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王羲之行草书雨后帖页(宋摹本) - 故宫书法类藏品

10-22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王羲之行草书雨后帖页(宋摹本)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王羲之行草书雨后帖页(宋摹本)
时代
门类 书法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5388-1/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行草书雨后帖页(宋摹本)❖图片

王羲之行草书雨后帖页(宋摹本)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雨后帖页

王羲之行草书雨后帖页(宋摹本)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雨后帖页——董其昌题跋

王羲之行草书雨后帖页(宋摹本)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雨后帖页——邹之麟题跋

王羲之行草书雨后帖页(宋摹本)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雨后帖页——邹之麟题跋

王羲之行草书雨后帖页(宋摹本)❖简介

《雨后帖》页,晋,传晋王羲之书,纸本,行草,纵25.7厘米,横14.9厘米。

释文:

今日雨后未果奉状,想□能于言话,可定便得书问,永以为训。妙绝无已,当其使转。与都下□信,戴适过于□也。羲之。

署款下一草押不识,又“禹民”二字题名。

鉴藏印有 “世南”、“贞观”(画描墨印),以及“四代相印”(朱文,伪)、“志东奇玩”(朱文,伪)、“绍兴”(朱文联珠),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诸印。

帖后有元邓文原,明董其昌题跋各一段,明邹之麟题跋两段。

《雨后帖》传为王羲之所书的一通信札,所谈之事不可考,书字不够规范,个别字难于辨认。

此帖最早见于清代安岐 《墨缘汇观》:“雨后帖,草书,纸本,唐模,有‘世南’墨印。”今专家鉴定认为此帖并非王羲之亲书原迹,依据有三:一是此帖上清代以前的钤印中除“绍兴”外皆不真。书法确有沉雄古雅之气,但与《姨母》、《丧乱》诸帖和《兰亭序》对比相去甚远。二是从用纸分析,纸为深褐色带有细横帘纹的竹纸。而竹纸在晋代是没有的,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九曾云:“今人以竹为纸,亦古所无有也。”三是晋代的书写工具是实心笔,行笔时笔毫开叉而经常出现贼毫,然《雨后帖》则用兼毫笔,笔画既软又肥,字距之间笔势连带而出现牵丝,无一笔贼毫出现,因此不应为晋时所书。

从此帖的墨色浓淡变化观察,与运笔的启收、顿挫转折的徐疾和用力相吻合,无勾摹痕迹,因此判断此帖应是古临本,书写年代在北宋至南宋绍兴以前。

《书画记》《平生壮观》、《墨缘汇观续录》、《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相关知识科普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早年以卫夫人(铄)为师,草书学张芝,正书则取法钟繇,又博览秦汉篆隶碑刻名迹,自出机杼,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评者谓其草书浓纤折衷,真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而体势自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对日本书法界也有深刻影响.有“书圣”之誉。所书《兰亭序》尤脍炙人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传世唐代摹本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寒切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上虞帖》等,刻本有《乐毅论》《十七帖》以及唐僧怀仁集王书的《圣教序》等。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邓文原

邓文原(1258—1328年),字善之,绵州(今四川绵阳)人。曾官翰林修撰,预修《成宗实录》,江浙儒学提举、国子祭酒、经筵官等。擅楷、行、草书,尤以章草著称于世,与赵孟頫、鲜于枢齐名。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邹之麟

邹之麟(生卒年不详),字臣虎,号衣白,自号逸老,又号昧庵,江苏武进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举南京乡试第一,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博览群书,文辞歌诗皆追摹古人。清顺治二年(1645年)后,闭门致力于翰墨。山水法黄公望、王蒙,用笔圆劲古秀,用墨浓淡相宜,构图简练朴质,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晚年应酬之作皆出捉刀,惟有钤“阿谁章”者为其得意之笔。

安岐

安岐(1683—1745年以后),字仪周,号麓村,别号松泉老人。先世为朝鲜人,后入八旗籍,居天津。其父是康熙年间津门大盐商,家资甚富。安岐酷嗜古今书画名迹,在津建沽水草堂,书斋名古香书屋,中贮历代名家翰墨,一时有“收藏之富,甲于海内”之誉。乾隆七年(1742年)60岁时,他将积累数十年之书画札记汇成一帙,共六卷,名《墨缘汇观》。其藏品后多归入乾隆内府。主要鉴藏印有“仪周鉴赏”、“安岐之印”、“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安仪周家珍藏”、“朝鲜人”等。

