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夏日炎炎 唯有花事安心神[图文]

时间 : 07-02 投稿人 : 小南 点击 :

夏日炎炎 唯有花事安心神 | 美术品资料

清代《雍正十二美人图》,分别为“消夏赏蝶”“博古幽思”“持表对菊”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一段,不知令古今多少读者伤情。风吹桃花,“落红成阵”,宝玉怜惜,兜了花瓣,抖在池内。恰巧黛玉过来,责他把花给糟蹋了。她肩上正担着花锄,锄上挂纱囊,手里还拿着花帚,要这一地落花,好生装在绢袋里,埋到花冢中去的。

花间藏着少男少女的心事秉性,而祭奠花神、插花赏花、吟诗赞花等,也构成了大观园中风雅日常的重要部分。第五十回,众人雪中联诗为乐,宝玉落了第,遂被罚冒雪去拢翠庵,折一枝红梅来。

红梅插入瓶中,“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各各称赏”。

夏日炎炎 唯有花事安心神 | 美术品资料

明代,陈洪绶,《麻姑献寿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不仅是在文学作品中,古时的画作里同样常有花枝相配。插花、赏花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钟情,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将“烧香点茶,挂画插花”称为“四般闲事”。花事最为清雅,文人爱花,花又与精神之崇高相应,正如君子自惜其才,士人自珍其名。

夏日炎炎 唯有花事安心神 | 美术品资料

佛前供花

其实,中式插花与西式插花大不相同。《中国插花简史》介绍道:“西方插花主张在艺术层面进行审美和设计活动。而中国的插花侧重文化表达,注重’道’的贯彻,即以精神主宰花,以花寄托思念。”

夏日炎炎 唯有花事安心神 | 美术品资料

孔雀釉梅瓶插花,荷花、菖蒲

对中式插花来说,形式反倒在其次,而意蕴是至关重要的。每一种花材、每一个造型、每一处弯折,都与创作者的心境息息相关。

无外乎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在《瓶史》中写道:“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

夏日炎炎 唯有花事安心神 | 美术品资料

梅、山茶

花事之源起

我们对插花并不陌生,不管是中式花艺还是日本花道,抑或是邮递小哥送上门的“每周一花”。殊不知,国人与花的渊源,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开始酝酿了。

夏日炎炎 唯有花事安心神 | 美术品资料

《中国插花简史》梳理了国人插花的历史。从早期祭祀活动到后来日渐成为显学,在技艺上达到巅峰,中式插花受社会风尚和儒释道的思想影响,经历了漫长的演变。

书中指出,早在《诗经》《楚辞》的时代,对花的审美在字句之间便已显露端倪。

夏日炎炎 唯有花事安心神 | 美术品资料

《诗经名物图解》,日本国会图书馆藏

如《诗经》中的《郑风·溱洧》,讲得就是借花传情之事。郑国三月上巳日,春来水美,溱水和洧水岸边游人如织。一对青年男女结伴同游,调笑欢悦,互通心意。两人临别之时,相赠芍药花。《郑笺》有云:“其别则送女以勺药,结恩情也。”

夏日炎炎 唯有花事安心神 | 美术品资料

玉壶春瓶插花,大花惠兰、鸢尾叶

“器可载道,花可明意”。正如《中国插花简史》所言:“花器就像一方小天地,容纳了山川、池沼、湖泊等景致,提供了一个无限变化的空间。”

夏日炎炎 唯有花事安心神 | 美术品资料

双耳鹿头尊插花,黄栌,菊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插花逐渐成了独立的艺术门类。其时,南朝的梁元帝萧绎提出了“二十四番花信风”甚为有趣,名称浪漫唯美,反倒是像出自窈窕少女之口。

夏日炎炎 唯有花事安心神 | 美术品资料

琮式瓶插花,南天竹,鸡冠花

“花信风”指的是按期而至之风,萧绎列出二十四种花材,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应,“一月两番花信”,提及的花儿,有鹅儿、木兰、李花、瑒花、桤花、桐花、金樱等。风来花开,时令流转。

《中国插花简史》介绍,如今也有“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讲法,但改了规制,指的是小寒、大寒、立春等八大节气三候中的二十四种花了。

唐人爱牡丹,宋人以花为友

据《中国插花简史》,在唐代,上至宫廷贵胄,下至寻常人家,皆爱花,且尤爱牡丹。罗虬甚至提出了一套《花九锡》,以寥寥75个字,规定了品花的“九锡之礼”,包括:挡风、工具、用水、花器、摆放、绘图、配曲、酒赏、作诗。《中国插花简史》指出,这也是中国第一部插花理论作品。

《花九锡》是专为牡丹所做的,可谓是将牡丹视作了花中帝王。观之赏之,需有美酒相伴、佳曲相应,作画留念,吟诗相赞。而兰花、蕙花、梅花、莲花品格高贵,也可以共享礼遇,其他的花却是格调不足了。

