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玉卧鹿寿星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11-20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玉卧鹿寿星山子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玉卧鹿寿星山子
时代
门类 玉石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8980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玉卧鹿寿星山子❖图片

玉卧鹿寿星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卧鹿寿星山子❖简介

玉卧鹿寿星 山子,明,长8.5厘米,宽5厘米,高11.5厘米。清宫旧藏。

山子玉色青绿,玉中有杂色。雕一鹿卧地,寿星老人坐于鹿背。老人长头大耳,长髯,右手持龙头杖,左手抚腰带。鹿回首,依老人长袖,头顶有枝杈形角,身饰“米”字形花纹。

作品造型繁简相宜,老人头部的雕琢细腻而鹿则仅具外形,衣褶也只以直线及折线表示,仅有少量弧线。这类雕饰风格在明代玉器中多有运用。


相关知识科普


寿星

即老人星,人们常把其塑成头部长而隆起的老人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寿的象征。

山子

山子是一种以山石为主体的立体景观,主要流行于明、清,以竹、木、牙、石、玉等材质制成,宋代的作品目前发现的很少。

相关文章

  • 玉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璧,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外径22.1厘米,内径4.2厘米,厚1厘米。青绿色玉质,玉料斑驳,表面有大量的黄褐色沁斑。玉璧扁平,厚薄不匀,外壁有旋磨痕,也非正圆。器表光素无纹,两面均有多道线切割痕,内孔壁两面对钻,并有台阶痕。玉璧在中国古代玉文化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人认为其象征着上天,为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即所谓的“苍璧礼天”。以后玉璧也被视为重...

    1368 玉璧 良渚文化 沁斑
  • 玉刻图长方形板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刻图长方形板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长11.4厘米、高8.3厘米、最厚1厘米1987年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M4出土,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玉已鸡骨白化,表面有微黄色沁。整器略呈长方形,正面略弧凸,反面稍内凹,光素无纹,两面均抛光。四周以实心桯钻两面打孔,共22个。玉版正面抬高,三边缘琢出台阶。正面刻纹,中部一小圆,内琢刻八角形纹,两两一组呈十字。小圆外琢磨一大圆,大小圆之间以直线平分为八个区域,每个...

    149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白玉双蟹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双蟹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双蟹,清,高3.6厘米,长16.8厘米,宽11厘米。以白玉圆雕相对的二蟹,双鳌各夹持芦花、芦穗一枝。背甲玉色略青。二夹传芦谐音“二甲传胪”,意寓科举及第。据《史记》索引,上传语告下为胪。科举时,殿试后宣读皇帝诏命唱名叫传胪。传胪之制始于宋代,进士在集英殿宣唱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唱,由閤门承接,转传于阶下,卫士六七人皆齐声传名而高呼,称为传胪。至明代,称会...

    649 圆雕 殿试 会试
  • 白玉兔形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兔形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兔形佩,明,长4.8厘米,高2.8厘米,厚1厘米。佩白玉质,玉料表面略有麻坑点,圆雕一兔,圆眼,回首,口衔灵芝,灵芝镂雕。兔耳相交,中套一圆环,可悬挂。玉兔前腿前伏,身上毛纹竖立,回首之态显得十分机敏。此器雕琢简洁明快,抓住了白兔回首的那一刹那神态,惟妙惟肖,极具动感。兔子在人们心目中常是机灵敏捷的象征。明清时期,玉雕设计中常常又让兔子口衔灵芝,灵芝更增...

    1287 玉兔 圆雕 灵芝 镂雕
  • 青玉兽耳仿古铜纹带座彞式炉 -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玉巫人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巫人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巫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高14.6厘米,宽6厘米,厚4.7厘米。黄绿色玉料,身上有大面积铁褐色沁斑。人像蛋形首,尖下颏,面部窄而前凸,眼睛及嘴部均以阴刻线刻画。全身赤裸,唯头上戴一动物头形的冠帽,动物眼睛圆凸,有两个竖直的长角,双耳镂空。冠帽前缘、人首额头处有浅刻的网格纹。人像细腰长腿,呈坐姿,上肢弯曲抚于腿上。后颈部有大的对穿孔,可以悬挂佩带。这件玉器...

    1288 红山文化 沁斑 阴刻 镂空
  • 白玉卧犬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卧犬 - 故宫玉石器藏品

    宋,高1.5厘米,长5.6厘米,宽3厘米白玉质,半圆雕,底部较平。狗卧状,体瘦露骨,回首卷尾,系颈圈,上挂铃铛。宋代玉器的最大特点是生活气息浓厚,民俗性较强,这一点从玉狗所系的颈环和铃铛上即有所体现。宋代玉狗纹饰过渡圆滑,整体显得圆润可爱,打磨精细不扎手,这一点有别于明、清玉狗。...

