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禹之鼎纳兰容若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禹之鼎纳兰容若像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禹之鼎纳兰容若像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655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禹之鼎纳兰容若像轴❖图片

禹之鼎纳兰容若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禹之鼎纳兰容若像轴❖简介

《纳兰容若像》轴,清康熙,禹之鼎绘,纸本,设色,纵59.5厘米,横36.4厘米。

此图绘纳兰性德肖像。无款识,左下角钤“禹之鼎”、“尚吉氏”印2方。本幅有严绳孙题1则。裱边有恭亲王题签和清夏仁虎、傅岳荣、宝熙及现代收藏家张伯驹题多段。

图中纳兰性德端坐于榻上,身着侍卫官服,圆脸髭须,应是其中进士后任职期间的形象。人物神态悠然,左手持白玉盏,右手自然弯曲作捻须状。面前几案上置瓷瓶、铜觚之属,所绘为典型的文人博古情节。床榻之栏板为天然大理石板,其纹理宛如自然的山水图案,家具则为明代样式,简洁明快,古色古香,衬托出主人公高雅的情致和尚古情怀。这种以景衬人的手法在古代肖像画中比较常见,禹之鼎对此种手法运用得更是恰到好处。

在创作手法上,此图以“墨骨法”为主,用淡墨细晕人物的五官,使明暗凹凸之感得以体现,然后再以脂赭色涂染,以显出红润的皮肤色泽。墨与色有机地结合,生动地表现出纳兰性德少年得志的儒雅文士风采。此图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而禹之鼎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供职,因而此图的大致创作时间当在康熙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685年)间。此一时期正是禹之鼎画艺成熟时期,此画是其中年时期的肖像画精品。


相关知识科普


禹之鼎

禹之鼎(1647—1716年),字尚吉、尚基、上吉等,号慎斋,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官鸿胪寺序班,以画供奉入畅春园。善画人物、山水,尤精写真。初师蓝瑛,兼学宋元诸家。肖像画面貌多样,对白描法、墨骨法、江南法都有研究,所绘人物形神兼备,独具一格,一时名公小像多出其手,其肖像画在清代中期有“当代第一”之誉。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4—1685年),满洲正黄旗人。清康熙时大学士明珠之子,初名成德,字容若,故世多称容若,号楞伽山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官侍卫。精骑射,好收藏鉴赏,善书能诗,尤工词,著有《饮水侧帽词》,清新隽秀,为海内所宗。爱才好客,当时名士多与之游。尝集宋元以来诸儒讲经之书1,800余卷,刻为《通志堂经解》行世。著有《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删补大学集义粹言》等书。惜享年不永,年仅32岁便英年早逝。

严绳孙

严绳孙(1623—1702年),字荪友,江苏无锡人。早年为诸生,后弃去,以擅诗文名于时。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授检讨之职,寻迁右中允,曾参与撰修《明史》之事,分纂隐逸传。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辞官归里,自号藕荡渔人。工书法,史载其6岁时即能作径尺大字,片纸只字俱为时所珍。其书以楷书最工,入晋唐人之室,兼擅画。著有《秋水集》行世。

宝熙

宝熙(1871—?年),字瑞臣,号沈盦,北京市人,隶满洲正蓝旗。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度支部右侍郎、学部左侍郎等职。入民国后,曾为北京大总统府政治顾问、伪“满洲国”执政府内务处长等。为清末民国初著名的金石书画文物收藏鉴赏家。

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年),名家骐,字丛碧,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工诗词书画,对戏剧也有很深的研究。1918年毕业于袁世凯混成模范团骑兵科,毕业后任武军全军营务处提调、陕西督军公署参议,后任天津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华北文法学院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北平美术分会理事长。建国后任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曾创办古琴研究会、北京书法研究会,任会长。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1962-1966年任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1972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1982年2月26日病逝于北京。张伯驹早年即喜收藏,所藏法书名画甚众,多为旷代绝品。他在收藏了隋展子虔《游春图》卷和唐杜牧《张好好诗》卷后,遂以游春主人、好好先生为号。为了收集这些旷世巨迹,他不惜变卖家产,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建国后将藏品捐献给国家,大部分入藏故宫博物院。作为一代收藏大家,张伯驹先生于书画方面也有很高的修养,长于折枝花卉的创作,书法则自具个人的独特风貌。著有《秋碧词》、《红毹纪梦诗注》等书。逝世后,后人整理出版有《洪宪纪事诗三种》、《张伯驹词集》、《春游琐谈》及《张伯驹、潘素书画集》等书。

肖像画

人物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物相貌形神的绘画,可分为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中国的肖像画传统称谓有“传神”或“写真”,它是以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人物为描绘对象,通过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创作方法,着重刻画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

相关文章

  • 高其佩高岗独立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高其佩高岗独立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高岗独立图》轴,清,高其佩绘,纸本,墨笔,纵70.9厘米 ,横38.3厘米。自题:“万缘堆里客何忙,九点烟中技孰良。破履踏来山缩脑,空天惊见一人长。”钤“山海关外人”、“且园其佩”、“指头画”印。鉴藏印2方。此图是高氏“指画”人物的代表作。所谓指画,即以手指蘸墨代替毛笔作画,用指尖、指甲、指背、掌沿等不同部位着纸,画出不同质感的线条,既保持了毛笔画的传统韵...

