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蟠桃集会福寿绵长 这件生动的八仙大碗了解一下[图文]

时间 : 06-16 投稿人 : 乖乖 点击 :

明代吴元泰《东游记》中的“八仙东游过海”一章,描述了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在返回王母娘娘蟠桃会的途中,遇东海巨浪滔天,各显神通渡海的故事。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八仙”题材分为两类:一类为“八仙过海”,描绘八仙齐渡东海的场景;另一类为“八仙庆寿”,表现为八仙迎接寿星的场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的康熙青花釉里红八仙大碗外壁绘“八仙过海”,碗内绘仙鹿与寿星,是将两个“八仙”题材合二为一之作,表示贺寿之意。在这美好的春日,将这件具有吉祥寓意且描绘生动的八仙大碗介绍给观众朋友们一同欣赏。

康熙青花釉里红八仙大碗赏析/典藏部 袁旭

康熙青花釉里红八仙大碗,高8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9.1厘米,收口,矮身,敛腹,底足为圈足,内壁施白釉,内底双圈纹中以青花釉里红绘寿星及梅花鹿,背景上部以青花绘卷云纹、下部以釉里红水波纹填充,碗外壁口沿处以青花绘弦纹二道,碗身同样以青花和釉里红两种料绘制纹饰,釉里红满绘波涛翻滚的海景,并于水纹中留出空白,碗圈足处以青料勾弦纹为界,中间以绘釉里红绘回纹装饰。此碗通体纹饰为“八仙庆寿”题材,以青料白描八仙形象,碗内底以青料白描寿星及梅花鹿形象,圈足内双圈内署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仿款。

蟠桃集会福寿绵长 这件生动的八仙大碗了解一下 | 美术品文摘

青花釉里红八仙大碗 清康熙

高8厘米 口径22厘米 足径9.1厘米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青花釉里红为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又称“青花加紫”,为典型的釉下彩瓷,是青花、釉里红两者同施于一器物的装饰手法,区别于青花瓷的单纯素净,彰显青花釉里红的丰富绚丽。青花瓷和釉里红瓷都源于元代景德镇的创造,青花的着色剂是钴,釉里红的着色剂是铜,两种着色剂烧成需要的条件有所不同,所以把青花和釉里红两者合一烧制的难度系数较大,烧制成功实属不易,因此产量稀少,这也是青花釉里红的珍贵之处。青花釉里红始烧于元代,明代初期中断,直到永乐、宣德时期再现,清代自康熙起各时期均有烧制。

康熙瓷的特征是胎质洁白且缜密,坚硬又纯净,素有 “糯米汁”之称,且釉质与胎骨紧密,浑然一体,有着“坚白釉”、“粉白釉”的美誉。此器胎釉结合严密紧实,“如冰似玉”,虽为康熙仿宣德款器,但颜色纯正,线条清晰,色彩交界处青红分明,没有丝毫淆乱,纹饰与背景层次丰富,人物面目细致精到,衣纹处理生动流畅,绘画功力可见一斑,实为难得的精品。

蟠桃集会福寿绵长 这件生动的八仙大碗了解一下 | 美术品文摘

碗外壁八仙纹样

碗外壁所绘纹饰为“八仙过海”,“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传说这八位神仙各有道法,在人间惩恶扬善,为贫苦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脍炙人口。

蟠桃集会福寿绵长 这件生动的八仙大碗了解一下 | 美术品文摘

蟠桃集会福寿绵长 这件生动的八仙大碗了解一下 | 美术品文摘

蟠桃集会福寿绵长 这件生动的八仙大碗了解一下 | 美术品文摘

明代吴元泰《东游记》中有“八仙东游过海”一章,传说王母在瑶池举行蟠桃大会,八仙赴会后返程途中,见东海巨浪滔天,乘兴要齐游东海,但约定不可驾云,须各显神通渡海。于是仙人们纷纷将法宝投入海浪中,各显神通,遨游东海。“八仙过海”为的是向王母贺寿,所以此类题材的艺术作品有祝寿的含义。