《墨缘汇观》

中国书画著录书。清安岐编著。正编四卷,法书、名画各二卷;续编二卷,法书、名画各一卷。正编法书著录始自三国魏钟繇《荐季直表》、西晋陆机《平复帖》,止于明代董其昌;名画著录始自晋顾恺之《女史箴图》、隋展子虔《游春图》,止于明代董其昌。记载作品内容、纸绢,摘录题识、印章。所录宋代以前之画颇多考订。间有论及画家之笔墨或画法特色,可资鉴别真赝。续录一卷名画始自晋顾恺之书《洛神赋》并图卷,而迄明陆治《种菊图》止,凡121种,亦多名品。续编仅载标题,略记大概。两编所收书画大都为著者自藏,间有求售而未购之物。是书鉴裁精审而有卓见,颇资参考。

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春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集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兰亭序》,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书法遒媚劲健,精美绝伦,为历代楷模。

帘纹

造纸工匠在使用可移动的竹帘捞纸时,因编织竹帘时多有缝隙留存,导致阴干的纸面上呈现明显的纹路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次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熙宁时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对王安石所行新政有异见,上书神宗,遂被贬谪黄州。元祐间复起用,任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绍圣四年(1097年),党争又起,再谪惠州、儋州,后遇赦北返,病殁常州,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诗清新雅健,风格独具。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书法,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家数。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工画竹,学文同,为湖州竹派之一。能作枯木、怪石、佛像,出笔奇古。论画力主“神似”,并提倡“士夫画”,强调诗画一律,为古代文人画先驱。传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传世绘画有《古木怪石图》卷、《枯木竹石图》卷(与文同《墨竹图》卷合装),现藏上海博物馆。著有《东坡七集》、《经进东坡文集事略》等。

贼毫

指晋朝人使用的一种坚硬而吸墨不太多的有心笔(笔头中心有芯,外缚笔毫),书写时在转折、挑趯或出锋处常有笔毫露在笔画之外,古人称它为“贼毫”。

兼毫笔

用软硬两种动物毛制成的毛笔。制法多以一种毫毛为柱(笔芯),配以他毫覆盖其上,使笔性刚柔相济。兼毫笔有七紫三羊、三紫七羊、五紫五羊、鸡狼毫、虎狼毫、鹿狼毫等多种。

《书画记》

清代鉴赏家吴其贞编纂。吴其贞是经营古玩的安徽商人,经常往来于江浙各地,与当时的一些鉴藏家有所交往。这种交往与积累锻炼了他的鉴赏水平,也成就了他的书画著录书--《书画记》。全书六卷,按顺序记录了吴氏本人的收藏及其所见的书画真迹。内容丰富,记录详实,注明了作品的名称、作者、部分题跋、行款位置、尺幅大小、印记、纸绢、装潢,甚至还注明了鉴赏记录的具体时间,是一部非常有参考价值的较为可信的著录书。

《平生壮观》

清代鉴赏家顾复编纂。顾复,字来侯,自号方泾上农,明末遗民。《平生壮观》著录作者所见书画,全书十卷,其中法书五卷,绘画五卷。以时代顺序简录,各件略加评论,辨其真伪,但有误记印记多处。成书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有徐乾学序及自序。

石渠宝笈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石渠

西汉高祖四年(前200年),萧何在未央宫正殿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柯家寨村西)建造国家藏书机构,以收藏入关所得秦之律令、图籍。其下砌石为渠以导水,因称“石渠阁”。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诏太子太傅萧望之,诸儒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戴圣、刘向等,于阁内讲五经异同,增立博士。至成帝时藏秘书于此。此后,“石渠”便成为皇家收藏图书典籍之所的专称。

相关文章

  • 顾禄隶书诗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顾禄隶书诗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诗帖》,元,顾禄书,纸本,册页,纵25.8厘米,横54.2厘米,隶书,16行,106字。释文:南宋名臣后,簪缨奕世闻。自公承嗣续,不敢忘殷勤。去浙来吴下,依淞近水濆。通波宜卜筑,沃土趁耕耘。堂构增弘敞,仓箱益富殷。双亲跻上寿,诸子搃工文。室有芷兰馥,衣无绮縠纹。一家崇礼让,万石着劳勋。重赋恒先集,同侪耻莫群。承事郎前太常典簿官同郡顾禄谨中譔。款钤“顾禄私印...