夏日炎炎 唯有花事安心神 | 美术品资料

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辽宁博物馆藏

唐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就有李白作诗助兴,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寻常百姓对牡丹也狂热不减,白乐天以诗形容时人观花的盛况:“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相关文章

  • 震旦博物馆:陆家嘴上班族新去处[图文]
    震旦博物馆:陆家嘴上班族新去处[图文]

    震旦博物馆外墙以几何玻璃幕墙构成。震旦博物馆藏龙形佩(西汉)一位有着30多年收藏经验的台湾收藏家,拥有约6000件古器物的收藏,曾经3次将藏品出借给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而今,他在上海浦东陆家嘴设立了自己的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也是日本知名设计师安藤忠雄在中国首个完成的设计项目。2月17日至4月17日,震旦博物馆将试运营,并举办馆藏“中国古代器物展”和“宝格丽1...

    1283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窥探古代西方如何想象中国[图文]
    窥探古代西方如何想象中国[图文]

    远古时期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对西方世界有着无尽遐想,西方世界对遥远的东方同样充满了神奇的向往,从希伯波里安人到秦奈、赛里斯,都是这一认识过程具体脉络的体现。神秘的希伯波里安人与黄河流域流传的“西王母”故事相类似,在地中海边的古希腊也有一段关于远东的希伯波里安人(Hyperborean)的动人传说。传说中的主人公阿里斯特(Aristeas)进行了一次传奇的东方旅行。根据传说,阿里斯特居住在巴尔干...

    24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2017海峡公益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启动[图文]
    2017海峡公益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启动[图文]

    艺新网6月19日讯6月16日,由海峡文化交流中心和意大利国际艺术文化协会、华夏博雅教育集团主办的“2017海峡文化与经济发展论坛国际教育分论坛”,于福州IFC 国际金融中心大厦隆重揭幕,会上启动了“2017海峡公益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是联合海内外高等院校一起构建的,以连接欧洲意大利等国高等艺术院校为起点,辐射港澳台及全球,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教育项目,为申请留学的学生提供1095万元人民...

    1668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老人为解困境拿出全部积蓄 花11万元买字画被坑[图文]
    老人为解困境拿出全部积蓄 花11万元买字画被坑[图文]

    老人花11万元买来的字画76岁的张老太与患有抑郁症的女儿及外孙相依为命,4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各种陈设看起来比屋子更老旧,就连床上铺着的蓝格子床单,都是补丁连着补丁。几个月前,为了走出困境,张老太狠心投入了多年来的全部积蓄买字画。想着如果能赚到钱,不仅可以将女儿送去医院治疗,也可以让刚上大学的外孙安心读书。但当她发现自己换来的只是两幅不知名的字画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老人扒着门缝看到该公司屋...

    1904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游客在河南古刹山野捡出神龟奇石[图文]
    游客在河南古刹山野捡出神龟奇石[图文]

    神龟奇石中新网郑州5月13日电 近日,河南郑州市民董先生在鲁山县雷音寺后山捡出一块酷似“神龟”的奇石,引得藏友、爱石者叹为观止。董先生介绍称,“这块奇石是前段谷雨时节,和伙伴们在河南省中西部的鲁山县阿婆寨山游玩时,在“千年古刹”雷音寺的后山小径上,无意间捡出的。‘神龟’的尾部露在地面,头部与前半身都埋在土里,扒出来之后才惊奇的发现形似龟身。这块“神龟”奇石身长约2...

    363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 你见过几个?[图文]
    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 你见过几个?[图文]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悠久,作为世界文物大国,我国各地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并且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展示着在不同历史背景中的文化内涵。接下来就让我们从“镇馆之宝”中感受历史的传承。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唯一的存世精品。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与物,牛骡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

    81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平安帖》上的乾隆疤(图)
    《平安帖》上的乾隆疤(图)

    “朕即天下”的乾隆,占有欲强得异乎寻常,东西到手了还不满足,还要不断证明“这是我的”、“那是我的”、“通通是我的”……真是有够变态,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这个酷爱炫耀“十全武功”的家伙,内心其实始终是有某种不安全感的。图:《平安帖》(局部)。不长的卷轴上总共盖了 40 多方印,其中有多达 1/3 是清代宫廷印玺,而除了一方“嘉庆御览之宝”是儿子学了点老子的做派外,其余 13 方均是乾隆手痒时盖上去...

    103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首届院聘画家受聘仪式在京举行[图文]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首届院聘画家受聘仪式在京举行[图文]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首届院聘画家受聘仪式在京举行王鲁湘任首任院长环球文化艺术网讯: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4月9日下午三点在李可染画院举办了首届院聘画家的受聘仪式,同时,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无涯为智——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首届作品邀请展作品集》也在受聘仪式上正式发行。据悉,这是自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成立以来的又一大型活动。嘉宾致词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李宝林、中央美...