蟠桃集会福寿绵长 这件生动的八仙大碗了解一下 | 美术品文摘

蟠桃集会福寿绵长 这件生动的八仙大碗了解一下 | 美术品文摘

蟠桃集会福寿绵长 这件生动的八仙大碗了解一下 | 美术品文摘

八仙起源早,人物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等,我们现今所熟识的八仙,直到明代才确定下来。八仙虽是道教神仙团体,但在民间流传已久,影响很大,在文学、戏曲、绘画、雕塑作品中都有他们的形象。

蟠桃集会福寿绵长 这件生动的八仙大碗了解一下 | 美术品文摘碗内底寿星纹样

碗内底所绘的寿星与梅花鹿常与 “八仙”在一起。寿星本是我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座名称,又名南极老人星。古人把这个星座作为长寿的象征,后逐渐演绎为银髯飘胸,手捧仙桃,笑容可掬,精神矍铄的南极寿翁。明代嘉靖帝崇奉道教,这一时期已有许多器物绘有寿星形象,最常见的是寿星与“八仙”组合的图案。由于这类纹饰多为寿星居于中央,八仙围绕礼拜,被称为“八仙拜寿”或“八仙庆寿”。寿星与鹤、鹿的组合,从明代《警世通言》第三十九回 “福禄寿三星度世”的故事可见一斑。书中描写了寿星与白鹤、黄鹿、绿毛龟变幻为人形,后随寿星飞升的故事。此种文化传统影响至清代,在清早期出现了以鹤、鹿表示长寿的图像。此碗所绘梅花鹿不仅象征着长寿亦代表了官禄,“梅花鹿”象征着“梅花榜”,“鹿”与“禄”谐音,所以同时也包含着高官厚禄的祝福含义。

相关文章

  • 对当代青瓷的收藏要有信心[图文]
    对当代青瓷的收藏要有信心[图文]

    唐代 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原标题:对当代青瓷的收藏要有信心要对优秀的、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有信心。优秀的艺术家不仅是引领青瓷的发展,也将引领整个陶瓷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古代瓷器最大的门类就是青瓷系。我们今天科学的认知,三氧化二铁等物质在特殊的窑温等环境作用下,会产生泛青、泛黄、泛黑、泛褐的颜色。中国古代瓷器的发明是从东汉开始,到了唐五代时期青瓷开始代表了当时最好的生产力。1987年,陕西省宝鸡市...

    57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刀具or餐具?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里的乐谱刀[图文]
    刀具or餐具?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里的乐谱刀[图文]

    在刀上刻乐谱?这不是什么新型态杀人美学或是刀具设计,而是来自文艺复兴时代的餐具。这几把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 V&A )所收藏的乐谱刀 (Notation Knives ),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刀子的两面都刻了不同的乐曲和祈祷文,一面是用餐前唱的赐福祈祷:「餐桌的赐福,愿三位一体的神,祝福我们所吃的食物」,另一面则是用餐后...

    372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迎五一庆百年,特别推荐爱国书法家——邱尧堂[图文]
    迎五一庆百年,特别推荐爱国书法家——邱尧堂[图文]

    一百载风雨洗礼,一百载峥嵘岁月,一百载日夜兼程,一百载辉煌成就。借书画之荣耀,扬民族之风采,庆建党之壮举,助中华之豪迈!盛世腾飞,人才辈出,中国涌现出众多可圈可点的优秀艺术人才。而邱尧堂先生则是这其中的出类拔萃者。他学养深厚,功力超群,技艺精湛,对中外艺坛产生着深远影响。《名家简介》邱尧堂,台湾桃园人士,大学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后留学日本,硕士学位。平生喜欢书画,下棋。现任茂名市堂丽管业董事长...

