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郑燮墨笔竹石图轴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郑燮墨笔竹石图轴 |
时代 | |
门类 | 绘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92418)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郑燮墨笔竹石图轴❖图片
郑燮墨笔竹石图轴❖简介
《墨笔竹石图》轴,清,郑燮绘,纸本,墨笔,纵160.9厘米,横81.8厘米。
本幅自题:“昨日山头烂酸归,路旁密筱乱牵衣。何须定要千寻竹,自有清光满翠微。见翁年学长兄正画,板桥郑燮。”钤“郑燮之印”白文印、“二十年前旧板桥”朱文印。鉴藏印有:“福山邓氏”、“黎堂”等。
郑燮最喜画竹,也最擅长表现各种环境下不同形态的竹子。此图描绘了在清风中摇曳的劲竹与石相伴而生的画面。构图简洁,笔法健挺洒脱,于写意之中见写实功底,将竹之高洁素雅、坚韧不屈的物性尽现笔底。
相关知识科普
郑燮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今兴化市,旧属扬州府)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曾官山东县令等职。为人耿直,不事权贵,能书擅画,工绘兰、竹、石等。其画取法于明徐渭、清石涛等的大写意,运笔秀劲潇洒,横涂竖抹而不失章法。书法创“六分半”体,又称“乱石铺街体”,以隶书体参入行、楷体而别有韵致。著有《板桥全集》。因其独具艺术创新的言行和长期流寓扬州卖画,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