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540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图片

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

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底部

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简介

贯耳弦纹瓶,宋,高31.5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11.7厘米。

瓶撇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颈部凸起弦纹4道,两侧对称置双耳。腹部阴刻弦纹2道。里外满釉,釉色青翠,釉层凝厚,足边无釉。

此瓶耳呈圆管状,俗称“贯耳”。器形仿照古代青铜器中壶的式样制作,瓶体硕大,器形古朴端庄,为当时龙泉中的名贵作品。

龙泉窑瓷器造型丰富多样,如日常生活中的盘、碗、洗、炉,文具中的、笔架、水盂以及塑像、陈设品、文玩器物等应有尽有。其中尤以仿商周青铜器的鬲(音lì)式炉、仿玉器的琮(音cóng)式瓶和仿汉代铜壶等器物最为精致。


相关知识科普


龙泉窑

宋元时期中国南方最大的民间窑厂,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故名。窑址已发现上百处。始烧于北宋前期,南宋至元为其鼎盛时期,瓷窑数量成倍增长,其产品质量提高。南宋中期烧成了著名的粉青釉,器型也更加丰富,尤以鬲式炉、堆塑龙虎盖罐、双耳瓶、八卦炉为典型器。器物胎色灰白,釉质滋润,造型多种多样,在生产白胎青瓷的同时,还仿造官窑的黑胎器物。元时在烧制大件器物上成就突出,近三尺的大盘、大瓶,烧成后不变形。明中期后渐衰落。 龙泉窑烧瓷历史悠久,产品传世较多,宋元时远销到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国。1976年自南朝鲜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出一万七千余件元代瓷器,其中龙泉青瓷达九千余件,可见外销数量之大。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青瓷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相关文章

  • 白釉绿彩长颈瓷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绿彩长颈瓷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        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        高22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7厘米          侈口,细长颈,鼓腹,浅圈足。通体施微泛淡黄色的白釉,腹之一侧挂翠绿色彩带。釉质细腻明亮,是目前...

    1362 瓷器 白釉绿彩长颈瓷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粉彩鹭莲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鹭莲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鹭莲盘,清光绪,高6厘米,口径27.8厘米,足径17厘米。盘敞口,浅腹,圈足。通体施白釉,盘内粉彩装饰荷花、荷叶、鹭鸶。近内侧口沿处由右至左署红彩“大雅斋”3字楷书款,其右侧有一椭圆形款,内署“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外壁满绘粉彩花卉,圈足内施白釉,外底中心署矾红彩楷体“永庆长春”4字双行款。...

    1216 粉彩 大雅斋 花卉 矾红
  • 仿官釉琮式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官釉琮式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官釉琮式壁瓶,清雍正,高24厘米,口径6-4.2厘米,足径8.7-5厘米。壁瓶半圆口,长方体,半圆形足,足边沿为铁褐色。通体施灰青釉,釉面光亮并有大开片,瓶壁凸起四组八卦纹。外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官釉琮式瓶出现于宋代,此器的造型、釉色都极似宋代的作品,是仿古之作。清雍正时期对宋代五大名窑的仿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摹古水平极高。此时所仿制的宋代...

    1708 青釉 开片 青花 宋代官窑 紫口铁足
  • 绿釉三彩划花人物纹长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釉三彩划花人物纹长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釉三彩划花人物纹长方枕,宋,高11.8厘米,面横33.5厘米,面纵15.5厘米。枕呈长方形,两端稍阔,中间略收,一侧面有一圆形通气孔。枕面以划花装饰,长方形边框内纹饰分3组:中间一组为人物纹,二人前后相伴而行,服饰一黄一绿,前者手持鱼篓,后者扛杆,似去垂钓,周围的绿树、青草、黄云透出生机;两侧两组黄地开光内各绘折枝花一朵,白花绿叶,开光外衬以褐黄色地。枕面...

    352 划花 开光 折枝
  • 凸雕龙凤纹彩绘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凸雕龙凤纹彩绘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凸雕龙凤纹彩绘陶壶,西汉,通高64厘米,口径21厘米,足径24厘米。壶撇口,粗颈,圆腹,腹部对称置双环形系,高圈足。通体彩绘装饰。口沿下绘一周三角纹。颈部在三角纹内绘云纹。腹部用三周凸起弦纹划分上下两部分装饰带,上为凸雕龙、虎、凤相互追逐于流云之间,色彩绚丽,线条流畅婉转,画面生动活泼。下为彩绘花纹。圈足上绘弦纹3道。此壶色彩丰富,使用红、绿、蓝、黑、白、黄...

    1940 弦纹 缠枝
  • 钧窑天蓝釉盏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盏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 盏托,北宋?,高5.6厘米,口径5.9厘米,底径4厘米。 托作杯形,口微敛,弧腹,中部出托沿,圈足中空。通体施天蓝色釉,施釉不到底,圈足端无釉,呈深褐色。从底部观察,托的圈足内套一小圈足,应为杯形器身的圈足。据此推测,这件盏托的制作流程是:上部杯形部分和托的胎体分别制作完成后,再套接成一体,然后统一施釉。盏托又称茶托子,为古人品茗用具,与盏配合使用,...

