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石头记[图文]

时间 : 06-11 投稿人 : 小格 点击 :

石头记 | 美术品资料

图1 王者之劲之史前石祖 规格:12×38×50cm 年代:旧石器晚期 产地:中国北京怀柔

中国观赏石文化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天人合一”的理念最早明确提出是在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义》中:“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一,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我国的赏石文化,就是在“天人合一”这样一种主题下展开的。回顾中国观赏石文化的发展史,我国历代观赏石文化的精神包括山水万物象形情节,崇尚天人合一理念。在当代,国富民强,收藏文化蓬勃发展,观赏石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也达到思想境界的升华。

一、史前石祖——王者之劲

该石祖(图1)2003年发现于北京怀柔山区潮白河内。从头部来看,呈向上椭圆三角锥形,周边磨制,柄形呈现方圆形,方中带圆,圆中呈方,应该是按方形柄加工,长时间水流冲刷摩擦形成的方圆形。从造型痕迹来看,是“石祖”形状,即原始时期对生殖器崇拜而做成的。根据这件石祖表面呈现粗糙程度,水流冲击腐蚀现象均匀分布来看,应为旧石器时期的产物。其工艺之原始、年代之久,是一件珍贵的史前文化祖型器。

根据怀柔文管所公布资料考证,怀柔山区周边曾出土不少石器,无一件石祖器。所以这件石祖对北京地区研究旧石器时代生殖器崇拜有着重要意义。

石头记 | 美术品资料

图2 上帝之吻 天池之水天上来 千古奇石千年情 规格:12×7×4cm 产地:中国长白山天池

二、天然唇石——上帝之吻

“上帝之吻”(图2),亿年奇石也,天地精华孕育而生,产于天池一脉。石有水晶黄唇,唇有褶皱,过渡自然,浑然天成,比常人嘴唇略大。其形威而不怒。单看褶皱,似百岁老妪,历经沧桑,细看黄唇,又似妙龄少女,涂抹唇膏,丰满圆润,可悟不可言。石之有唇,然后能语。木鱼石之传说,时常耳边环绕。常言石非人,如何能语。既见此石,心中不惑,霍然而解。此石有唇似语,欲语非语。石如人,人似石,达到人石合一之境界。石者天成,造化弄人,实为美之唇石。居家无事之时,以清水养之。常言“水乃石之灵魂”,未入水前,黄色略淡,通体碧白,似黛玉大病初愈,无心妆饰,伤感憔悴。及入水中,唇渐润红,似宝钗姗姗而来,莹润可人,鲜艳妩媚。

传言上古时期,女娲补天,一石思凡尘,自坠到人间,落入天池中。吸天池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经千载地火,万载寒冰,终成唇形,万年炼成形,千年修成精。此石有唇欲语,欲语非语。山中打柴之人,常听天池传来优美之歌,但不见其人。后有人说:是池中石仙在唱歌。故民间流传一个动人的故事,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或源于此。

夜深人静,独望唇石,聆听岁月沧桑,悲欢离合,自然与人和谐统一。它给勇者以智慧、勤者以收获、懦者以坚强、善者以欢乐,珍藏心中,天长地久不失落。它穿越时空,陶冶情操,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和智慧。

石头记 | 美术品资料

图3 精灵之子之生命之源 规格:5×3.8×1.9cm 产地:中国 北京

三、胚胎化石——精灵之子

今观“精灵之子”奇石(图3)正面,正中有头有身,头部眼形已成,有嘴和母体脐带相连。额头有角欲出,形似胎儿。外紧裹一层薄圈,似婴儿胎衣。最外一层似胎盘,有皮有肉。肉呈白色,皮色较重,略带红丝,更似血色。正中母体脐带与胎儿相连,似在哺育生命。从背面来看,最中间有头、有身、有肢,感觉是已成型的胚胎,头部正中一个小黑点,恰是眼睛,约隐欲呼之而出,给人以传神感觉。寸薄之间,前后不同。一块石头,两面不同,每一面都如胎儿,前面是长成时,后为原始初期,恰似精灵之生命,包含其中。

古有天工造化,鬼斧神工;今有胎儿奇石,再现生命之源。“胚胎”成石,为之罕见。

综合来看,“王者之劲”七分人工,三分天然,是原始生殖崇拜文化中男根石祖,是最早的宗教祭祀的形体,是人类对生命繁衍的追求。而“上帝之吻”,属天然奇石,代表美丽的嘴唇,人石合一,是优美的唇型石,令人惊叹。“精灵之子”,胚胎形奇石,孕育了“胚胎”的起源、生命的萌芽。

古人以天地为父母,父为天、母为地,今石祖为天,唇石为地,胚胎奇石像生命起源,和人类的胚胎起源有异曲同工之效。这样完美的组合,也是当代中国观赏石文化中“天地人”三者的结合,是我国观赏石文化中石器、天然石、奇石三者的典型代表组合。

对于奇石自然美的发现和艺术美赋意的“观”“赏”“悟”的赏石艺术,不仅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实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而且以其表达了每个爱石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而达到个性化审美的极致。赏石艺术既有传承的历史性,又有表现的当代性,这是每一个中国石友当引以为自豪的。

