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古代艺术撑起了世界博物馆的半壁江山。
这话虽有些夸张,但并不是没有道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有一项数据是,在全球 47 个国家的 200 多家博物馆里,有 167 万件中国古代艺术品。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仅是博物馆里的馆藏数目,而流落于国外民间的中国艺术品,不会少于这个数字。
数量如此巨大的艺术品如何流出国门?
粗略来看,主要有三类:战争时掠夺、动乱时走私及私下的交易。它们被带出中国后,有些进入个人藏家手中,有些则辗转走进博物馆。而在这些热衷于“收藏”中国艺术品的博物馆中,以英法美及日本的馆藏数量最大,并且多是精品。
大英博物馆
《十竹斋书画谱》部分 胡正言大英博物馆藏
欧洲是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最丰富的地区,其中,英国所藏数量最多——大英博物馆、不列颠图书馆、剑桥大学博物馆、牛津的亚士摩兰博物馆...都有大量的中国艺术品。
在大英博物馆里,有一套版画作品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明末书画篆刻家胡正言所做的《十竹斋书画谱》。
这是一套讲授画法、供人临摹的书画谱,由胡正言首创的“拱花”技法印制,共 8 册,历时 15 年完成,是版画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十竹斋书画谱》部分 胡正言大英博物馆藏
其中绘画部分由胡正言及当时名家如吴彬、吴士冠、魏之克、米万锺、文震亨等所画。除图画外,在对开页上还附有对画的解读。
《十竹斋书画谱》初印不多,传世更是稀少,现行世的版本多为清代人翻刻。
《十竹斋书画谱》部分 胡正言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所藏的这套《十竹斋书画谱》原版初印本,被认为是最早,且最佳的版本,极具学术价值。
除此之外,大英博物馆中最具分量的当属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摹本,这幅画的原作虽已不存,但唐代的这件摹本却很好地再现了顾恺之作品中的神色。
《女史箴图》局部 唐代摹本 大英博物馆藏
《女史箴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作品,它预示了中国绘画由重教化向重审美的转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与之相似的,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女史箴图》宋代摹本(下图),但无论是成色还是意义,都逊色于大英博物馆的版本,无不令人遗憾。
《女史箴图》局部 宋代摹本 故宫博物院藏
大英博物馆有大量的中国书画精品,明代唐伯虎的手卷《西山草堂》也在其所藏之列。
《西山草堂》描绘了暮色朦胧中的山水风光,河岸青山连绵起伏。在画面前方,一位老者坐在他的乡村小屋里,过着乡村隐居生活。
这幅画传承有序,“印章达人”乾隆曾拥有过这幅画,画上有他在 1751 年的题字。在手卷的下方,还有后来的收藏者留下的十几段文字,他们对画作进行了评论。
《西山草堂》 唐伯虎 大英博物馆藏
《十竹斋书画谱》、《女史箴图》和《西山草堂》只是大英博物馆万千藏品里的九牛一毛。实际上,这里的中国艺术品多达 23000 件,长期陈列的约有 2000 件。
很难想象,远在欧洲的一个博物馆里,它的藏品竟然囊括了整个中国艺术类别,书画、刻本、玉器、青铜器、陶器及饰品等,一应俱全。
《红白芙蓉图》之白芙蓉 李迪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至此,也许有人会问,前文提到的法国呢?他们“收藏”了多少中国艺术品?
在欧洲,英国之外,存有中国古代艺术品最多的就是法国,仅卢浮宫就有 3 万多件,并且很大一部分是圆明园文物。
但它们全部被长期封存,从未对外开放过。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历代帝王图》局部 阎立本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美国所有大型的博物馆,几乎都有专门的中国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品虽不是数量最多的,但每一件都是一个时代。
在这座博物馆里,有 10 个专为中国古老艺术而设置的展厅,分别展示绘画、雕刻、铜器、陶瓷等。其中以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宋徽宗赵佶的《五色鹦鹉图》及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及最为经典。
《历代帝王图》局部 阎立本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历代帝王图》描绘了从西汉至隋朝的 13 个皇帝形象,阎立本力图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那些开朝建代之君,在画家笔下都体现了“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而那些昏庸或亡国之君,则呈现委琐庸腐之态。阎立本用画笔评判历史,褒贬人物,扬善抑恶的态度十分鲜明。
此图经历代内府和名家收藏,于清朝末年入梁鸿志之手,后流入国外。
《五色鹦鹉图》 宋徽宗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擅画的文人皇帝宋徽宗的作品,也难免漂洋过海,流入国外。
《五色鹦鹉图》是否为宋徽宗所做,虽仍有争议,但这幅画用笔细劲工致,设色浓丽,精巧典雅,无论如何都是宋代的一幅精品制作。
画面右侧是宋徽宗的亲笔题词,左侧图绘折枝杏花两枝,枝头栖五色鹦鹉一只,鹦鹉以侧身示人,显得心满意足,无忧无虑,安静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