    1576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齐白石扇面5块一张的时候 黄胄人物画居然要60块[图文]
    齐白石扇面5块一张的时候 黄胄人物画居然要60块[图文]

    黄胄画给《体育报》的速写原稿原标题:齐白石扇面5块一张的时候,黄胄人物画居然要60块|丰子恺、黄胄、叶浅予当年给报纸的画“黄胄是纸老虎。”这话在上世纪广为流传,北京的老画家都知道。据说,那会儿光是宣纸,黄胄一个月就要用掉24刀,每次买纸都得用三轮车运,真真是“用纸的老虎”。“搞了这一行,我像是中了邪,行、走、坐、卧不离这个……谁要是给吃好的、喝好的,就是不让我画画,我可能就会疯了。”黄...

    159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脱离地心引力的艺术[图文]
    脱离地心引力的艺术[图文]

    Lyndsay Milne McLeod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创意总监,她最初是一位高级室内设计师,后来在服装设计师Donna Karan那里做一名高级视觉总监,丰富的经验与创造力让这位设计师开始了新领域的探索,除了时尚方面的诸多成就之外,她还开始用雕塑来塑造品牌和角色,而且她的工作非常有创新意义,悬挂在空中的石块像脱离地球引力一样尽显霸气,人形的侧脸,爆炸的空间既视感让人们不禁惊呼她的创造力,即便是其...

    148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翡翠大师耗时5年完成《冰蝴蝶》 呼吁关注环保[图文]
    翡翠大师耗时5年完成《冰蝴蝶》 呼吁关注环保[图文]

    中国当代翡翠艺术大师王俊懿耗时五年,近日完成了翡翠大作《冰蝴蝶》。《冰蝴蝶》作为以环保为主题的翡翠艺术品,在表现形式上打破界限,将罕见的巨型上等冰种翡翠与宇宙中最坚固、永恒的钛金属相结合,塑造了一个虚拟的蓝色星球,并在球体内部以装置艺术的手法,在一块重达150公斤的冰种翡翠中顺着自然裂痕精选取出13块翡翠构架成一个绝美的蝴蝶造型,寓意生命的起源。翡翠蝴蝶的表面被处理成盈盈欲滴的冰融效果,则折射了...

    106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重庆“床痴” 耗资200多万收藏百余张古床[图文]
    重庆“床痴” 耗资200多万收藏百余张古床[图文]

    30年间,渝北区收藏家协会的民间收藏家林泽绿陆续从全国各地淘来这些宝贝,特别是在古床的收集上,耗资200多万。为了存放这些宝贝,林泽绿在北碚区静观镇租了一处约4000平方米的仓库。在收藏圈中,林泽绿有“床痴”的绰号,自收藏古玩以来,林泽绿从全国各地一共淘回了近200张古床,数量之多、品类之广都属罕见。他收藏的古床大都是明清时代的,出自当时的大户人家。林泽绿称,为了买到一张心仪的床,他曾背...

    441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撤销发行的真正原因[图文]
    “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撤销发行的真正原因[图文]

    全国山河一片红新票《全国山河一片红》是中国十大珍邮之一,市场形象极佳,它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收藏家广泛认同的顶级藏品和投资品,本文为你揭开“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被回收的真正原因。按邮票发行原计划,“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当时计划印制3400多万枚,可谓巨量!如果按正常发行,到今天也只不过是一枚价值一般的邮票。但世事如棋,由于一个意外事件,使一片红邮票的命运发生了剧变。由于《大一片红》票幅过大...

    1709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考古发现承德避暑山庄许多重要遗存[图文]
    考古发现承德避暑山庄许多重要遗存[图文]

    振藻楼 承德市文物局供图承德市文物局18日透露,历时两年,该局完成了避暑山庄山区古建筑基址保存现状进行的全面而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基础数据录入工作,通过调查,发现了秀起堂振藻楼下的文字砖、鹫云寺宝相花石雕、栴檀林假山、山近轩的石桥、磴道及半月台等较为重要的建筑遗存。山近轩石桥 承德市文物局供图云牖松扉 承德市文物局供图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始建于1703年,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

    1734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历史光华背后的80后文物修复师[图文]
    历史光华背后的80后文物修复师[图文]

    《诗本义》修复前(左)后(右)铜制器物——铜豆修复前(上)后(下)江苏邳州出土东周徐国青铜器铜豆周身布满绿色的铜锈,它是研究东周时期淮河流域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文化交流的重要材料。虽然很多人感叹其斑驳而神秘,却不知它出土时因年代久远而严重破损成一片又一片的铜片,是文物修复师将其修复还原。有这样一群文物修复师,他们并不是人们印象中花白头发的“老学究”,而是与我们一样洋溢着青春和梦想的年轻人,一群可...

    157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