石者天成,造化弄人;大美奇石,传承恒远。

相关文章

  • 魏晋南北朝文人的青瓷雅好[图文]
    魏晋南北朝文人的青瓷雅好[图文]

    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青瓷一直受到文人的广泛青睐。自古以来,中国贵族和文人就有佩玉的习惯,“君子以玉比德”,视玉为人格的象征,把玉同人的精神世界、行为举止和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要求人们的品质要像玉一样洁净。青瓷因其釉色而有“青玉”的别称。因此,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烧造成熟的瓷器类型,青瓷从其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极高的文化内涵,烧造完美的青瓷釉色温润如玉,也由此更加受到文人的喜爱。青瓷在东汉时期创烧...

    1153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朝鲜版“798艺术区”文在寅参观万寿台创作社[图文]
    朝鲜版“798艺术区”文在寅参观万寿台创作社[图文]

    万寿台创作社(图/韩联社TV)文在寅夫妇参观万寿台创作社(图/韩联社TV)海外网9月20日电 19日,平壤“文金会”进入第二天。当天下午,韩国总统文在寅夫妇和随行人员一道,参观了位于平壤市平川区的万寿台创作社。文在寅夫妇参观万寿台创作社(图/纽西斯通讯社)文在寅夫妇参观万寿台创作社(图/韩联社TV)据媒体报道,万寿台创作社位于平壤市平川区,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是朝鲜规模最大、艺术水平最高...

    524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当体育运动遇到行为艺术:看得人有点懵[图文]
    当体育运动遇到行为艺术:看得人有点懵[图文]

    这组颇有概念性的艺术作品来自伦敦艺术家 Eli?ka Kyselková 。体育运动,最讲究的是团队精神,所以,在本组作品中,她用一种新奇搞笑的方式将体育运动的团队精神表现出来。她专注于新的和有趣的方式捕捉运动,赋予其新的视角与意义。“如果把运动员集合放在一起,球员们会是什么样子呢?”她表示,自己这一系列的灵感来自运动员的动作和比赛服。统一的动作,统一的着装,代表的是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1688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8年,奥巴马颠覆“白宫品位”[图文]
    8年,奥巴马颠覆“白宫品位”[图文]

    Jasper John 《数码,0到9》陪伴了世界八年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要告别了!当地时间1月10日晚10点(北京时间1月11日上午10点),奥巴马在芝加哥发表了告别演讲。奥巴马一上台就表示,“你好,芝加哥。回家的感觉真好。”还自嘲说,“你们可以说我是‘跛脚鸭’,因为没有人服从指令”。奥巴马还提到,虽然我们无法做到毫无瑕疵,但我们有能力去“改变”。Richard Diebenkor 《伯克利...

    160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同种一棵木槿树 共为冬奥添光彩[图文]
    同种一棵木槿树 共为冬奥添光彩[图文]

    同种一棵木槿树 共为冬奥添光彩——润泽熙开心农场2016年植树节活动启幕2016年3月12日是我国第38个植树节,北京市区的30多名热心公益环保的朋友来到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延庆区康庄镇东榆林润泽熙开心农场参加了 “同种一棵木槿树,共为冬奥添光彩” 植树节活动。据悉,这场别具特色的植树造林活动是由北京颂福恒生家庭服务公司发起、组织,延庆东榆林润泽熙开心农场、润泽苑木槿园联合举办,得到各界人士关...

    865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尴尬!梅西下榻酒店旁是C罗壁画[图文]
    尴尬!梅西下榻酒店旁是C罗壁画[图文]

    C罗壁画北京时间6月30日晚10时,法国和阿根廷将在俄罗斯喀山展开对决。而当阿根廷官员周四(28日)抵达位于喀山的酒店时,情况显得有点尴尬。因为酒店旁的墙上正好是一副巨型的C罗画像。据英国《太阳报》29日报道,这家华美达酒店是阿根廷在喀山唯一的选择,因为喀山目前只有两家酒店有资格接待世界杯参赛队伍,另一家已经被法国队预定。不过,这个问题很快就被解决了。英国《每日邮报》称,为了避免在“谁是世界...

    1740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地产商驱动的一场私人美术馆运动[图文]
    地产商驱动的一场私人美术馆运动[图文]

    一些中国地产商人正驱动着一场私人美术馆运动,而能否成事则取决于经营者资金是否雄厚和眼光的高低。近十年来,一枝独秀的地产业俨然中国社会的吸金器。富有的中国地产商人正驱动着一场私人美术馆运动。他们花费数十亿元人民币打造美轮美奂的建筑,用以陈列各个时期的精美艺术品。“穷玩车,富玩表,真正的土豪玩美术馆。”一位久居上海的艺术家在得知一所私人美术馆每年电费近千万时这样感叹道。巴黎...

