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买黄金,盛世搞收藏”,活跃的民间资本对艺术品市场倾注了高度的热情。据文化部统计,国内约有5000万人涉足艺术品交易,湖北有近100万人。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省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傅中望,武汉荣宝斋总经理鲁静等艺术品经营专家、艺术家一致认为,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艺术品市场潜力不可估量。但行业诚信缺失、赝品泛滥、虚假鉴定、假拍拍假、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炒作等问题,长期积累不断涌现,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市场监管和法制建设亟待规范与完善。
张延华说,作假,是艺术品市场最大的敌人,特别是某些拍卖公司的作假行为。有些拍卖公司与送拍者勾结,联手做局,欺骗藏家,导致赝品在市场上流通,严重影响市场秩序,损害市场信誉。“若不解决作假问题,现有的繁荣最终会成为一堆泡沫。”
拍卖市场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洗钱的渠道,他们将原本不值钱的东西送拍,然后再委托他人,以极高的价格“买入”,从而达到洗钱的目的。这是艺术品市场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最终取决于参与者对市场的了解和对作品的认知水平。但目前在艺术品收藏热的表象下,却隐藏着买者鉴赏能力的先天不足。而经验不足、鉴赏能力不高的投资者的大量进入,也让投机者找到了造假缺口,促进了赝品的流行。
不少收藏者都购买过赝品,有人形象地用“交学费”来形容这一现象:“交学费考上中学,交多一点考上大学,再交多一点你就是博士生。总之,想不交学费是不可能的!”“鉴赏能力的提高,没有捷径。”傅中望建议人们,多到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感知、欣赏、享受艺术品,才能提升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才能“少交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