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12-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时代
门类 铭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4572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图片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一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三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四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五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七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六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八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九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十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十一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十二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十三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十四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十五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十六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十七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十八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十九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一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二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三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四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五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六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七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八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圣教序之二十九

北宋拓唐集王圣教序❖简介

《集王圣教序》又称《怀仁集王圣教序》,因碑额刻有7尊佛像,亦称《七佛圣教序》,全称《怀仁集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圣教序(附心经)》。碑文行书,30行,行80余字。碑高315.3厘米,宽141.3厘米,唐咸亨三年(672年)十二月立。

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据载,唐僧玄奘自印度取经返回长安后,奉太宗之命译出多种经文,太宗亲自为之撰序,皇太子李治作记。此序与记并太宗答敕、太子笺答及玄奘所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同刻于石,即成此碑。书由长安弘福寺沙门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遗墨中集字,自贞观二十二年(647年)至咸亨三年(672年)历时25年完成,由于志宁、来济、许敬宗、薛元超、李义府等加以润色,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刻。 宋以后碑石中断,因捶拓日久,字画逐渐浅细,故未断之拓本均为宋拓。

此拓本为故宫藏北宋早期拓本,黑纸镶边剪裱本,浓墨精拓,共27开半,每半开纵23.7厘米,横12.5厘米。有王世懋题签,损斋、翼盫跋各一段,钤“柳庄书院家藏”、“上郡马氏珍藏”、“韩逢禧印”、“朝延氏”、“一亩园珍藏”等印9方。 王羲之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特殊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被誉为书圣。王羲之行书见于诸多法帖之中,均经数度重摹,已多失真貌,不足为据。此碑集字由唐代所藏王羲之真迹中直接摹出,“与右军遗帖所有者,纤微克肖”,因此是研究王羲之书法的宝贵资料,亦是学写行书的最好模范,故极为后世所重。康有为认为此碑书法“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可谓异才”,“剪裁缝纫,皆若己出”,学行书者,此碑为佳。 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王昶《金石萃编》、孙承泽 《庚子销夏记》等书著录。


相关知识科普


七佛

据佛经典籍解释,“七佛”是指释迦牟尼佛与在他出现之前悟得正觉的六位佛尊。他们依次为毗婆尸佛(Vipasin)、尸弃佛(Sikhin)、毗舍浮佛(Visvahu)、拘留孙佛(Krakucchandha)、拘那含牟尼佛(Kanakam)、迦叶佛(Kasyapa)、和释迦牟尼佛(Sakyamuni)。七佛又称“过去七佛”。在佛教发展的进程中,他们是释迦、弥勒信仰共同崇拜的对象。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早年以卫夫人(铄)为师,草书学张芝,正书则取法钟繇,又博览秦汉篆隶碑刻名迹,自出机杼,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评者谓其草书浓纤折衷,真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而体势自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对日本书法界也有深刻影响.有“书圣”之誉。所书《兰亭序》尤脍炙人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传世唐代摹本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寒切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上虞帖》等,刻本有《乐毅论》《十七帖》以及唐僧怀仁集王书的《圣教序》等。

玄奘

玄奘(约600-664年),俗名陈袆,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唐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学者、翻译家。他不畏艰难险阻,西行印度求法取经,归国后又全力投入佛教典籍的翻译事业。他的毕生活动对我国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宗教界和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李治

即唐高宗(628-683年),字为善,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工书。传世书迹有《纪功颂》、《孝敬皇帝叡德碑》、《安乐山取丹经诏碑》等。

沙门

也称“桑门”,佛教称谓。原为古代印度反婆罗门教思潮之各个派别出家者的通称,后来专指佛教僧侣。

集字

指从某书家的书迹中搜集、描摹出相关的字,然后拼成某篇文章。

于志宁

于志宁(588-665年),字仲谧。唐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县)人。官至尚书左仆射、太子太师,后封燕国公。参与编撰各种律令、礼典,并与李勣主持修订各种图书。《旧唐书》、《新唐书》均有传。

