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在位 13 年,勤于政事,自诩“朝乾夕惕”,意思是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这不是夸张的自评。有史料记载,康熙曾去往避暑山庄 43 次,乾隆 48 次,而雍正一次都没去过,就连被满人视为祖制的草原骑射,他也没有出宫参与过。雍正最喜欢的,可能只有自己的书房。
而就是在书房里,他把康熙和乾隆做过的事都做了一遍,二人没做过的,他也开了先例。不过这些事,都发生在画里。
胤禛耕织图 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
《胤禛耕织图》,是他登基之前的一幅绢本画。画中站在田埂上撑伞带领众人收割的农夫,便是日后的雍正,远处农舍里的妇人是其福晋。
此种劳作,雍正并没有亲身体验过,这只是他想象力的一次迸发,一次最为腼腆收敛的迸发。后来,随着《雍正行乐图册》的问世,众人在天际边捡拾到了他的想象力,才发现,这位皇帝竟如此的“不着边际”:
雍正行乐图册·刺虎 清代故宫博物院藏
狩猎刺虎,是清初帝王与皇子们的常见之事,同时也是展示他们勇猛性格的一项重要活动。
雍正没有真实经历,但在想象的世界里,他比任何人都勇猛:站在悬崖山洞旁,举叉与虎生死搏斗。总的来说,这个场面还算正常,但头戴西式假发,着洋装,一身欧洲人扮装舞会的装束,实在是太过洋气...
刺虎动图
不过,细读历史后发现,雍正的此种情趣也是事出有因:
在 400多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欧洲来华传教士把油画带进中国,西方明暗对照画法曾影响当时的“波臣派”画家曾鲸等人。至清朝康熙年代,又一批传教士来华,这次不但送来了宗教绘画,还带来了以传教身份出现的画家,如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王致诚等,他们随后成为了中国宫廷内第一批外籍画师。
其中,郎世宁历经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 50 多年,并参加了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极大地影响了清代宫廷绘画和审美趣味。
由此看来,雍正着此装入画也就不足为奇了。
雍正行乐图册·射箭动图
对宅男雍正来说,凶险的刺虎已然发生的如此梦幻,射箭则需要写实一些。
《雍正行乐图册》之射箭里,他非常淡定,赤脚站立,持弓备箭,望着空中的飞鸟,一副“让你先飞一会”的表情跃然纸上。
以上两项,是图册中为数不多的运动类体验,其余项目更显温和。据现有资料分析,雍正对宗教异常狂热。他一生好谈佛法,自比“释主”,他从小熟读佛教经典,即位前曾在王府内举行法会修练禅定,即位后又在宫中组织法会,与亲信大臣和皇子弘历一起修习禅宗。
下图中,雍正着喇嘛佛装坐于山洞中,夕阳西下,巨蛇前来,他仍从容坐禅,由此可以看出他对藏传佛教的感情。
雍正行乐图册·喇嘛装 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
实际上,雍正不仅尚佛,同时也崇道。
在清朝诸帝中,他是最为信奉道教的一位。做皇子时,他就对道家药石极有兴趣,称帝后,更是命人在圆明园修建炉炼丹,制药以求长生,所以有部分学者推测,雍正于 58 岁时暴卒于圆明园,可能与服用丹药有直接关系。
雍正行乐图册·道装像 清代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行乐图册·乘槎成仙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行乐图册》之道装像和乘槎成仙,分别是修道的两个阶段,前者中的雍正穿着道服,左手挥舞拂尘,右手合捻,口中念念有词,此时,波涛翻滚,青龙跃出水面,张牙舞爪,显然,画中的他已具有某种法力;后面一幅画里的雍正也是身着道装,但神情悠然,似乎成仙之事近在咫尺。
在雍正的想象世界里,农夫做了,勇士做了,佛道人士也做了,接下来要 cosplay 的,就是隐居山野的高士了——
月光之下,古松之临,溪水之旁,抚琴而动,作为“高士”的雍正悠然自得,煞有介事...
雍正行乐图册·寒江垂钓
所谓“行乐图”,一般以描绘皇家娱乐生活为主,它最早出现在南齐,虽是中国人物画的常见题材,但雍正命宫廷画师按照自己设想绘制的这套《行乐图》却独具特色,它充分显示了雍正的想象力和天马行空的“艺术家”气质。
继承无数珍贵画作的雍正,估计是看过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所以这套图册中,他自己也扮演了一次屏气凝神的江边垂钓者。严格来说,此画的格调远不及马远,但好歹也画出了雍正的耐心,不信你盯着上图 10 秒钟试试看...
雍正行乐图册·松涧鼓琴动图
满族入关后,为防止本民族被汉族快速同化,清廷曾明令禁止满人着汉装,而《雍正行乐图册》中所绘的人物,却基本都是在穿汉服,可见,画中的雍正已是脱缰的野马,谁也拦不住,即使没有草原...
那么,马儿既然奔跑了起来,就不要错过一切未曾体验过的事情,比如水畔闲坐洗个脚...
雍正行乐图册·水畔闲坐动图
比如,篝火旁读个书...
雍正行乐图册·围炉观书动图
比如,河边闭目发个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