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痴情一生的收藏之路

时间 : 07-28 投稿人 : 锋锋 点击 :

6月7日,西藏博物馆迎来一个特别的日子,市民、游客纷纷前来欣赏参观。他们的参观对象,是“叶星生民间珍藏捐赠馆”的首展。

上午10时许,由区党委宣传部、区文物局、西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叶星生民间珍藏捐赠馆”开幕式在西藏博物馆举行,“叶星生民间珍藏捐赠馆”也正式与热爱藏文化的广大观众见面。

“我出生于四川,成长在西藏。1961年,13岁时跟随十八军父母来到西藏,从事文艺工作近半个世纪,参与并见证了西藏社会的发展变化。在藏期间,为抢救、保护西藏民族文化遗产省吃俭用,甚至变卖家财,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跑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共收集到流散于民间的各类民俗、宗教文物2300件。”叶星生在开幕式上致辞说。

由于场地限制,在“叶星生民间珍藏捐赠馆”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藏品仅仅是叶星生捐赠的2300件文物中极少的一部分,但即使如此,已足以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欣赏赞叹。

一件合二为一的十七世纪“碗套”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记者发现,这是一个中等大小、白瓷上有蓝色花纹的碗,“躺在”一个褐色的碗套中。“碗是汉地的古瓷碗,套是藏区制作的牛皮套;碗深深放进套里,套紧紧裹着碗身,碗离开套容易破碎,套离开碗就失去意义。只有合成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才相得益彰、坚不可摧。”叶星生关于“碗”和“套”的解释,是千百年来藏汉文化水乳交融的生动体现。

“他是一名汉族同志,却收藏了这么多西藏民间古老物品,种类这么多,看了之后都不敢相信,太感动了。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市民达瓦感叹道。

“我从一个小小罐子的开始,就鬼使神差地着迷于收藏,迈上了这条坎坷太多的路。”谈到一生挚爱的收藏事业,叶星生如是说。

这个罐子的故事还要追溯到1961年,叶星生离开四川老家,独自一人来到父母工作的地方——被称为西藏文化摇篮的山南市。由于自幼喜爱画画,13岁的他来到乃东县昌珠寺临摹壁画。一位老僧人见他很饥饿,便拿出一罐酥油人参果给了他。果子吃完,罐子便成为叶星生的第一件收藏品。

1999年,叶星生做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壮举。“经过若干的不眠之夜,我逐渐清晰了多少年来萦绕在胸中的一个愿望:将我视为生命的毕生收藏,全部都回向西藏这块抚育我生长的土地,报恩于厚爱我的西藏人民。”在给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写的信里,叶星生这样说。

据了解,这次捐赠的藏品共计2300件,经鉴定,其中一级文物22件、二级文物43件、三级文物100件。这些文物在内容上分为民俗文化、宗教艺术两大部分和远古文明、生产生活、餐饮文化、民居艺术、服饰艺术、游牧文化等7个民俗系列,以及唐卡文化、雕塑艺术、法器饰件等3个宗教系列。这些藏品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被人们称为“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雪域文化瑰宝”。2003年,他又将高价收藏的色拉寺镇殿之宝、国家一级文物“马头明王堆绣珍珠唐卡”无偿回赠给色拉寺,受到拉萨7大寺院480位高僧的隆重迎请和联合祝颂,并授予“色拉大乘洲·群则”法位,成为西藏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汉族艺术家。

相关文章

  • 业主锁车遭干扰:传家宝被盗[图文]
    业主锁车遭干扰:传家宝被盗[图文]

    3名干扰器嫌疑人日前被海淀便衣民警抓获本报讯(记者林靖)只是到商场内吃个便饭,却不料存放在SUV车内的传家宝兵马俑玉雕等被盗,所幸3名干扰器嫌疑人日前被海淀便衣民警抓获,车主张先生的传家宝失而复得。12月19日,海淀公安分局曙光派出所接到商场保安部电话,商场停车场内有3名可疑人员。便衣探组前往发现三人看到有人停车就在周边游走,并在车主离开后拽门进车盗窃。进入一辆轿车后,三人又进了一辆黑色越野车...

