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玻璃诗人Steffen Dam[图文]

时间 : 08-01 投稿人 : 荔枝 点击 :

(原标题: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玻璃诗人Steffen Dam)

丹麦玻璃艺术家Steffen Dam的创作,似乎包含了他对于自然与宇宙的认知,他试图利用新的媒介——玻璃,来塑造一个他人不曾感知的哲学世界。逻辑与诗歌,精确与随性,理性与非理性,Steffen一直追寻其中的平衡点,成就了他鲜明的创作风格和玻璃艺术的本质。

几乎没有人会怀疑,Steffen Dam的确将自身矛盾融合得天衣无缝。一方面,他是理性的自然学者、技术天才,是至高无上的完美主义者。另一方面,他是感性的吟游诗人,善于领略不经意间的美丽——花园的蝴蝶、桉头的旧书、牛皮纸上精确的草图,都是灵感来源,间接催生了他作为一名艺术家所独有的敏感和好奇心。

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玻璃诗人Steffen Dam | 美术品档案

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玻璃诗人Steffen Dam | 美术品档案永无止息的探索

1961年,Steffen Dam出生于丹麦,受其祖父的影响,从小自然科学就是他的最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对自己与一切存在发出疑问,不仅探索周围的一草一木,更多的,是广阔的未知——为什么我是我?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水母一样待在水里?外星人是不是真的存在?

 他在图书馆中阅读大量书籍:有关自然科学、历史、生物学的专业书册,各类植物及动物图鉴……尝试从书中解开自己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新知识的注入,更多新的疑问随之而来,更有针对性,也更为深奥复杂。

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玻璃诗人Steffen Dam | 美术品档案

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玻璃诗人Steffen Dam | 美术品档案

Steffen的童年在疑问与自我解惑中充实度过,20世纪80年代初,他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做了四年的学徒后,为塑料模具制造商工作。这份工作让他学会“注重和追求细节的完美”,对于往后挑战玻璃艺术创作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经由岁月和经验的累积,Steffen发现,“塑料”这种媒材无法满足心中的创作欲望,他渴望一种真正属于他的艺术语言,一种能随心所欲“表达”和“展现”的材质,它必须更具美感、更有震撼力。

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玻璃诗人Steffen Dam | 美术品档案发现玻璃中的生命

1985年,Steffen Dam于丹麦?rhus,开设了一间陶艺工作室,但过没多久,在某次公开研讨会上,有人推荐他阅读玻璃艺术家Finn Lynggaard(丹麦Glasmuseet Ebeltoft玻璃艺术博物馆的创办人),于1975年出版的玻璃工艺书《The Glas-h?ndbogen》。Steffen从此找到此生最合适的创作语言,他毅然放弃塑胶模具製造的工作,全职研习令其神往不已的玻璃艺术。1990年,Steffen更与玻璃艺术家Micha Karlslund一起成立了“Dam & Karlslund GLAS”玻璃艺术工作室。

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玻璃诗人Steffen Dam | 美术品档案

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玻璃诗人Steffen Dam | 美术品档案

Steffen早期的作品,倾向于利用平面的形式,呈现出网格般的几何变化──依照一定的规律,组装一个个如载玻片的生物标本。当他投身玻璃铸造之后,作品开始丰富起来,包括生物标本瓶、气缸及仿真标本等。还有冉冉上升的气泡,被永久地固化在一个个玻璃面板与玻璃气缸之中,Steffen的艺术创作穿越模糊的学科界限,串联了艺术与生命科学的元素。

Steffen一直在努力追求玻璃的内在气质,其创作不局限于传统的玻璃艺术,大胆地将“塑胶制造商”的阅历和灵感注入玻璃艺术——许多金属氧化物可以使玻璃液着色,艺术家通过控制氧化还原反应,创造他想要的颜色。他喜欢展现玻璃的“不完美”,例如许多人试图隐藏的气泡和灰痕,Steffen利用这两者营造令人痴迷的魅力——在虚构与现实之间,创造一种意想不到的平衡,从而在视觉上增加了朦胧的美感。

