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雍正民窑“太阳”纹及“太阳花”纹[图文]

时间 : 06-26 投稿人 : finn 点击 :

雍正民窑“太阳”纹及“太阳花”纹 | 艺术品收藏图1

雍正民窑“太阳”纹及“太阳花”纹 | 艺术品收藏图2

雍正民窑“太阳”纹及“太阳花”纹 | 艺术品收藏图3

雍正民窑“太阳”纹及“太阳花”纹 | 艺术品收藏图4

清代雍正时期,民窑瓷器上出现了一种类似“太阳”的纹样(图1、图2),值得关注。这种纹样以中心一个圆球表示太阳,圆球周围放射状线条象征阳光和热能的发散,符合古人想象中的太阳形象。将太阳作为纹样主体,无论是明代还是清早期的瓷器上似乎都没有先例。雍正时出现“太阳”纹,应有其特定的原因。

经查考,瓷器上“太阳”纹的出现,很可能跟清代民间流传的一种祭祀习俗有关。这个习俗叫作“太阳生日”(也称“太阳诞辰节”等),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太阳生日”的来历。这个习俗与明末崇祯帝之死直接有关。1644年3月19日,崇祯帝在北京煤山上吊自杀。两个月后,弘光帝在南京即位建立第一个南明政权。第二年清明时节,南京城内外贴出许多传单,呼吁纪念先帝。其文曰:“端阳竞渡,吊屈原也;寒食禁烟,哀介子推也。三月十九,为先帝、后衔愤宾天之日,攀髯莫及,吾辈于郊外结社醉酒,以志哀恨。”太常少卿张元始也上疏建议:“应敕天下,凡遇三月十九日,止音乐,禁屠宰,并停士民嫁娶、各衙门轻重刑罚。一以志故宫黍离之难,一以激中外同仇之愤,直待函逆闯首,告先帝灵,而禁始弛可也。”可见,崇祯之死在当时汉民心中留下了深切的哀痛,欲立三月十九为悼念日。

随着清军南下,弘光政权和其他南明小朝廷先后被灭,大规模抗清斗争归于失败。此时,东南沿海一带民众对崇祯帝的怀念转向隐蔽,发明出一个三月十九是“太阳生日”的故事,借此在这一天祭奠崇祯先帝。为什么称“太阳生日”呢?浙江鄞县人徐时栋(1814—1873)曾经在他的《烟屿楼笔记》中记载过一个解释:“国家定鼎之初,吾乡遗老最盛。感怀故国,每以庄烈帝(崇祯)死社稷之日,私设野祭,相聚拜献。而事关禁忌,不敢明言,于是姑妄言之曰:此太阳生日之日也。日(太阳)以当君,托生日以代忌日。”

台湾也有相似的三月十九祭祀太阳的习俗,称“太阳公祭”,或“太阳诞辰节”。有台湾学者考证其来历:“明郑时代,定于此日面北遥祭崇祯亡灵。清统一台湾后,台民假托祭拜‘太阳公’(‘太阳’暗喻‘大明’),将此俗延续下来。”可见这个习俗在两岸的说法虽有差异,但大体相同。

又据连横《台湾通史》“风俗志”的说法,“太阳诞辰节”起源于天地会。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天地会,对三月十九这个日子特别重视。康熙十六年蔡寅假托朱三太子于三月十九日起兵;雍正四年、六年在台湾破获两起父母会结盟案件,结盟的日期也都是三月十九日。所以连横认为,太阳生日习俗起源于雍正六年之后,并且“应当始于天地会,后来才传播到闽南民间。”

我们梳理“太阳生日”民间习俗的资料,它应该有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连横先生的观点值得重视,天地会的推动很可能是这个习俗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为什么雍正年间瓷器上会出现太阳纹的原因所在。因为瓷器纹样的生产有极强的互动性,一个势力很大的组织的需求,是瓷器产品留下特定印记的合理缘由。

然而天地会毕竟是一个地下的反政府组织,瓷器上不可能大规模地留下这个组织希望留下的印记。所以,“太阳”纹存世的数量其实并不是很多。真正大量地用来满足天地会以及汉人怀念前朝这种精神需求的瓷器纹样,可能是另一种从“太阳”纹演化出来的“太阳花”纹样(图3、图4)。

从造型来看,“太阳花”纹与“太阳”纹有相似之处:花的中间也是一个圆球;四周的叶片长而尖,像四射的光芒。不过它看上去的确更像一朵花了。用“太阳花”代替“太阳”纹,应该是民间工匠使用了官府高压下常用的变形手法,来躲避危险的政治迫害。

以“太阳花”纹代替“太阳”纹,现实中或有原型依据,那就是“向日葵”。向日葵是明晚期传入中国的一种植物,清代已经比较常见。它不光花形像太阳,花名也有称“太阳花”的。