勒石

即摹勒上石。将碑文写在纸上,再在纸背上以银朱(含汞的鲜红颜料)依样勾勒字的轮廓(称双勾),然后覆于备刻之石,以纸数层叠放于摹纸上,以石均匀砑磨,使双勾银朱粘于石面之上,据此可刻。

王世懋

王世懋(1536—1588年),字敬美,号麟州,江苏太仓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之弟。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少卿。精通古文辞,名虽不如其兄,但王世贞以为胜己。富藏书,有“鹤适轩”,“万卷楼”,经史图籍充纫其中,其中多宋版书。著述颇丰,有《王仪部集》《二酋委谭摘录》《名山游记》《奉常集词》《窥天外乘》《艺圃撷余》等。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又号更生,南海(今广东佛山南海区)人。清光绪年进士,官工部主事。“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之一。清末著名书论家,倡法北碑,书学包世臣、张裕钊,得力于《石门颂》,评者谓有“纵横奇宕之气”。其书不泥于古法,点划结字不求工整,处处皆有新意。著有《广艺舟双楫》一书。《清史稿》有传。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年),初名绛,字宁人,号亭林,世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少年时参加“复社”的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后,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入清不仕,改名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著作。

王昶

王昶(1725—1806年),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清学者。乾隆年进士,官至邢部右侍郎。好金石之学,收罗商周铜器及历代石刻拓本一千五百余种,编为《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能诗词、古文。

孙承泽

孙承泽(1592—1676年),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人。明崇祯进士,官给事中。李自成克北京,任四川防御使。入清,官至吏部左侍郎。富收藏,精鉴别书画,其常用鉴藏印记有“孙承泽印”、“退谷老人”、“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北海孙氏珍藏书画印”、“长宜子孙”等。著有《庚子销夏记》八卷,为其所藏书画的著录书。此书所录以题跋为详,间有议论与考证,鉴裁精审,评论独到,为学者所重。另有《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等多种著述传世。其常用鉴藏印记有“孙承泽印”、“退谷老人”、“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北海孙氏珍藏书画印”、“长宜子孙”等。

《庚子销夏记》

清代孙承泽撰,著录其家藏书画和石刻以及所见他人收藏的书画,共 8卷,成书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

相关文章

  • 宋拓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西岳华山庙碑》册,拓本38页,剪条装裱,每页3行,行6字。纵22 .3厘米,横12.8厘米。此碑立于延熹八年(165年),隶书,典雅壮伟。“在汉人八分最为险劲,已开魏碑之先河”(清汪喜孙语)。汉碑极少留书者姓名,此碑文末有“書佐新豐郭香察書”名款。碑文记述历朝帝王封禅祭天地的祀典和当朝弘农太守袁逢主持重修华岳庙碑的经过。原碑宋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

    406 魏碑 封禅 欧阳修 骆天骧 郭宗昌 丰熙 天一阁 王铎
  • 乞伏保达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乞伏保达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31.0×34.8厘米。清末拓本。石清末出土于河南安阳,初为福山王懿荣所获,后归长白端方、天津金钺、武进陶湘等收藏,今不明所在。北齐武平二年(571年)。用笔操纵,风韵流利,独具疏诞之气。《欧斋藏碑帖目录》未著录;《欧斋石墨题跋》记载:故镇将乞伏保达墓志 武平二年。辛酉自跋并署签。一册。...

    1755 端方 陶湘
  • 清内府顺治元年五月刻《摄政王令旨》雕版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内府顺治元年五月刻《摄政王令旨》雕版 - 故宫铭刻类藏品

    这是一件存世罕见的、用来印刷政令文书的底版。结合《清实录》的记载,该《令旨》发布于清军入京之后,内容大意为:摄政王多尔衮告诫各位王公和大臣,在此进取中原之际,应各尽其职,不得为一时之利而贪赃枉法,违者必将严惩,很有汉高祖“约法三章”的意味。在《清史图典》中,收录了这件底版的印刷品。作为下达谕旨、政令的凭证,四周还套印有龙纹边框,规制极高。展览中将雕版、档案、...