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玻璃诗人Steffen Dam | 美术品档案穿梭于现实和虚构之间

艺术家善于剖析现实,在作品中捕捉生物的多样性,观看其创作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这些让人误以为真的海洋生物或花朵的标本,其实全都是艺术家虚构的生物体,藉由Steffen Dam的创作,观者进入了一个完全虚构的世界,Steffen自述:“在我的标本瓶中,没有任何东西实际存在于海洋中,它们看似真实,却非来自这个世界,那些植物、花朵们也只存在于我的玻璃作品中,没有名字。”

那些玻璃艺术品中的“小精灵”,虽然冻结在玻璃中,却仿佛以一种“静中有动”的视觉效果,时刻提醒我们如何读取和感受时间的变化,Steffen认为:“玻璃世界中,玻璃自有他自己的时间意识。”

玻璃世界中,玻璃自有他自己的时间意识。

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玻璃诗人Steffen Dam | 美术品档案玻璃世界中,玻璃自有他自己的时间意识。

作为一个艺术家,Steffen立志永远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探索”是他的座右铭,纵使已拥有娴熟的玻璃技法,依然持续研发和创新,极力避免简单乏味地模仿自己。1994年开始,Steffen的作品在世界各地举办多次个展,先后被美国、德国、英国、丹麦等十馀家艺术馆以及丹麦女皇玛格丽特二世(Margrethe II)收藏。

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玻璃诗人Steffen Dam | 美术品档案

McFadden曾这样评价:“Steffen注定成为玻璃艺术家的使命,似乎是为了向我们展示无形的、世界的奇迹——观察世界,我们能看到的不只是我们!他是人类心灵和精神的一面镜子,透过简单纯粹的美,反映着自然的意义。“Steffen Dam作品所蕴藏的美,充满哲学意味。

(文章来源:琉璃工房)

相关文章

  • “拾圆”纸币人物像背后的故事[图文]
    “拾圆”纸币人物像背后的故事[图文]

    第一套人民币中,面值“拾圆”的纸币中间图案(见图)为工人和农民像,工人头戴工作帽,身穿吊带裤,肩扛大榔头;工人旁边是农民,头戴竹斗笠,手拿锄头。这是第一次在人民币上出现的人物泵型模特,其中工人人物原型是现住上海徐汇区的离休干部杨琦。农民人物原型是杨琦同一单位的同事叫瞿英。1947年10月2日时任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的董必武致电中共中央,建议成立中央银行并发行统一的货币,并再建议中央用“中国人民银...

    802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破茧而出[图文]
    破茧而出[图文]

    来自布拉格的3D艺术家miki nemcek制作了一个视频,展示了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这段短视频的标题是.P.U.P.A.,指的是从幼虫到成年阶段之间的不成熟形态,“我决定潜心探索幼虫破茧而出时那一段无限抽象的形态和氛围。”nemcek说,“这段短视频是我在持续放松的状态下精心制作的,缓慢地展示了幼虫破茧而出的动作。”miki nemcek把自己描述成一位动态设计师和3D艺术家,他是受到了某种...

    1461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最新奇的收藏博物馆[图文]
    最新奇的收藏博物馆[图文]

    刘洋 司马小萌来大连旅顺口旅游,不能不到白玉山景区。在海拔130米的白玉山顶,可饱览旅顺口城区风光;更惬意的是,这里是观赏旅顺口门、东西港和老虎尾半岛的最佳处。在白玉山脚下有一座留声机博物馆,这是中国大陆迄今为止唯一的留声机老唱片专题性博物馆,藏有百年来与人文历史有关的文物千余件(套)。藏品规模与品相,在亚洲乃至世界堪称一流,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展品以收藏古老的手动音响设备为主。古董展品是从...

