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白玉藏文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11-1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白玉藏文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白玉藏文碗
时代
门类 玉石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1158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白玉藏文碗❖图片

白玉藏文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藏文碗❖简介

白玉藏文碗,清,通高25.5厘米,口径16厘米。

这是一件藏传佛教中常见的供碗,碗以白玉雕成,盖、座以金成造,合而为一,更显名贵。盖上有藏文咒为饰,其余部分均嵌饰松石,表现出浓厚的藏族文化的风味。


相关知识科普


藏传佛教

中国佛教两大派系之一,形成于藏族地区,发展、传播于藏、蒙、土、裕固、纳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是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佛教。 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等几代赞普支持佛教,翻译佛经,创建桑耶寺,佛教有了初步发展。 9世纪中叶,朗达玛上台兴苯灭佛,佛教受到毁灭性打击。10世纪后期佛教又从阿里和多康地区复兴,根据不同的佛法传承,形成宁玛、噶丹、萨迦、噶举等众多教派。元朝以后,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在中央政府扶持下曾先后取得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权。藏传佛教中有由《丹珠尔》、《甘珠尔》两部分组成的藏文《大藏经》,其寺院组织严密,学经制度健全,修行上“显密并重”。以无上瑜伽部密法为最高最深之法。

相关文章

  • 玉卧鹿寿星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卧鹿寿星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卧鹿寿星 山子,明,长8.5厘米,宽5厘米,高11.5厘米。清宫旧藏。山子玉色青绿,玉中有杂色。雕一鹿卧地,寿星老人坐于鹿背。老人长头大耳,长髯,右手持龙头杖,左手抚腰带。鹿回首,依老人长袖,头顶有枝杈形角,身饰“米”字形花纹。作品造型繁简相宜,老人头部的雕琢细腻而鹿则仅具外形,衣褶也只以直线及折线表示,仅有少量弧线。这类雕饰风格在明代玉器中多有运用。...

    843 寿星 山子
  • 田黄石卧虎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田黄石卧虎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田黄石卧虎,清,杨玉璇雕刻,通高3.6厘米,长6.7厘米,宽3.5厘米。虎用田黄石雕琢,卧伏形,弓身,目视前方,似有蓄势待发之意。周身刻画细阴线表示毛发。耳后近背部有阴刻行楷“玉璇”二字款。田黄为寿山石之一种,产自水田,色黄,故名。以柑橘黄、金黄为上品,枇杷黄、桂花黄次之。田黄与芙蓉石、鸡血石号称中国“三大印石”。杨玉璇是明末清初著名工匠,他善雕寿山石,刀工...

    1392 田黄石 杨玉璇 阴刻 寿山石 鸡血石
  • 碧玉祖形器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祖形器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祖形器,新石器时代—商,长11.9厘米,最宽6.4厘米,厚3.7厘米。碧玉质,玉中有黑点,表面有灰褐色沁。器形呈男性生殖器状。可能是上古时期作为生殖崇拜的一种象征物。...

    850 碧玉
  • 白玉藏文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藏文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藏文碗,清,通高25.5厘米,口径16厘米。这是一件藏传佛教中常见的供碗,碗以白玉雕成,盖、座以金成造,合而为一,更显名贵。盖上有藏文咒为饰,其余部分均嵌饰松石,表现出浓厚的藏族文化的风味。...

    955 藏传佛教
  • 玉龙凤纹柄形器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凤纹柄形器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凤纹柄形器,西周,长17.1厘米,宽3.7厘米,厚0.7厘米。器玉质地,绿色,半透明,局部有少量的土沁斑,器体为长片状。两面雕刻,纹饰相同。上部由两凤纹对称构图,尾下垂,回卷成勾状,在相对的两喙及身尾之间镂空大小两个桃型孔,一上一下,可穿系。中部是一昂首挺立的高冠长尾凤,圆眼,尖勾喙,单足利爪踏在下部一夔龙头顶之上,夔龙身曲屈,臣字眼,眼角线拉长且有勾,...

    1031 沁斑 镂空 夔龙 臣字眼 雕工
  • 玉兽面纹戚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面纹戚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面纹戚,商,长15厘米,宽14.7厘米,孔径6.3厘米。青玉质,已受沁为黄褐色。玉戚中穿大圆孔,刃部为七个连弧。两侧各有两组凸齿。兽面纹“臣”字眼,卷云形长眉,卷耳,两眼之间有一方菱形。两面纹饰相同。戚是一种兵器,商周时期青铜戚较多。玉戚为商代礼仪用器,非实用品,主要为兵权的象征。...

    256 兽面纹
  • 蓬莱仙境玉石仙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蓬莱仙境玉石仙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蓬莱仙境玉石仙台,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北京制造,高130厘米,长117厘米,宽96厘米。此仙台前窄后宽呈梯形,坐落在紫檀嵌银丝的台桌上。它以“群仙祝寿”为题材,用紫檀木雕成“蓬莱仙境”、“洞天福地”、“玉宇瑶池”三仙洞,由近及远上升排列,或位于峻峭的山峰上,或巍然屹立于海水中。西王母手持如意端坐在“玉宇瑶池”洞内,二侍女手持宫扇侍立于两侧。洞外的蟠桃...

