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仿哥釉菊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仿哥釉菊瓣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仿哥釉菊瓣碗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8316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仿哥釉菊瓣碗❖图片

仿哥釉菊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哥釉菊瓣碗

仿哥釉菊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哥釉菊瓣碗底部

仿哥釉菊瓣碗❖简介

仿哥釉菊瓣碗,明宣德,高7.3厘米,口径18.7厘米,足径6.9厘米。

碗呈菊瓣形,敞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及圈足内均施青灰色仿哥釉,釉层肥厚,釉面布满纹。外底署青花楷书 “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明代仿瓷器的传世品迄今所见最早为宣德时官窑的制品,造型有菊瓣碗、、菊瓣盘、折沿盘、撇口盘等,多署有青花。这些器物的釉面光洁度偏低,有油腻感,与宋代哥窑器的釉面相似,但也有橘皮纹这一宣德官窑器的典型特征。其釉色有青灰、等,开片的纹路微微闪黑、闪红,没有宋哥釉器“”和“”的效果。


相关知识科普


开片

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二:一是器物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后来人们掌握了开片的规律,开片即被利用作为一种釉面装饰。隋代白瓷上的开片尚属自然开裂,还未形成人为性的装饰。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南宋人叶寘的《坦斋笔衡》明确指出南宋官办瓷窑有两个:一是郊坛下官窑,其窑址已在杭州乌龟山被发现;另一个是修内司官窑,其窑址至今未发现。有学者根据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的《格古要论》中对修内司官窑特征的记载,认为传世哥窑即宋代修内司官窑。

哥窑传世品均为宫中藏品,目前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国外一些大博物馆中。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鸡心碗

瓷器碗式之一,流行于明永乐、宣德时期。鸡心碗敞口,深腹,内底下凹,外底凸出似鸡心状,小圈足,有大、中、小之分,多为白釉、青花两种。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多有仿制。

宣德年款

即明宣德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器上所署的朝代款。绝大多数为“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另有少数为“宣德年制”四字款。六字年款均为楷书款,未见篆书款;四字年款则既有楷书款,亦有篆书款。宣德官窑瓷器年款绝大多数以青花料写款,另有少数暗刻或模印款,后者主要见于颜色釉瓷器上。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金丝铁线

对宋代传世哥窑瓷器釉面裂纹的专有称谓。传世哥窑瓷器的釉层肥腴,开细碎片纹。纹路分两种:一种是釉裂形成大开片的黑色纹路,俗称“铁线”;另一种是釉裂形成小开片的金黄色纹路,俗称“金丝”,合而即有“金丝铁线”之美称。其形成的原因是坯体与釉的膨胀系数不同,在窑内冷却的过程中釉因收缩率大而开裂。

紫口铁足

宋代龙泉窑、哥窑和官窑的器物,往往在口部边缘的最薄处隐约露出灰黑泛紫的胎色,而足部无釉处呈现出铁红色,即所谓“紫口铁足”。这是因为此类器物胎骨含铁量特高,在还原作用较强的足部露胎部分呈黑色,即“铁足”,胎骨还原作用较弱而有一层薄釉的口沿部分便呈现灰黑泛紫的“紫口”。

相关文章

  • 定窑白釉刻划花荷莲鸭纹花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花荷莲鸭纹花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花荷莲鸭纹花口盘,北宋,高3.7厘米,口径20厘米,足径6.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盘口呈六瓣葵花式,弧腹,圈足,口镶铜扣。胎质洁白,里外施釉,釉色莹润。盘身里外分别凸起凹进六条直线纹,将盘分为六等份。内壁刻划三组莲鸭纹,内底刻一折枝牡丹。定窑瓷器上的荷莲鸭纹题材富于装饰性,布局多为二、四成双的鸭子首尾相接,间以荷莲水草,少数为三鸭与荷莲相间。...

    728 定窑 划花 鸭纹 折枝
  • 冬青釉凸花八卦纹琮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冬青釉凸花八卦纹琮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冬青釉凸花八卦纹琮式瓶,清宣统,高27.7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10.7厘米。清宫旧藏。瓶仿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玉琮造型,小口,方腹,圈足。通体施冬青釉,外壁四面均凸雕八卦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宣统年制”六字双行款。此琮式瓶造型古朴典雅,应属宣统时期景德镇 御窑厂为宫廷烧造的陈设用瓷。...

    1437 青釉 良渚文化 玉琮 青花 景德镇 御窑厂
  • 定窑白釉刻划花海水双鱼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花海水双鱼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花海水双鱼纹盘,北宋,高4.3厘米,口径21.3厘米,足径6.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盘呈浅斗笠式,撇口,瘦底,圈足。口镶铜扣。通身施白釉,外壁光素无纹。内壁刻花装饰。刻划两条游鱼在水中穿行。整个画面饱满而不显局促,游鱼刻画栩栩如生,海水纹以篦子划出,简洁灵动,不事雕琢。...

    668 定窑 划花 鱼纹 刻花
  • 宜兴窑紫砂柿蒂起花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柿蒂起花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柿蒂起花扁壶,清雍正,高8.1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6.4厘米。壶阔口,圆肩,扁腹,短直流,粗环柄。盖面突起浮雕的柿蒂纹。浅赭色调砂泥,布满白砂点,砂泥颗粒较粗,但粗而不涩。浮雕的柿蒂纹具有典型的晚明风格,明墓出土的紫砂壶和宜兴窑址出土的残器中多有柿蒂纹装饰的壶流或壶盖。此壶浮雕的柿蒂纹周边翻卷,有一定的厚度,使光洁素雅的壶体增添了圆雕的神韵。...

