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玉夔纹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11-1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玉夔纹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玉夔纹碗
时代
门类 玉石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9396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玉夔纹碗❖图片

青玉夔纹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夔纹碗❖简介

青玉夔纹碗,清乾隆,碗高6厘米,口径13.1厘米, 连足高10.1厘米,足径11.3厘米。


相关知识科普


夔纹

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碧玉

碧玉是新疆和阗软玉中的一个品种,软玉主要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等品种。其中碧玉色如菠菜叶,略有透明感,呈油脂或蜡状光泽。由于所含成分不同,颜色和结构均不如其它软玉均一,色彩淡的呈菜色,色彩深的呈墨绿色,还有斑杂的大环斑状。

相关文章

  • 会昌九老图玉山 - 故宫玉石器藏品
    会昌九老图玉山 - 故宫玉石器藏品

    会昌九老图玉山,清乾隆,通座高145厘米,最大周长245厘米。重832kg。玉山以新疆和田玉料制作。作品完成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立体雕刻,以镂雕、深浅浮雕和阴线刻等多种手法琢成四面通景的山水人物图。山间的文人雅士有的在小桥上交谈,有的在亭台内对弈,有的在抚琴,有的极目远望,还有的策杖攀登。小童子们或烧火煮茶,或捧包跟随,或在一旁洗耳恭听。玉山正面...

    700 会昌九老 九老图 镂雕 浮雕 阴刻 大夫
  • 青玉凤柄执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凤柄执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凤柄执壶,清,通高22厘米,口径4.9-5.7厘米。此执壶玉质纯正,表面光亮。壶体扁而高,椭圆形口,盖与壶口呈插接式,咬合紧密,盖钮为镂空如意形,套二活环,钮之下饰一周莲瓣。壶颈部饰变形莲花纹,腹部有椭圆形开光,开光内凸雕牡丹等图案。壶流为兽吞式,流柱自兽口中接出。壶柄为一全身栖凤,凤尾下部套一活环。此作品的设计水平较高,将传统的如意、莲花、莲瓣、牡丹等...

    466 执壶 镂空 开光 兽吞式
  • 黄玛瑙瓜叶形笔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黄玛瑙瓜叶形笔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黄玛瑙瓜叶形笔掭,清,高2厘米,水丞口径1.4厘米。清宫旧藏。笔掭黄玛瑙质,卷边荷叶形,叶下花枝纵横,叶上托一小瓜,瓜开圆口,内空可盛水。此笔掭材质优良,瓜形水丞小巧玲珑,乃因书案濡笔墨用水不多之故。玛瑙色泽光鲜玉润,碾琢精细,置于书案上更显乖巧可爱。...

    824 笔掭 水丞
  • 白玉乾隆临王羲之帖册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乾隆临王羲之帖册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乾隆临王羲之帖册,清,长6厘米,宽5厘米,厚1厘米。共四片,为乾隆皇帝御临王羲之十七帖。...

    1845 王羲之 十七帖
  • 玉龙螭纹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螭纹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螭纹洗,汉,长16.8厘米,宽14厘米,高2.8厘米。清宫旧藏。此器玉料为青色,圆形,内膛很浅,可贮水。口沿宽而平,两侧横出片状柄,左侧柄饰龙、螭,螭头似虎而有角,身自云水中隐没,龙隐于螭后,仅露头,头形似熊。右侧柄装饰一长身龙,独角,身亦隐于云水中。柄的背面为阴线刻的图案,与正面图案近似。中国文化在汉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书、画勃兴,文房用具出现了很多新品...

    1133 螭纹 砚滴
  • 玉虎形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虎形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虎形佩,商,长6厘米,宽1.5厘米,厚0.5厘米。整器已受沁为鸡骨白色,看不出原来的玉色。玉虎为扁身片状,呈匍匐状,四爪前伸,动感十足。“曰”字形眼,卷耳。口及尾部均钻一孔,孔为两面对钻,可系挂。商代玉虎较为多见,有片状也有圆雕件,一般形体较小,安阳殷墟就出土有多件类似的玉虎形佩。...

    655 鸡骨白 圆雕 殷墟
  • 青玉龙凤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龙凤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龙凤尊,清,口径18. 2×7厘米,足径16.8×6.5厘米,高17.9厘米。...