从时间上看,“太阳花”纹样出现于清代中期,比“太阳”纹要略迟一些。图3只有一朵“太阳花”,数量上与“太阳”纹一致。图4有三朵“太阳花”,还有器物有更多朵数的“太阳花”,应该是从一朵发展出来的。

从纹样的配饰看,“太阳花”纹使用了一种以盘曲的线条来配饰主体纹样的方法。这种盘曲的线条,可以看作是抽象的枝叶,也可以看作是烘托太阳的云团,同样是一种掩人耳目的手法。

从纹样的用法看,“太阳花”纹样大量出现于瓷盘之上。这种瓷盘的一种重要使用功能是在祭祀场合摆放供品,这与“太阳生日”祭祀活动又有某种内在的关系。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那么瓷盘上的“太阳花”纹样就不仅仅是一朵花那么简单了。在清代汉人眼里,“太阳花”纹至少在出现之初象征着他们心目中神圣的“太阳”!这个“太阳”寄托着他们对前朝先帝的情感和“反清复明”的理想。这也是清代中后期,“太阳花”纹样在民窑瓷器上大量使用的原因所在。

相关文章

  • 时装与书法玩跨界 秀出时尚引书法复兴[图文]
    时装与书法玩跨界 秀出时尚引书法复兴[图文]

    笔墨书画,素衣翩然。10月10日下午,由方太电商主办、北京大学学生书画协会协办的“书写劲艺人生——方太劲魔方首届青少年软笔书法大赛”总决赛在北京服装学院举办。从近千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的10名晋级者与服装设计师、高颜模特一起,创作了一场惊艳的书法时装秀。来自一直播、花椒、美拍、映客等直播平台的多位人气网络主播全程见证,与上百万粉丝线上互动。把书法穿在身上是什么样子盘点2016年文化界与时尚界的秀场...

    1435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广东省博物馆网站被篡改:黑客自称红领巾[图文]
    广东省博物馆网站被篡改:黑客自称红领巾[图文]

    被篡改的网页截图新京报快讯(见习记者程媛媛实习生顾开贵)广东省博物馆网站今日发现被黑客入侵,展览回顾板块多个页面被篡改。黑客在页面留言,认为网站后台系统有漏洞,并称自己是“红领巾”。中午12时许,广东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回应技术人员正在处理。新京报记者登录广东省博物馆网站发现,展览回顾板块部分缩略图有“贵馆的后台系统有漏洞我叫红领巾”的字样,而&l...

    78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为什么匈牙利圣冠上的十字架是歪的呢?[图文]
    为什么匈牙利圣冠上的十字架是歪的呢?[图文]

    匈牙利圣冠(复制品)正面2017年6月1日,由上海博物馆和匈牙利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的匈牙利贵族生活”特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此次展出展示了来自匈牙利国家博物馆的149件馆藏精品,展品中包括匈牙利国王加冕时所用的配饰权杖、宝球、斗篷、宝剑,还有一个带有倾斜的十字架的圣冠。“匈牙利圣冠就像犹太人失落的方舟”,14世纪以来,王室的权力不仅仅是抽象的王权,而是有一个...

    1569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惟妙惟肖食物清代仿生瓷[图文]
    惟妙惟肖食物清代仿生瓷[图文]

    仿生瓷白菜乾隆时期的制瓷风格、艺术高度、以及工艺高度都是众所周知的。这期间的仿生瓷制作,创意和艺术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现代陶瓷艺术的设计和制作仍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其工艺上的大胆突破,对于我们现在研究、掌握、发展陶瓷工艺以及拓展艺术设计思维都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惟妙惟肖,几可乱真!尽管已时过境迁,但这些仿生瓷精湛的魅力还是丝毫未减呢!大家都知道,清朝烧制瓷器时,不仅爱创新,还特别喜欢仿制。不...

    1712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能看到故宫国宝 请膜拜这群文物医生[图文]
    能看到故宫国宝 请膜拜这群文物医生[图文]

    木器组工作人员在修复菩萨的手指。青铜器组的工作人员在做青铜器复制品。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马泽望如果有一个中国各大旅游景点知名度排行榜的话,北京故宫排位肯定很靠前。然而,在这个享负盛名的宫墙之内,一群最耐得住寂寞的人每天都在工作着。他们的工作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他们,你在故宫看到的万寿屏是残的、三彩马是烂的、《游春图》是发霉 发黑的,甚至连你在逛长春宫时,都很可能被糟朽的宫灯穗砸脑袋上。然而...

    1657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图文]
    “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图文]

    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在16年后再次夺冠亚洲杯的消息,在瞬间刷爆了各大媒体平台,在一致向好的舆论风评中,也有很多人就此而展开了关于女性身份与处境的多层次话题讨论,如“被关注十几天、冷落大半年”的波浪式曲线问题的探讨等。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罗伯托·西库托(Roberto Cicutto)与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马尼(Cecilia Alemani)而在几天前,威尼斯国...

