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宋拓唐麓山寺碑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宋拓唐麓山寺碑 |
时代 | |
门类 | 铭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74067)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宋拓唐麓山寺碑❖图片
麓山寺碑-碑额之“麓”字
麓山寺碑-碑额之“山”字
麓山寺碑-碑额之“寺”字
麓山寺碑-碑额之“碑”字
麓山寺碑-碑文之一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
麓山寺碑-碑文之四
麓山寺碑-碑文之五
麓山寺碑-碑文之六
麓山寺碑-碑文之七
麓山寺碑-碑文之八
麓山寺碑-碑文之九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一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二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三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四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五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六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七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八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九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一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二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三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四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五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七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六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八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九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一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二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三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四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五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六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七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八
宋拓唐麓山寺碑❖简介
此碑立于湖南衡山岳麓寺,故亦称《岳麓寺碑》,又名《岳麓山寺碑》。李邕撰并书。现在湖南长沙岳麓公园。唐开元十八年(730年)九月立。碑高270厘米,宽135厘米。行书,28行,满行56字。额篆书“嶽麓寺碑”2行4字。碑末有“江夏黃仙鶴刻”6字。碑阴亦为李邕所书,字较碑阳略小。由于此碑曾一度嵌入壁间,故碑阴拓本甚为罕见。加之后人妄刻题名于碑阴文字之上,致使碑阴字画损伤,故碑阴拓本佳者亦极难得。碑侧刻字,有米芾等题字,又有明及清人题字、观款。因碑石不精,漫漶过早,曾被剜刻,而未剜拓本绝少。此碑是李邕53岁时所书,款署“前陳州剌史”,比《李思训碑》晚十年。
此名碑历来为人称颂。明王世贞说:“《岳麓寺碑》胜《云麾》…其神情流放,天真烂漫,隐隐残楮断墨间,犹足倾倒眉山、吴兴也。”评价极高。此碑的特点:用笔方面,由于李邕博采魏晋时期钟、王书体和北朝碑刻书法之长,所以落笔坚实,谨严而开合得体。在结字方面,结构宽博,向四面开放,中宫紧缩,充分体现了李邕行书奇崛多变的艺术特色。
此拓本为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本。其中“冥搜”之“搜”字未剜,有董月溪、张傚彬题签,有景贤、张玮、董月溪、郭治才、杨守敬、赵世骏、冯汝玠跋,钤“董氏涵齋”、“月溪”、“鏡涵榭藏”等印225方。
清孙承泽 《庚子销夏记》、清王昶《金石萃编》、清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等书著录。
相关知识科普
李邕
李邕(687—747年),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李善之子,少知名,荐为左拾遗。唐天宝初为汲郡北海太守,故人称李北海。为人辞烈义迈,刚正不阿。天宝元年(747年)被诬奸赃入狱,宰相李林甫令祁顺、罗布奭杖杀之,年70岁。北海文章、书翰、公直、词辨、义烈、英迈皆过人,时称六绝。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杰出的书法家,善正行草书,文名满天下。《唐书》有传。其书善学王右军,又得力于王献之,行草尤为卓著。由于他天资高,并又善于吸收各家之长,故他的书法风采动人,气宇轩昂,自成家数。
开元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使用的年号,共29年,始于公元713年,止于公元741年。
阴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凹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白色,因而又称为白文。
米芾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太原,后迁襄阳(今湖北襄樊),晚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地方官,宋徽宗时任书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精书画,绘画擅长水墨山水,作泼墨云山,自云:“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米芾《画史》)创“米家山”。他善用墨法,董其昌评:“老米画难于浑厚,但用淡墨、浓墨、泼墨、积墨、焦墨,尽得之矣。”(《容台别集》)所创“米点山水”意过于形,极富笔墨情趣,使山水之格为之一变。书法初宗二王、颜真卿,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用笔变化多端,有“八面出锋”之誉,结体欹侧多姿,具真率自然之趣,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北宋四大家”。
漫漶
指碑上文字遭受风吹雨淋或人为破坏之后变得模糊,不可辨识。
《李思训碑》
唐开元八年(720年)刻,李邕撰并书。现存陕西蒲城县桥陵。下截多漫漶,上截亦石花满布,几不能读。碑高265cm,宽115cm。行书,30行,行70字。铭文内容记述李思训生平事迹。李思训是唐朝宗室和著名画家。此碑书法,用笔自然,瘦劲异常,且规模极大,遒劲而妍丽,历来作为李邕作品第一而称美于世,著录于《金石录》、《八琼室金石补正》等。
李思训
李思训(651—716年),字建,一作建景,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唐朝宗室。唐代书画家。唐高宗时任扬州江都令,武后时宗室遭陷,被迫“弃官潜匿”,中宗复位后才重新为官,玄宗时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工书,善青绿山水,师承隋代展子虔,并加以发展,形成意境奇伟,用笔遒劲,具有装饰意味的青绿山水风格,时人有“国朝山水第一”之评,画史上称其为“大李将军”。明朝董其昌提出绘画的南北宗论,把他列为“北宗”之祖。
王世贞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以诗文名于世,工书法,兼善画。书画评论颇多。为明代著名文人,曾与李攀龙共主文坛,李死后独主文坛二十余年,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倡导复古摹拟,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在当时影响极大。卒赠太子少保。其著述卷帙浩繁,主要有《弇山堂别集》《弇州山人四部稿》《觚不觚录》《书苑》《画苑》等。
杨守敬
杨守敬(1839—1915年),字惺吾,号邻苏,湖北宜都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初习商,后潜心于历史、地理的研究。精金石之学,善书法,其书初学欧阳询,后致力于颜真卿、苏轼书风的研习,乃自成一家。曾以使馆随员身份赴日本,携古碑帖达万余种,与日本书法家交流研习,因而对日本书坛产生很大影响。归国后,任两湖书院地理教习及勤政学堂总教长。著有《日本访书志》、《书学迩言》、《晦明轩稿》等书多种,尤以历史地理和版本目录学成就为著。
孙承泽
孙承泽(1592—1676年),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人。明崇祯进士,官给事中。李自成克北京,任四川防御使。入清,官至吏部左侍郎。富收藏,精鉴别书画,其常用鉴藏印记有“孙承泽印”、“退谷老人”、“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北海孙氏珍藏书画印”、“长宜子孙”等。著有《庚子销夏记》八卷,为其所藏书画的著录书。此书所录以题跋为详,间有议论与考证,鉴裁精审,评论独到,为学者所重。另有《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等多种著述传世。其常用鉴藏印记有“孙承泽印”、“退谷老人”、“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北海孙氏珍藏书画印”、“长宜子孙”等。
《庚子销夏记》
清代孙承泽撰,著录其家藏书画和石刻以及所见他人收藏的书画,共 8卷,成书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
王昶
王昶(1725—1806年),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清学者。乾隆年进士,官至邢部右侍郎。好金石之学,收罗商周铜器及历代石刻拓本一千五百余种,编为《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能诗词、古文。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承家学,少有名。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授编修,充武英殿国史馆协修、总纂。先后任福建、贵州、广东乡试考官,四川学政。后执教于山东泺源、湖南长沙等地书院。博学多才。书法师颜真卿,上溯周、秦、汉古篆籀及南北朝碑版,真、行书面目独特,意趣高古;篆、隶二体浑厚古拙,自成体势。著有《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矫正》、《东洲草堂金石跋》、《东洲诗文集》等。《清史稿》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