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陕西平均13.6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远超全国水平[图文]

时间 : 07-05 投稿人 : 西洋菜 点击 :

陕西平均13.6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远超全国水平 | 美术品鉴赏 

对历史文化,要注重发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 ——习近平

陕西着力发掘和用好丰厚的文化资源,加快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图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开幕式。 通讯员 行向辉摄

陕西日报特别报道组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指出,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是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从“精神标识”到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陕西厚重的文化对于文化自信理论的诞生有着深长的意味。

陕西提供了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最佳理论土壤和最佳实践地。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的“扎实加强文化建设”要求,陕西的回应有速度更有持久的激情。

2015年3月19日,陕西省委、省政府下发文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扎实”要求,在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方面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注重学习和研究陕西文化;二是旗帜鲜明唱响主旋律;三是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四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2017年5月7日,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彰显新形象”,将陕西的文化发展融于陕西发展大格局,不断增强追赶超越的文化自信。

三年时间,陕西不仅将文化视为历史财富,更是在实践创造中进行着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着文化进步。

溯源,根植于五千年历史的文化自信

西周文化景区、商於古道文化景区、秦兵马俑国家遗址公园、汉中两汉三国文化景区、汉唐帝陵旅游项目……2013年9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对外发布,人们惊喜地看到陕西将建设3大类共30个重大文化建设项目。陕西的文化发展有了落地生根的种子。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提出“扎实加强文化建设”,让当时正在建设的重大文化项目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就是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30个项目,每一个都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一种特色、一种需求、一种期盼。

三年过去,其中很多文化项目已经在陕西的大地上建成,与此同时,陕西根植于五千年历史的文化自信也愈加坚定。

2015年,陕北石峁遗址发现的马面、翁城、祭台与它4300年的历史成为中国考古学界争论的热点,这里为中华文明早期形成史提供了新信息。

2016年,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人们真实地感受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2017年,杨官寨考古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整的城壕、水池、墓葬,不仅仅把西安的建城史提前到5500年前,更重要的是,这里很可能就是最早中国的雏形,并为后来国家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溯源是对民族历史惊人荣耀的发现和诉说,那么保护好这文化之源和民族之根则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耐心。

陕西完成了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全面摸清家底。全省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51处;522家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共收藏文物3009455套7748750件,可移动文物总数居全国第二。

全省备案博物馆总数达280家,其中199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平均13.6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陕西13项文物展览荣获“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奖”,博物馆年参观人数达到3650万人次。

这是历史沧桑忠实的描摹,这是岁月流痕深情的讲述,这是文化根脉庄严的收藏。

寻根,熔铸于山河热土的文化底蕴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实践的光辉产物。陕西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地方,决定了我们必须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敬献花篮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前,如今堆放着更多的鲜花。陕西对红色基因的理解也如这英雄纪念碑前的鲜花,丰满生动且意味深长。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陕西先后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对延安红色资源进行整理、挖掘和研究,形成了以延安精神、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青春岁月为主的党性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编写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纲》《延安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延安时期青年运动史》等图书,其中《延安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一书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干部培训好教材”。

与此同时,陕西红色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共创建3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30个,其中10个景区被纳入全国一期、二期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陕甘宁红色旅游区被列为全国一期《规划纲要》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

在习近平总书记插过队的梁家河,在文安驿古镇,一孔知青窑洞、一口沼气池、一条民俗街、一面知青名单墙,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梁家河、文安驿古镇让筚路蓝缕的知青生活有了现实的演绎;《延安保育院》《延安颂》等红色历史舞台剧让那段红色岁月带着温度走到人们面前;圣地河谷金延安旅游项目重现了一座“老延安城”……陕西的红色心脏以最庄严和最具时代感的方式跳动着。

一个板凳、一段历史、一次热血沸腾,红色的记忆在这里如同生命图腾般被祭奠。中国革命文艺家博物院、延安博物馆、延安北京知青文化展览馆等一批博物馆建设,实现了扛“文化自信”之魂、承“文化振兴”之责、溯“红色文化”之源的历史使命。

山河热血,在陕西的土地上有着更耐人寻味的意义。延安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地方,延安精神已经沉淀为中国文化的基因。

