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文徵明兰竹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10-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文徵明兰竹图卷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文徵明兰竹图卷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5406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兰竹图卷❖图片

文徵明兰竹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文徵明兰竹图卷❖简介

《兰竹图》卷,明,文徵明作,纸本,墨笔,纵26.8厘米,横730厘米。

本幅绘坡石兰竹、荆棘溪流,无作者款识,钤“悟言室印”、“徵仲”、“徵仲父”、“惟庚寅吾以降”。接纸文徵明自题一段,款署:“徵明題於玉磬山房”。钤“文徵明印”、“衡山”及引首章“停云”。

图中兰叶、兰花以淡墨描绘,墨色温润,行笔轻盈流利,行转有致。竹子则以浓墨出之,劲健潇洒。对衬景的描写,作者亦颇具匠心,如坡角土石皆以干笔勾画、皴擦,再以荆棘穿插其间,卷尾一段溪流淙淙,都显示出环境的荒率冷寂,从而愈发衬托出兰、竹高雅清芬、不从流俗的品格,突出了传统文人赋予兰竹的人格精神。作者在自题中言道:此图意在师法宋元时期善画兰竹的诸位文人画大师们的画法。观此图,作者直以行草书、“飞白”笔法入画,正是深得赵孟頫“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的艺术理论及创作实践的神髓。在如此鸿篇巨制中,作者尽情浑洒,充分表现出了笔墨的逸趣,是一幅典型的文人画佳作。

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著录。


相关知识科普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荐以贡生进京,待诏翰林院。三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回归故里,潜心诗文书画。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门画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和文坛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巨大。

引首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在北宋经苏轼、文同等人倡导,遂大行其道。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标举“士气”,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对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飞白”

飞白是书画笔墨中的一种笔法,指笔墨线条中夹杂有丝丝露白的笔画。唐代张怀瓘《书断》载:“飞白者,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也。”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中称“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今人把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也泛称飞白。

赵孟頫

赵孟頫(音fǔ)(1254—1322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宗室,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出仕,历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元之冠冕”。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过云楼书画记》

中国古代书画著录书,清代顾文彬编著。十卷,前有光绪八年(1882年)自序。顾文彬(1811—1889年),字子山,一字艮庵,江苏苏州人。官至浙江宁绍道台,精鉴赏,富收藏。该书所录作品,上自宋、元,下止于清初四王吴恽,皆为顾氏所藏,每件作品后均有题语,凡所考辨,俱甚精审。

相关文章

  • 倪元璐仿米芾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倪元璐仿米芾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仿米芾山水图扇页,明,倪元璐绘,金笺墨笔,纵17.8厘米,横52.8厘米。此扇系倪元璐为好友瞿式耜所作。瞿式耜(1590—1650),字起田,号稼轩,江苏常熟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历任江西永丰知县、户科给事中。甲申(1644)后,他先后效力于南明弘光(1644—1645)、永历(1646—1662)政权,是当时著名的抗清将领。清顺治八年(1650...

    1536 米芾 倪元璐 瞿式耜 南明 董其昌 南宫
  • 华冠永瑢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华冠永瑢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永瑢像》轴,清,华冠绘,纸本,设色,纵115.8厘米,横47.6厘米。本幅款识:“华冠谨写”,下钤“华冠”朱文长方印,右上角钤“佩一平生真赏”朱文长方印。上裱钤“长洲章氏所藏”朱文方印。此幅为配景人物肖像画。主人公永瑢精神饱满地临池而坐,其眼前是“逐浪联阴去,随风带影来”的碧水荷塘,身后是一派欣欣向荣的茂密竹林。翠竹与清荷相映生辉,点染出六月天清丽的景致,...

    1482 永瑢 华冠 肖像画 庐山 四库全书 永璇 永瑆 大学士
  • 乾隆皇帝主位喜容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皇帝主位喜容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皇帝主位喜容像轴,清,佚名绘,绢本,设色。...