    22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八大山人与石涛:肮脏不平之气,发之于诗书画[图文]
    八大山人与石涛:肮脏不平之气,发之于诗书画[图文]

    朱耷题画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身已付随身锸,此笔无殊挂杖钱;定汝赚人人赚汝,无聊笑哭漫流传。(八大山人)笔头那识祖师禅,寂照虚空近自然;但觉淋漓元气湿,不知是墨是云烟。(石涛宏济)——居巢《今夕盦读画绝句》《郑板桥集·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谿、八大山人山水小幅,并白丁墨兰,共一卷》诗云: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283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莫斯科列宁墓关闭 列宁墓列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图文]
    莫斯科列宁墓关闭 列宁墓列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图文]

    列宁墓是莫斯科著名建筑。位于红场西侧,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长石建成。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遗体即安放于建筑内部的水晶棺中,身上覆盖着苏联国旗。脸和手都由特制的灯光照着,清晰而安详。据俄罗斯发布消息称,莫斯科红场上的列宁墓将于2月16日至4月16日暂停对公民开放。消息说:“列宁墓将于2月16日至4月16日暂时关闭,这段时间内将进行计划中的遗体预防性保养工作。”据悉,列宁墓位于18世纪阿列维佐娃深...

    1196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结果揭晓 法国摄影师摘得桂冠[图文]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结果揭晓 法国摄影师摘得桂冠[图文]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了自然类摄影师奖的最终名单,在上千份自然摄影作品的竞争中,来自法国尼斯的摄影师 Greg Lecoeur 凭借他在南非开普敦原生海岸拍摄的《沙丁鱼大迁徙》获得动态类组别冠军及自然类摄影总冠军。动态类摄影冠军兼赛事总冠军 摄影师︰G. Lecoeur 作品︰Sardine RunGreg 六年前是一家公司的老板,由于繁忙的工作他无法随时与他热爱的海洋亲密接触,因此他下决心...

    734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吴冠中曾亲手毁画 毁掉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图文]
    吴冠中曾亲手毁画 毁掉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图文]

    吴冠中作品吴冠中画价的惊人,引起了无数人对他画作的兴趣。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大众所关心的画价变化,恰恰是吴冠中本人最不关心的。熟悉吴冠中的人都知道,其生活简朴,不尚虚华。在吴冠中先生眼里,艺术市场受到人际关系、利益包装、经济沉浮等人们无法回避的因素影响。市价高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同样,价格低了,也没必要沮丧。艺术品的优劣,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后人往往更清楚,更准确。吴冠中说:“...

    689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网友晒“国民脸盆”:牡丹红双喜图案复古喜庆[图文]
    网友晒“国民脸盆”:牡丹红双喜图案复古喜庆[图文]

    网友“瓦尔登的小M”:走了国民床单,又来了国民脸盆。网友“冰心晨雨1984”:妈妈下午特地把在家里尘封多年的古董缝纫机搬了出来,认真细致地补衣服。妈妈说,它比我还大,是与爸爸结婚时买的。记者陶常宁见习记者赵歆继本报报道国民床单后,网络刮起浓浓“国民风”,除了床单外,不少网友都晒出家中还在服役的老物件,其中国民三件套、国...

    49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佛陀的艺术[图文]
    佛陀的艺术[图文]

    犍陀罗佛陀造像 日本美秀美术馆藏佛像艺术起源于何处?又在何时传入中土?首先,我们聊聊什么是犍陀罗。佛陀立像局部 1-3世纪 犍陀罗地区 台湾私人收藏犍陀罗佛陀造像 日本美秀美术馆藏犍陀罗(国名,古印度十六国之一 )亦译健驮逻、健陀罗、乾陀罗、乾陀卫、乾陀。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东临印度河。 其疆域大致为现在阿富汗坎布尔、坎大哈以东,加上印度的西北都。犍陀罗的梵文...