    873 顾禄 册页 安岐 衡永 淞江 杨维桢 张商英
  • 沈度楷书敬斋箴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沈度楷书敬斋箴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敬斋箴》页,明,沈度书,纸本,楷书,纵23.8厘米,横49.4厘米。款署“永乐十六年仲冬至日,翰林学士云间沈度书。”钤“沈民则”、“玉堂学士”、“自乐轩”3印。鉴藏印有“秦汉十印斋藏”、“张吉熊印”、“日藻珍玩”3方。作品乃沈度62岁时书。结字端正严谨,笔笔工致稳健,体态珠圆玉润,表现出精湛的功力,是“台阁体”的经典之作。只是因过于关注精巧与雅致,故笔墨较...

    416 敬斋 沈度 冬至 台阁体 王文治
  • 致嵇亭札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致嵇亭札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致嵇亭札》清,潘世璜,纸本,纵17cm,横13.3cm潘世璜(1765—1829),字黼堂,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乙卯恩科探花。潘奕隽之子,状元潘世恩从兄。潘世璜与潘世恩、潘祖荫合称为“苏州三杰”。此札为潘世璜写给“嵇亭”的书信,信中先说到与嵇亭日前畅饮清言的场景,又提及陶氏请自己转求嵇亭为其写作品一幅的事情。此札。用笔娴熟,书写顺...

    152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书法类藏品
  • 泰不华篆书陋室铭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泰不华篆书陋室铭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陋室铭》卷,元,泰不华书,纸本,篆书,纵36.9厘米,横113.5厘米。释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階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至正六年正月廿八日白野兼善书。鉴藏印有“安岐之印”、“朝鲜人”、“佩裳宝藏”、...

    600 泰不华 孔子 安岐 后隔水 罗天池 刘禹锡 徐铉 海山仙馆帖
  • 马愈行书暑气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马愈行书暑气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暑气帖》页,明,马愈书,纸本,行书,纵23.7厘米,横38厘米。释文:暑气初平,颇有凉思。十一日敬洁一觞,敢请移玉过寒舍话旧片时,惟不外是荷。署款:“马愈奉医相杜先生阁下。” 钤印“抑之”。鉴藏印有“朱之赤鉴赏”、“顾崧之印”、“仪周鉴赏”、“伍元蕙俪荃氏”、“张珩私印”、“周氏作民”等诸方。帖后有清陈其锟题跋两行。《暑气帖》是马愈邀请朋友医相先生来访叙旧...

    1283 马愈 朱之赤 张珩 陈其锟
  • 王宠楷书送陈子龄会试诗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王宠楷书送陈子龄会试诗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送陈子龄会试诗》页,明,王宠书,纸本,册页,纵23.2厘米,横36.3厘米。楷书,18行。 钤“太原王宠”、“王履吉印”印2方。收藏印钤“秦汉十印斋藏”、“兰陵文子收藏”、“祥伯”、“辛谷经眼”等印。文中“陈子龄”为王宠门人。此诗书法极尽涩拙之态,每一笔画均似在牵掣中运行,绝无流动率意之痕,结构亦不求平整,看似散漫不经,实寓险绝之势,而又略带行书法,按王宠...

    893 会试 王宠 册页 王履
  • 王守仁行书铜陵观铁船歌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王守仁行书铜陵观铁船歌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铜陵观铁船歌》卷,明,王守仁书,纸本,行书,纵31.5厘米,横771.8厘米。释文:铜陵观铁船,录寄士洁侍御道,契见行路之难也。青山滚滚如奔涛,铁船何处来停桡。人间刳木宁有此,疑是仙人之所操。仙人一去已千载,山头日日长风号。船头出土尚仿佛,后冈有石云船稍。我行过此费忖度,昔人用心无己忉。由来风波平地恶,纵有铁船还未牢。秦鞭驱之不能动,奡力何所施其篙。我欲乘...

    1366 王守仁 米芾 徐渭
  • 金农隶书沈周叙事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金农隶书沈周叙事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沈周叙事》轴,清乾隆,金农书,纸本,楷书,纵155.4厘米,横36.9厘米。 此作是记录关于沈周的一段典故,体现出其不附权贵,高洁清雅的品质。金农书法出入楷隶之间,所创“漆书”尤为奇古。此轴多侧锋运笔,圭角锋棱鲜明,起笔与收笔刻意直切成形,横划粗而直划细,勾划多用转笔作波送出。综观全文,笔画方劲沉厚,墨色浓厚,寓有篆籀遗势。释文:“曹太守者新构察院成,欲图...

