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玉九窍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11-1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玉九窍塞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玉九窍塞
时代
门类 玉石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54979新116107新116108新200607新200608新200610故85043故9380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玉九窍塞❖图片

玉九窍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眼盖

玉九窍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鼻塞

玉九窍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耳塞

玉九窍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蝉唅

玉九窍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肛塞

玉九窍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阴塞

玉九窍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九窍塞

玉九窍塞❖简介

九窍塞,汉,玉眼盖:长4.8厘米,宽2.3厘米,厚0.3厘米;玉塞:高1.8—5.5厘米,大端最宽0.9—1.4厘米,小端最宽0.7—1.4厘米;白玉蝉唅:长7.1厘米,宽2.8厘米,厚0.3厘米。

玉质均有不同程度的絮斑、黑斑、绺及沁色。玉塞均作不规则八棱形,一端大,一端略小,表面多有黄褐沁斑,有的已成鸡骨白。眼盖一对,枣核形,表面弧凸,两端各钻一孔,背平。玉蝉,玉质莹白,抛光细腻,线条简洁、流畅。

在中国,以玉入殓的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6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死者或以玉琮玉璧围绕、覆盖周身,或于双眼盖玉片、手中握玉、口中含玉,但当时口含、手握、眼盖之玉,其形状并不固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西周中期,玉冥巾已初步成型。所谓玉冥巾或曰玉覆面,即于织物上缝缀玉片覆盖于死者面部。冥巾上所缀玉片,或据五官之形裁制,或作随意的几何形。玉冥巾的使用一直延续到西汉时期。类似本品的眼盖,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缝缀于冥巾之上。殓玉制度到汉代臻于完备。西汉早期,出现了覆盖死者周身的玉衣,枣核形玉眼盖有时即缝缀于玉衣相对于死者眼睛的部位。此外,汉代还在前代殓玉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形制相对固定的玉九窍塞和玉握,即死者口中含玉蝉,鼻孔、耳朵、肛门、阴道均塞纳八棱柱形玉塞,双手握玉猪各一。玉衣、玉九窍塞、玉猪,以及嵌玉的枕、棺椁,构成一套完整的汉代玉殓具。


相关知识科普


九窍塞

玉塞的出现早自春秋时期,战国有所发展,东周墓中有圆柱形塞,填塞死者孔窍,但这些大多是耳、鼻塞。完整成套的玉塞出现于西汉,塞于人体之眼、耳、鼻、口、肛、阴九窍,称为九窍塞。用塞随葬的现象在汉代极为流行,但一般只是用鼻塞、耳塞、口唅和肛塞,女性墓会有两个长塞,一阴塞、一肛塞。有些王侯墓因用玉覆面或玉衣,已有眼部遮盖物,就不再另用眼盖。目前发现完整的九窍塞较少。九窍塞只是代表一种用玉的最高等级,亦或成为人们习称的一种叫法。

窍塞的使用旨在使人不泄出精气,所谓“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另外以蝉为琀,比普通的口唅更多了一层意义:借蝉的蜕壳再生,超尘脱俗的清洁高尚及生命的再生与延续,喻生时以蝉蜕自名清高,死后借之羽化成仙。

沁斑

玉器长埋地下,受周围酸、碱等物质的浸蚀,日积月累,形成蚀斑,称为浸色或沁斑。

鸡骨白

玉器长年埋于地下,受外界有害物质沁蚀后仍带少许光泽,色如水煮之鸡骨,故俗称鸡骨白。又因似石灰之色,也称石灰古。

抛光

玻璃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即在器物制成后,将其表面磨平、磨光,显现出玻璃质的内蕴光泽。抛光的精与粗直接影响器物的艺术水平,因此至关重要。

玉琮

中国古代玉石器。方形,中有圆孔,有的作长筒形。为用于祭祀、丧葬、朝聘等活动的礼器,《周礼》中记其为六种“瑞玉”之一。《说文》称:“琮,瑞玉,大八寸,似车釭。”出土的玉琮始见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墓地,商、周墓中也有出土,汉代不再制作。江苏常州武进寺墩遗址的一座墓葬中,尸体周围放有大小玉琮33件之多,大量的玉琮作为随葬品出土,除了作为礼地的祭器之外,是否还有辟邪、敛尸或象征死者的等级与财富等用途,其内涵尚需进一步研究。

玉璧

古玉器名。扁圆形,正中有孔。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用作礼天或以之显示身份。祭祀时作为祭天、祭星的祭器,稍小的玉璧可作为佩饰,还可放在墓中作辟邪和防尸腐用。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多光素无纹饰,器型比较简单。到春秋战国时,玉璧则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蒲纹、兽面纹等雕饰。汉代继承前代风格,雕工更加精细。汉以后至宋、元时,玉璧不多见,在明、清时则又兴盛起来,并出现大量仿古制品,也有用琉璃制者。

玉握

古人入葬时手中往往握有玉器,称为玉握,象征握有财富。除使用玉猪外,有些墓葬中使用的玉握为璜或其它玉器。

相关文章

  • 青玉寿星老人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寿星老人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寿星老人,清,高19.3厘米,宽6.5厘米,厚5.4厘米。...

    1384 寿星
  •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清,高4.7厘米,长9.3厘米,宽6.9厘米,口径1.35厘米。清宫旧藏。水丞碧玉质,局部有墨斑,圆雕人物和桃式容器,大小二桃相连,大桃内空,用以盛水,旁又雕一人斜倚水丞,以手扶膝,神情欢愉酣畅。古代瓷器、石雕、泥塑等工艺中常有此种“太白醉酒”题材的作品。...

