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小黄门谯敏碑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小黄门谯敏碑 |
时代 | |
门类 | 铭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46689)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小黄门谯敏碑❖图片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
小黄门谯敏碑❖简介
小黄门谯敏碑,纵:32.2厘米,横:38.85厘米不等。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宋翻刻明拓本,十三开半跋一开半。黄易鉴藏,题签、题跋并钤“黄小松珍藏印”。
碑立于汉中平四年(187年)。碑文记述譙敏生平事迹。书法流丽秀逸。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谯敏碑碑》为黄小松“汉魏五碑”之一,系翻刻本。黄易认为虽然是“重刻”,但可补订《隶释》不足,“则是本亦可贵也”。黄易定为“宋拓本”,后人则更倾向于认为是宋翻明拓。
相关知识科普
黄易
黄易(1744—1802年),书画家、篆刻家,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监生,官山东兖州府、济宁运河同知。他的绘画笔墨流畅,潇洒隽永,以山水和花卉为题材的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书法则以隶书擅长。作为著名篆刻家丁敬的学生,他经过努力学习与刻苦钻研,并广泛借鉴书法、碑刻中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工稳生动的篆刻风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美誉。黄易一生致力于金石碑版的研究,曾经四处寻访存世的残碣断碑,并加以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与著录,对我国传统金石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众不同的是,他亲自用画笔将每次寻访古碑的过程都完整地记录下来,绘制成许多作品,当时的艺术家们广为称颂。终年59岁。著有《丁黄印谱》、《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
汉魏五碑
黄易在《得碑十二图·良友赠碑图》跋中记:“历城王古愚先赠余凉州刺史魏元丕、庐江太守范式二碑,是泰安赵相公家物,签题曰‘汉碑十’,知不止一册。<?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