    326 高其佩 指画
  • 徐悲鸿柳鹊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悲鸿柳鹊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柳鹊图》轴,近现代,徐悲鸿绘,纸本,设色,纵100厘米,横61.5厘米。自题:“卅三年春悲鸿,力行中学华琚仁弟新居落成,写此申贺。”下钤“悲”朱文印。鉴藏印一方,模糊不辨。卅三年即指民国卅三年(1944年),徐悲鸿时年49岁。1944年,徐悲鸿因患高血压与肾炎在重庆住医院半年,医嘱不得动笔做画。因此,这一年其创作数量锐减。本幅是他在年初应朋友之邀所绘,十分...

    597 徐悲鸿
  • 胤禛耕织图册·收刈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胤禛耕织图册·收刈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胤禛耕织图册·收刈》页,清,绢本,设色,纵39.4厘米,横32.7厘米。 此为耕织图册之一开。本幅描绘麦田中农夫装扮的胤禛(雍亲王)正带领众人收割。此图用笔精到,设色典雅,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将劳动者辛勤耕作的场景描绘得十分生动。耕织图起源于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为劝课农桑而详实地记录耕作与蚕织的系列图谱。由于其“图绘以尽其状,诗文以尽其情”,形象生动、细腻传...

    1536 耕织图 亲王 南巡 内廷 焦秉贞 福晋 陈枚
  • 黄慎商山四皓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黄慎商山四皓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商山四皓图》轴,清,黄慎绘,纸本,设色,纵120.2厘米,横68.3厘米。此图描绘的是秦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隐于商山(今陕西省商县东南)的故事。四人皆80高龄,为避秦暴政而隐居商山,时人称之为“商山四皓”。西汉初,高祖屡召之而不得。后,高祖欲废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群臣谏而不听。吕后用张良计,礼遇四皓。高祖以为太子既得此四皓,羽翼已成,...

    632 商山四皓 黄慎 辛巳
  • 赵孟坚墨兰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赵孟坚墨兰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墨兰图》卷,宋,赵孟坚作,纸本,淡墨,纵34.5厘米,横90.2厘米。本幅款署“彜齋趙子固仍賦”。钤“子固寫生”一印。墨兰是赵孟坚善画的题材。画面上绘墨兰二株,呈放射状的长叶参差错落,分合交叉,俯仰伸展。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氣蒸,幽香一噴冰人清。曾將移入浙西種,一歲才華一兩莖。”诗中表露了作者孤高脱俗的思想境界。图中运笔柔中带刚,花朵及兰草叶均一笔点划,...

    1907 赵孟坚 周密 卞永誉 式古堂书画汇考 大观录 安岐 墨缘汇观 吴修
  • 陈师曾桃榴枇杷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桃榴枇杷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桃榴枇杷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87.5厘米, 横44.8厘米。自题:“累累华实,并茂煌煌。朱紫增妍,嘉客频来。淂淂红颜,老圃年年。庚申九月义宁。陈衡恪。” 钤“陈朽”、“翡翠兰苕”印。“庚申”为民国九年(1920年)。图绘桃、石榴、枇杷各一枝,参差有序,果实累累。画中以花青色配以浓淡不同的墨色画桃叶,再以重墨勾勒筋脉。桃实红绿相间,色泽自...

    1647 陈师曾
  • 袁耀山雨欲来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袁耀山雨欲来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山雨欲来图》轴,清,袁耀绘,绢本,设色,纵195.1厘米,横116.8厘米。本幅自题:“山雨欲来风满楼,袁耀拟意。”钤“袁耀之印”、“昭道氏”印2方。此幅取唐代诗人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意,原诗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画面描绘暴雨来临前乌云狂风之下的...

    751 袁耀
  • 陈师曾墨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墨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墨梅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墨笔,纵132.5厘米,横63.7厘米。 画面右上方自题:“驴屋驴画意。衡恪戏拟。”钤“陈衡恪”印。 “驴屋”是清初著名画家朱耷(别号八大山人)的又一别号,师曾此图即拟八大笔意。画中一株粗壮的老梅树当中而立,树梢间仅有梅花三五朵。梅花是文人画的传统题材,陈师曾此作更是在众多梅画之中独树一帜,虽是画梅,却不以梅...

