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挂毯上的中国风 裙撑下的洛可可[图文]

时间 : 07-18 投稿人 : thomas 点击 :

中国清代与西方洛可可风格盛行的时代不仅在年代上比较接近,而且在服饰艺术风格上也具有较多的可比性。在《挂毯上的中国风,裙撑下的洛可可》上篇,对两个时代的女性服装做了对比介绍。

挂毯上的中国风 裙撑下的洛可可 | 艺术品百科

洛可可时期的宫廷女性与清朝时期的宫廷女性着装

这个时期的中法服装文化中,西方最具有标志性的就是被勒紧的细腰,东方则是被缠绕的小脚。而这次要说的,就是这两者背后的审美情趣。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朝代,对于暗藏在服装背后的审美意识却是惊人的相似,尽管它们用的是不同的服饰造型。

挂毯上的中国风 裙撑下的洛可可 | 艺术品百科

紧身胸衣与小脚鞋

很多人都问过为什么中国会流行裹脚呢?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统治者的意志对天下百姓的影响,另外就是文化人的欣赏和赞美。

挂毯上的中国风 裙撑下的洛可可 | 艺术品百科

清朝穿小脚鞋的女性画像

裹脚就起源来说,便与统治者相关。据说裹脚是起源于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南唐后主李煜,他的嫔妃们用布把脚缠成新月形,在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李后主认为这是至美,于是后宫中就开始缠足,后来又流传到民间。

挂毯上的中国风 裙撑下的洛可可 | 艺术品百科

样式不一的小脚鞋

只要皇帝喜欢什么,民间一定会流行什么,正所谓上行下效。唐代的皇帝喜好道教文化,唐玄宗甚至号称自己是道教皇帝,所以,道教在唐朝达到了发展的巅峰;乾隆皇帝酷爱书法,所以推动了书法的发展;李后主喜欢小足女人,所以就流行了裹脚。关于裹脚的起源,也有说起于南朝齐废帝妃潘玉奴,有说起于唐末,有说起于隋炀帝等等,但是无一例外地都与统治者们相关。

挂毯上的中国风 裙撑下的洛可可 | 艺术品百科

穿小脚鞋的清朝女性

当时的人不论男性或女性,都以足小为美,尤其对男性来说,小脚具有性的吸引力。关于对小脚的审美,清代方绚著有《香莲品藻》一书,把女性的小脚从形状、尺寸、装饰、气味等角度来做分类品评。

挂毯上的中国风 裙撑下的洛可可 | 艺术品百科

清朝穿小脚鞋的女性画像

清入关以后,对汉族男性及女性的身体都试图加以控制,男性要剃发,女性要禁止缠足,前者在清朝的强力推行下达成,但禁缠足却未能奏效,因此在清代,缠足常常被认为是对抗满人意识的一种表现。

挂毯上的中国风 裙撑下的洛可可 | 艺术品百科

缠足的清朝女性

其实女性裹脚大约产生于五代或宋初,宋朝时只有高贵女人才裹脚,而且当时对裹脚的要求只是纤直,还不至于到后世伤筋动骨那么厉害。到了明清时代裹脚开始兴盛,后来逐渐普及到一般阶层妇女。

挂毯上的中国风 裙撑下的洛可可 | 艺术品百科

洛可可时期的女性头饰和清朝的女性头饰

有人说,想要了解一个时代的状况,看这个时期的着装便可得知大概。通过中法两国妇女对于服装的“努力”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两种“反人类”的审美正在消亡。因为任何一个朝代,走到结束的时候,一定是这个时期女性打扮最艳丽的时候。最末世时所展现的余晖之美,这倾囊而出的最美艳的时刻,也再告诉人们这是最后一抹。

挂毯上的中国风 裙撑下的洛可可 | 艺术品百科

洛可可时期的女性纤腰与清朝时代的女性香钩

挂毯上的中国风 裙撑下的洛可可 | 艺术品百科

清朝穿小脚鞋的女性画像

就在中国妇女将自己的脚越裹越紧的时候,西方妇女也将自己的身体禁锢在那令人窒息的紧身胸衣中越勒越细。早在古罗马时期,妇女就用麻布、羊毛或者皮革做成紧身胸衣来体现美的形态。中世纪时出现的紧身厚质背心可以视为对欧洲女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紧身胸衣的雏形。

挂毯上的中国风 裙撑下的洛可可 | 艺术品百科

中世纪时期的女性着装(紧身胸衣已初露雏型)

自文艺复兴以来,表现女性美时,不断地使用紧身胸衣和裙撑这种整形工具,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其色情性和性感作用。18世纪的洛可可时期,女性是沙龙的中心,是被男性围绕的对象,而当时的女性要做的便是争相取悦男性。“细腰丰臀”被认定为美的标准,伴随着社会的畸形审美便一步步发展到了顶峰。

挂毯上的中国风 裙撑下的洛可可 | 艺术品百科

洛可可时期的女装

紧身胸衣和裙撑的组合在洛可可时期达到了顶峰,裹脚的风潮则在清朝风靡一时,洛可可之后的西方社会和清朝之后的东方中国,由于社会现实的需要,政治形态的转变,服装也都随之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关文章

