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藏家痴迷海南黄花梨 醉心收藏二十载[图文]

时间 : 08-01 投稿人 : 泡泡 点击 :

藏家痴迷海南黄花梨 醉心收藏二十载 | 美术品知识

本报记者 黄珍/文 张波/图

跑遍海南千山万水寻花梨

上世纪90年代初,李是亨经营一家建材厂。就在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偶然邂逅 海南黄花梨收藏品,他便决定放弃事业,全身心投入到海南黄花梨收藏中。亲朋好友们都觉得他“疯”了,但李是亨却不以为然,他说把全部积蓄投入到黄花梨收藏 中,是为了保护和弘扬海南最本土的文化,他要让来海南的游客们看到真正的稀世名木——海南黄花梨,并让海南黄花梨成为世人了解海南本土文化的一个特殊窗口。

李是亨小时候家境贫寒,完全依赖父母亲在田间劳作,因交不起学费被老师在学校训斥的事常有,但是父亲硬是将他兄妹十人培育成材。李是亨 说,海南黄花梨的生长期需要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成材之后任凭自然风蚀、虫害吞噬,却依然坚挺不倒,父亲的骨骼就像黄花梨,虽经岁月侵蚀依然顽强不屈, 在勤劳的海南人民身上都有黄花梨这种精神,这也是他迷上黄花梨收藏的一大原因。

李是亨回忆,每当家里有人头疼脑热,母亲就会拿出一根黄花梨 木,削一点木屑煮水喝;夏天长痱子了,母亲就刮黄花梨煮水给孩子们洗澡,痱子也减少了;如果不小心摔伤,把花梨木屑捣烂后,敷在伤口上包扎即可止血。黄花 梨的各种神秘效用,让李是亨自小就对这种木头有了特别的感情。李是亨说,黄花梨全身是宝,就连雕刻时剩下的木屑也可以用来泡茶喝,或者烧着当熏香,驱虫子 赶蚊子。点燃后的花梨木屑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降香味,满室生香。

1996年的一天,李是亨到乡下朋友家喝喜酒,路过一家人门口闻到了淡 淡的黄花梨的香气。他顺着味道走过去,发现一户人家正在烧火煮饭,味道正是从柴火中散发出来的,他当即买下了这根木材。从那时起,他与黄花梨就结下了不解 之缘。为了防止一些无知农民将黄花梨当作普通木材烧掉,李是亨不惜花重金深入海南各地购买花梨木。

多年来,醉心收藏的李是亨也总结出一套黄 花梨辨别经验,首先看纹理,海南黄花梨表面有“无穷无尽”的鬼脸;接着掂重量,海南黄花梨的密度较大,较沉;其次是闻气味,海南黄花梨劈开或焚烧时会散发 出一种浓郁的降香味。越南花梨木和海南花梨木相似,为了防止收到假货,李是亨还有一手绝活,就是用嘴巴嚼木头,用舌头的味蕾来品尝。海南花梨木有苦味和辛 辣味,一堆木头如果每根咬咬,那他可就受苦了,一度让他咬到吐,几天吃不下饭。

在近20年里,他走遍全岛乡村角落,足迹踏遍尖峰岭、吊罗山 一带,收藏的海南黄花梨堆积如山、不计其数。朋友只要知道哪里有海南黄花梨,就会打电话给他,从农民家里丢弃的木柴中翻出黄花梨,从黎家牛栏里发现黄花 梨……很快,李是亨的家里、办公室里,甚至床底下都堆满了黄花梨。2009年,李是亨在三亚创办了海南首家黄花梨收藏馆——三亚李是亨海南黄花梨收藏馆。 开业后常有游客或市民前来参观、咨询,不少人还拿来黄花梨请李是亨鉴定。2012年,他又申办了三亚市收藏家协会,进一步推广海南黄花梨文化。

惜木如金开发花梨雕件

海南黄花梨不易腐烂,它们埋在地里,躺在山沟涧中,即便是外围的木头腐烂了,心材依然能用,坚硬的材质非常适宜雕刻。李是亨年轻时曾在“中国雕刻之乡”福建 学习雕刻,并擅长于此。每次收购花梨木回来后,他会把自己关在雕刻室里,一呆就是一整天。“海南黄花梨昂贵,一旦雕刻坏了就是极大的浪费,所以要很小心, 要随木材的走势来雕刻作品”,李是亨说,黄花梨有“十檀九空”之说,有些木头中间部分是空的,这些中空部分肉眼是看不见的,需要用小木棍探探洞有多深来随 机应变。

