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沈度楷书四箴页、隶书七律诗页合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10-2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沈度楷书四箴页、隶书七律诗页合卷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沈度楷书四箴页、隶书七律诗页合卷
时代
门类 书法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56443-1/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沈度楷书四箴页、隶书七律诗页合卷❖图片

沈度楷书四箴页、隶书七律诗页合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四箴页

沈度楷书四箴页、隶书七律诗页合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四箴页

沈度楷书四箴页、隶书七律诗页合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七律诗页

沈度楷书四箴页、隶书七律诗页合卷❖简介

《四箴页 七律诗页》合卷,明,沈度书,纸本,楷书纵29厘米,横14.5厘米;隶书纵23.2厘米,横34.2厘米。

楷书四箴页释文:

言箴: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妄,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动箴:哲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视箴: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听箴:人有秉彝,本子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

各页钤“沈度之印”。

“四箴”是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根据孔子《论语·颜渊第十二》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发展而成的道德戒律。朱熹《近思录》卷五《克治》载:“伊川先生曰颜渊问克己复礼之目。夫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颜渊请事斯语,所以进于圣人。后之学圣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

作品以乌丝界栏,楷法紧结遒丽,具唐人法度,又不过分甜润,是沈度“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作。

隶书七律诗页释文: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云间沈度隶古。

款署“云间沈度隶古”。钤“沈民则”印。

此页录唐代诗人岑参七律《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一首。沈度善隶,但传世作品罕见。明杨士奇称其:“八分尤为高古,浑然汉意。”观此作,结体方整,用笔较少波磔与回转,体势、笔法更接近楷书,这也是明代隶书的主要特征。总体风貌显得厚重质朴而略乏生动。

此卷曾经清代乾隆、嘉庆、宣统御府鉴藏。1922年,末代皇帝溥仪将其“赏溥杰”,遂被携出皇宫。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所编《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对此事有所记载。1965年由故宫博物院出资购回。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相关知识科普


沈度

沈度(1357—1434年),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洪武时中举文学不就。永乐时以能书与滕用亨、陈登选入翰林,为皇帝朱棣激赏,赞为“我朝王羲之”,每日侍从御前。凡用于朝廷、藏于秘府、颁赐属国的金版玉册等,必命沈度执笔。遂由翰林典籍擢检讨,历修撰,选侍讲学士。沈度书法光洁明丽,婉转端秀,点划圆润平和,代表了明初“台阁体”的最高成就。其弟沈粲亦以善书而闻名朝野,兄弟并称“二沈”。

程颐

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学者称之为伊川先生,河南洛阳人。宋哲宗初为秘书省校书郎,擢崇政殿说书,加直秘阁。与兄程颢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北宋理学奠基者,世称“二程”。其学以“穷理”为主旨。“二程”学说后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理学”。著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等,后人辑有《遗书》、《文集》、《经说》等,均收入《二程集》中。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之祖。初仕于鲁,为司寇,摄行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四方。归鲁,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

朱熹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人称考亭先生,徽州婺源人,寓居建州。绍兴十八年进士。光宗朝官至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是一位著名的道学家。庆元中,韩侂胄禁朱熹之学,落职罢祠。庆元六年卒,年72岁。朱熹著述甚丰,有《朱熹文集》一百卷,《朱徒问答》八十卷,《别录》十卷。朱熹工书,早年学钟繇(后人误作曹操),《书史会要》说他:“善行草,尤善小字,下笔即沉着典雅。”

台阁体

台阁体有两意:
在文学史上,台阁体是明初上层官僚中流行的一个诗派,永乐、成化年间尤盛。作品的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和道德伦理,反映了上层官僚的生活。在艺术上追求雅正,但流于平庸,无甚积极内容。代表作家有杨士奇、杨荣、杨溥,号称“明初三杨”,因他们三人都曾任内阁大学士,“台阁体”之名亦从他们而来。
在法书领域,台阁体是一种楷书体。兴起于明代初年,永乐时最盛。因广泛使用于馆阁及翰林院的官僚之中,故称“台阁体”。以乌黑、光洁、方正、圆润、大小一律者为佳作。它的流行与当时的皇帝个人所好和科举考试的取士标准有内在联系,并由此形成一种社会审美趋向。最擅长此书体者为沈度。