  • 数字革命席卷各行各业 艺术创作也不例外[图文]
    数字革命席卷各行各业 艺术创作也不例外[图文]

    外媒称,数字革命为艺术表达和展示提供了无限可能,而艺术家在数字革命的驱动之下,也在不断改变艺术创造的方式。据西班牙《国家报》8月26日报道,美国艾奥瓦州的切罗基是一个仅有5000居民的小镇,这里的桑福德博物馆也算不上世界知名博物馆,但却展出了世界上首个电脑制作的艺术品。早在1953年,当地数学家、艺术家本·F·拉波斯基利用示波器的电子信号营造出一场视觉盛宴。黑白交织的电子信号充满了现代感,拉...

    1048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艺术互联网巨星崛起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艺术互联网巨星崛起

    "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呦,开动大帆船",傅笛声的这首"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在实际的运作中出现窝里斗互相掣肘的情况也很多。东方艺术媒体联盟的建立,正是基于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目前联盟运行良好且有越来越好的势头,这与联盟内部对于一个组织如何健康运行有着正确的认识是分不开的。首先,东方艺术媒体联盟是各互联网艺术媒体组成的。大家都是因为热爱...

    1265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所谓的橱窗大片是怎么炼成的?[图文]
    所谓的橱窗大片是怎么炼成的?[图文]

    Annie Beaumel橱窗作为视觉营销的重要一环,能通过直观艺术化的形式让消费者了解到品牌所传递的人文观念和文化情怀。作为全球奢侈品的代表,爱马仕对橱窗的追求也是无可挑剔的。看完爱马仕的橱窗你会发现,想被称为顶级大片仅有颜值是不够的!爱马仕的橱窗艺术从1927年开始。当时,爱马仕的首任橱窗艺术总监Annie Beaumel以突破常规的大胆设计,为巴黎福宝大道的爱马仕橱窗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

    108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故宫收藏的十大翡翠 件件都价值连城[图文]
    故宫收藏的十大翡翠 件件都价值连城[图文]

    翡翠龙纹杯盘这种制式的托杯器虽然在清代以前就很流行了,但要说制成品的精致程度要数清朝的为最佳, 特别是这件“乾隆年制”的翡翠龙纹杯盘,更是其中的精品。翠鱼式盒翠鱼式盒是一个盒子,因其外表为鱼形而得名。翠鱼式盒整体为青绿色,鱼鳞雕刻得细致生动,而却在眼睛、腮、尾等部位镶嵌有宝石,非常的精致。翠烟壶翠烟壶的整体颜色为青绿色,局部的翠色比较浓,虽然翠烟壶的造型比较简单,但浓淡相宜的颜色使整个...

    20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骚坛盟主    大雅扶轮——记晚清诗人、乡贤黄梦香
    骚坛盟主 大雅扶轮——记晚清诗人、乡贤黄梦香

    (一)去年写了一篇关于黄式苏的文章,近来总想写写他的祖父黄梦香。黄梦香(1832-1867),字子兴,号昆南,柳市沙岙桥头人,因住宅被火,寄居外家象阳荷盛。后卜地邻村高园,营构新宅,于屋东辟楼三楹,起名“古香楼”,藏书万卷,潜心研读。每当春秋佳日,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由黄梦香首倡,招郑梦松、郑梦白、郑梦江、郑一环及王环张鸿书为社友,并定九秋雅集,名曰“秋社”。每以“秋”为题,六社友各作诗三十首...

    41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海口东湖地摊上再现造假花梨木[图文]
    海口东湖地摊上再现造假花梨木[图文]

    嫌疑男子陈某14日,媒体曾报道过一根造假的海南黄花梨木老料让老江湖都看走眼“栽了”。这根假料外形色泽都如同真料,连摊贩当场给买家锯下的小木块都具有花梨纹理, 而这块木料的问题就在这一小木块上,它不是原木的木料,而是后来接上去的。市民李先生从事这行多年,却没有识破这招造假术,2万9千元打水漂。20日上 午,李先生和朋友再次到东湖古玩市场找木料时,发现涉嫌卖假花梨木老料的男子陈某,报警后民警已经将其...

    1032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欧洲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将受重创[图文]
    欧洲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将受重创[图文]

    当地时间10月28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法国从10月30日起重新实行封锁措施,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迅猛反弹。据悉,法国的这项新措施将至少实行到12月1日。此外,10月29日,法国著名度假城市尼斯圣母院区域一座教堂附近发生一起持刀袭击事件。据外媒报道,该事件导致一名女子被斩首,另有两人死亡。事发后,当地所有教堂都已关闭。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也已于28日达成协议,为避免陷入全国性卫生紧急状...