    86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铭刻类藏品
  • 魏乐安王元绪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魏乐安王元绪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魏乐安王元绪墓志,北魏,高66厘米,宽68厘米。北魏正始五年(508年)墓志刻石,志文26行677字,正书体。前有题首,中为志文,后缀志铭。刊刻内容追叙元绪先人的英踪伟迹及其本人的德行与宦绩。北朝时期的墓志刻石已成定式,志石多方正划一,志文内容前有题首,中为志文,后缀志铭。元绪墓志是存世的160余块北魏宗室墓志之一。北魏皇族显贵的墓志多为墓志类中的精品。元绪...

    457 拓跋范 拓跋良 常棣 丙辰 钦若
  • 孔子庙堂碑(宋翻刻)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孔子庙堂碑(宋翻刻) - 故宫铭刻类藏品

    32.5×33.0厘米。清初拓本。“虞世”二字已剜,“推诚奉义翊戴功”等字未泐,“臣永”二字已泐。北宋王彦超再建,安祚刻字,又称“西庙堂”或“陕本”。石现存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原碑唐武德九年(626年)虞世南撰并书。以圆笔为主,保存了魏晋人笔意,整体自然洒脱,字体大小错落有致,变化莫测,潇洒灵动。被视为楷法极则。《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孔子庙堂碑又明拓本。翁...

    385 武德 虞世南 孔子
  • 清拓东汉樊敏碑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东汉樊敏碑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樊敏碑册》,东汉建安十年(205年)刻,墨拓,剪裱册页二十一开。每开纵34厘米,横38厘米。马衡先生捐赠品。此碑篆额题“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东汉建安十年(205年)三月立于四川芦山县。隶书大字朴厚雄健,为汉碑名品之一。宋以后曾长期佚失,清道光年间重新访得。此本即为原石重现后不久所拓,字迹较一般旧拓本清晰。第十六行“楷模”之“楷”字,第十七行“大选”...

    1027 樊敏 册页 马衡 巴郡 北平 双钩
  • 清拓《安素轩石刻》宋高宗临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安素轩石刻》宋高宗临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安素轩石刻》宋高宗临兰亭序,木面。纸墨古旧,经折装,半开纵32.5厘米,横15.1厘米。《安素轩石刻》,嘉庆元年,歙县鲍漱芳辑,漱芳字席芬,自署安素轩,此刻自唐讫明,皆以墨迹摹勒上石,无卷数次第,每册帖名隶书安素轩石刻。道光四年,其子治亭、约亭刻成;江都党锡龄摹刻。此帖刻于《安素轩石刻》,单帖名隶书“宋高宗书”;行间有界栏,刻款:“绍兴十九年夏五月临赐...

    272 兰亭序 经折装 摹勒上石 曹溶 陶宗仪
  • 禅国山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禅国山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38.0×44.3厘米。明拓本。拓工不精,缺字甚多。朱翼盦及家属捐赠。石在江苏宜兴张渚镇北董山。三国吴天玺元年(276年)。传为苏建书。笔力遒劲,醇古茂密,存周秦篆书之遗意。《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禅国山碑天玺元年。辛酉自跋。十五开。一册。购价八十元。《欧斋石墨题跋》记载:禅国山碑 天玺元年(276年)。辛酉自跋。一册。按:“辛酉自跋”或因底稿不存,而在《欧...

    623 宜兴
  • 唐拓唐集王金刚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唐拓唐集王金刚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集王金刚经》,墨拓,剪裱上下册。上册30开,下册22开,每半开纵26.5厘米,横15厘米左右。裱本每行10字,细察行间并无接缝,可知碑文原分上下若干层,为传拓后装卷方便。 《金刚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传入中土后至唐代已有6种译本。唐文宗李昂时,弘农人杨『0490』又对此经进行了一番删节纂集,号称《新集金刚经》,世称“七译本”。杨氏自为序言,又请郑覃、柳公权...