    1139 碧玉 水丞 圆雕
  • 金镶红宝石领针 -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白玉仿古斧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仿古斧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仿古斧佩,清乾隆,长12.4厘米,最宽6.3厘米,厚0.7厘米。...

    100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痕都斯坦碧玉嵌石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痕都斯坦碧玉嵌石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痕都斯坦碧玉嵌石瓶,清,通盖高20.1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4.5厘米。...

    1343 碧玉
  • 青白玉五子笔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白玉五子笔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白玉五子笔架,清,高4.6厘米,长12.5厘米。清宫旧藏。笔架青白玉质,以圆雕结合镂雕技法塑造姿态各异的5个童子,每人手中各持不同的花果枝叶。此笔架造型活泼,五子高低错落中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五子形象表现于文房用具中则寓“五子登科”之意。...

    817 圆雕 镂雕
  • 玉云纹剑首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云纹剑首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云纹剑首,战国,外径5.3厘米,厚0.7厘米。清宫旧藏。此剑首玉质青白色,呈薄片状,中心有圆孔,一面花纹较复杂,环孔有一周6瓣柿蒂纹,其外又有两周阴线勾云纹。另一面以双阴线分为内外两区,内区素而无纹,有3个隧孔,外区饰“丁”形勾云纹。玉剑首中以圆形剑首最为常见,但像这种两面饰花纹的作品并不多见。...

    242 剑首 隧孔
  • 蓬莱仙境玉石仙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蓬莱仙境玉石仙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蓬莱仙境玉石仙台,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北京制造,高130厘米,长117厘米,宽96厘米。此仙台前窄后宽呈梯形,坐落在紫檀嵌银丝的台桌上。它以“群仙祝寿”为题材,用紫檀木雕成“蓬莱仙境”、“洞天福地”、“玉宇瑶池”三仙洞,由近及远上升排列,或位于峻峭的山峰上,或巍然屹立于海水中。西王母手持如意端坐在“玉宇瑶池”洞内,二侍女手持宫扇侍立于两侧。洞外的蟠桃...

    1093 蓬莱 群仙祝寿 紫檀木 瑶池 寿星 八仙 灵芝
  • 玉卧鹿寿星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卧鹿寿星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卧鹿寿星 山子,明,长8.5厘米,宽5厘米,高11.5厘米。清宫旧藏。山子玉色青绿,玉中有杂色。雕一鹿卧地,寿星老人坐于鹿背。老人长头大耳,长髯,右手持龙头杖,左手抚腰带。鹿回首,依老人长袖,头顶有枝杈形角,身饰“米”字形花纹。作品造型繁简相宜,老人头部的雕琢细腻而鹿则仅具外形,衣褶也只以直线及折线表示,仅有少量弧线。这类雕饰风格在明代玉器中多有运用。...

    843 寿星 山子
  • 白玉长宜子孙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长宜子孙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长宜子孙佩,清乾隆,长12.3厘米,宽7.3厘米。...

    109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玉兔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兔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兔,商,长5.2厘米,宽0.8厘米,高1.8厘米。...

    636 玉兔
  • 青玉弓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弓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弓弭,商,长8.5厘米,宽1.7厘米,厚0.8厘米。青玉质,器身有朱砂痕。器身上端以双阴线雕琢一卷尾龙,卷尾处有一钻孔。龙椭圆眼,蘑菇角,卷鼻,二爪,背上饰卷云形纹。器身中部有一半月形凹槽,下端收为尖刃状。此器为古代弓箭两端安装的弓弭。河南安阳殷墟小屯C区20号墓车马坑中出土的两张驰弓上,曾分别装有玉质弓弭和铜质弓弭,其玉弓弭的造型纹饰与此类似。另外,弓...

    485 朱砂 殷墟
  • 青玉谷纹璧 - 河南博物院玉器
    青玉谷纹璧 - 河南博物院玉器

    青玉谷纹璧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直径19.3厘米,好径6.1厘米,厚0.35厘米 传河南洛阳金村出土 青玉质,呈扁圆形,中间有孔,两面纹饰相同,皆满雕谷纹。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市...

    742 玉器 青玉谷纹璧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玉嵌红宝石炉瓶盒三式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嵌红宝石炉瓶盒三式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嵌红宝石炉瓶盒三式,清,一套三件,炉通高10.5厘米,足径6.5×8.9厘米;瓶高11.8厘米,口径2.6×1.9厘米;盒通高3.2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3.8厘米。炉、瓶、盒均为青玉质。玉炉仿古代青铜盨制成,器身趋近于椭圆,口部长方形,有盖,盖上有椭圆形环状钮,圈足。炉腹部及盖面上均琢夔凤纹并有几组出戟,两侧凸雕双龙为耳,龙眼嵌翠玉及红宝石。在炉的...

    1304 红宝石 三式 出戟 镶嵌 镂空 浮雕 夔龙 龙纹
  • 水晶天鸡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水晶天鸡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水晶天鸡尊,清,通高14.2厘米,口径2.3-3.6厘米。尊以无色透明水晶圆雕而成。天鸡翘首直立,双翅贴体,长尾卷曲支地,背负螭耳尊,尊的盖纽亦为一直立小天鸡。天鸡尊在隋代已出现,1956年湖北省武汉市241号隋墓即出土有青瓷四系螭耳天鸡尊。到了清朝的“康乾盛世”,天鸡尊的造型已趋成熟并且广泛流行,用各种材质制作的天鸡尊层出不穷。此天鸡尊利用水晶晶莹剔透的质...

    1682 天鸡 圆雕 青瓷 透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