那些年收购的海南黄花梨木料中,基本是老家具、老房梁、老农具、老木料或者是野外的残老树根。李是亨的脑子从来没有闲过,每天都会 看看这,摸摸那,想想这个木头用来制作什么好。有一次,他从育才买回一块木头,面对这一百多斤“长相不好”的木头,李是亨很犯愁。一年过去了,他仍然不知 道这块木头该雕刻成什么作品,无数次地把木头搬出来看纹理。一天,他再一次把木头搬出来时一不小心滑倒了,这块黄花梨生愣愣地压在了他身上。重重摔在地上 的李是亨,紧紧地抱住压在身上的花梨木,疼痛间仰头一看时发现,木头分开的两叉不正好是老鹰的翅膀吗?一瞬间,脑子里老鹰的形象就出来了,他想喊出来,但 是头晕晕的喊不出声来。等被人扶起来时,他再看木头,越看越像一只老鹰,那对翅膀活生生就是一对鹰翅。不久,黄花梨雕刻作品《大展宏图》就在李是亨手中诞 生。

而让李是亨最得意的黄花梨雕刻作品《中国功夫》,则耗费了他两年的心血,作品重120斤,高193厘米,宽103厘米,以54个精选的 人物武术动作,根据少林拳、武当拳、峨眉拳、咏春拳、八卦掌、查拳、南拳、太极拳及现代搏击等“刀枪棍剑”十八般武艺等进行创作,使每个武术人物栩栩如 生,体现中国功夫的精髓。此外,作品还根据中国古老的木雕文化,在刻画人物的同时,因材施艺,因需造型,雕刻了与人物有关的山体、吊桥、松树、鹤(松鹤延 年)、竹子(竹报平安)、蝙蝠、鹿(福、禄、寿);河池、鱼(年年有余)等,体现了天地人合一的和谐意境。

一件件平常的海南黄花梨木经过他 的巧妙构思雕琢,成了栩栩如生的珍禽异兽、风景名胜、古典人物等等,让人爱不释手,而经他之手雕刻打造的海南黄花梨物件不下千余件……2010年,李是亨 荣获“第七届十大中华经济英才”特别奖,组委会给他的颁奖理由是:“秉承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精华,智力开发寸土寸金的世界顶级黄花梨等木雕品;馆藏稀世珍 宝,产品多元精致,成功占据高端国际市场。李是亨是木雕工艺的集大成者,是新时代创富不俗的经济英才。”

坚守民族根普及花梨文化

李是亨说,海南本土黄花梨爱好者和收藏者不少,但普遍缺少对海南黄花梨及其文化的认识和宣传,他之所以收集海南黄花梨、建海南黄花梨收藏馆,就是想让海南人 通过黄花梨珍爱自家的文化。近年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产品交流和销售已是一种流行的营销手段,李是亨和他的团队将打造“互联网+收藏”平台,充分 借助微信、视频、大联盟、大整合等网络方式推广海南黄花梨文化,普及宣传其文化内涵。

现在,李是亨在乐东老家栽种了千余棵黄花梨苗,他说并不期望能从这些树苗中获利,更希望可以为后人留点资源。“我们不仅要珍惜黄花梨树木,还要珍惜其它稀有树种,现在人们消费的海南黄花梨也是千百年前前辈留下的自然宝贵财富,我们也应该为后人留下一些自然资源。”

以前,每次收购黄花梨时,李是亨都会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黄花梨苗,不仅可以当景观树,还可以为后人留下自然财富,同时又使海南黄花梨不至于 灭绝。如今,在他家乡,黄花梨已成为不少老百姓前庭后院树种的首选。未来,李是亨的目标是建立一家生态型、综合型的海南黄花梨博物馆,以此为窗口,向世界 全方位展示海南黄花梨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同时也为三亚民族文化增添新亮点。

来源:三亚日报

相关文章

  •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在沪设馆?文物局:还没确定[图文]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在沪设馆?文物局:还没确定[图文]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外景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将在上海设立分馆,而近日又有消息称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计划在上海开设分馆,但上海市文物局博物馆处求证此事,答复称“没有得到消息”。据口号是“言人所不言,言未尽之言”的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电,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中国香港一商业机构于6月30日在圣彼得堡就合作意向和主要条款签订纪要,预计会设立“艾尔米塔什-中国”...