    263 金刚经 柳公权 王羲之 唐太宗 李世民 集字 陈继儒 圣教序
  • 明拓宝鸭斋兰亭之太清楼摹开皇本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宝鸭斋兰亭之太清楼摹开皇本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宝鸭斋兰亭之太清楼摹开皇本,挖镶裱蝴蝶装,浓墨拓。墨纸四开,每半开纵23.4厘米,横9.8厘米。开皇本因帖尾镌开皇年号,故名。刻开皇年款的本子有两种:一种尾款刻“开皇十八年三月廿日”,另一种为“开皇十三年十月”,十八年(598年)者较为常见。其实皆为后人以别本摹勒而成,刊刻年号以充早本。是本尾刻“开皇十八年三月廿日”,“大观二年臣京奉召摹勒龛置太清楼西庑...

    610 浓墨拓 王献之 张伯英 宋濂 陶宗仪
  • 宋拓东汉西岳华山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东汉西岳华山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西岳华山庙碑》,四明本,是华山碑传世四种拓本之一,因明代藏在宁波丰熙万卷书楼,宁波古称四明,故以地名称之。此本整纸装裱一轴,未经剪裁,保存了汉碑的原形,留下了碑额两旁的唐人题名,这是其它三种拓本所缺少的。题名者有唐大和年间(829--830年)李商卿、张嗣庆、崔知白、李德裕、崔瑨、王式等名臣,还有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王子文题记。整幅纵175厘米,横8...

    1182 丰熙 钱大昕 天一阁 端方 袁世凯 欧阳修 阮元
  • 近拓南朝周文有大庄严寺造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近拓南朝周文有大庄严寺造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周文有大庄严寺造像》,墨拓整纸本,已裱立轴,本幅纵116厘米,横55厘米。视纸墨当为清末至民国初年拓本。无题记印章。据此拓形制可知原石为造像碑。碑上部阳刻一佛二胁侍 菩萨,造形朴拙,衣纹简古。佛像右下方阳刻造像题记3行,有界格,行16字左右,共47字。文曰:“永定二年岁在戊寅秋七月廿五日,周文有于大庄严寺为众姓弟子一切众生敬造无量寿佛一区,众姓弟子一心供养...

    1156 造像 胁侍 菩萨 无量寿佛 供养人 阴刻
  • 西岳华山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西岳华山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西岳华山庙碑,宋末拓华阴本,十九开,九十七字。碑纵22.25厘米,横(半幅)12.8厘米。明清多位学者题识,其中有黄易观款。碑立于汉延熹八年(165年)。郭香察书。碑文记叙周至汉间历朝祭西岳祀典及袁逢、孙璆等重修西岳庙之事。隶书结体方整匀称,气度典雅,点画俯仰有致,波磔分明多姿。明郭宗昌《金石史》称其“结体运意乃是汉隶之壮伟者”。清朱彝尊《金石文字跋尾》谓:...

    766 黄易 波磔 郭宗昌 朱彝尊 翁方纲
  • 明拓东汉孔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东汉孔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孔宙碑》,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君碑》,桓帝延熹七年(164年)造,隶书,15行,行28字。碑阴3列,列21行。有额。碑为孔子第19世孙孔宙墓之碑,原在孔宙墓前,清乾隆间移置孔庙,今在山东曲阜孔庙。此拓本为故宫博物院藏明拓本,装裱成轴(2轴),碑阳拓本轴纵183.4厘米,碑阴拓本轴纵178.4厘米,其横均为78厘米。其中第2行“訓”字右川旁下边未损。第10行“...

    476 孔宙 泰山 孔子 康有为 顾炎武
  • 清初拓东汉封龙山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初拓东汉封龙山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封龙山碑》,又名《封龙山颂》,记载封龙山、三公山、灵山原为常年典礼的神山,后因战乱暂停祭祀,东汉延熹七年(164年)又恢复典祀之事。拓本纵160厘米,横92厘米,隶书,15行,行26字。无额无穿。首行书“元氏封龙山之颂”7字。碑署延熹七年。此碑原在河北省元氏县王村山下,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被元氏县知县刘宝楠访得,移置城内薛文清祠。据传移置时运工嫌其...

    1486 刘宝楠 漫漶 杨守敬 张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