    96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古代青铜器是怎么造出来的[图文]
    古代青铜器是怎么造出来的[图文]

    秦公铜簋 春秋 上海博物馆藏(文博圈 摄)制作一件青铜器共分几步?这是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也是专家学者们努力探索的方向。先周居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陕西省扶风、岐山县一带,有着“青铜之乡”的美誉,其中在扶风县法门镇,有一个周原博物馆“青铜范铸工艺研究所”。在这里,学者们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试图探索和复原古代青铜器的生产铸造工艺。笔者有幸来此参观学习,下面就来看看一件殷商时期的柱足圆鼎是如何从...

    184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快递员送货 被偷价值百万钻石包裹[图文]
    快递员送货 被偷价值百万钻石包裹[图文]

    打开快递包裹,发现里面是塞得满满当当的两包首饰。沈阳男子崔某打开这样的快递,那一瞬间的心情却十分复杂。因为这钻石包裹不是他收到的,而是他偷的。趁着快递员上楼送件,快递箱里20多件大大小小的包裹,他偏偏“抽中”了两个钻石包裹。当得知包裹里的这些钻石都是真的,价值上百万元,崔某知道,这一回,事儿可大了。今年3月15日,一名快递小哥焦急地打电话报警。快递小哥称,趁着他上楼送件的时候,有人从他的快递...

    127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青花狮子穿莲洗的寓意[图文]
    青花狮子穿莲洗的寓意[图文]

    图1图2图1是青花狮子穿莲镗锣洗,直径17厘米。图中的背景布满缠枝莲,缠枝莲的图案精细,表现出此花卉纹的娴熟画工。图中在中间显现出三只狮子,三狮环绕,打闹嬉戏,动感十足,栩栩如生。色泽青翠自然,层次分明,线条流畅,瓷质精美,具有清康熙时期青花瓷的显著特点,应是清康熙时期的青花洗。明清时期的图案都有深刻的寓意,这件洗的图案寓意应是什么呢?让我们对此做一番探究。首先,是背景中的缠枝莲图案。缠枝莲...

    232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跳蚤市场捡到宝 女子8美元买入胸针价值3万美元[图文]
    跳蚤市场捡到宝 女子8美元买入胸针价值3万美元[图文]

    中新网9月19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一名女子数个月前参加一个“车库拍卖”时,花费8美元买下一个小胸针。直到最近才发现,胸针上的宝石分别是1.39克拉的矿工切工钻石、祖母绿宝石及缅甸红宝石,保守估计至少可以卖出3万美元。这名幸运儿表示,当时她发现一个造型别致、美观大方的胸针,便想买下来当礼物送给女儿,去教堂时可以配戴。“我将胸针丢进包包后,完全忘记有这一回事了,胸针就这样在包包内躺了几个月。”...

    405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用新科技手段重建梵高画作[图文]
    用新科技手段重建梵高画作[图文]

    9月20日,据外媒报道,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施普林格《机器视觉与应用》上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开发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模型来重建随着时间推移而恶化的图形,他们使用了这个模型成功重建了文森特·梵高的一些由于墨水褪色毁掉的绘画作品。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简·范德卢比(Jan van der Lubbe)和他的同事研究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对退化的绘画进行像素级重建。研究人员通过画家...

    1682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四海八荒的动植物都在这里 美得无法抗拒[图文]
    四海八荒的动植物都在这里 美得无法抗拒[图文]

    他的图案里有着最妖娆的藤蔓和花朵,如同自然中截取的一滴滴精华。几百年前风靡世界,几百年后仍堪称设计界的“圣经”。William Morris这个名字,为何直到今天仍旧如此重要?Google为纪念威廉·莫里斯而设计的首页图片莫里斯的乌托邦2016年,谷歌为了纪念这位遥远的英国人,特意更换了首页设计。他就是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9世纪英国设计师、工匠、诗人,拉斐尔前派重要...

    1903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艺术史上最著名的武器和最昂贵的画作[图文]
    艺术史上最著名的武器和最昂贵的画作[图文]

    凡·高自杀手枪在拍卖行天价售出凡·高于1890年自杀身亡的生锈手枪售价为162,500欧元(183,000美元)。这款7毫米Lefaucheux左轮手枪于周二在巴黎拍卖。出售该手枪的拍卖行-AuctionArt将这把锈迹斑斑的手枪描述为“艺术史上最著名的武器”。虽然拍卖行承认他们不能百分之百肯定这把手枪是画家用来夺走生命的枪,但拍卖行指出“有几个关键证据能表明它是凡·高的自杀枪”-这把手枪发...

    814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世界最古老奶酪出现在我国 距今3600余年历史[图文]
    世界最古老奶酪出现在我国 距今3600余年历史[图文]

    检测表明,小河公主颈部与胸前的树枝状物质为3600多年前的奶酪(网页截图)据纽约每日新闻网2月27日报道,欧洲常被认为是奶酪的发源地。然而,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奶酪却不是发现于欧洲,而是中国。近日,最古老的奶酪在一具新疆出土的木乃伊身上被发现,距今已有3600余年历史。这具木乃伊便是著名的小河公主,由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FolkeBergma)于1934年在新疆罗布泊的小河五号墓地发现。这些奶...

    1154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