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佚名《槐荫消夏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宋《柳荫高士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乾隆皇帝松荫消夏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在历代书画中,可以看到古人或长夏掩关、澄怀静坐、赤膊消暑,或槐荫高卧,饮伏茶、烧伏香,甚至还有心静自然凉的。而AB君今天要说的是消暑必备的工具——扇子。现藏故宫博物院的沈周《江亭避暑图》扇页就非常值得一提,它是将清爽、平淡的审美意趣与清凉避暑的主题十分契合的一件作品。
明 沈周《江亭避暑图》扇页,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作品是一幅笔笔紧贴诗意的画作:绘夕阳下,高士策杖至江亭避暑的小景。扇面构图为左右开合式,设色以绿色为主,其青翠明洁的色调与简约的景致相呼应,烘托出远离市俗寻幽独行高士其清逸雅淡的心境。
现在,身处凉爽空调屋的你还会用到扇子吗?
唐 阎立本《步辇图》
扇子最初的功能并非是今天的消暑,而是遮阳。比如,唐朝画家阎立本在他的《步辇图》中所画的掌扇,就是为了显示帝王的权威,遮阳挡风。直到西汉时期,扇子纳凉的作用才被广泛使用。比如,普通人家的蒲扇或者竹扇子,而富裕人家使用的是羽扇和丝绢扇子。
拍卖预展中的画扇
在空调和电风扇流行的今天,扇子也慢慢地失去了其功用性,越来越多的人将扇子视为一种身份、地位和艺术品位的象征,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收藏门类。例如,在2019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中,一把张大千《匡庐图·行书自作词》成扇就曾卖出747.5万元的高价。
张大千《匡庐图•行书自作词》成扇
成交价:RMB 7,475,000
中国嘉德2019年秋拍
在古代,扇子是文人的雅物。尤其是他们酷爱折扇,甚至在寒冬腊月也会摇上几下。除了引风纳凉的功用之外,更因其形制玲珑素淡,还可以随身把玩。古人宽袍大袖,一把折扇藏于其中,神怡务闲之时,徐徐展开,扑面而来的笔墨诗情是一缕东方神韵、一派名流清雅。或可以于扇上题诗作画,抒怀托意,既能自赏,也可为友人往来赠答,以存彼此友谊。
古装剧中与扇子相关的场景
明 沈周《秋林图》扇页,故宫博物院藏
明 唐寅《秋葵图》扇页,故宫博物院藏
而一把小小的折扇,也传递着文人的书画功力和心境。扇面尺幅虽不大,但是花鸟虫鱼、山水仕女、人物故事千姿百态,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专门艺术品类“扇画”。多数名家都留有珍贵扇画书画墨迹,宋代画家王晋卿与诗人苏东坡合作的书面扇,明代沈周的《秋林独步图》、唐寅的《枯木寒鸦图》等名家杰作,向来都是“一扇扺万金”。
梁启超《行书辛稼轩词》扇页
成交价:RMB 115,000
中国嘉德2019年春拍
扇面有两种,一种是有完整扇骨的成扇;另一种是扇页,主要包括了折扇扇页和团扇扇页两种。就收藏价值而言,由于成扇的扇骨材质、雕工等有很多讲究,加上在成扇的作画难度很高,因此即便是同一艺术家的同水平字画,成扇的价格也会远高于普通扇页。在往年的拍场中出现的扇页与成扇就可以佐证。
贺天健《万山红遍、咏梅》成扇
估价:RMB 220,000-320,000
中国嘉德2020年春拍
吴昌硕《鞠有黄华·行书诗二首》成扇
成交价:RMB 437,000
中国嘉德2018年秋拍
吴昌硕《兰花》扇面
成交价:RMB 69,000
中国嘉德2018年秋拍
除了扇面,文人对扇骨也非常讲究,除了材质多样,包括湘妃竹、檀木、象牙等外,还讲究扇骨上的雕刻工艺。有不少擅长雕刻的名家喜好在扇骨上下工夫,名家之工令扇骨价值更高,甚至比画工价值更高。如一把由齐白石雕扇骨的成扇价值远高于其他成扇。因此在判断成扇价值时,一看是否雕刻名家,二看扇骨材料,三才看扇上的书画。如雕者、画者均为名家,则该件成扇必将价值连城。
齐白石、张大千《花草神仙、梅竹双清》扇页
成交价:RMB 3,277,500
中国嘉德2018年秋拍
齐白石《梅蝶》扇面
成交价:RMB 437,000
中国嘉德2019年秋拍
以现藏台北故宫的清乾隆时期杨大章作品《仿仇英笔意楼阁》画扇为例,此柄画扇为杨大章奉敕仿明代仇英笔意,画宫殿楼阁,工笔细腻,山石用青绿重彩画于金笺上,倍显华丽。折扇另一面为乾隆五十一年(1786)《御笔赋得蓬瀛不可望》,书扇金笺夹贴于扇骨之下,突显扇骨镶嵌花草、人物等纹样,亦作为行间隔栏,设计制作极为精巧。
清,杨大章《仿仇英笔意楼阁》成扇
背面为乾隆《御笔赋得蓬瀛不可望》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即将举槌的2020中国嘉德春拍中,吴湖帆、张海若《深山访道·小楷<江行>诗》成扇也是名家、扇骨、扇画的结合。此扇正面为吴湖帆拟赵孟頫笔意绘青绿山水,布局规整,奇峰相叠,重岩相扣,有高秀奇雄之势。成扇背面为光绪三十年甲辰科进士张海若手书楷书诗,字字严谨,黑白匀衡,字体上开下合,意境深远疏朗。扇骨阴刻折枝梅兰双清,双面均为金北楼画稿,竹刻名家、北楼胞弟金西厓雕刻,潇洒利落,也是十分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