金阙

此处指皇帝的宫阙。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长安。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场景,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时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有《岑嘉州诗集》。

杨士奇

杨士奇(1365—1444年),名寓,字以行,泰和人。明建文初,入翰林充编修官。永乐即位,改编修。永乐二年(1404年)选宫僚,士奇为左中允,后为左谕德。永乐帝北征,士奇辅佐皇太子居守监国。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封左春坊大学士兼学士。洪熙帝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士奇自洪熙至宣德、正统三朝都官居内阁,一直居于决策地位,与杨荣、杨溥史称“三杨”。

波磔

隶书笔画名称。向左下方的撇称波,向右下方的捺称磔。波磔对称,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北平

即今北京。辽代称燕京,后称南京。金代亦称燕京,后称中都。元代亦称燕京,后称大都。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征虏大将军兼右丞相徐达入元都,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改称北京。清代沿用。辛亥革命后,于1928年6月改称北平。1949年9月北平改称北京。

石渠宝笈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相关文章

  • 宋克章草书急就章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宋克章草书急就章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急就章》卷,明,宋克书,纸本,章草书,纵20.3厘米,横342.5厘米。宋克《急就章》卷释文款书“吴郡宋克书”。有自识一则。无款印。引首“宋南宫章草” 5字隶书乃明初著名书画家姚绶所书。后隔水及尾纸有明代周鼎、孙廷惠、朱之赤、项元汴,清代宋荦、铁保六家题跋。本幅鉴赏印也多为此六家所钤。《急就章》又名《急就篇》,西汉史游撰,为当时的识字课本。历代章草书《急就...

    1725 宋克 章草 宋克急就章卷释文 引首 姚绶 后隔水 尾纸 朱之赤
  • 苏轼行书归院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苏轼行书归院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归院帖》页,宋,苏轼书,纸本,行书,纵35.1厘米,横12.4厘米。释文:此虽云同归院,亦不云宿于院中。不知别有文字,证得是宿学士院为复。只是公家传说如此,乞更批示。轼白。今当改云宿学士院为复,且只依旧云宿待漏舍,幸批示。鉴藏印钤“子孙永保“、”项氏子京“、”项墨林父秘笈之印“、”退密“、”宣统御览之宝“等五方。此帖是《宋人法书六种》卷之一,叙述了批示“同...

    1231 苏轼 颜真卿 杨凝式 徐浩 石渠宝笈续编 石渠宝笈 石渠 重华宫
  • 行楷书临苏轼中山松醪赋扇面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楷书临苏轼中山松醪赋扇面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楷书临苏轼中山松醪赋》扇面,清,刘墉,纸本,纵18.5cm,横54.6cm。刘墉(1720—1805),字崇如,号石庵,诸城(今山东高密)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与翁方纲、成亲王永瑆、铁保并列为乾隆朝四大书法家。擅长于草书,书法用墨饱满,墨浓字肥,浑厚端庄,雄厚劲遒,时人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美誉。著有《石庵诗集》。此扇为刘墉所书宋苏轼名作...

    268 刘墉 翁方纲 永瑆 铁保 苏轼
  • 郑燮行书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郑燮行书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诗》轴,清,郑燮书,纸本,行书,纵136.5厘米,横74.5厘米。释文:虎瞰山高覆彩云,凤皇池小曲流纹。才充上苑千林秀,气压西江九派分。舟下牂牁飘远旆,车临铜鼓拂南熏。武侯千载征蛮后,直待先生展大文。公江西新喻人,由解元翰林视学贵州。归朝重列九卿班,检点彤仪肃佩环。虎旅千人排象阙,鹓行九品拜龙颜。再持文柄心逾下,屡沐殊恩气转闲。惭愧无才经拂拭,也随桃李...

