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海南第一代电工,家里收集第一盏灯时,我才十多岁,如今,我已是耳顺之年,家里古灯近千盏。”王福和念叨着,这些灯,都是老一辈匠人的智慧,不能失传啊。
“别看只有3个展柜,其实仅家里就存放了200多盏古灯。”王福和说,作为海口供电局基层变电站的老员工,大半辈子都在跟“电与灯”“光与亮”打交道。而眼前这些年代久远的战国时期藏品、造型各异的煤油灯、按照民国时期的布线风格来安装的民国电灯等,都是自己用了近50年的时间,通过各种渠道,从全省各地收集来的。
铜蛙海棠子灯,这盏灯有着深层的寓意,一叶(夜)有蛙(娃),意思是祝福一个家庭多子多孙。 “民国时期,制铜业发达,海南人都用这种灯,因为海棠果子随处可见,老百姓点灯不花钱,大家都乐意使用。”王福和说。
王福和时常用放大镜看自己收藏的宝贝。
海南最小的灯。“这盏灯高约5cm,宽约2cm,是我外婆的吉祥物,她经常出海打渔,住在船上,她走到哪里都带着这盏灯。灯的造型是一个人物,身着海南渔民的服饰。透过一盏灯、一件藏品,可以了解一段历史,这就是收藏带给我的快乐。”王福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