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火”出国门 河南“考古盲盒”出海加拿大[图文]

时间 : 06-11 投稿人 : 淼淼 点击 :

“火”出国门 河南“考古盲盒”出海加拿大 | 美术品鉴赏

在中国市场一上架就脱销的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考古盲盒”已“火”出国门。记者23日从河南博物院获悉,一批藏着众多“国宝级微缩文物”的“考古盲盒”已出海加拿大。

“火”出国门 河南“考古盲盒”出海加拿大 | 美术品鉴赏

图为6月22日,在位于河南郑州的河南博物院文创区,一名买家正在研究“考古盲盒”。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

“考古盲盒”是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创产品,它把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结合,将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藏进土中,需要消费者动手用“微缩洛阳铲”一点一点铲开泥土,挖出“微缩文物”,享受考古的快乐和成就感。

“火”出国门 河南“考古盲盒”出海加拿大 | 美术品鉴赏

图为6月22日,河南郑州,河南博物院一名工作人员展示“考古盲盒”开出的“微缩文物”。 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

河南博物院文创办运营主管刘维介绍说,首批“出海”加拿大的“考古盲盒”共2000个左右,已于6月15日从郑州发出,正在发往加拿大的路上,“是加拿大一家华人商超看中‘考古盲盒’市场,进行的集中采购。”

“此次走出国门的不单单是一款产品,更是给海外华夏儿女带去故乡的一些慰藉。”刘维说,这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让海外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考古,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据统计,自2020年12月以来,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屡屡脱销。截至目前,销售量已经超过26万个,销售额达到2100多万元人民币。

记者23日在河南博物院文创区看到,该区域内人来人往,多是冲着“考古盲盒”。一旁的休息区,一名小朋友在家长的帮助下打开“考古盲盒”,一把“微缩洛阳铲”是用来挖出藏在土里的“文物”。家长称,“感觉还真有点考古挖掘的意思。”

谈及推出“考古盲盒”初衷,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对记者表示,这种文创产品“通过体验考古学家的乐趣,理解文物,加深人们对历史和考古的认识”。他认为,考古和文物不该待在象牙塔里,考古人应该主动与民众走近。

相关文章

  • 深圳梅林中学“两个孩子的思维对话”艺术展小记[图文]
    深圳梅林中学“两个孩子的思维对话”艺术展小记[图文]

    两个孩子思维对话现场2016年6月22日,广东省深圳市梅林中学为本校高一16岁的学生孙乾玮、施文彬举办了一场“两个孩子的思维对话”绘画作品展和艺术研讨会,来自深圳教育界、美术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美术爱好者约百人出席了画展开幕式和研讨会。本次展览共展出丙烯作品近60幅。从画作整体表现看,孙乾玮的作品热烈、细腻、丰富;施文彬的作品则显得纯粹、纯洁、纯净。他们都非常善于运用色彩营造心目中的世界,体现了...

    499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英艺术家巧用薯条打造标志性景点[图文]
    英艺术家巧用薯条打造标志性景点[图文]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20日报道,英国艺术家佩鲁德斯·斯泰特(PrudenceStaite)和她的助理团队用10公斤重的薯条做出了英国多个标志性景点的雕塑,其中包括大本钟、巨石阵以及多佛白崖等。据悉,这些作品是为了庆祝由马铃薯协会(PotatoCouncil)组织的2014薯条周(ChipWeek2014)而创作的。现年33岁的斯泰特来自于英国格洛斯特郡,她用薯条创作的&ldquo...

    31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游客在国家重点文物泰顺一廊桥上用明火烧烤[图文]
    游客在国家重点文物泰顺一廊桥上用明火烧烤[图文]

    图片来自“泰顺百事通”微信公众号泰顺仙居古廊桥资料图片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木拱廊桥上,游客竟用明火玩起了烧烤。前天下午,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泰顺仙居古廊桥上。“游泳没游成!烧烤还是可以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前天,有网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这样一条信息,同时上传了7张照片。照片显示几名游客在一座木桥上烧烤的情景,木质的桥板上摆着火炉、调料和...

    654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重庆“床痴” 耗资200多万收藏百余张古床[图文]
    重庆“床痴” 耗资200多万收藏百余张古床[图文]

    30年间,渝北区收藏家协会的民间收藏家林泽绿陆续从全国各地淘来这些宝贝,特别是在古床的收集上,耗资200多万。为了存放这些宝贝,林泽绿在北碚区静观镇租了一处约4000平方米的仓库。在收藏圈中,林泽绿有“床痴”的绰号,自收藏古玩以来,林泽绿从全国各地一共淘回了近200张古床,数量之多、品类之广都属罕见。他收藏的古床大都是明清时代的,出自当时的大户人家。林泽绿称,为了买到一张心仪的床,他曾背...

    441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艺术家一颗玻璃珠中雕刻整个太阳系[图文]
    艺术家一颗玻璃珠中雕刻整个太阳系[图文]

    艺术家一颗玻璃珠中雕刻整个太阳系玻璃艺术家SatoshiTomizu制作了一系列斑斓美丽的玻璃球,并在里面雕画了整个太阳系和银河宇宙。行星由猫眼石以及纯金碎片制作而成。彩色玻璃拉出星轨的形状,好似在宇宙中不停运动和旋转。这些照片对球体内的细节进行了特写。实际上成品体积很小,并且每颗球都配有小吊环,穿上链子就可以变身为吊坠,让人佩戴在身上。让人想起黑衣人(MeninBlack)电影里那关键一幕。...