    1526 圆雕
  • 玉云龙纹炉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云龙纹炉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云龙纹炉,宋,高7.9厘米,口径12.8厘米。炉青玉质。体圆形,侈口,无颈,垂腹,圈足外撇,两侧对称饰兽首吞耳。通体以“工”字纹为地,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器内底阴刻乾隆七言诗一首:何年庙器赞天经,刻作飞龙殿四灵。毛伯邢侯异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依然韫匵阅桑海,所惜从薪遇丙丁。土气羊脂胥变幻,只余云水淡拖青。末署“乾隆戊戌孟秋御题”。宋时,受理学“格物致...

    1924 龙纹 阴刻 四灵 毛伯邢侯 周制 祖丁父癸 羊脂 三代
  • 碧玉镂雕双婴耳荷叶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镂雕双婴耳荷叶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 镂雕双婴耳荷叶杯,清,口径6.8厘米X6厘米,高4.2厘米。...

    947 碧玉 镂雕
  • 玉兽纽夔龙纹樽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纽夔龙纹樽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纽夔龙纹樽,明,通高11.2厘米,口径6.2厘米。清宫旧藏。樽玉料青白,略显黄色。圆柱状,一侧为环形杯柄,柄上部有扳。樽深腹,平底,其下3足。樽身外壁饰夔龙纹及谷纹,下部近3足处分别饰兽面纹。盖隆顶,盖面上等距立雕3个兽形钮,似羊,盖面中部饰涡纹。樽为古代酒器,在汉代较流行,常见有铜、漆、玉质作品。此件作品与汉代玉樽相似,花纹略有变化,工艺不如汉代作品精...

    867 夔龙 龙纹 谷纹 兽面纹 涡纹
  • 玉钺 - 河南博物院玉器
    玉钺 - 河南博物院玉器

    玉钺春秋 长15.4厘米,上宽4厘米,下宽6.3厘米,厚0.8厘米 1988年河南省光山县黄季佗父墓出土 体略呈扁的长方形,上端窄,下端略宽并有圆弧刃。器身一面光素,另一面饰有一符号。器身两边饰有对称的齿牙。钺的上端有一单面钻孔。 钺原本是一种工具和兵器,它是由斧演变而来。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很多遗址中就有发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变成了礼仪中的权杖之物。...

    1078 玉器 玉钺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玉大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大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大璧,齐家文化,直径31.6厘米,好径6.5厘米,厚1.1厘米。...

    1244 良渚文化
  • 碧玉葫芦万代莲座高把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葫芦万代莲座高把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葫芦万代莲座高把杯,清,高18.1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7.4厘米。清宫旧藏。杯为一对,碧玉质地,由杯体与柄足两部分连接而成。杯体为钟铃倒置形,柄为葫芦形,杯体与葫芦形柄之间有一俯仰莲瓣形座,柄下为双层圆座。杯由上至下分别雕琢藤蔓、葫芦、缠枝莲、莲叶、雷纹等纹饰。清代宫廷中各种形制的玉酒具一应俱全,且多为构思巧妙、工艺精细之作。此对杯造型独特,雕琢细...

    1147 碧玉 缠枝 缠枝莲 雷纹
  • 白玉镂雕双兔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镂雕双兔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镂雕双兔佩,元,高4.3厘米,宽2.7厘米,厚1厘米。佩白玉质,料上有淡黄皮色,为和田籽料。整器略呈长方形,多层镂空 透雕而成。正面雕琢柞树、灵芝形祥云,云上托起一轮圆月。树下两只白兔,一大一小,似为一雌一雄,双耳竖立,毛纹细密,均蹲坐回首,大者抬首望月,小者回望大兔,神态安详。山石成为第二层镂雕,双兔、柞树、祥云均以山石为背景,颇有立体感。在我国古代神...

    628 镂雕 镂空 透雕 灵芝 玉兔
  • 青玉卧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卧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清,高2.7厘米,长5.5厘米青玉质,圆雕。狗呈卧姿,昂首,双睛外凸,前爪对合,后爪蜷缩于身下,尾分三束上翘。背部凸雕出明显的脊骨,脊骨两侧用简练的阴线刻画出肋骨。狗颈系有项圈。这是一只属哈巴狗类型的小型犬,于1956年由孙瀛洲先生捐赠。...

    766 圆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