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余氏家族“铜鼓十二调”两代传承人。 杨云 摄
中新网贞丰6月11日电 题:“铜鼓十二调”传承人:千年铜鼓调古为征战今祈福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传统文化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鼓十二调”传承人余雁伟告诉中新网记者,政府已开始鼓励“铜鼓十二调”入校园,更多青少年将有机会学到这项传承千年的民族技艺,这也打破千年来家族传承的传统。
2006年5月,贞丰县布依族《铜鼓十二调》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代表性传承人有王永占、余端学、余雁伟、岑兴顺、余天国等。
“铜鼓十二调”主要流传在贵州省贞丰县、镇宁自治县布依族聚居区,并辐射到关岭自治县、六枝特区、普定县等周边布依族地区,形成了一个覆盖几县范围的布依族民间铜鼓文化圈。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于文化遗产的价值越来越有清晰的认知,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越来越多的支持。”余雁伟说,“文化遗产只有人人参与保护,保护成果才可能人人共享。”
“铜鼓十二调”又称“铜鼓十二则”,鼓谱是由十二段核心谱式组成。在整体上结构规模较短小,最短一则有18小节,最长一则有38小节,全曲共347小节。鼓谱音符排列较稀疏、单一,节奏舒缓,有二分音符的延音、增时。
“布依族每逢重大节庆或老人去世,都要举行隆重的击鼓仪式。”余雁伟说,“铜鼓十二调”主要表达了一年十二个月中,劳动、生产及生活的情景,根据季节的不同,表现娱乐、春耕、种植、施肥、栽秧、割草、放牛、丰收等内容。
余雁伟告诉记者,“铜鼓十二调”主要是家族式的传承和流传,因家族的不同,传承下来的“铜鼓十二调”也有所区别,但总体结构上基本一致。
“铜鼓分雌雄,对门山村余氏家族至今仍在使用的雄鼓据相关部门考证是唐末年间传下来的,通高35.5厘米,面径55厘米,重达23公斤,鼓面上的花纹已经模糊。”余氏家族“铜鼓十二调”传承人、余雁伟的父亲余端学说,“铜鼓上的花纹有着特殊的含义,中间十二角星形图案代表十二地支,鼓面边沿有四个小突起,代表年月日时四柱,这是余氏铜鼓不为外人所知的特有密码。”
图为余氏家族收藏的铜鼓。 杨云 摄
“我们余氏家族中这个鼓是老辈人传下来。据老人们说,这是那个时候的战鼓,战争用的,最多时可60人同击60面铜鼓,以壮军队声势。”余端学解释。
老人所说的战鼓说是流传较广的一个说法。在明朝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时,铜鼓被作为战鼓而制。南征胜利后,布依族认为胜利是因为有了这战鼓,故把这鼓叫做“安您”,汉语就是“胜鼓”的意思。
如今,已经远离了冷兵器时代,金戈铁马的日子已经远去,战鼓早已成为布依族村寨逢年过节祭祀祖先时的重要祭器,布依族相信击打铜鼓祖先就会下凡一起欢度节日,保佑子孙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无论说它是战鼓还是祭器,都可见其在布依族中的神圣地位。
近年来,黔西南州及贞丰县高度重视布依族“铜鼓十二调”音乐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投入了大量资金,建造了者相三岔河铜鼓文化广场、县城丰茂铜鼓文化广场。并建立了纳秧村、对门山村等布依族铜鼓音乐文化生态保护村;成立了布依族铜鼓音乐文化表演队,排演了《铜鼓十二调》、《铜鼓舞》、《丰收舞》等以铜鼓音乐文化为主题的布依族铜鼓音乐、舞蹈节目,并在每年的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六月六”风情节及布依族古歌大赛等民族节庆赛事活动中展演。
铜鼓的调子千年不变,依然保存着古老的传统,但作用却发生了变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振兴传统技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任重而道远。我们保护自己文明的同时,也在为子孙保护一份巨大的、珍贵的、不可替代的财富。”余雁伟充满期待地告诉记者,“民族传统技艺进校园,这是传承的希望,自己一定要努力突破传统观念,发扬光大祖先的技艺,让这门手艺一代代流传下去。”
作者 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