己的作品当中。在何工看来,行走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过去的东西毫不吝惜地否定掉,因为距离太近,无论是创作还是生活中的那些粘连、纠结部分都会感到犹豫,逃开后,解决起来反而容易起来。

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 | 美术品杂谈

我们走走停停,思思悟悟,旅行,可能是为了靠近那些未知,也可能是为了逃避曾经离得太近的东西,放慢的速度才让我们看到更具体的生活,所有的这些行走和在不同地方的某段生活,都是在寻找我们想要的语言,也许旅行,正是另外一种归途,文末借用三毛的一句话:

“大地啊,我来到你岸上时原是一个陌生人,住在你房子里时原是一个旅客,而今我离开你的门时却是一个朋友了……”

来到这个世界上,原本什么也不懂得的我们,是陌生人,随着时间的游走,我们越来越眷恋活着的意义,到了最后,于生命,我们成了不舍离去的友人……

他们的行走,从未停止——

骆丹:十年·瞬间

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 | 美术品杂谈

他以电影导演的视角掌控和编辑摄影作品的特质和节奏,彩色照片后期处理为淡淡的灰调,以此确立了“在路上”的个人语言,纪实风格的《318国道》、《北方,南方》两个系列,成为中国摄影史一个不可绕过的路标。每个人都有一段值得记录的十年时光,每一个瞬间就像在问你何时离去,问你诉说着一段段不忍丢逝的故事。

欧阳苏龙:看不见的城市

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 | 美术品杂谈

一个从未到过的城市,一次没有目的的行走,他选择用行走的方式与这个城市见面。没有具体设定的路线或许才会遇见意外,欧阳用自己的方式主动和两种陌生相遇,陌生的城市用陌生的生活状态去探索,作品轨迹下的城市,又塑造了一份陌生。这个城市存活于欧阳的脑海中,存活于我们的想象力,现实中的不存在,却是完美。

Simon·beck:存在于雪地的幻灭

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 | 美术品杂谈

对于秘鲁的纳斯卡巨画和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麦田怪圈,人们众说纷纭,有说是超自然力量的杰作,也有说是人为的恶作剧。而十年来的每个冬天,英国人Simon Beck一直在茫茫雪地上践行不辍,用双脚走出一幅幅堪比纳斯卡巨画和麦田怪圈的“雪画”,单幅占地约4万平方米,如此宏大和精妙,让人瞠目结舌。

Van·Tame:时间过后的城市印记

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 | 美术品杂谈

自1976年起一直居住在法国的Van·Tame,期间环游世界各地,并用声音和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旅行所见所闻,画笔下的城市,带着时光和脚步的印记, 成为时代的胶卷。

Ivan·Seymus:游走的文艺本

一次离开 一场艺术的放逐 | 美术品杂谈

世界是一本书,也成了Ivan·Seymus笔下的记录册,一场旅行能走得这么文艺,也是很多文青倾之向往的,记录下的都是城市每个角落的细节,画家到了这里,遇见了这个城市的所有,也带走了她倾慕的回忆。

任何人都可以,允许自己在生命旅程中,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探索未知的自己,一次离开,一次无知的发现……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相关文章

  • 隔路闻香|文房的诱惑[图文]
    隔路闻香|文房的诱惑[图文]

    自从现代语汇明确应用了“书房”一词后,“文房”的概念,就留给了古代的语境。科考苦读之时,需要放松身心,需要转移情绪;而功名成就之后,则需要标榜品味,需要炫耀财力,需要转而敛集珍奇。文房用具从与日常必需的笔、墨、纸、砚相伴的辅助器具,推广到琴事、香事、茶事、花事用品,乃至众多超越实用而纯为文房空间内案头上观赏把玩的陈设品。明鎏金麒麟水注(个人收藏)多年前曾在第16期《大武汉》上讲述过从苏州到南京追...