    1490 沈周 金农 漆书
  • 董其昌行楷书论书并书杜甫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董其昌行楷书论书并书杜甫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论书并书杜甫诗》卷,明,董其昌书,纸本,行楷,纵103厘米,横119.5厘米。释文:《宝章待访录》有王方庆进王氏祖宗尺一,皆羲、献以后书。而王子猷一帖,俊秀逈异。王僧虔遂踵其体,苏东坡亦习之。然偃笔为累,失晋时风流矣。曾见“苏过”、“六言”二帖近之。丙子首夏之望。玄宰。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疑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卷有余地,再补杜陵一绝。...

    1771 杜甫 董其昌 养心殿 全唐诗
  • 鲜于枢行书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鲜于枢行书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元,鲜于枢书,纸本,行书,纵32厘米,横342厘米。 释文: 舊俗疲庸主,群雄問獨夫。譏歸龍鳳質,威定虎狼都。 天屬尊堯典,神功協禹謨。風雲隨絕足,日月繼高衢。 文物多師古,朝廷半老儒。直詞寧戮辱,賢路不崎嶇。 往者災猶降,蒼生喘未蘇。指揮安率土,盪滌撫洪爐。 壯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玉衣晨自舉,鐵馬汗長趨。 松柏瞻虛殿,塵沙立冥途。...

    1640 鲜于枢 宋濂 梁清标 杜甫 柳贯 平生壮观 石渠宝笈
  • 乾隆帝行书麦色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乾隆帝行书麦色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麦色诗》轴,清,乾隆帝书,纸本,行书,纵75.7厘米,横94.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过河逢麦色,寒暖北南殊。因忆尤教喜,入诗兼可图。未成风摆浪,已自露贯珠。赖此青黄接,绝胜看绿芜。麦色一首。壬午(乾隆二十七年,1762)仲春月上浣御笔。”钤“所宝惟贤”白文印,“乾隆御笔”朱文印。鉴藏印:“石渠宝笈所藏”朱文印,“宣统尊亲之宝”朱文印。清乾隆帝名弘历(17...

    141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书法类藏品
  • 徐渭草书论书法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徐渭草书论书法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论书法》卷,明,徐渭书,纸本,手卷,纵32.1厘米,横736.5厘米,草书,99行,1353字。《论书法》释文本幅款署:“万历壬辰春季月青藤道士徐渭书于梅花馆”,钤“徐渭私印”、“天池山人”、“湘管斋”,迎首印钤“公孙大娘”。有张笃行题跋一则。收藏印钤“约斋鉴赏”、“阎纳之印”、“张笃行印”等15方。本文书梁武帝、米芾、黄庭坚、苏轼等论书语。“万历壬辰”为...

    1273 徐渭 手卷 论书法释文 梁武帝 米芾 黄庭坚 苏轼
  • 王礼寔行书骑气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王礼寔行书骑气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骑气帖》,元,王礼寔书,纸本,册页,纵31.1厘米,横58.9厘米,行书,22行。《骑气帖》释文此帖是王礼寔写给陈植的一通信札。王、陈二人当时都在平江路(今苏州),所以礼寔有幸“追陪左右宴游”。帖中称陈植“年当强仕”,时陈植40岁,信应书于其时。书法整秀,承袭赵孟頫、鲜于枢风范。此帖明代时由项元汴收藏,钤鉴藏印多方。清代入乾隆内府。《石渠宝笈》初编卷十《元...

    1025 王礼寔 册页 骑气帖释文 陈植 赵孟頫 鲜于枢 项元汴 内府
  • 金琮草书七绝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金琮草书七绝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七绝诗》轴,明,金琮书,纸本,草书,纵148.1厘米,横29.6厘米。释文:手把秧铁插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道,退步元来是向前。署款:“元玉”。款下钤印“金氏元玉”、“金芝丹室”。此书轴为金琮书录布袋和尚七言禅诗一首。此轴书法得赵孟頫笔意,用笔圆润流畅,潇洒飘逸,线条清秀典雅,毫无工板局促姿态,是金琮书法的代表作。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云:“...

    1000 金琮 布袋和尚 赵孟頫 钱谦益
  • 何绍基行书题画梅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何绍基行书题画梅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题画梅》轴,清,何绍基书,纸本洒金笺,行书,纵166.5厘米,横41.5厘米。 释文:余之作梅聊自吟啸,岂在悦人心目。适朋远求作,写一枝以赠之。今置之禹功卷后,何堪依附古人。且云欲道其出处而圭翁已自叙之,何庸复赘。 芷谷世伯大人属。侄何绍基。何绍基是一位具有深厚博大的书学修养及碑学、帖学融和无间的精湛书艺的书法家。其行书师法颜真卿,并以篆法行之,“运肘敛指...

    1037 何绍基 颜真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