    1060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莫奈的画作是如何升值的[图文]
    莫奈的画作是如何升值的[图文]

    莫奈于1908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康塔里尼宫》以1968万英镑成交3月8日,“印象派大师·莫奈展”在上海K11空间展出,让这家商场超越博物馆、美术馆,成为这些天上海最火的文化地标。作为中国内地第一次莫奈专题特展,曾经在书本上读到的名字《紫藤》、《睡莲》、《印象·日出》,以价值连城的真迹面貌出现在眼前,这种叫做莫奈的色彩瞬间惊艳了国人。因法国学...

    346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沧海遗珠:那些被错认的梵高画作[图文]
    沧海遗珠:那些被错认的梵高画作[图文]

    最新被证实的梵高作品《蒙马儒的日落》日前,位于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宣布,一幅尘封了100多年的油画被认定为梵高的真迹。这是自1928年以来首次发现完整的梵高油画真迹。该画将在9月14日至2014年1月14日的“创作中的梵高”展中亮相。梵高博物馆专家通过对颜料的化学分析和对画布进行X光扫描,再根据梵高私人信件内容证实这幅油画是真迹。据悉,这幅作于1888年、名为《蒙马...

    728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晒晒世界城市地铁文化[图文]
    晒晒世界城市地铁文化[图文]

    莫斯科地铁莫斯科:壁画充满时代痕迹莫斯科地铁的每一个车站都有独特的设计和布局,犹如一个个地下艺术宫殿。在这里,人们能找到时代留下的痕迹。注视着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的壁画、装饰,人们的思绪很容易回到斯大林时代。十月革命和卫国战争是很多地铁壁画的主题。以革命广场站为例,80座青铜人物雕塑惟妙惟肖地反映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战斗场面,表情严肃的工人们或手持冲锋枪,或高举旗帜,让人不禁想起那个惊...

    1963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影响世界的中国瓷[图文]
    影响世界的中国瓷[图文]

    源于中国的“陶瓷之路”不晚于唐朝时就开启了。1998年在印尼海域发现了一艘“黑石号”沉船,打捞出几万件瓷器,以长沙窑为主,经考证为9世纪上半叶制品,证明唐朝时已经有大量瓷器向外输出。不过,在明代初期之前,以销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地为主,甚至明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依然没有越过这一范围。中国瓷器对世界的大规模影响,则是从明代中期开始的。这一时期,欧洲航海家成功开辟了新航线,大大...

    1639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海外行为艺术家的街头有趣创意[图文]
  • 收藏币迷局:高收益成诱饵 老人花光70万积蓄[图文]
    收藏币迷局:高收益成诱饵 老人花光70万积蓄[图文]

    最近,王先生向媒体反映,不久前,他的母亲在一家文化收藏品公司购买了70多万元的收藏纸币,事后才觉得不对劲,想找对方退货,但遭到了拒绝。这70万元,可是老人一生的积蓄。随后,记者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调查。这些就是王先生的母亲所购买的收藏纸币,记者看到,这些纸币中,除了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有还台币和港币,甚至还有 号称是“人民币特徽”的放大版。王先生说,这些收藏纸币就是母亲 花了70多万元从一个...

    162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画作中发现建筑艺术[图文]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画作中发现建筑艺术[图文]

    SebastianodelPiombo,‘JudgmentofSolomon’,1508-1510新浪收藏讯今年春天,伦敦国家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构建画面——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中的建筑”的展览,重点呈现14世纪-16世纪时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中的建筑艺术。展期为2014年4月3日-9月21日。SandroBotticell...

    807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梅西雕像再次被毁 只剩双脚在基座上[图文]
    梅西雕像再次被毁 只剩双脚在基座上[图文]

    中新网消息,当地时间12月4日,位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梅西雕像再次被毁。双腿被弄断,整座雕塑被推倒,只剩下双脚在基座上。这已经不是该雕塑第一次被毁,在2017年1月份,这座梅西雕像已经遭到毁坏,上半身被切除不翼而飞。梅西被毁雕塑成为“新景点”。...

    595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这个艺术家的工作竟然是给马儿做造型[图文]
    这个艺术家的工作竟然是给马儿做造型[图文]

    英国艺术家Melody Cannon从事着一项非常有趣的工作,她在英国大曼彻斯特伯里徒手给马修剪漂亮的皮毛图案。来过去三里,她已经利用她的独特天赋将这些马的体毛变成了美丽的艺术作品。刚开始,Melody给马修剪皮毛的时候采用的是简单的图案,比如她会在她客户那油光水亮的皮毛上修剪出星星、爱心和蜜蜂等图案。但随着她的设计越来越受欢迎,她开始做更加复杂且具备整体性的设计,这一切全部由她徒手完成,没有使用...

    1168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