    1629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六小龄童自曝怪异收藏PK崔永元[图文]
    六小龄童自曝怪异收藏PK崔永元[图文]

    《谢天谢地你来啦》主持人崔永元和他的连环画博物馆似乎所有人都知道,央视名嘴崔永元痴迷于收藏和老电影有关的物品,并为此成立了私人电影博物馆。而少为人知的是,在小崔的收藏门类中,还有小人书。较之小人书这个独立的收藏门类,第二次前来《谢天谢地你来啦》担当点评嘉宾的六小龄童,对于和猴有关的收藏就有些“怪异”了。藏品不同,不妨碍“以藏会友”—&m...

    780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外来文化促使唐代玉器的发展呈现一个新局面[图文]
    外来文化促使唐代玉器的发展呈现一个新局面[图文]

    故宫博物院唐代胡人奏乐纹玉带板唐代玉器特征呈现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它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的。汉代以来那种程式化、图案化纹样,那种古拙遗风均消失了,趋向写实的方向,是一种饱满、健康、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宗教用玉、礼仪用玉大大减少,谷纹、蒲纹、变形云纹、螭纹等基本不见。广东省博物馆唐代胡人吹笙纹玉带板唐玉纹饰有卷云纹、卷草纹、连珠纹等,动物纹有龙、凤、牛、马、鹿、雁、孔雀、鹤等,有的飞鸟成双成对...

    1420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讨喜的陶瓷哨子[图文]
    讨喜的陶瓷哨子[图文]

    古代陶瓷玩具是古陶瓷收藏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古陶瓷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民俗、艺术,有着重要的资料价值。宋、金是淄博窑陶瓷玩具生产的繁荣时期,淄博磁村、巩家坞、颜神店、坡地各窑口普遍烧制,各类玩具造型稚拙敦厚、和谐简练。品种繁多,式样纷呈。其中很有特色的,是玩具上具有的口哨功能。声音是人类接触到的第一个事物,无论是先天在母体,还是出生后,声音都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

    1573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博物馆里惟妙惟肖的熊文物[图文]
    博物馆里惟妙惟肖的熊文物[图文]

    图1早在华夏的先秦时期,作为力量与吉瑞之象征的熊,即在史书中有所记载。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的著名类书《太平御览》卷五十,就曾引先秦古籍《山海经》所书“熊山有穴,恒处神人,夏启而冬闭。是穴若冬启夏闭,乃必有兵”之言。而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讲话资料,描写纣王太子殷交协助武王伐纣的故事《武王伐纣平话》(又名《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中,还说西伯侯姬昌夜中梦见一虎,肋中长有双翼来至殿下,...

    1890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古越之相 寓于青铜鸠杖之中[图文]
    古越之相 寓于青铜鸠杖之中[图文]

    青铜鸠杖 春秋(前770-前476年)先秦时期的浙江属于古越人居住的地区,它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晚于中原,并且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显著影响。虽然与中原相比,越地出土的青铜重器数量并不多,但在形制与纹饰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当中原开始呈现中央帝国的显赫时,越地在经历良渚文化的辉煌后进入一个低迷的时段。在中土君子眼里,这里只是一个荒蛮偏僻边远的东南小国。然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人以朴质彪悍、...

    1003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再起天香[图文]
    再起天香[图文]

    宋代陈去非写诗作《焚香》,将古人对香的评价描写的清晰中肯:“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古人爱香用香,在日常生活中香俨然是一种情趣雅号,一项闲情逸致,在花香袭人,草木天真中熏得衣带飘然,一室清雅。香在距今6000多年之前的新石器...

    1245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天太热!去博物馆里享受艺术的清凉时刻[图文]
    天太热!去博物馆里享受艺术的清凉时刻[图文]

    北京最高温度39℃,巴黎最高温度30℃,纽约最高温度33℃,北半球这个大火炉子是待不下去了,快飞到南半球钻进那里的博物馆、美术馆,享受艺术的清凉时刻!墨尔本 16℃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NGV国际馆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于1861年成立,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美术馆。美术馆的两个艺术收藏馆分别是:位于墨尔本南岸艺术区的NGV国际...

