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的都市又苏醒了过来,人们各自准备着上班的心情,当我们留恋于假期的慵懒时,艺术家们早就悄然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
甚至 ,在他们的工作室里,从没有什么休止符。曾经的工作狂大师们,他们神圣的工作与环境又长什么样子?今天就来给大家欣赏一下,艺术家们都是怎么开启新篇章的!
对于艺术家来说,工作室当然是最重要的地方,他们在这些房间里度过了人生中大部分时光。实际上,我们也许认识大师们的作品,但较少了解他们各自工作室的模样。艺术家的性格决定着工作室的样子,工作室的气质又反过来影响着艺术家。
达·芬奇说过:“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应该是占地空间小的,因为小空间才会让精神集中,而大场地则会让人分神。”这是个很有趣的观点,但也不适用于所有人,后来的艺术家们似乎并未奉行这条箴言。
毕加索
毕加索在法国的工作室有着古典的装饰风格,既可以做家又是社交场所,在众多艺术家工作室之中,堪比“宫殿”。
保罗·塞尚
后印象派大师保罗塞尚,在艾克斯普罗旺斯的工作室宁静而避世。
亨利·马蒂斯
身患疾病的马蒂斯放弃了架上创作,不过同时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剪纸。
他就坐在床上,在他的轮椅上,用一把大大的剪刀继续他的艺术创作。那个时候,他住在法国尼斯的一家面朝大海的酒店里,房间里的墙壁几乎被马蒂斯贴满了自己的剪纸作品。他曾对人说:“我每天都像在花园里行走,你看,这里有叶子,有花,还有小鸟。”
新年伊始,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像这些艺术家们一样获得那份快乐和满足。
乔治亚欧姬芙
艺术家欧姬芙钟爱的墨西哥“幽灵农场”,既可以室内创作又可以室外写生。内部以白色为基调,干净整洁,一反众人认知中对于艺术家大多脏乱的误解。
乔治·莫兰迪
莫兰迪的家和工作室是在同一个地方,他在这里生活了54年之久。各种他画中的瓶瓶罐罐,仍以原来的样子散落在房间各处,好像莫兰迪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他的家具以及收藏品也还留在房间里,每一个角落,美得都可以被直接嵌入画框。
布朗库西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旁的布朗库西工作室,虽然它是重新建设的,但也是恢复了它原有的样子。布朗库斯极其珍爱自己的雕塑,并一致努力维持自己工作室的格局。如果卖掉了某件作品,他会做一件一摸一样的代替品,摆放回原来地方。不过,在晚年,他将自己手上的所有作品,包括147件雕塑、43件绘画等,全部捐给了法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