    40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银盖托白玉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银盖托白玉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银盖托白玉碗,清,通高11厘米,口径9.4厘米,足径4.9厘米。碗为上等白玉琢制。口、足稍撇。外壁浅雕缠枝 宝相花,腹部上下饰俯仰莲瓣纹。内壁光素。底部有阴刻无框“嘉庆年制”隶书款。配银镀金塔形盖,盖面饰“寿”字和蝙蝠纹,盖缘饰一周回纹。下承镂空 錾花银镀金船形托,足外底阴刻“宣统二年泰兴楼造。京平足重三两三分”戳字。这种盖、托俗称“茶船”。清宫廷中有不少这...

    1417 缠枝 宝相花 莲瓣纹 阴刻 回纹 镂空 錾花
  • 白玉龙纽押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龙纽押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龙纽押,元,长5.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玉押方形,略厚,底面有凸起的阳文图记,上部为龙形纽,龙身短而似兽身,头上有角,披发,四肢粗壮,肘部饰上扬的火焰纹,三岐尾,中一岐长,上冲与头顶发相接。押是一种符号,签画于文书,表示个人的许诺,后为使用简便而刻之。元代陶宗仪《缀耕录》记:“今蒙古色目人之为官者,多不能执笔画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宰辅及近侍官...

    1257 阳文 陶宗仪 色目人
  • 青玉珐琅风挡烛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珐琅风挡烛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珐琅风挡烛台,清,玉烛台通高24.5厘米,底径宽9厘米;铜珐琅风挡通高32.5厘米,底盘径10.3厘米。...

    550 珐琅 烛台
  • 玉“益寿”谷纹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益寿”谷纹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益寿”谷纹璧,汉,高13.2厘米,宽10.5厘米,厚0.5厘米。清宫旧藏。玉璧青白色,有暗黄色斑。璧圆形,体扁平,内、外边缘处凸起,两面纹饰相同,均饰颗粒状谷纹。璧的上缘之外饰有透雕的“益寿”二字,字两侧分别雕一螭和一龙。螭为回首状,身有环点,长角。龙为阔嘴长唇,似由鳄演化而来,龙身有鳞,四肢及后身似兽身。清宫档案有关于“益寿”璧进宫的记载,称其为“拱璧...

    435 谷纹 玉璧 透雕
  • 青玉四耳活环夔纹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四耳活环夔纹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四耳活环夔纹壶,清乾隆,通盖顶高29.5,腹宽13,口径4.5×7.8厘米,足径4.6×7.5厘米。...

    1733 夔纹
  • 青玉涉水戏童渔翁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涉水戏童渔翁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涉水戏童渔翁,清,高10.9厘米,宽9.1厘米,厚5.7厘米。雕像青玉质,用立体圆雕手法,底部较平。翁、童神态写实生动,营造了一幅祥和富足的生活场景。清代玉器的制作高峰是清中期,称得上精品多、纹饰多、玉质佳、种类全。但因为纹饰过于强调细腻的表现,构图异常复杂,所以也有学者把清代称为中国玉器史上的倒退期,认为其繁琐的纹饰表现出的文化品位并不高。其实清代玉器...

    1401 圆雕
  • 墨玉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墨玉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墨玉圭,明早期,高24.8厘米,宽6.15厘米,厚1厘米。圭墨玉质,玉中黑点均匀,下有土黄色沁,局部有裂纹。圭素面,上部呈尖角,下部长方形。表面光滑,抛光精亮。此件玉圭为1985年收购,玉质和山东邹县明初鲁荒王朱檀墓出土的墨玉圭玉质十分相似,湖北梁庄王墓出土玉圭也与此形制类似,可证其为明早期玉圭。玉圭自商周时开始使用,一直是历代王朝最重要的礼器之一,也是持有...

    578 素面 抛光 谷纹 亲王
  • 黄玉三阳开泰双连盖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黄玉三阳开泰双连盖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黄玉 三阳开泰双连盖瓶,清乾隆,通高10.8厘米,宽17.5厘米。清宫旧藏。瓶黄玉质,大瓶居中,扁圆形,椭圆形口、足,口上有盖,盖面凸雕一兽纽。瓶身光素,凸雕蟠螭纹。瓶底阴刻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大瓶一侧凸雕3只羊,两大一小,小羊立于一大羊的背上。大瓶另一侧由一玉兽承托小瓶,小瓶圆形口、足,瓶外凸雕螭凤纹。作为与中华先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畜,羊自古便被...

    1116 黄玉 三阳开泰 开泰 蟠螭纹 螭纹 阴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