    1543 宜兴窑 浮雕 圆雕
  • 三彩女立俑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女立俑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女立俑,唐,高32厘米。女立俑头发绾(wǎn音晚)至前额上部,扎系成花形。内穿襦衫,外披帛带,齐腰长裙下垂至地,鞋尖微露。釉色以绿、黄、白为主。此俑站姿挺拔,神态端庄。唐代的三彩釉陶是唐代陶瓷生产中的一支独放异彩的奇葩,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虽是陶器,但与低温釉陶有所不同,其胎体用高岭土制成,釉料则用数种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钴)为着色...

    563 披帛 唐三彩
  • 五彩山水人物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山水人物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山水人物瓶,清康熙,高44.7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14.8厘米。瓶:瓶盘口,束颈,溜肩,直腹,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五彩装饰,绘王羲之“兰亭修禊”的人物故事画。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五彩花押款。...

    1516 五彩 王羲之
  • 三彩马和牵马俑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彩马和牵马俑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唐代(公元618--907年)        1931年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马高72厘米,俑高63厘米          马剪鬃缚尾,口角悬镳,背具桥鞍。牵马俑高鼻深目,头戴毡 帽,身着圆领交襟右...

    344 陶器 三彩马和牵马俑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紫地轧道粉彩描金带托爵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地轧道粉彩描金带托爵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地轧道粉彩 描金带托爵杯,清乾隆,高28厘米,口径7.8厘米,足径7.9厘米。爵杯扁长圆口、二柱、柱顶为圆球形、有尾有流、深腹、下腹弧收、小平底、三足外撇。托盘中间有凸起的山形支柱,支柱的三个凹槽恰好支撑爵之三足,盘底三长弧形条足。爵杯外部与托盘通体以胭脂紫釉为地,爵杯内壁与托盘底部均为蓝地。爵杯与托盘的装饰风格相同,用轧道工艺饰底纹。爵杯以粉彩黄弦纹或黄...

    436 轧道粉彩 粉彩 描金 轧道工艺 弦纹 勾莲 勾莲纹 夔龙
  • 祭蓝釉暗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祭蓝釉暗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祭蓝釉暗花云龙纹盘,明宣德,高4.6厘米,口径20.1厘米,足径12.7厘米。盘撇口,弧壁,圈足。通体施高温钴蓝釉,口沿处因高温下釉层熔融垂流映现白色骨胎,形成一道圆润的白边。釉面泛橘皮纹。内壁暗印双云龙戏珠纹,因釉层厚,纹饰不清晰。足内施白釉,中央青花双圈内“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盘造型规整,釉色纯正,是宣德朝祭蓝釉瓷的典型器。...

    276 蓝釉 龙纹 青花
  • 网纹细柄黑陶豆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网纹细柄黑陶豆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网纹细柄黑陶豆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5000-4000年) 高33厘米,口径26厘米 1971年河南淅川下王岗出土 轮制。浅腹盘,高柱形高柄,喇叭形足。柄中上部与下部各有一道凸弦纹,中下部有一段区间为阴刻网纹。龙山文化晚期陶器制作更为精细,此种磨光黑陶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礼器的功用。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

    317 陶器 网纹细柄黑陶豆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花龙穿花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龙穿花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龙穿花纹梅瓶,高43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15厘米。瓶唇口外撇,短颈溜肩,肩下渐收至底。通体青花纹饰。肩部绘变形灵芝及莲花瓣纹一周。瓶身绘二龙穿缠枝花纹,近底处亦绘变形灵芝、莲瓣纹一周,瓶肩部有青花楷书“大明万历年制”横行六字款。明万历时青花瓷器器型丰富多样,且制作大型器物之风十分盛行。当时的青花梅瓶最高者可达六十多厘米。其形制多为撇口或小直口,长颈...

    973 青花 梅瓶 灵芝 缠枝 莲瓣纹 花瓷 花卉
  • 青釉瓷尊 - 河南博物院瓷器
    青釉瓷尊 - 河南博物院瓷器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1954年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公园出土       高25.6厘米 口径21.4厘米       此器以高岭土烧制而成,通体施稀薄的淡黄釉,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瓷器之一。...

    1028 瓷器 青釉瓷尊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白陶雕刻饕餮纹双耳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陶雕刻饕餮纹双耳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陶雕刻饕餮纹双耳壶,商,高22.1厘米,口径9.1厘米,足径8.9厘米。器敛口,腹微鼓,圈足,口下安双耳,足上有对称双孔。器身通体刻划饕餮纹。此器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其无论造型或纹饰,均模仿当时的青铜器,是商代白陶的典型器物。...

    1638 饕餮
  • 定窑白釉印花荷莲双鱼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荷莲双鱼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荷莲双鱼纹盘,北宋,高6.2厘米,口径30.1厘米,足径12.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盘敞口,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牙黄,口镶铜扣。内底模印荷莲双鱼纹,双鱼在荷莲中穿行,形态悠然自得。内壁模印缠枝荷莲纹,花叶疏密有致。两层纹饰间以一周绳纹相隔。此盘造型规整,纹饰布局严谨,层次清晰,给人以较强的立体感,堪称定窑白瓷中印花装饰的精品。...

    539 定窑 印花 鱼纹 模印 缠枝 绳纹 白瓷
  • 青花缠枝花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花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花纹罐,明永乐,高17厘米,口径14.4厘米,足径9厘米。罐直口,溜肩,鼓腹,小圈足。通体青花装饰。颈上绘,肩、圈足外墙均绘海水纹,腹部绘缠枝花纹,近足处绘如意云头含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此器造型新颖,纹饰繁密,描绘细腻,形制和纹饰均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868 青花 缠枝 卷草纹 卷草 灵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