    1080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盗贼抢走千万元翡翠项链后生吞[图文]
    盗贼抢走千万元翡翠项链后生吞[图文]

    12月20日报道,近日,广东揭阳。男子假意要买一条价值千万元的翡翠珠链,并要求到自然光下看货,随后就在店员的眼皮底下拿着项链逃之夭夭,甚至为躲避侦查,将该珠链上的40多颗玉珠吞进了肚子。揭阳市公安局16日通过其官方公众号对外通报了该起案件,称揭阳产业园警方于本月14日凌晨成功侦破了一宗抢夺玉器案,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及时追回被抢的老种满色翡翠玉石项链。据介绍,12月13日中12时许,揭阳产业园...

    806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50多万买的宋代古玩都是赝品 原来鉴宝专家设的局[图文]
    50多万买的宋代古玩都是赝品 原来鉴宝专家设的局[图文]

    今年60多岁的尹老大爷是个古玩爱好者,平时就爱收藏一些古玩,一得空就要去古玩市场逛逛,和几家店铺的老板也都是老熟人了,没想到却被这几位老熟人合起伙来给骗了。今年六月份,一家古玩店老板张某告诉尹老大爷说自己手头上有一批好货,是农民老王在地里干农活时挖出来的,肯定是真品,里面包含着宋代影青盘、龙泉洗等物品,其中最值钱的就是龙泉洗,尹老大爷动了心,表示想要购买,但对方坚持说要买就要将其他几样一起买下...

    188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残缺:另一种高级的审美[图文]
    残缺:另一种高级的审美[图文]

    苏轼《水调歌头》有词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时逢中秋,人间是满月;时在初末,人间是缺月。阴晴圆缺,本为世相,但却让人心生离合之想,这是中国人最朴素的精神审美。审美的境界是相通的,当它寄寓于文人的清玩之物时,便生出一个卷帙浩繁的世界。世人普遍的心念,便是追求圆满,殊不知,残缺,亦是一种高级的审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鉴赏判断完全不以来于完善性概念。”按照康德的评判标...

    53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西周最豪华组佩来自神秘次夫人 原因至今成谜[图文]
    西周最豪华组佩来自神秘次夫人 原因至今成谜[图文]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金叶西周最豪华组佩来自神秘“次夫人”“曲沃晋侯墓地”位于山西省南部,是一处西周早期晋国王侯贵族墓地,其埋葬时代几乎贯穿整个西周时期。在这座晋国早期的“皇家陵园”中,迄今已经发现了9组19座晋侯及其夫人墓。而在其中一座属于“次夫人”的墓葬中,考古学家发现了整个墓地最大的玉礼器组合——一套长两米有余的超豪华玉组佩(如右图)。出土时,这套玉组佩从墓主人的头部一直覆盖到脚部。它由...

    871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美翻了 成都地铁3号线7个艺术车站亮相[图文]
    美翻了 成都地铁3号线7个艺术车站亮相[图文]

    3号线一期预计8月开始试运营,昨天车站装修完工正式对外亮相早报记者李国东赵霞摄影报道在熊猫大道站看憨态的熊猫,到高升桥站听传奇的三国文化,去春熙路站逛神秘的百年金街……预计8月开始试运营的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昨天车站装修完工正式对外亮相。这是成都地铁在建线路中涉及成都历史文化特别多、历史文化在线路中延展特别长的一条线,车站整体风格以还原历史题材为出发点,用现代审美的方式进行设计演绎。红牌楼...

    1575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邂逅版纳|金凤和她的小红[图文]
    邂逅版纳|金凤和她的小红[图文]

    金凤是老彭的妻子,夫妻退休后从北京来到西双版纳,一住就是四五年。我们道分南北,咫尺为邻,一天要见几次面。金凤一天到晚总是面带微笑,却掩盖不住以往拼搏进取的人生经历。她是军队医生出身,从入伍到退休,养成了务实严谨、勤勉从容的人生状态。老来与时俱进,潜心对新媒体的研究,熟练于网购,面对邻人急难之事有求必应,我买的抽湿机和搬运平板车等用品都是求她来办的。金凤聪慧贤达,老彭为人豪爽,都是军人出身,俪影双双...