    1791 陈师曾 朱耷 八大山人 文人画 吴昌硕
  • 恽寿平山水花鸟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恽寿平山水花鸟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花鸟图》册,清,恽寿平绘,纸本,设色,纵27.5厘米,横35.2厘米。每图各有恽寿平题识,分别钤“寿平”白朱文印、“正叔”朱文印、“寿平”白文印、“恽正叔”白文印、“寿平印”白文印等。每图各有乾隆皇帝题诗一首。鉴藏印有:“乾隆御赏之宝”、“淳化轩”、“石渠宝笈”、“臣庞元济恭藏”、“虚斋至精之品”等二十余方。本图册第三开、第十开分别署年款“乙卯秋”、“...

    702 恽寿平 淳化轩 石渠宝笈 庞元济 董源 巨然 米芾 赵孟頫
  • 任仁发二马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任仁发二马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二马图》卷,元,任仁发作,绢本,设色,纵28.8厘米,横142.7厘米。元朝任仁发的《二马图》卷,是一幅有着明确讽刺内容的绘画作品,而且含义十分尖锐,下面试解释画面一二。画面很简单,画幅前边是一匹壮实、膘肥肉厚的花马,昂首,踏着轻快的碎步,尾巴扬起飘动,显得自在得意。随在这匹马后边的则是一匹骨瘦如柴的马,条条肋骨清晰可见,它低着头,步履蹒跚,尾巴卷缩着,显...

    804 任仁发
  • 龚贤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龚贤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图》扇页,清,龚贤绘,纸本,墨笔,纵22.7厘米,横63.1厘米。扇页有自题:“此一人家占胜游,树环垂阴水环流。莺来笋候茶新焙,远迓琴师放小舟。贤为天老同学画并题。”钤“柴丈”朱文印。    此图是龚贤画的友人居所,四周清流潄石,嘉木成荫,一派清幽的景致。龚贤与友人生活的时代正是明清交替的动荡时期,如此宁静的自然环境,正是龚贤与友人理想的隐居之地。图中...

    1282 龚贤
  • 改琦西溪探梅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改琦西溪探梅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西溪探梅图》扇页,清,改琦绘,纸本,设色,纵19.2厘米,横54.9厘米。扇页有自题:“一夜东风吹雪霁,前山空翠已模糊。扁舟记到西溪渚,无数沙鸥伴老夫。拟冬心画,以松壶句题之。改琦。”钤“七芗”朱文印。图绘高士沿溪行舟,观赏两岸梅花的浪漫情景。根据自题而知,此图是作者仿金农笔法,喻钱杜诗意而绘。在溪水的表现上独具匠心,通过弥漫的烟云将西溪的边界隐没,从而扩...

    748 改琦 金农 钱杜
  • 文徵明兰竹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文徵明兰竹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兰竹图》卷,明,文徵明作,纸本,墨笔,纵26.8厘米,横730厘米。本幅绘坡石兰竹、荆棘溪流,无作者款识,钤“悟言室印”、“徵仲”、“徵仲父”、“惟庚寅吾以降”。接纸文徵明自题一段,款署:“徵明題於玉磬山房”。钤“文徵明印”、“衡山”及引首章“停云”。图中兰叶、兰花以淡墨描绘,墨色温润,行笔轻盈流利,行转有致。竹子则以浓墨出之,劲健潇洒。对衬景的描写,作者...

    455 文徵明 引首 文人画 飞白 赵孟頫 过云楼书画记
  •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轴,清乾隆,绢本,设色,纵302厘米,横204.3厘米。此图描绘的是清代乾隆皇帝与皇族子弟们在宫苑内庆贺元宵节的情景。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岁朝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除吃意寓团圆美满的元宵外,还要点起彩灯万盏,燃放焰火和猜灯谜。图中乾隆皇帝坐在楼阁上,正安...

    1782 元宵 上元 郎世宁 肖像画 界画 渲染
  • 清人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清人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纸本,设色。纵118厘米,横198厘米。本幅乾隆皇帝题“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那罗延窟题并书”,钤 “乾”“隆”朱白文连珠印。无论皇家内廷,还是贵胄名臣,或是寻常文士,尽皆喜爱在书房之内陈设古物,陶冶情操,消遣雅兴。图中乾隆帝身着汉装,正在赏玩坐榻周围分别放置的各类古物,计有青铜器(觚、盘、爵、斝等),玉器(璧、斗)、瓷器(瓶、碗、罐等)、...

    1315 乾隆皇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