2017年上半年,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培训干部8万余人次,照金干部学院培训近3000人次,马栏干部学院培训1600人次,梁家河承接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外训学员1.7万人次。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提出,要注重发挥好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三年来,陕西的红色历史不仅一次次被真诚地讲述,更以生动的历史质感被呈现。

如果说“红色”是山河中的革命基因,那么“厚德”则是热土中的当代品质。

2015年,陕西省委办公厅印发《开展“厚德陕西”道德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省积极实施立德、尚德、遵德、载德、润德、弘德“六德”工程,力争用3至5年时间,使全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显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社会文明风尚基本形成,“厚德陕西”活动在全国叫响。徐立平、贠恩凤、汪勇等一批“三秦楷模”“时代楷模”将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陕西好人榜”让凡人善举感动着更多的人。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陕西的山河热土浸透着英雄的热血,涵养着时代的价值,让中国精神挺立起来、丰满起来。

铸魂,实现历史进步中的文化进步

扎实加强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传承传统文化,更应该让人民感受到文化的创造和进步。

2017年9月1日,陕西省发布的《“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提出,实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发展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文化强省和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优化供给、满足群众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不难看出,陕西已经把文化力量当作是追赶超越的强大动力之一,把文化建设当作是深入精神世界的民心工程。

2016年10月,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艺术盛会中国艺术节,在陕西的开启模式是亲民惠民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售票公演的剧目达120场,包括音乐、舞蹈、杂技、地方戏、话剧儿童剧、京剧昆曲等多个门类。100元以下的低价票占到总票数的65%,最低票价20元。而老战士、农民工、环卫工人、场馆建设者等特殊群体都有机会免费观看演出。

如果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代表了文化建设的最高水准,那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则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美好生活有了真实可感的注解。

目前陕西省已按标准建成8900多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17年,陕西省文化厅面向社会公开发行“陕西文化惠民卡”,群众只需花费100元,便可享受政府每张卡400元的补贴。

走进人民、了解人民、讴歌人民,是陕西文化建设的要求。

走进人民,就是要让文化建设与生活紧密联系。“艺术永不落幕”是陕西文化建设的承诺。2016年,陕西先后举办了四大艺术节: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五届西安国际音乐节。2017年,陕西共组织演出团队赴12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城市,开展了49项文化交流活动。

了解人民,就是要让文化生产贴近群众、贴近民心。《白鹿原》电视剧上演,“为中国电视剧找回了尊严”。除了影视大剧,为了响应扶贫扶志的号召,陕西省文化厅于2017年6月在绥德县动工建设陕北文化艺术创作基地,建成后将有效带动当地发展文化产业脱贫增收。陕西创作排演扶贫节目赴全省56个贫困县巡演。

讴歌人民,就是要进行为了人民的文化创造。2016年“陕西百名优秀中青年作家艺术家资助计划”让中国的文学界为之感动和振奋。“百优计划”每年将拿出1000万元对152名中青年作家、艺术家进行资助。“师傅带徒弟”是这一计划的核心,贾平凹、李震等25名有广泛影响的作家、评论家、编剧家、编辑家以人民的名义为“文学陕军”的再崛起培育着新生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这是文化自信,更是来自民族灵魂深处的力量。这种力量如浩浩春水滋润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滋养出民族文化的枝繁叶茂。

牢记使命 铭记嘱托 奋力实现追赶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三周年系列报道之四

相关文章

  • 启功老师的题字碑被弃路边:碑文由张伯英题写[图文]
    启功老师的题字碑被弃路边:碑文由张伯英题写[图文]

    这块墓碑位于杂草中,其上显示题字者为张伯英。摄/法制晚报记者崔毅飞法制晚报讯(记者崔毅飞新闻观察员孟国忠)近日,在丰台区的城北街,有市民发现了一块民国年间的墓碑掩藏在路边渣土中,碑文的题写者是著名书画家启功的老师、清末和民国大书法家张伯英。专家称,张伯英的碑刻很少见,具有珍贵研究价值。记者已将此事向丰台区文物管理所反映。探访名家题字碑湮于垃圾尘土中丰台区城北街,一处未挂牌的院落外,墙角处...

