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磁山文化红陶深腹双系罐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磁山文化红陶深腹双系罐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磁山文化红陶深腹双系罐❖图片
红陶深腹双系罐
红陶深腹双系罐底部
磁山文化红陶深腹双系罐❖简介
红陶深腹双系罐,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14.4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6厘米。
罐撇口,深腹,平底,肩部置双系。通体刻划纹饰,颈部纹饰为正反三角纹,肩、腹部装饰简单的麦穗样纹饰。这样简单的刻划纹饰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陶器装饰纹样比较简单的特点。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罐上的双系是为了悬挂或携带方便而设置的。
相关知识科普
双系
系即器耳,以双系形式为常见。其技法为采用双泥条平行排列的形式贴塑在瓷器表面,并在双系上刻划锦纹。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因首先于1972年在河北省武安县(1988年撤县建市)磁山村被发现而得名。遗址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76年~1978年对部分区域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000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动物骨骸、植物标本等遗物6000余件。其中陶盂及陶支架、石磨盘及磨棒堪称磁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据碳14法测定年代,距今约8000年至前7600年,与1977年在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村发现的裴李岗文化的年代大体相当。磁山文化的陶器均为手工制作,用泥条盘筑法和捏塑法成型,绝大部分属于夹砂红褐陶,少部分为泥质红陶,以素面为主,烧成温度在700~9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