    1717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盏托
  • 仿官釉墨彩唐英款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官釉墨彩唐英款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唐英仿官水丞,清乾隆。水丞敞口,圆腹,矮圈足。口沿饰褐色釉,器身施青灰釉,有开片,底足露台处呈铁灰色。水丞腹部用墨彩行书南宋叶采《暮春即事》诗:“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诗首钤印红彩篆书“古泉”;诗尾署“榷陶使者唐英制”,钤印红彩篆书“榷”、“陶”阴阳文闲章。此件水丞是唐英在景德镇定制的文房用具,造型小巧端庄,釉色莹...

    1808 唐英 水丞
  • 祭蓝釉暗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祭蓝釉暗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祭蓝釉暗花云龙纹盘,明宣德,高4.6厘米,口径20.1厘米,足径12.7厘米。盘撇口,弧壁,圈足。通体施高温钴蓝釉,口沿处因高温下釉层熔融垂流映现白色骨胎,形成一道圆润的白边。釉面泛橘皮纹。内壁暗印双云龙戏珠纹,因釉层厚,纹饰不清晰。足内施白釉,中央青花双圈内“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盘造型规整,釉色纯正,是宣德朝祭蓝釉瓷的典型器。...

    276 蓝釉 龙纹 青花
  • 三彩菱花式三足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菱花式三足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菱花式三足盘,唐,高6.6厘米,口径22.2厘米,足距13.3厘米。盘口为九瓣菱花口式,底下以三足相承。盘心刻划莲花纹饰,内外壁以黄、绿、白、褐等色釉装饰。盘底及三足内侧无釉,无釉处露灰白色胎骨。此盘以捏塑法成型,九瓣花口厚薄均匀,形状规整。釉面采用图案装饰法,令人耳目一新。陶器在艺术上最成功之处,在于突破了以往单色釉的局限,而运用多种釉色装饰器物,从而...

    429 唐三彩
  • 仿定窑白釉天鸡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定窑白釉天鸡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定窑白釉天鸡尊,清乾隆,通高2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天鸡昂首引颈,背驮撇口尊。通体白釉刻花装饰,鸡冠、眼、喙、爪、羽毛等均刻画细腻,将雄鸡气宇轩昂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天鸡为传说中的神鸟,具有吉祥寓意。乾隆时期造办处曾制作不同质地的天鸡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576 定窑 天鸡 刻花
  • 斗彩三秋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三秋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三秋杯,明成化,高3.9厘米,口径6.9厘米,足径2.6厘米。成化斗彩杯有多种式样,此杯属于其中的一种。撇口,深腹,瘦底,圈足。杯内光素无纹饰。外壁绘两组斗彩山石花卉纹,间以飞舞的蝴蝶。青花发色淡雅,所施釉上彩有红、黄、姹紫等。蝶翅上所施紫彩即著名的姹紫彩,其特点是色浓无光,为成化斗彩所仅有,也是后世仿品望尘莫及的。由于描绘的是秋天庭院或花园中的景色,而...

    605 斗彩 青花 姹紫彩
  • 青花双“喜”字桃蝠大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双“喜”字桃蝠大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双“喜”字桃蝠大碗,清宣统,高9厘米,口径21.1厘米,足径8.5厘米。清宫旧藏。口微外撇,弧壁,圈足,足内青花书“大清宣统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碗外壁以青花为饰,满绘缠枝莲纹,间以蝙蝠与桃实纹样,并对称书四组双喜(“囍”)字。以“双喜”字作为瓷器的装饰纹样,在民窑中出现较早。在官窑瓷器中清早期偶有发现,清中期以后大量出现于官民窑瓷器上。同治大婚时,以此...

    1900 青花 缠枝 缠枝莲
  • 白釉瓷双龙尊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瓷双龙尊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瓷双龙尊唐代(公元618-907年) 高35.5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8厘米 河南巩义出土 盘口,细颈,丰肩,腹下收,平底。口、肩部对称双龙耳。通体施白釉不到底。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

    717 瓷器 白釉瓷双龙尊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釉堆塑谷仓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堆塑谷仓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堆塑谷仓罐,三国吴,高46.4厘米,口径11.3厘米,底径13.5厘米。谷仓上半部堆塑多种饰物:有三层崇楼居中,一层两侧各有一条狗把门,楼檐之上有栖息的鸟和觅食的老鼠。崇楼两侧各立一亭,阙下有八位侍仆各执不同的乐器,正聚精会神地演奏乐曲。谷仓顶部堆塑五只相连的罐子,大罐居中,一鼠正从罐口爬出。四小罐分列大罐四角,周围簇拥着引颈觅食的雀鸟。谷仓的下半部为一完整的青...

    1997 青釉 谷仓 青瓷 塑贴 五种 明器
  • 窑变釉弦纹撇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弦纹撇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弦纹撇口瓶,清雍正,高20.1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9.5厘米。瓶撇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颈、腹部各饰三道凸弦纹。通体施窑变釉。足内施酱釉,阴刻“雍正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窑变釉是雍正时期在仿宋钧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品种,釉色比钧釉更加绚丽多彩,变幻万千。此种窑变釉一直延续烧制至晚清。这件窑变釉瓷器将铜红釉与月白釉紧密结合而形成了自然流淌...

    1046 弦纹 阴刻 红釉 月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