    1271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硕大却优雅!四川唐宋刻划花彩绘大盆[图文]
    硕大却优雅!四川唐宋刻划花彩绘大盆[图文]

    方堂窑址出土在中国陶瓷史上,唐宋时期四川各地的瓷窑将胎装饰(刻、划、剔、堆、贴、雕、塑、模印等)和釉装饰、高温彩绘和低温彩绘、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集瓷器于一身,表现是很突出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五代至宋时期,地处四川成都平原及岷江流域的邛崃市十方堂窑、尖山子窑、蒲江窑和成都琉璃场窑均生产过的硕大瓷盆。根据邛窑十方堂窑址考古发掘报告资料,该窑址出土的瓷盆完整器和残片共2095件,计有三种形...

    1891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180万日元买的古董:国内2500元随便挑[图文]
    180万日元买的古董:国内2500元随便挑[图文]

    180万日元买的“古董”大连2500元随便挑新商报记者曲家乙“最近几年,大连古玩艺术品圈里掀起了一场‘海外回流’热潮。一些古玩爱好者认为,国内已经无漏可捡,于是抱着‘捡便宜’的心态去国外淘宝,可遗憾的是,如今,连这条一度隐秘的渠道也被古玩造假商盯上了。”5月25日,于德武把玩着眼前的几只瓷瓶,不无...

    61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玉雕中蕴含的道德内涵[图文]
    玉雕中蕴含的道德内涵[图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玉是各种美德的象征。各类史书记载的内容大同小异,以下是几种常见说法:一说玉有九德。《管子·水地》:“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智)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诟,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博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一说玉有十一德。《礼记...

    1105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长春男子30余年收藏200余把紫砂茶壶 不重样[图文]
    长春男子30余年收藏200余把紫砂茶壶 不重样[图文]

    老李对每一个茶壶都爱不释手他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老人 却拥有众多样式的紫砂茶壶他的茶壶最贵的也只有4000多元有人高价买,他却舍不得卖茶水淡而清澈,虽不比酒的浓郁及咖啡的温馨,却仿佛所有凡尘琐事都漂浮开去,一切随之豁然开朗。李刚是长春一名退休人员,他爱茶,更是紫砂茶壶的收藏者。30多年来,他收藏了200余把紫砂茶壶,每一个茶壶的样式都不同,一壶一盖,写满了不为人知的故事。在李刚收藏的这...

    525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南京悬赏5万寻找石辟邪 郊外文保单位拟装监控[图文]
    南京悬赏5万寻找石辟邪 郊外文保单位拟装监控[图文]

    媒体9月9日报道《重达一吨南朝石辟邪竟被盗》的消息后,南京市距今约1500年的南朝石辟邪被盗案,震惊全国。昨天,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发布公告称:悬 赏5万元征集南京市栖霞区狮子坝村南朝辟邪石刻被盗案线索。对提供有效线索协助破案者,将奖励人民币5万元。举报电话:84427574(易警官),或微 博@平安南京。狮子坝村的石辟邪,是散落在南京民间的珍贵南朝石刻之一,早在十年前就已是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

    1462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这些热门的艺术类APP你知道吗[图文]
    这些热门的艺术类APP你知道吗[图文]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App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艺术类App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兴盛起来。无论是各大拍卖公司,还是众多艺术电商,抑或单纯的艺术类新闻网站,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App。它们有的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国内外艺术资讯,有的能够提供最新的线下拍卖、预展信息,甚至,有的还实现了24小时在线竞拍。五花八门的艺术类APP也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来...

    711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书画家趣闻:齐白石戒烟[图文]
    书画家趣闻:齐白石戒烟[图文]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烟瘾很大,不论雕花做工,写诗绘画,动手前总要咕噜咕噜吸一阵水烟。据说这也是向他师傅学来的,他的师傅叫周之美,是个雕花巧匠,不论人物花鸟,经他一雕,就栩栩如生。但此人嗜烟如命,常说,只要过足烟瘾,就可雕出好花。因此,齐白石每月都要拿出不少钱来买烟孝敬他,自己也就养成了吸烟的习惯。齐白石经过名师指点和刻苦自学,从雕刻到绘画、作诗、书法,日益精通,最后,成为我国近代诗、书、画三绝的...

