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好三联甗
甗(yǎn,音同演)是上古先民蒸煮食物的炊具,也是礼制社会用于朝聘、宴享、祭祀等大型场合的宗庙祭器之一。另外在贵族的丧葬仪式上,甗又与鼎、豆、簋、尊等青铜器一起配套作为随葬品。从商代到汉代,甗大约流行了一千多年时间,其器型和用途,以及实践历史,对后世之人的炊具设计理念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展现了礼制文化与饮食文化的亲密联盟。
上古先民烹饪,并没有煎炒之类的手段,把食物弄熟的最常见方式,是蒸。甗分为上下两层,上大下小。上半部分是圆钵状的甑,用于盛放食物,两侧有立耳,底部有穿孔,可供蒸汽透入。下半部分是三足圆鼎状的鬲,里面盛水,然后在底部烧火加热,把鬲里的水烧开,形成蒸汽,把盛在甑里的食物蒸熟。早期的甗,甑和鬲是合铸在一起的,两者连为一体,无法拆分。其后人们发现,把甑和鬲分开,也有着同样的使用功能,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甑和鬲灵活利用。于是可以分合的甗,在西周晚期开始出现。这种工艺上的变化,与早期农耕时代的文化演进是同步的,反映了时人器物设计理念的更新。
西周晚期 青铜圆涡兽泥纹甗
甗多为一甑一鬲,只能蒸煮一种食物。但也有一鬲三甑的器型。1976年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就是一个长方形条案状的鬲,下有六足,呈对称的三排。上面是三个甑,口大,斜腹,两侧有圈耳,形状像是现代的杯子。甑底有三孔为箅,可透入蒸汽。这种三联甗可以同时蒸饭、蒸菜、蒸肉,能大大缩短候食的时间。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曾为将军驰骋疆场,这件铸有“妇好”铭文的三联甗,有可能就是她出征时的随军炊具,能同时蒸煮几种食物,便于行军。而这种一灶数眼的甗,也成为了后人设计灶台的创意摇篮,刻画了家居生活的基本定义。
商初铸造的甗,多追求实用性,工艺方面没有太大的讲究,花纹较为简单。到了商代中期,甗身开始铭文,或者装饰精美的兽面纹。尤其是下半部分的鬲,三条足上,经常会用大型纹饰强化艺术效果。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甑口就铸有夔龙纹,旁边辅以圆涡纹为点缀,衬以庄严的青铜器型,既精美有致,又申告了权力的语义。鬲的四周,则为三角纹和云雷纹环绕,简洁抽象的视觉图式,与夔龙纹构成了对位的景观,由此成为饮食文化与礼制文化的双重叙事文本。
西周早期·青铜口甗
汉代以后,铁器取代了青铜,甗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的符号形象,仍不时出现在后世文人的诗句里。如南宋范成大的《劳畬耕》诗:“早籼与晚罢,滥吹甑甗间。”
作为青铜饪食器,甗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其收藏价值同样不可小觑。近年来,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青铜甗偶有显现。如在保利香港2013年秋季拍卖会上推出的一件西周晚期青铜圆涡兽泥纹甗,估价80万—100万港元,最终以224.25万港元成交。此甗高39厘米,双立耳,甑部与鬲部相连,甑底有十字纹的箅,以半环与腹相连作开阖启闭。鬲腹足设浮雕式牛角形饕餮纹,甑腹饰饕餮纹。狞厉奇伟,铜质精良。而在2015年西泠印社秋拍上也推出了一件商末周初时期的青铜甗。此甗高36厘米,造型特点偏西周初年风格。口沿外侈,其上有双耳俏立,耳作绞索状。甑腹部向下内敛,口沿下一周装饰兽面纹带。兽面纹以凸出的棱脊为鼻基线,除圆鼓的双目外,面部身躯皆以繁密的云雷纹填充。鬲较为高挑,分裆上浮雕简化的兽面纹。除内卷角、双目、耳、口外浮雕而起,其皆省略,无面部轮廓。两者纹饰都表现出商末周初兽面图案蜕化的艺术表现特征。甑与鬲一体铸造,中间隔箅,箅有五个十字形开孔,穿有圆环与甗体相连。器口内壁有铭文,据考为商末周初时期一族的族徽。该器估价120万—160万元,最终拍得207万元高价。需要提醒的是,想要投资收藏的人,须对不同时期的器形、铭文、铸造工艺都有详尽的了解,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