    945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海峡导报第十三届“汉墨杯”全国书画大赛专家评审名单揭晓[图文]
    海峡导报第十三届“汉墨杯”全国书画大赛专家评审名单揭晓[图文]

    2023年5月28日,由国台办主流媒体海峡导报,海峡商业杂志社、汉墨艺术网主办,墨林松雪文化传媒、汉墨杯组委会协办的“汉墨杯”全国书画作品大赛书画作品评审会在海峡导报4楼展厅圆满结束。本次书画大赛自2023年3月22日公开发布征稿启事至2023年5月4日截稿,共收到来自两岸各地的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自由投稿的符合征稿要求的书画作品1000余件,其中篆书作品200件,楷书作品147件,行书作品192...

    70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李登元宇宙心灵世界和平艺术展,于佛光山南华大学隆重开幕[图文]
    李登元宇宙心灵世界和平艺术展,于佛光山南华大学隆重开幕[图文]

    继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后,七月紧接登场的是正能量艺术大师李登元的一笔画「宇宙心灵世界和平艺术展」,此次到南华大学,已是它世界巡回的第三站,未来将在更多地方与你相见,展期于7月10日揭幕,展至9月10日,欢迎喜欢东方抽象艺术的朋友前往参观;10日不仅是李登元艺术佳画展开幕,更恰逢南华大学中道楼全新落成开幕式,一时间南华大学可谓红红火火、双喜临门。李登元艺术家自创「能量画派」,提倡自我创作中抽...

    486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云南民间收藏家珍藏3年的谍报密信[图文]
    云南民间收藏家珍藏3年的谍报密信[图文]

    图片资料“杨柳冷枝月明!!!四海以出山!!!牡丹以下山!!!梅花为首!!!!……”一张有些发黄的信纸,繁体毛笔字竖排地写着意义不明的句子,每句后面都打着多个感叹号,这究竟表达的是什么呢?日前,龙陵县一位民间收藏家在松山战场遗址发现一封疑似滇西抗战的远征军谍报信件,引起了当地文物工作者的极大兴趣,目前正在积极找人破译。发现时密信夹藏在笔记本里...

    450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暴雨冲出青铜器 农民上交获2万[图文]
    暴雨冲出青铜器 农民上交获2万[图文]

    湖南日报7月22日讯(记者 李国斌 彭业忠)记者今天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局获悉,吉首市农民张智林捡到一件珍贵的战国青铜器,主动上交文物部门。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表彰,并给予2万元的奖励。6月下旬,连降大雨。6月22日,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村民张智林在垮塌的田坎中发现一件青铜器物,上面有点状突出的纹路。带回家后,村民纷纷围观,说他捡到了宝。该地点在上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曾先后发现过青铜器,...

    409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老夫妻勾画老北京 创作北京胡同系列钢笔画[图文]
    老夫妻勾画老北京 创作北京胡同系列钢笔画[图文]

    贾一凡在创作您印象中,被定格的老北京胡同是什么样子?是斑驳的青砖灰瓦,还是通幽的曲径小路?时代变迁,如今,很多景致恐怕只能留在记忆里了。最近在网络上,一条“钢笔画就的老北京胡同”微博引发关注。国子监、钟鼓楼,以及胡同口的小卖部、修车摊、剃头匠……那些已经或即将消失的胡同记忆,在两位老北京人武金生和贾一凡的笔下再现。他们夫妻俩用钢笔,留住了一座城的记忆。由拆迁激发的灵感聚会后,武金生独自一人背...

    1835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文化街区要如何打造如何“观看”?[图文]
    文化街区要如何打造如何“观看”?[图文]

    武康路“朱丽叶阳台”上的大蝴蝶结撤了,喧嚣似乎归于平静。其实,武康路的其他阳台上,还“爬”上过一个充气的圣诞老人,仿佛正“另辟蹊径”送圣诞礼物。假日里,武康路、五原路、湖南路、安福路一带;愚园路、上生·新所、新华路一带等各种“网红打卡点”已经“连点成片”,成为“网红街区”。加上“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的各种“行走阅读”和“文旅融合”活动,这些区域内常见一位“领路人”一边在前讲解马路两侧的建筑,...

    1221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