    161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我的创作就是用面料画画[图文]
    我的创作就是用面料画画[图文]

    如果给你一块薄纱,你能想象到的最时尚的玩法是?做成纱裙?做成蚊帐?还是做成配饰?但Benjamin Shine却不这么玩,他更擅长于用薄纱来塑造人像!令人惊艳的一笔是来自与John Galliano 掌舵的Maison Margiela 2017春夏高级定制系列,熟悉时尚设计的人都知道“海盗爷”是一个多么天马行空的造梦大师,而Maison Margiela则是以“解构主义”闻名的老牌时装屋,...

    132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古琴:不应消失的美丽[图文]
    古琴:不应消失的美丽[图文]

    一根由蚕丝捻成的将断未断的琴弦——这既是当下古琴文化传承艰难的一个极端化隐喻,也道出了传统古琴丝弦文化危亡在即这一公开却鲜为人知的真相。无丝不成琴,如今丝弦难寻古琴,历来被公认为中华千年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琴操》记载:“伏羲造琴。”数千年来,琴学、琴道、琴曲、琴人,传承不绝、文脉灿然。“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丝弦自古以来就是古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是古琴的代称。早在秦汉时就有“削梧为...

    1370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看艺术家如何用黄金去修缮路面[图文]
    看艺术家如何用黄金去修缮路面[图文]

    kintsukuroi是源于日本的一门古老的艺术,是指用金色的漆把破裂的陶器修缮起来。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这门艺术把破碎和修缮看作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元素,而不是一个需要刻意去隐藏和掩饰的缺陷。来自布鲁克林的艺术家rachel sussman用她的“人行道kintsukuroi”系列作品重新诠释了这门传统艺术。该作品的设计是基于这样的思维,即美丽可以源于缺陷,于是sussman来到了大街上,通过往路面...

    500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第三届“华泓杯”海峡两岸诗词大赛初赛第二名陈汉云作品赏析[图文]
    第三届“华泓杯”海峡两岸诗词大赛初赛第二名陈汉云作品赏析[图文]

    陈汉云,四川成都邛崃人。一九八七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中学教育和机关行政部门工作三十余年。业余喜爱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教育导报》、《语文报》、《西南作家》、《星星诗词》等发表作品。陈汉云老师作品赏析:...

    1313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一教师被指“大量抄袭”,中国美术学院回应[图文]
    一教师被指“大量抄袭”,中国美术学院回应[图文]

    近日,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的教师徐跋骋被多名网民指控大量抄袭国外艺术家的画作,尤其是艺术家Seana Gavin和Jim Kazanjian两人的作品。对此,有网民还贴出了大量对比图,以及两名国外艺术家对此事的回应,他们均表示对自己的画作被抄袭感到震惊。对此,《环球时报》记者致电了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一名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学院方面已得知此事,并已经上报给了教育厅...

    486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艺术收藏: 商业价值vs个人趣味[图文]
    艺术收藏: 商业价值vs个人趣味[图文]

    《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装置 达米安·赫斯特艺术收藏有着不同的目的和趣味。艺术品的收藏体现文人的审美和喜好。收藏,是对于某种趣味的偏好;而在当下,艺术的收藏呈现不同的价值体系和观念,利用商业手段,实现艺术品利益的最大化是当代艺术收藏的显著特征。这是一个问题:艺术收藏,是商业价值还是个人趣味?不同的收藏目的,产生完全不同的收藏趣味,由此而出现各种观念的对碰、冲撞。各种观念也许完全对立,互不干涉。...

    597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七个跨国邮包藏着18根象牙[图文]
    七个跨国邮包藏着18根象牙[图文]

    近日,青岛海关驻邮局办事处在7个寄自日本的邮包内查获十几根象牙。本报青岛4月8日讯(记者 潘旭业 通讯员 姜莹) 从日本入境的邮包中竟然装有整根象牙及制品,为了蒙混过关,还岔开时间分批寄出,没想到还是被海关全部查获。7日,记者获悉,青岛海关驻邮局办事处在7个寄自日本的邮包内查获象牙原牙16根、整根雕刻象牙2根、象牙雕刻件2件,净重达131.36公斤...

