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纹奓斗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纹奓斗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63073-6/19)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纹奓斗❖图片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纹奓斗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纹奓斗底款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纹奓斗❖简介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纹奓斗,清同治,高8.7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5.9厘米。
侈口、束颈、圆腹、圈足,足内署红彩“同治年制”四字楷书款。外壁以黄地绘粉彩纹饰。颈部绘蝴蝶纹,腹部绘蝴蝶,间四个双“喜”字纹。蝴蝶纹先以墨彩勾绘轮廓线,再以金彩描绘一遍,内填彩料。“喜”字以红彩勾边,内填金彩。口沿、颈部、足边各饰金彩一周。纹饰色彩丰富。
由于蝶与“耋”谐音,因此瓷器上蝴蝶与双“喜”字纹并用,寓意喜庆、吉祥。为清宫,尤其是晚清宫廷瓷器上的常见纹样。
相关知识科普
粉彩
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奓斗
奓斗,卫生用器,最早可能追到汉代。元代文献“吐盂”与“吐壶”同见,奓斗或指吐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