    882 乾隆皇帝
  • 徐悲鸿葵花雄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悲鸿葵花雄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葵花雄鸡图》轴,近现代,徐悲鸿绘,纸本,设色,纵139.2厘米,横47.8厘米。自题:“廿八年春暮悲鸿。”钤“东海王孙”白文长方印。廿八年即指民国廿八年(1939年),徐悲鸿时年44岁。图绘一只举足漫步的雄鸡居于画心中下部,其衬景是两株高大健壮的向日葵。向日葵迎风映日,画家先以中锋淡墨勾勒叶片的外轮廓线,随后又以不见笔痕的汁绿、浅赭、褐色、花青等色彩层层晕...

    561 徐悲鸿 画心
  • 袁耀山庄秋稔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袁耀山庄秋稔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山庄秋稔图》轴,清,袁耀绘,绢本,设色,纵182.5厘米,横96.8厘米。款题:“山庄秋稔。丁丑春月中浣,邗上袁耀拟意。”下钤“袁耀之印”白文方印、“昭道氏”朱文方印。“丁丑”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稔(音忍),意为庄稼成熟。此图描绘山庄秋天的景色。村舍环绕于绿色山树中,茅庐内村人闲适,近处一牧童放牛于缓坡之上;远山高耸,突兀奇绝,烟云缭绕。设色青...

    712 袁耀
  • 吴昌硕天竺水仙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吴昌硕天竺水仙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天竺水仙图》轴,清,吴昌硕绘,纸本,设色,纵174.7厘米,横47.5厘米。本幅款署:“群仙祝寿。拟范湖居士。己酉吴俊卿。”钤“昌硕”白文印。“己酉”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吴昌硕时年66岁。此图又名《群仙祝寿》。图绘天竺、水仙。构图颇具匠心,水仙顺坡生长取斜势,而参差错落的天竺直、斜之姿兼备,使画面富于变化,情趣盎然。水仙的叶片以墨笔勾线,石绿填色,...

    1568 吴昌硕 群仙祝寿 周闲 任熊 任颐
  • 虚谷瓶菊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虚谷瓶菊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瓶菊图》轴,清光绪八年(1882年),虚谷绘,纸本,设色,纵126.2厘米,横57.7厘米。此图为瓶插秋菊的小品画。构图匠心独运,巧于设置,高低错落的瓶和壶、“S”形走势的秋菊令画面富有活力,并形成多层次的节律变化。设色淡雅清新,笔法灵活娴熟,是虚谷晚年的花卉画代表作。此图款署:“壬午冬月写于瑞莲精舍,虚谷。”钤 “虚谷书画”、“三十七峰草堂” 朱文印二方...

    575 虚谷 秋菊 花卉
  • 王谔江阁远眺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谔江阁远眺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江阁远眺图》轴,明,王谔作,绢本,设色,纵143.2厘米,横229厘米。本幅右下角石上楷书自识:“王諤寫”。此图为设色人物山水,大江水云渺茫,靠岸边殿阁一座,阁上一人面向江左眺望,面前方几上设花瓶、香炉、果盘,二童子侍立,屋内一童点烛,一童托盒走来。阁前水边,大石,芦苇,小船一艇,一人伏卧船中,石上苍松古柏,石后山崖杂树,烟雾迷濛。大江对岸,山峦,屋宇,庙...

    690 王谔 院体 马远 斧劈皴 广运之宝
  • 禹之鼎仿赵千里三多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禹之鼎仿赵千里三多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仿赵千里三多图》轴,清,禹之鼎绘,绢本,设色,纵78厘米,横41厘米。本幅右上自题:“赵千里三多图,禹之鼎摹,恭颂昆霞先生齐年,时壬午秋七月,京师客窗敬纪。”钤“禹之鼎”、“慎斋”、“尚氏基”印三方。壬午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禹之鼎时年56岁。从自题中可知此年画家正客居京师。南宋画家赵伯驹(字千里)以画青绿山水而闻名,此图山水的画法主要仿自赵氏。...