    1065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八仙过海 寿山石雕[图文]
    八仙过海 寿山石雕[图文]

    图1为铁拐李这组清晚期八仙石雕,石种为寿山石中的老岭石,石雕的高度在20-26厘米之间,八位神仙妙趣横生,人物表情刻画得出神入化,可谓历代石雕作品佳作之一。现将八件作品及其文化内涵分别简介如下:图1为铁拐李及其法宝铁拐和葫芦。在《东游记》里,铁拐李过海的时候所用的工具是铁拐,这铁拐就是他当年附尸于饿殍后所倚紫色拐杖。而在与龙王大战烧海时,他又使用了火葫芦。“葫芦岂只存五福”,在八仙文化里,葫...

    1171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组图)毕加索14岁画技高超 达芬奇18岁已超越老师
    (组图)毕加索14岁画技高超 达芬奇18岁已超越老师

    毕加索(14岁)《姑妈佩帕的肖像画,1896》毕加索14岁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画派创始人,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他七岁时,就可以画学院式的素描,而且巨细靡遗,十分精确。14岁的毕加索考入父亲任教的巴塞罗那美术学院高级班,画了《第一次圣餐》(TheFirstCommunion),年纪轻轻就已经能处理高难度的细节,浓浓的传统现实主义画风在画...

    385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体验有趣的艺术创作和国际艺术家交朋友[图文]
    体验有趣的艺术创作和国际艺术家交朋友[图文]

    王子云参与了法国艺术家弗朗索瓦作品《地毯》的制作过去的一个月,在市区念书的小尹一直住在余杭区勾庄的一家旅社里,他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和丝绸以及羽毛球打交道:在一间厂房里,他和来自韩国的美女艺术家金顺任一起,把一根根丝线搓成绳子,然后在绳子的一头绑上羽毛,另一头则绑一块小石头。如此积少成多,总共1600根丝线绳子挂在厂房里,组成了一件装置艺术品—《南云:58号空间》。金顺任是今年9月份...

    789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23克玉观音卖出53万元[图文]
    23克玉观音卖出53万元[图文]

    文/图 新疆都市报记者 郭坤庆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珠宝展于11月13日在北京拉开序幕。由新疆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组织参展的新疆展团在开展第一天就取得开门红的好成绩,其中小石头和田玉文化传播中心一块23克的羊脂玉籽料观音以53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今年国际珠宝展每克和田玉2.3万元记录,预计该中心3天成交额将超过100万元。11月17日记,据这款羊脂玉观音的雕刻者、和田地区和田玉协会秘书长、玉雕大师李...

    613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90后”小伙用花梨木造自行车 获设计界大奖[图文]
    “90后”小伙用花梨木造自行车 获设计界大奖[图文]

    “90后”小伙杨洋自主设计的自行车。 王昊昊 摄原材料巴西花梨木的价格约占一辆成品自行车价格的50%。 王昊昊 摄2017年,杨洋自主设计制作的自行车获德国红点奖“中国好设计”优胜奖。 王昊昊 摄自行车制动系统为皮带传动。 王昊昊 摄“90后”重庆小伙杨洋从小喜欢自行车。在长沙上大学期间,他萌发了研发一辆手工自行车的念头。绘图、选材、制作、打磨,杨洋对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反复推敲,最终在毕业时...

    1564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博物馆为何藏着杰作不给人看[图文]
    博物馆为何藏着杰作不给人看[图文]

    很多艺术品被贮藏在博物馆仓库中,无缘得见天日。阿尔布雷特·丢勒,《野兔》(完成于1502年)藏于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的《野兔》是丢勒的传世名画。几近完美的渲染手法,让它成为几个世纪以来水彩画的标杆之作。它不仅是“维也纳的非官方吉祥物”,也是阿尔贝蒂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由于水彩画脆弱的特性,此画无法经常对外展出。每次经过最多3个月的展示后,《野兔》就需在黑暗、...

    399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原故宫副院长忆罗哲文:他为文保做的事太多了[图文]
    原故宫副院长忆罗哲文:他为文保做的事太多了[图文]

    ▲2010年11月27日,清华学堂失火,为了做保护方案,罗哲文不顾自己八十多岁的高龄,亲自爬上脚手架去观察。(资料图片)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14日仙逝,享年88岁。罗哲文生前一直为保护长城等奔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1924年出生于四川宜宾,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

    129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