    49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名画露臀网球女孩网球裙将拍卖:售价1万5英镑[图文]
    名画露臀网球女孩网球裙将拍卖:售价1万5英镑[图文]

    海报中网球女孩所穿的裸臀白色网球裙售价不菲新浪体育讯北京时间7月6日消息一张20世纪70年代的海报在最近成为关注的焦点,海报中网球女孩所穿的裸臀白色网球裙以及其他相关的东西目前售价已高达15,500英镑。图片中的女孩是18岁的模特菲奥娜-巴特勒,照片是英国摄影师马丁-艾略特于1976年在英国伯明翰市的伯明翰大学拍摄,他当时是这位模特的男朋友。艺术零售商Athena发行了此张照片,目前已经售出...

    182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男子开名车住豪宅 竟对辽砚奇石下贼手[图文]
    男子开名车住豪宅 竟对辽砚奇石下贼手[图文]

    穿着貂皮,戴着名表、开着价值近四十万元的吉普车、住着二层别墅,任你如何想像,也不会把这样身家过百万的男子与盗窃嫌疑人联系到一起。可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儿,偏偏发生在他的身上,出于对辽砚、奇石的喜爱,他竟找了三个“帮手”,盗窃了40余件辽砚、奇石。40余件奇石、辽砚一夜没了影2月25日,记者从南芬公安分局刑警大队获悉,经过连日来的核实及追赃行动,一起奇石加工厂被盗案的最后几件赃物,也被警方悉数追回...

    1219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陈联合为工商大学中外研究生讲授楹联书法[图文]
    陈联合为工商大学中外研究生讲授楹联书法[图文]

    6月13日,军旅书法家、诗人、楹联家陈联合先生应邀来到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院为中外研究生讲授楹联书法,并指导大家练习书写、点评书写作品,引起同学们对华夏传统文化楹联书法的浓厚兴趣。此次活动受到研究生院师生热烈欢迎与好评!陈联合先生2008年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主讲“教你写对联”楹联书法讲座(至今互联网仍有教学视频),多年来,他自撰并书写楹联近千副。讲座中,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创作体会以生动的举...

    926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英国彩绘艺术家街头上演“隐身术” 引市民惊叹[图文]
    英国彩绘艺术家街头上演“隐身术” 引市民惊叹[图文]

    英国《每日邮报》9月17日消息,英国知名人体彩绘艺术家卡罗琳?罗珀(CarolynRoper)受邀,在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甚至菜摊上表演她的彩绘隐身术。在她的画笔下,模特们的各个身体部位被涂上多种颜色,与身边的汽车和蔬菜“融为一体”,隐身效果让人惊叹。在她的画笔下,模特们的各个身体部位被涂上多种颜色,与身边的汽车和蔬菜“融为一体”,隐身效果让人惊...

    111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一市民买藏品被骗27万余元:警方已介入调查[图文]
    一市民买藏品被骗27万余元:警方已介入调查[图文]

    刘先生买来一堆不值钱的"艺术品"这几天,面容憔悴的刘先生反复地责怪自己:"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我竟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与他一样在痛苦中煎熬的,还有他的妻子陈女士。刘先生家住半坡东街,生活并不富裕。从上月下旬到本月上旬,他一时糊涂,竟花27万余元买来一堆不值钱的"艺术品",而且其中的6万多元还是借来的。为此,妻子整日以泪洗面,对刘先生埋怨不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半生清贫积攒二十万元刘先生夫...

    85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影像记录1952年伦敦夺命大雾[图文]
    影像记录1952年伦敦夺命大雾[图文]

    图片来源:网络1952年12月的伦敦,有5天的时间人们都喘不过气来。毒雾笼罩着这个英国首都,太阳失色,城市瘫痪。据估计,60多年前的这场大雾至少夺走了4000伦敦人的生命,今天就让我们再回首,看看这场英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空气污染灾害。1952年12月5日清晨的伦敦,天空还是晴朗的。一场罕见的寒流已经席卷伦敦几周了,伦敦人一起床就开始不断的往壁炉里加煤来驱逐寒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阵雾光开始笼罩...

    1185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