    1902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最大最高规格 这个南宋墓之最究竟什么样[图文]
    最大最高规格 这个南宋墓之最究竟什么样[图文]

    兰若寺墓地俯视图 浙江在线1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马黎 通讯员 王平)如果提到南宋墓,作为浙江人,你第一时间会想到哪里?应该是宋高宗、宋孝宗等皇帝的陵墓,这个南宋皇家园陵,就在绍兴的宝山脚下——著名的宋六陵。但遗憾的是,元朝临安沦落后,这座皇家陵寝便遭遇了覆顶之灾,如今你再去逛逛,只能看到一片茶园,地面遗迹,荡然无存。今天要说的主角不是宋六陵,但和它有关。距离宋六陵只有6公里路的平水镇,...

    1516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废弃集装箱拍卖会:三个小伙子“淘”到了古董[图文]
    废弃集装箱拍卖会:三个小伙子“淘”到了古董[图文]

    据英国《镜报》6月27日报道,三个英国小伙子花了260英镑(约2287元人民币)在网上买了一个不知道装有什么东西的废弃集装箱,结果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里面有一瓶1943年的法国红酒,一份18世纪20年代的法庭记录以及其它一些古董。报道称,这三名男子在竞拍这个集装箱时并不知道这里面到底装了什么,里面或许能发现宝物,当然也有能装的全部都是破烂。报道称,这三个人参加的拍卖会非常的特别,因为所有的人不能...

    150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原故宫副院长忆罗哲文:他为文保做的事太多了[图文]
    原故宫副院长忆罗哲文:他为文保做的事太多了[图文]

    ▲2010年11月27日,清华学堂失火,为了做保护方案,罗哲文不顾自己八十多岁的高龄,亲自爬上脚手架去观察。(资料图片)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14日仙逝,享年88岁。罗哲文生前一直为保护长城等奔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1924年出生于四川宜宾,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

    129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英国伦敦博物馆下月初开始搬迁 预计将耗资2.5亿英镑[图文]
    英国伦敦博物馆下月初开始搬迁 预计将耗资2.5亿英镑[图文]

    伦敦博物馆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韩岩 摄 图文无关据法兰西24电视台报道,英国伦敦博物馆将从12月5日起开始进行搬迁工作,搬迁预计将用时三年、耗资2.5亿英镑。伦敦博物馆现址位于伦敦金融城内,新馆则坐落于西史密斯菲尔德一座废弃的肉类批发市场。伦敦博物馆现址于1976年正式向公众开放,馆内超600多万件藏品呈现出伦敦的历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历史博物馆,游客可免费参观。新馆计划于2026年开...

    1532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禁区 Danila Tkachenko摄影作品[图文]
    禁区 Danila Tkachenko摄影作品[图文]

    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潜艇,2013年拍摄于俄罗斯Danila Tkachenko,俄罗斯摄影师,专注于纪实摄影,现工作和生活在莫斯科。这组作品名为《Restricted Areas》,在灰白的雪景下呈现前苏联时期出于军事或其他目的建造的各种建筑和装备。“人们总是渴望创造出更多的东西,这是技术进步的源泉,但另一方面,这往往会带来灾难。”两栖及垂直起降飞机VVA14,苏联当时只制造了两架这样的飞机...

    1075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一指抹出奇妙境 画家从龙有绝活[图文]
    一指抹出奇妙境 画家从龙有绝活[图文]

    《江上人家》 项从龙 作《玉甑迎旭》 项从龙 作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喜爱者甚众。而从事书画创作的人,有的身居大城市,名扬海内外;有的身居乡村,默默耕耘。项从龙就是身居乡村痴迷于书画艺术的一名书画家,但是当我看了他的作品后,真的感受到了他画作中的“山水浑厚、草木华滋”,无论是构图、意境、气韵还是用笔用墨,皆能入于传统而出于传统,求真亦求新,令人眼前一亮!项从龙在写生《泰山风光》 项从龙...

    1356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青年 老艺术家担纲传承守门人[图文]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青年 老艺术家担纲传承守门人[图文]

    图为老艺术家观看青年演员表演。 曾洁 摄(原标题: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青年人才培养 老艺术家担纲规范化传承“守门人”)中新网济南3月15日电 (曾洁)“什么是戏?都看在这一颦一笑上!”满头白发的杨瑞清边说戏边示范站在青年演员中间格外显眼。耄耋之年的4位吕剧老艺术家15日在山东省吕剧院为来自中国各地的青年吕剧人才培训《姊妹易嫁》,从唱词、念白到动作、眼神都为晚辈仔细把关。当天清晨,山东省吕剧院排练...

    113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宫廷之雅:清代玉雕佳器赏析[图文]
    宫廷之雅:清代玉雕佳器赏析[图文]

    Lot.917清乾隆 白玉刻御制诗筒   1.7×10.3cm。 Diam。×High   收藏:薛慎微旧藏   纪录:北京拍卖会,2013年5月12日,编号695清代宫廷用器中,玉器数量众多,尤其是乾隆中期以后,和田玉料的取得更为便捷,且造办处专门设立玉作,选苏州等地技术高超的匠人入宫,因此各类宫廷陈设、佩饰等玉器层出不穷。玉雕圆形诗筒,质地洁白无瑕,内膛掏挖规整,顶盖子母口扣合。外壁阴刻隶...

    1674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