    1895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第六届中国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暨“我爱大熊猫”主题展启动[图文]
    第六届中国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暨“我爱大熊猫”主题展启动[图文]

    第六届中国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暨第四届“我爱大熊猫”国际少儿明信片绘画作品展启动仪式于2022年6月27日上午10点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政业务部赵宇光副总经理和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徐咏梅馆长发表了致辞,中国邮政广告传媒公司吴鑫明副总经理一同启动了第六届中国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同时启动了本届大赛的分项赛事--第四届“我爱大熊猫”国际少儿明信片绘画作品展活动,该项赛事发启人...

    279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美院装裱师开博物馆 书画剩余材料历经几百年[图文]
    美院装裱师开博物馆 书画剩余材料历经几百年[图文]

    从事装裱工作30多年,亲手为100多幅从明代到现代的字画“旧貌换新装”,而这些字画装裱过程中剩余的部分,也被精心珍藏,成为装裱历史上重要的资料。昨日,记者在湖北美术学院装裱工作室看到,装裱师龚从金把自己工作中收藏的剩余材料,建立起了一个讲述装裱历史的博物馆。一张大书桌,桌上密密麻麻摆满了一卷一卷的字画,字画的年代一看就很古老,有的甚至还是丝质材料的,但是打开其中任何一幅...

    266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想法要够野 才够资格做艺术地摊主[图文]
    想法要够野 才够资格做艺术地摊主[图文]

    《把利润吃掉》约翰·乔治·布朗摆摊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我国很多留存下来的写实性的美术作品中,都有地摊的身影。比如《清明上河图》,虽然出现多个版本,但最为精细,也最为有趣的要数明代仇英描绘的苏州城了。一座拱桥为中心向两侧延伸,围栏附近挤满摊位,但还是容得下牛车、官轿和大量行人同时通过,它们算得上是明代苏州城的黄金且拥堵路段。仇英所画《清明上河图》里的拱桥和现在一样,在苏州城开一家实体店也...

    1298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山寨版圆明园十二兽首抢眼太原街头[图文]
    山寨版圆明园十二兽首抢眼太原街头[图文]

    山寨版圆明园十二兽首抢眼太原街头4月25日,山西太原街头正在喷水的山寨版“圆明园十二兽首”格外的吸引市民的目光。圆明园十二兽首是著名文物,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十二兽首流失海外,截至2014年,仅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马首、猴首、猪首回到大陆,龙首在台湾,蛇首、羊首、鸡首、狗首下落不明,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中新社发 泱波 摄 山寨版圆明园十二兽首抢眼太...

    654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从文物看古代女性的生活[图文]
    从文物看古代女性的生活[图文]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勾勒出了古时深宅大院中女子伤春怀人的幽怨形象。古代的女子是受三从四德的约束的,一般大户人家的女子都不出大门的,也就是花园里面逛下,那么中国古代女性的形象到底如何?从古代女性文物,来看,古代妹子生活也很“嗨”!~南朝•宋陶侍女俑 高37.5厘米该侍女俑立姿,发髻上部略残,带假发,疑为飞天紒发式。身着绕襟曳地长裙,两手合于腹部,与常见的唐代俑风...

    793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第三届“松雪杯”全国书画大赛——决赛获奖名单公布[图文]
    第三届“松雪杯”全国书画大赛——决赛获奖名单公布[图文]

    第三届“松雪杯”全国书画大赛——决赛获奖名单公布“松雪杯—第三届全国书画艺术比赛”活动于2023年6月底启动征稿,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书画爱好者积极参与,共有1000多幅作品参赛。本次比赛旨在挖掘中华书画艺术的后备英才,展现传统艺术的时代风采,参赛作品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大赛经过了40多天激烈的角逐,现将本届书画大赛决赛排名公布如下,稍候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预祝参赛者能再创佳绩!状...

    163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图)李咏撞脸贝多芬 与油画肖像相似度惊人
    (图)李咏撞脸贝多芬 与油画肖像相似度惊人

    5日晚,李咏主持传媒大学新年音乐会,妻子哈文带着11岁的女儿法图麦盛装出席,母女似姐妹花。李咏则跟墙上的贝多芬肖像合影,意外撞脸。...

    1871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