    1091 禹之鼎 赵伯驹 青绿山水 寿星 福星 禄星 双勾
  • 赵佶祥龙石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赵佶祥龙石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祥龙石图》卷,北宋徽宗赵佶绘,绢本,设色。纵53.9厘米,横127.8厘米。卷首画有一块立状太湖石,石顶端生有异草几株。太湖石宛如一条上下翻滚的蛟龙,其形貌占据了奇石必备的五个审美条件:瘦、漏、皱、透、丑。细看石上,有楷书“祥龙”二字。宋徽宗将此类奇石异草的出现,视为大宋国运之祥兆,赞之“挺然为瑞”,竭尽全力绘之。图左有宋徽宗为祥龙石而作的瘦金体题诗:“祥...

    1245 赵佶 太湖石 太湖 瘦金体 院体 渲染 内府 拖尾
  • 王鉴四家灵气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鉴四家灵气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四家灵气图》轴,清,王鉴绘,纸本,墨笔,纵130厘米,横53.5厘米。本幅右上自题:“己丑冬十月余浪游武林,承登子张公祖渡江相访,出其同乡朱相国家所藏元四大家真迹鉴赏。俗眼为之一清扫,如渔父出桃源不复记忆,然笔端灵气于梦寐中仿佛见之,闲窗图此,不识能得其万一否?东海王鉴。”钤“王鉴印”朱文印、“玄照氏”白文印,引首钤“弇山堂”朱文印。收藏印钤有“洪洞董氏家...

    1952 王鉴 引首 黄公望 吴镇 倪瓒 王蒙 文人画
  • 徐悲鸿双鹊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悲鸿双鹊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双鹊图》轴,近现代,徐悲鸿绘,纸本,设色,纵60.7厘米,横53厘米。自题:“镜涵先生六十寿。壬午春仲妙香国中写。悲鸿。”钤“东海王孙”白文方印。壬午年为1942年,徐悲鸿时年47岁。“妙香国”是云南大理的古称,旨在赞扬大理佛教盛行和家家鸟语花香的太平景象,因此,这里又称“佛国”。1942年,徐悲鸿曾来此举办个人书画展,闲暇之余游览了当地的神坛庙宇及绚丽的...

    392 徐悲鸿 透视
  • 阮郜阆苑女仙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阮郜阆苑女仙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阆苑女仙图》卷,五代,阮郜作,绢本,设色,纵42.7厘米,横177.2厘米。本幅无作者款印,根据历代著录和卷后跋语,此图流传有绪,是阮郜唯一的传世作品。本幅有清乾隆帝题诗。本幅及前后隔水有高士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诸收藏印记共22方,残印6方。“阆苑”是传说中仙人的住处,有时也指宫苑。此图描绘的当是仙山阆苑,为仙女生活游玩之地。图中描绘苍松翠竹间,一群女...

    1154 阮郜 隔水 高士奇 内府 周昉 李成 宣和画谱 江村书画目
  • 傅抱石暴风雨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傅抱石暴风雨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暴风雨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109.4厘米,横61.4厘米。本幅自题:“乙酉六月酷暑,写此求清凉散也。新喻傅抱石金刚坡下山斋。”钤“傅”朱文长方印、“抱石之印”白文方印、“乙酉”朱文长方印、“代山川而言也”朱文方印。乙酉为1945年。图中山山水水皆笼罩在疾风苦雨中,山峰无论远近全成茫茫一片,消失了原有的轮廓。其间平地上的草屋几为风雨所破,...

    1657 山川
  • 徐悲鸿鸣马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悲鸿鸣马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鸣马图》轴,近现代,徐悲鸿绘,纸本,设色,纵102.5厘米,横35.7厘米。自题:“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丙戌春悲鸿写于磐溪中国美术学院。”钤“徐”朱文圆印。丙戌年为1946年,徐悲鸿时年51岁。图绘一匹鬃毛飞扬、目视远方、长啸于旷野中的骏马。“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是唐代杜甫的诗句,也是徐悲鸿绘马图中最喜欢题写的诗句,表现了一种在困难面前不甘于屈服的...

    879 徐悲鸿 杜甫 张大千 吴作人 北平 透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