    107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numen/for use 创作的“能吃人的蜈蚣”[图文]
    numen/for use 创作的“能吃人的蜈蚣”[图文]

    在位于科隆的carlswerk大楼里,设计团队numen/for use用缝合的安全网制作了一个巨大的、有弹性的结构装置。该装置名为“科隆管道(tube cologne)”,看上去像是一条巨大的蜈蚣,是一个宜居的艺术作品,人们可以进去并在里面行走。这个复杂的网状装置由合成缆绳拴在画廊的地面和天花板上,非常牢固,这样分散的支撑使整个装置受力平均,让里面的人有一种“自由漂浮”的超现实的感觉。“科隆...

    1511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娱乐旅游与中法艺术的交汇[图文]
    娱乐旅游与中法艺术的交汇[图文]

    布景艺术家美术展览会海报(吴冠中老师作品)正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美术——布洛涅-比扬古三十年代美术馆珍藏”由“传承与创新”、“时代新观”、“娱乐、旅游与中法艺术交汇”、“保罗·朗多夫斯基”四个部分组成。这些作品不仅展...

    280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梦幻粉红清真寺[图文]
    梦幻粉红清真寺[图文]

    如今的中东地区虽然战火不断,但因其本身拥有源远流长、瑰丽雄浑的文明发展史,尤其是前身为波斯帝国的伊朗,保留了很多拥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壮美的穹顶、色彩斑斓的玻璃、马赛克拱门等都是伊朗清真寺的特色。粉红清真寺位于设拉子,就像一个蒙着面纱的波斯美女,只有在掀开其头巾的那一刹那,才为其倾国倾城的绝色容颜所深深折服。置身其中,静静感受这里的光影变幻,仿佛置身动画片中的万花筒一样梦幻。...

    1190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作为春节的序曲 南北小年有啥不一样?[图文]
    作为春节的序曲 南北小年有啥不一样?[图文]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小年一到,新年也就不远了。咬一口糖瓜,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人们开始为迎接春节做准备。不过,不同地方过小年的日期并不一致。一般而言,北方地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地区则多半把腊月二十四定为小年。据专家解释,这与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差异等多种因素有关。你家哪一天过小年呢?小年VS祭灶节提到小年,就不得不说它的另外一个名字“祭灶节”。资料图:此前,农历腊月廿三...

    388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中国造纸术成就阿拉伯的文化盛世[图文]
    中国造纸术成就阿拉伯的文化盛世[图文]

    蔡伦造纸术的西传所谓“纸”,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纸,絮(即纤维)也,一曰苫也”。这是个形声字,构成纸的植物纤维从肉眼看确像白细的丝絮,故而从“糸”。早在20世纪70年代,甘肃居延的肩水金关汉代遗址就出土了公元前1世纪的麻纸。由此可见,早在西汉时中国人就已发明了造纸。不过,彼时的麻纸还较粗糙,不便书写,且当时造纸原料麻主要用于缝制衣服,以麻为主要原料,造纸业自然难有大的发展。...

    1507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七旬老人四个月雕出玉雕中国梦[图文]
    七旬老人四个月雕出玉雕中国梦[图文]

    玉雕“中国梦”“中国梦是我的梦,是你的梦,也是大家的梦,我用玉雕来表现中国梦,表达了我们工艺美术工作者对实现中国梦的心愿!”手持自己的玉雕作品“中国梦”,70岁老人李郁侃侃而谈。这个玉雕作品“中国梦”是由玉石雕刻而成,上部是一条腾飞的巨龙,代表着中华民族,栩栩如生;下部是底座,底座有四面,正面是由...

    1472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明代著名玉杯一捧雪的故事你听过吗[图文]
    明代著名玉杯一捧雪的故事你听过吗[图文]

    明代著名玉杯一捧雪“一捧雪”玉雕就被玲珑剔透,造型奇特,巧夺天工酒斟盏中,夏日无冰自凉,冬日无火自温。更为出奇的是,无论是在春夏秋冬,只要杯中斟上美酒,就会有雪花飞舞的奇观,因而,这个玉杯就有了“一捧雪”的美名。早在400年前,明末书画大家范允临、明末清初戏剧大家李玉就以《一捧雪传奇》话本、《一捧雪》剧本告诫世人莫要收藏、莫要怀古——在传奇与戏剧中,莫怀古因收藏“一捧雪”古物,落得个丢官...

    356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