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玉鼻钮“刘憙”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玉鼻钮“刘憙”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玉鼻钮“刘憙”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0645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玉鼻钮“刘憙”印❖图片

玉鼻钮“刘憙”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刘憙” 玉印

玉鼻钮“刘憙”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刘憙” 玉印钤本

玉鼻钮“刘憙”印❖简介

玉鼻钮“刘憙”印,印面2.1×2.1厘米,通高1.3厘米。

此为东汉私印,玉质,琢造,鼻钮残。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刘憙”二字,字口较深而平整。现此印表面原材质之色已不可辨,遍体已沁成骨色,旧称“鸡骨白”,又似浅色蛋皮,但其光泽仍莹莹可鉴,润泽晶莹,使人爱不释手,惟质感略轻。

20世纪40年代初,戴福保由湖南长沙近郊访得此印,一度不敢出示他人,后于前往北平的路上悄悄赠与腻友,并嘱珍藏。此事被吴龙升得知,时值倪玉书正致力于收集古玉印,遂告之此事。倪氏得知后急欲得到此印,恳请戴福保同其友人商量割爱,终了此愿,欣喜若狂,遂称此印不须考证即可定为汉代皇室重物。此印文字极其工整,可作为东汉印之文字的标准。


相关知识科普


鸡骨白

玉器长年埋于地下,受外界有害物质沁蚀后仍带少许光泽,色如水煮之鸡骨,故俗称鸡骨白。又因似石灰之色,也称石灰古。

北平

即今北京。辽代称燕京,后称南京。金代亦称燕京,后称中都。元代亦称燕京,后称大都。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征虏大将军兼右丞相徐达入元都,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改称北京。清代沿用。辛亥革命后,于1928年6月改称北平。1949年9月北平改称北京。

倪玉书

倪玉书(1903-1967年),河北武清县人。1918年在北京同益恒古玩铺学徒, 1939年同师弟陈鉴堂合作开设鉴宝古玩店,40年代初两人分手,自己在苏州胡同三元庵处独立经营鉴宝古玩店。对鉴别青铜器有独到见解,时人称之为鉴定铜器的“三杰”之一。但其师父曾在同行中揭徒弟的底,说他经营铜器常以赝品充当真品,珍品自藏。倪玉书善书法,常书写对联、扇面和匾额。“文革”初期被赶回武清县家乡,后溺水而亡。

相关文章

  • 银镀金蹲龙纽“贵妃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银镀金蹲龙纽“贵妃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贵妃之宝”,清晚期,银镀金质,蹲龙纽方形玺,满汉文篆书。面13.1厘米见方,通高9.8厘米,纽高5.9厘米,附系黄色绶带。此宝宝文为满文和汉文篆书“贵妃之宝”四字。贵妃之宝是册立贵妃时颁发的用以证明贵妃身份地位的信物,为宫廷重要的典章文物。关于贵妃金宝,《清史稿》记载:“皇贵妃金宝,清、汉文玉著篆,蹲龙纽,平台,方四寸,厚一寸二分。贵妃金宝,与皇贵妃同。”...

    195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二十五宝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二十五宝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二十五宝玺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乾隆以前,御宝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初年,可称为国家御宝之印玺已达二十九种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关文献的记载失实,用途不明,认识错误甚多,造成混乱状况。针对这种情况,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对前代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次,将其总数定为二十五方,并详细规定了各自的使用范围。这二十五方...

    825 大清受命之宝 皇帝奉天之宝 大清嗣天子宝 皇帝之宝 天子之宝 皇帝尊亲之宝 皇帝亲亲之宝 皇帝行宝
  • 铜蛇纽“白水弋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蛇纽“白水弋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蛇纽“白水 弋丞”印,印面边长2.5厘米,印台厚0.6厘米。印铜铸,方形,蛇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印文保留有秦篆风格,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白水弋丞”四字。此印是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以前之官印,尚有秦官印遗风。...

    907 白水 弋丞
  • 藏文“大明皇帝谕旨”“皇帝仁波切”木两面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藏文“大明皇帝谕旨”“皇帝仁波切”木两面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长3.6厘米,宽3.6厘米藏文两面印,一面译“大明皇帝谕旨”,一面译“皇帝仁波切”。“仁波切”为藏文音译,意为“珍宝”或“宝贝”,是藏传佛教中对最亲切及崇敬之人的尊称,用于此处,当为“御宝”意。...

    71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鼻钮青鸟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青鸟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青鸟图案印,西汉,印面直径2.3厘米,通高0.9厘米。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图案,形状为一只背负筐篓的青鸟。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青鸟是西王母的侍鸟。西王母住在“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山海经·海内北经》记龟山,“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汉代神话中有关东王公、西王母的故事颇多,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设祠求神是十分普遍的。晋代...

    154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田黄石“乾隆宸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田黄石“乾隆宸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乾隆宸翰”印,清乾隆,田黄石质,长3.6厘米,宽3.6厘米。...

