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孔雀绿釉鱼藻纹盘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孔雀绿釉鱼藻纹盘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45706)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孔雀绿釉鱼藻纹盘❖图片
孔雀绿釉鱼澡纹盘
孔雀绿釉鱼澡纹盘款识
孔雀绿釉鱼藻纹盘❖简介
孔雀绿釉 鱼藻纹盘,明正德,高3.4厘米,口径17.7厘米,足径10.4厘米。清宫旧藏。
盘撇口,浅弧壁,圈足。盘内施白釉,无纹饰。外壁孔雀绿釉青花鱼藻纹装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正德年制”四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我国传统的主流青花瓷器是白釉青花瓷器。孔雀绿釉青花瓷器始烧于元代景德镇窑。其做法是先用青料在成型后的坯胎上描绘图案纹饰,用毛笔蘸白釉在有纹饰处涂薄薄一层,以遮盖纹饰,入窑经高温素烧。然后施孔雀绿釉,再次入窑经中温(950~1050℃)焙烧而成。青花图案呈蓝黑色。
孔雀绿釉青花鱼藻纹盘是传统品种,创烧于明代宣德官窑,成化、正德官窑沿袭,但图案越来越简单。在孔雀绿釉的掩映下,鲭、鲌、鲤、鳜四条鱼好似悠闲地畅游于碧波之中,使人赏心悦目。
相关知识科普
孔雀绿釉
一种呈色翠绿透亮似孔雀羽毛的低温色釉,又称翡翠釉、吉翠釉,最早见于宋代磁州窑,以铜为着色剂,釉色有深、浅两种。明代正德时期孔雀绿釉的烧制达到鼎盛阶段,色泽青翠鲜艳。清代康熙年间孔雀绿釉极为盛行,釉色深重葱翠,也有的色浅淡而鲜艳。其釉面薄厚不同,但均开有细碎纹片。
鱼藻纹
在陶瓷发展史上,鱼纹出现较早,新石器时期陶器上已有发现,以后历代沿袭。“鱼”、“余”同音,具有“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含义。鱼藻纹成为各个时期瓷器装饰的传统题材,在明清两代尤为常见。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花瓷
唐人对黑色釉地上饰以天蓝或月白等色花斑的瓷器的称谓。唐代工匠为了改变黑釉瓷器的单调色彩,创造性地在黑色的铁质底釉上施加以铜、锰、钛、磷酸钙等为原料的釉料,经高温烧制,釉料相互融合、浸润,变化出黑蓝、天蓝、褐色、月白等彩色斑纹,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产地主要有河南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产品以腰鼓最为著名。 20世纪60年代,以陈万里、冯先铭为代表的古陶瓷研究者,先后在河南省的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发现唐代烧制花瓷的窑址。其制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黑色或黑褐色釉饰以月白或灰白彩斑,多产于河南鲁山段店及禹县下白峪和山西交城;一类为黑色、褐色或钧蓝釉色饰以天蓝色彩斑,出产于河南郏县黄道窑和内乡二处。这些窑址出土的标本为我们廓清了唐代花瓷的生产状况。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素烧
将成型而未上釉的坯体先进行一次焙烧,称素烧,温度约在800—1100℃以上。唐三彩器一般采用二次烧成法,即先素烧,然后施彩色釉,再第二次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