    1362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第八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初赛第一名王兰峰作品赏析[图文]
    第八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初赛第一名王兰峰作品赏析[图文]

    王兰峰,1940年6月,甘肃省庄浪县一个书画世家,名门望族。现任世界著名书画家交流总会总会长兼主席团主席、中国当代艺术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现代文艺协会终身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学会终身常务副主席、中国国际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副总会长兼广东分会会长、原《中国才子》杂志社社长兼总编、中国人文书画院名誉...

    122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画家劫后余生“大彻大悟” 海中作画[图文]
    画家劫后余生“大彻大悟” 海中作画[图文]

    2018年4月8日讯,39岁的彼得·马修斯是一位创新艺术家,他喜欢泡在海水里画画。马修斯2007年在墨西哥冲浪时濒临死亡,仿佛“顿悟”一般,从那时起他一直在世界各地旅行,独自一人在齐胸的海水里创作了数十幅作品。图为彼得·马修斯在智利创作的作品这位古怪的艺术家因为翻涌的海浪失去了许多作品,曾经有几件还在康沃尔的泥石流中被毁掉了。他创作时将画纸夹在木板上,将画笔藏在泳衣里,有时候一天会泡在海里10...

    959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扬州宋代铁投壶乍看像古代灯具 用于宴饮游戏[图文]
    扬州宋代铁投壶乍看像古代灯具 用于宴饮游戏[图文]

    扬州宋代铁投壶乍看像古代灯具用于宴饮游戏2014年8月16日—28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南京举行。为庆贺这一盛大赛事落户南京,南京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共同主办了“博·戏——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记者昨获悉,该展览亮相南京博物院艺术馆的大观厅。值得一提的是,300...

    158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云朵文化沙龙-杜鹏飞书法品鉴会成功举办[图文]
    云朵文化沙龙-杜鹏飞书法品鉴会成功举办[图文]

    杜鹏飞受到热烈欢迎3月6日下午,我省著名青年书法家杜鹏飞书法品鉴会以小型雅集的方式在云朵文化沙龙举行,省内外书法名家齐聚一堂,鼎力助阵。杜鹏飞,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书协“翰墨薪传工程”首批专家教师组成员、安徽省书协隶书委员会秘书长、黄山书画院院长、安徽雅德馨香文化艺术品公司特推艺术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先生曾...

    421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藏家痴迷海南黄花梨 醉心收藏二十载[图文]
    藏家痴迷海南黄花梨 醉心收藏二十载[图文]

    本报记者 黄珍/文 张波/图跑遍海南千山万水寻花梨上世纪90年代初,李是亨经营一家建材厂。就在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偶然邂逅 海南黄花梨收藏品,他便决定放弃事业,全身心投入到海南黄花梨收藏中。亲朋好友们都觉得他“疯”了,但李是亨却不以为然,他说把全部积蓄投入到黄花梨收藏 中,是为了保护和弘扬海南最本土的文化,他要让来海南的游客们看到真正的稀世名木——海南黄花梨,并让海南黄花梨成为世人了解海南...

    806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魏晋时期的文房器用:仲将墨与韦诞笔[图文]
    魏晋时期的文房器用:仲将墨与韦诞笔[图文]

    东晋毛笔,笔杆25.5厘米、笔头6厘米、笔套25厘米,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藏书圣王羲之年少时用什么笔,又用的是什么纸与墨?魏晋时期的笔墨纸砚到底是什么样的风格,与现在的差别有多大?本文从魏晋时期作为文房器用的笔、墨、纸、砚四个方面着手考略,表达了魏晋六朝虽为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在文房器用方面却日趋精良,呈现新风尚。“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

    368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一口气卖3千枚纪念币惊呆收藏家 结果被抓[图文]
    一口气卖3千枚纪念币惊呆收藏家 结果被抓[图文]

    偷币换柱式诈骗手法频现收藏品市场 多地店主中招,假纪念币和真币在包装上几乎没有差别。骗术1:偷币换柱——将猴币取出,换成同等重量的金属柱;骗术2:偷羊换猴——将价值较高的羊币取出,换成猴币。中年男子一口气拿出三千枚纪念币买了10多包纪念币,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个金属柱,在收藏品市场打拼多年的林先生傻眼了。今年6月以来,他发现多次购进的纪念币有问题:猴年纪念币除两端是真币外,中间变成了金属柱。近...