    426 宸翰
  • 白寿山石双狮纽“所其无逸”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寿山石双狮纽“所其无逸”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寿山石双狮纽“所其无逸”玺,清末,通高8.7厘米,纽高3.1厘米,印面3.2×3.2厘米。清宫旧藏。印为白寿山石,双狮纽,为溥仪闲章之一。印文典出《尚书•大禹谟》:“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遵照旧例,朝廷所颁谕旨必须用皇帝特殊指定的印章方能生效。此印为溥仪退位后在天津时用于其“谕旨”上的玺印。...

    1119 寿山石 所其无逸 闲章 尚书
  • 铜柄钮“太尉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太尉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太尉之印”,北元,印面10.0×10.0厘米,通高9.5厘米。印铜铸,柄钮。印台3层,逐层上敛。印文为八思巴文字体,朱文,左上起顺读。印背有楷书体刻款“太尉之印。宣光元年十一月 日,中书礼部造”。此为北元政权官印。元朝担任太尉之职见于史籍记载者皆为元政权在中原统治时期。此印有“宣光”年款,表明是元政权在中原的统治被推翻后北走塞外,蒙古贵族孛儿只斤爱猷...

    883 太尉 北元 八思巴 八思巴文
  • 黄玉鼻钮“乐成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乐成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乐成王玺”,明,印面2.1×2.1厘米,通高1.7厘米。清宫旧藏。印黄玉质,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乐成王玺”四字。印材色黄如蜡,晶莹不足而润泽细腻。此印为明代托名晋代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乐成王”本为晋代封王,有二人,一为司马融,一为司马融的侄子司马钦,后过继为司马融之嗣子。司马融之父彭城元王司马植是晋代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堂...

    1676 黄玉 司马
  • 寿山石“嘉庆宸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嘉庆宸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嘉庆宸翰”印,清嘉庆,寿山石质,通体浅浮雕松石小景。汉文篆书。面3.3厘米见方,通高7.5厘米。此宝质地一般,有微细裂痕,颜色深浅不一,但治印者因形就势,用浅浮雕技法雕出苍松、山石、亭榭,布局恰到好处,巧妙地掩盖了石材本身的瑕疵,堪称妙品。此宝在嘉庆帝御笔上钤用较多。...

    1058 宸翰 寿山石 浮雕
  • 青田石“鄞马氏凡将斋藏书”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鄞马氏凡将斋藏书”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鄞马氏凡将斋藏书”章,近代,马衡篆刻,印面6.4×1.1厘米,通高4.9厘米。印青田石制,长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朱文,上起顺读“鄞马氏凡将斋藏书”8字,印面有阳线边栏。边款阴刻楷书体“此八年前作,以石有伤损,欲改作之而人事冗迫,至今不果,顷以书籍整理毕事,特检出复治之,时廿有一年一月十有三日也。马衡。”因材施以单行行文,是藏书印常用的布局方法之...

    1362 凡将斋 马衡 素面 阴刻
  • 铜蹴鞠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蹴鞠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蹴鞠图案印,西汉,印面1.6×1.6厘米,印体厚0.5厘米。印铜铸,双面,一面凹铸图案,表现两人对面站立,各用足面颠球,进行比赛。另一面为百戏图案,形象较粗略,大约为伞下两人相背而坐。“蹴”指用脚踢或颠动物品,“鞠”指有填充物的皮球。蹴鞠作为我国古老的足球运动屡见于历代史籍。击剑、射猎、赛马、蹴鞠在汉代皆为主要运动项目,极具竞争性。...

    46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田石“臣心如水”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臣心如水”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臣心如水”章,清,桂馥篆刻,通高10厘米,印面边长4.1厘米。石章青田石质,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书体,朱文,右上起顺读“臣心如水”四字。边款行书体阴刻“圆则中规,方则中矩,或横牵而直竖,或将放而更留,此汉印不传之秘,桂馥。” 此印印文为汉代郑崇语(见《汉书·郑崇传》),即廉洁自守、清白如水之意。印面宽边栏,印文笔划转折规矩,宁静和谐。...

    949 桂馥 素面 阴刻
  • 玛瑙螭纽“菑畬经训”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玛瑙螭纽“菑畬经训”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菑畬经训”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玛瑙质,螭纽方形玺。篆书。面1.8厘米见方,通高1.6厘米,纽高0.9厘米。...

    170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水晶连环桥纽“同治尊亲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水晶连环桥纽“同治尊亲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同治尊亲之宝”,清同治,水晶质,连环桥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4.8厘米见方,通高5.2厘米,纽高2厘米。同治帝宝玺。此宝用一块水晶雕制,尤其是桥纽及连环,雕刻难度很大,不易成型,故十分难得。此宝曾钤于慈安皇太后、《行乐图》以及咸丰帝定陵神道碑之上。...

    172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