    1093 蓬莱 群仙祝寿 紫檀木 瑶池 寿星 八仙 灵芝
  • 玉羊首提梁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羊首提梁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羊首提梁壶,清嘉庆,通梁高16.8厘米,通盖高10.1厘米,口径8.9厘米,足径6.8厘米。壶白玉质,玉白如脂。壶体为圆形,通体及盖、纽均雕作瓜棱状,腹部一侧凸雕羊首为流,肩部设3个系纽,上接3柄如意形铜胎掐丝珐琅质地的提梁。壶底中部阴刻隶书“嘉庆御用”四字款。玉壶是清代宫廷重要的生活用品之一,样式极多,除羊首壶外,尚有凤首壶、龙首壶等,还有与玉杯、盘成套...

    990 提梁壶 掐丝珐琅 珐琅 阴刻
  • 青玉回首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回首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回首鸭,清,长15厘米,宽6厘米,高10.5厘米。玉呈青白色,微透光,质地温润清朗。鸭身肥硕,圆臀阔胸,短颈,短翅,翅及鸭身有排列整齐的羽,并布满仿古勾云纹。鸭作回首状,一足踏于地,一足向前,似在行走中。其口衔谷梗,梗垂于鸭身,谷叶似飘似摇。此作品造型生动准确,栩栩如生。六畜、家禽为玉雕动物中最常见的题材,自唐代之后,玉鸭之作多出新样。同历代作品相比,此...

    1435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水晶兕觥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水晶兕觥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水晶兕觥,清,通高22.6厘米,腹宽8.5厘米,口径6.5×12厘米。觥水晶质。无色透明,光洁纯净。椭圆形体,通体光素。有盖,盖面雕角兽首,兽首双角。器口前高后低,呈坡状。觥后侧中部透雕夔式柄。椭圆形高足,底配以嵌银丝红木座。兕觥为古代酒器,主要见于青铜器。此件水晶兕觥的造型、纹饰都是仿造于古代青铜器,材料难得,雕琢精美,为清代中期乾隆时仿古器物之珍品。...

    1183 兕觥 透雕 红木
  • 青玉竹节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竹节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竹节杯,明,高10.5厘米,口径7.5-3.9厘米。清宫旧藏。此杯用料为新疆和阗产的青白玉,局部有浅黄色斑沁。杯作扁圆的三节竹筒状,杯身两节中空,以一竹节为杯底,杯体微微弯向一侧,杯柄雕成卷曲的竹节形。杯身两面各浮雕竹叶纹。节上琢有谷纹。明代中晚期,茶酒之饮器制作讲究,玉酒具的制作也得以发展,器形和纹饰都颇丰富,既有仿古型,也有创新型。此杯造型独特,选材...

    1706 浮雕 谷纹
  • 玉辟邪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辟邪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辟邪,汉,长13.2厘米,宽4.8厘米,高8.6厘米。玉料青褐色,圆雕异兽,卧状,圆目,张口,头顶有角,身有翼,长尾。汉代,造型艺术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动物、人物题材的作品形象生动,取材广泛。其中尤以各种不同形式的异兽最引人注目。这些异兽被赋予了超自然的特性,造型上有很强的气势。目前,在汉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已发现了数件此类玉制作品,传世玉器中也有少量遗存。这...

    1875 辟邪 圆雕 玉镇
  • 玉璧 - 河南博物院玉器
    玉璧 - 河南博物院玉器

    战国直径6.1厘米,好径2.1厘米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

    265 玉器 玉璧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墨玉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墨玉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墨玉圭,明早期,高24.8厘米,宽6.15厘米,厚1厘米。圭墨玉质,玉中黑点均匀,下有土黄色沁,局部有裂纹。圭素面,上部呈尖角,下部长方形。表面光滑,抛光精亮。此件玉圭为1985年收购,玉质和山东邹县明初鲁荒王朱檀墓出土的墨玉圭玉质十分相似,湖北梁庄王墓出土玉圭也与此形制类似,可证其为明早期玉圭。玉圭自商周时开始使用,一直是历代王朝最重要的礼器之一,也是持有...

    578 素面 抛光 谷纹 亲王
  • 玉兽面纹匜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面纹匜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面纹匜杯,明,高9.2厘米,口长13.2厘米,口宽7.5厘米。此匜杯由整块玉料琢成,器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口,前凸而后方,凸出部分为流,口沿外侧饰夔纹、凤纹。中部为腹,上饰浅浮雕兽面纹。下部为长方形器足,足下有沿,足外饰夔纹。匜的四角及中部出戟。匜柄为兽吞式,柄上部为兽首,仿古样式,巨耳,粗眉,张口,口吞夔式柱,其外饰勾云纹。匜为古代盛水之器,此杯...

    491 兽面纹 夔纹 浮雕 出戟 兽吞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