    1972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可萌可端庄的商周时期猪形青铜器[图文]
    可萌可端庄的商周时期猪形青铜器[图文]

    关于猪的历史,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时,就出土了猪骨。而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也有“陈豕于室,合家而祀”这些关于养猪的记载。且文中之“豕”字,即是大家最常见的“家”字去“宀”,最初表示:一家人只有养了一头猪,才能算一个家,足见猪的地位在当时何等重要。图1商代的青铜器“豕尊”1981年初春,湖南省湘潭县九华乡船桂花村的农民朱桂武,正在为家里建新住房;当地基挖到一米深左右时,伴随着“咣当...

    148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守艺人李震先生讲述“青瓷之美”[图文]
    守艺人李震先生讲述“青瓷之美”[图文]

    青瓷之美海报2015年10月20日,青瓷之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主题文化讲座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隆重举行,“生和”第五代传人李震先生受邀开讲。青瓷的魅力在于釉水,天青水色、晶莹滋润、光泽柔和、堪比翠玉。李震先生秉承其先辈李君义、李怀德对于青瓷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大量的仿古临摹和祖传釉水配方,在恢复青瓷的宋韵天青和传统支钉烧技艺道路上不断研创耕耘。崇敬历史、敬重先辈是李震先生...

    1083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老画作被认定为伦勃朗真迹 “身价”涨千倍[图文]
    老画作被认定为伦勃朗真迹 “身价”涨千倍[图文]

    苏富比拍卖行将于今年12月在英国伦敦拍卖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的一幅真迹,预估成交价可达1000万-1500万英镑,约合1156万-1734万欧元;而就在两年前,这幅画还被误认作“伦勃朗艺术圈子里”其他人的作品,估价只有1万-1.5万欧元。这幅画长24.5厘米,宽18.5厘米,是一幅宗教题材的单色画。关于它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至1714年。1955年,一位收藏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购得这幅画,后来他的遗孀将...

    1843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张大千向叶浅予学画[图文]
    张大千向叶浅予学画[图文]

    上世纪30年代初期,叶浅予在《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一面任编辑,一面创作《王先生》长篇连环漫画。据张大千早期的学生刘力上回忆,当年的张大千虽然与叶浅予并未见过面,但是对叶浅予的《王先生》赞不绝口。浅予先生回忆道,1937年,当时张大千正住在北平的颐和园。叶浅予到北平找朋友,就到颐和园拜访大千。在颐和园,大千留浅予吃了一顿美味佳肴。席间,大千告诉浅予一个消息,明天城里有场好戏,请他一同前往观看...

    1500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一束莲”在明清瓷器上的流变[图文]
    “一束莲”在明清瓷器上的流变[图文]

    图1图2图3元明清时代瓷中青花束莲纹,是一种固定的青花纹饰,也称“把束莲”纹。束莲纹,是指在青花瓷器上绘制一束用缎带扎起来的莲花、莲蓬和莲叶的画面。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北宋耀州窑中,元朝普遍用于各类青花瓷。束莲纹形式有置于水波中的“一束莲”、交错对称的“二束莲”“三分天下”的“三束莲”,以及“散莲”等多种形态。青花一束莲的高峰期是明永宣时期,作为青花瓷的一个固定纹饰,“一束莲”因寓意清廉、高洁...

    1479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不满形象被讽为军事战舰[图文]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不满形象被讽为军事战舰[图文]

    日前,巴斯克城繁华街道的一个大型广告牌被撤下——广告牌中将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描绘成了一艘军事战舰,这引起了博物馆方面的不满。这个广告牌其实是PaulMcCarthy和MikeBouchet目前在法兰克福Portikus展览海报,但西班牙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认为这个广告属于商业性质,因此要求撤下。这个大型广告牌将弗兰克·盖里设计的著名建筑物通过数码技术变成了...

    103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五旬卖炭翁痴迷根雕 作品连续两年获金奖[图文]
    五旬卖炭翁痴迷根雕 作品连续两年获金奖[图文]

    今年54岁的韩刚师是一个以卖煤炭为生的卖炭翁,同时还是个根雕爱好者。平时他忙于煤炭生意,每逢下雨下雪天、煤炭生意不忙的时候,他便上山下山、走门串户地寻找根雕原材料。1999年开始捣鼓根雕至今,他一共雕刻了60多件作品。在长清区第二届和第三届根石旅游商品博览会上,他选送的作品分别获得金奖、铜奖和金奖、银奖。爷爷留下“宝贝”,从小喜欢雕木头11月26日下午,记者沿着104...

    100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