    462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古拙精致的清代梅花纹饰铜熏炉[图文]
    古拙精致的清代梅花纹饰铜熏炉[图文]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越是冷得彻骨,越能香得久远,这便是梅花。梅花不畏严寒,傲视冰霜,作为君子的象征,清高而不同流合污,历来被文人雅士所喜爱。古人很早就已懂得,香熏能够美容、祛痛、消除疲劳、排解抑郁,香熏与莳花、抚琴、品茗一起,被文人雅士奉为生活美学,也是在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中一种纯粹的生活艺术。熏香炉的由来年代久远,自汉代博山炉起,之后玉质香炉、翡翠...

    1483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从藏品中窥探古代科举考场的“记律”[图文]
    从藏品中窥探古代科举考场的“记律”[图文]

    高考前,在这冲刺复习的最后关头,老师们总要不厌其烦地叮嘱考生“带好准好考”、“考试中途不得上厕所”、“严禁作弊”等等。老师所强调的这些,其实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也同样重要,下面这三件藏品,正是科举考场“三大纪律”的见证。藏品:清代童试准考证纪律一:没有“浮票”不许入场科举考试也有准考证吗?当然了。准考证在明代被称为“浮票”,考生考试前每人发一张“浮票”和“座位便览”,没有这两样东西是不准进入考场...

    832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行为艺术家脸上凿洞:舌头牙齿清晰可见[图文]
    行为艺术家脸上凿洞:舌头牙齿清晰可见[图文]

    德国行为艺术家乔·米格莱在脸上凿开一个巨大的“人肉隧道”【环球网综合报道】很多行为艺术家热衷于用自己的身体来尝试极致的“人体艺术”。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27日报道,德国男子乔·米格莱(JoelMiggler)从13岁起就疯狂进行各种“改造身体”(BodyModifications)的尝试,近期...

    1224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收藏控米芾作伪画掉包遭苏东坡嘲讽[图文]
    收藏控米芾作伪画掉包遭苏东坡嘲讽[图文]

    米芾书法作品“巧偷豪夺”,一般都说作“巧取豪夺”。这个成语比喻用卑鄙的手段占有别人的财物或权利,殊不知这原本是书画史上一段风雅趣事。一次宋徽宗召见米芾,命他在御屏上书写《周官篇》,并亲自给他备好御用端砚。写完以后,米芾突然把笔掷于地上,捧着砚台跪在徽宗脚下说:“这个砚台臣已经濡染过,不能再让您使用了。”徽宗素知&ldqu...

    1234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月入万元:红木木匠原来系高富帅[图文]
    月入万元:红木木匠原来系高富帅[图文]

    江门新会举办木匠比赛,选手们正在制作一张木凳。在一些人的观念中,木工是个收入低、又辛苦的行当;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上周六,由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总工会、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门市城镇联社、江门市工艺美术协会联合主办的2014年江门市首届古典家具木工技能大赛总决赛在新会古典家具城举行,12支队伍会聚新会古典家具城博览中心上演“巅峰对决”压轴戏。在比赛现场,记者走访参赛的木工师傅发现,...

    136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天了噜 朝珠竟然有108颗[图文]
    天了噜 朝珠竟然有108颗[图文]

    (原标题:108颗朝珠)朝珠,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挂用。其中东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清十八世纪 御制东珠...

    384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山西青铜博物馆中那些被追回的“国宝重器”[图文]
    山西青铜博物馆中那些被追回的“国宝重器”[图文]

    最近一段时间,山西青铜博物馆火了!这是中国首座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物多达2200余件,上起陶寺,下至秦汉,跨越整个青铜时代。自7月份开馆以来,每天都有很多喜欢研究青铜器的人们前来参观。不过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这座博物馆中约700件展品来自近年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专项斗争追缴的文物。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们会说啥?今天且听这座“网红”博物馆中,几件被山西警方追回的“国宝重器”讲讲自己...

    137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广州一女民国藏品靠收集破烂获得[图文]
    广州一女民国藏品靠收集破烂获得[图文]

    民国咖啡厅近日,广州一栋红砖楼内举办了一个民国收藏展,从民国报纸、贵夫人证、牙雕,到民国大宅专用的意大利地砖和德国门锁、各式各样的玻璃器皿……这里所陈列的超过三百件民国时期用品及家具,都来自于一位广州女孩的收藏。文、图/黄岚民国藏品靠“收集破烂”获得民国时期,中西碰撞、大家辈出。作为这栋红砖楼的“主人”,所有的藏品都出自于古仔的收藏。“其实我玩收藏很多年了,从民国物品...

    1554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太极拳”“送王船”列入非遗代表名录[图文]
    “太极拳”“送王船”列入非遗代表名录[图文]

    记者从文旅部获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第15届常会于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线上召开。本届常会共评审57个国家申报的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以下简称“送王船”)两个项目,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

    1969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戒烟邮票里诉说远离烟的故事[图文]
    戒烟邮票里诉说远离烟的故事[图文]

    世界各国的戒烟邮票都极具视觉冲击力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这个特殊的纪念日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一些国家还专门发行了以戒烟为主题的邮票,借助邮票这一社会公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戒烟宣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世界第一枚戒烟邮票是前捷克斯洛伐克于1976年发行的,邮票名称《与吸烟作斗争》,面值2克朗。这枚邮票画面流畅,一对男女正吞云吐雾,青烟袅袅而上,幻化成一只狰狞的骷髅头,形象地阐释了吸烟会...

    1959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