    1988 郑燮 会试 乡试 庶吉士
  • 郑簠隶书石室山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郑簠隶书石室山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隶书石室山诗》轴,清,郑簠书,纸本,纵200.2厘米,横98.8厘米。此轴书录谢灵运《石室山诗》一首,自识云:“谢灵运石室山诗,己巳秋书为实庵老公祖。谷口郑簠。”钤“郑簠之印”、“脉望楼”印二方,引首钤“书带草堂”印。本幅无藏印。“己巳”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作者时年67岁。此轴书法虽仍以《曹全碑》为宗,但去其俏丽而略增雄浑之气,用笔较为粗放,荡...

    1033 石室 郑簠 谢灵运 引首 曹全碑 曹全 黄秀 曹贞吉
  • 鲜于枢行书秋兴诗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鲜于枢行书秋兴诗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秋兴诗》册,元,鲜于枢书,纸本,行书,纵33.6厘米,横①40.6厘米,②41.8厘米。释文:次韻仇仁父《晚秋雜興》,樞拜呈。薄宦常爲客,虛名不救貧。又看新過雁,仍是未歸人。茅屋空誰補?柴車晚自巾。青雲有知己,潦倒若爲親。沈靜莓苔合,門閑落葉深。炎方秋尚暑,水國盡多陰。寓意時觀畫,怡情偶聽琴。起予賴詩友,爲爾動微吟。身共賓鴻遠,心同野鶴孤。謀生知我拙,學稼...

    255 鲜于枢 石渠宝笈 仇远
  • 行书五律扇面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五律扇面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五律扇面,清,张玉书,纸本,纵16.7cm,横52cm。张玉书(1642—1711),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主修《明史》、《平定朔漠方略》、《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典籍。此作是张玉书写给徙庵的扇面,结构字字独立,笔断意连,大小开合自然随意。...

    183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书法类藏品
  • 张即之行书台慈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张即之行书台慈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台慈帖》,宋,张即之书,纸本,册页,1页,纵30.9厘米,横43.1厘米,行书,14行,109字。《台慈帖》释文:即之伏蒙台慈寵賜寶墨,仰體記軫之厚。即之年來衰病日侵,視聽久廢。兩月前忽得小府癃疾,訖今未愈,不容親具稟謝之幅。仰乞台照,垂喻備悉。昨來大字,已曾納去,若小字,則目視茫茫,如隔煙霧,度不復可下筆矣。切幸加亮。右謹具申呈。二月日。中大夫直秘閣致仕...

    1047 张即之 册页 宋荦 亲王 文徵明 李佐贤 书画鉴影
  • 邓石如楷书沧海日长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邓石如楷书沧海日长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沧海日长》联,清,邓石如书,楷书,纸本,纵137.2厘米,横28.3厘米。此联为龙门式对联,书于“嘉庆改元春王正月”,末款识“铁砚山房正书”。嘉庆元年(1796年),邓石如时年54岁。下联本幅右下有清康有为跋一段。无鉴藏印记。康有为在题跋中称:“完白山人篆分固为近世集大成,即楷书亦原本南北碑而创新体,笔力如铸铁,画法尤厚。”此联书法古茂沉雄,体兼隶楷,法于...

    339 邓石如 康有为 魏碑
  • 徐贲楷书题濯清轩诗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徐贲楷书题濯清轩诗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题濯清轩诗》页,明,徐贲书,册页,纵17.6厘米,横7厘米,楷书,5行,48 字。此作录五律一首,见于徐贲《北郭集》卷四。书法秀整端严,清逸可爱,具唐楷古意,与明初台阁体圆秀一路相比,自成一格,体现出徐贲书法的特色。此作曾经清安岐鉴藏。...

    1548 徐贲 册页 台阁体 安岐
  •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送蔡明远叙》轴,清,刘墉书,纸本,行书,纵76厘米,横45.4厘米。释文: 既奉命于秦淮之上,又随我于邗沟之东,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始终之际,良有可称。送蔡明远叙。乙未冬日临。石庵居士。下钤“刘墉之印”、“疑紫山房”印2方,引首钤“香严室”印。无鉴藏印。原帖为唐代颜真卿所书,18行,104字。此幅节录其中一部分,书于“乙未冬日”,即乾隆四十年(1775...

    816 刘墉 引首 颜真卿 徐珂 清稗类钞
  • 查继佐行书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查继佐行书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诗》卷,清,查继佐书,绫本,行书,纵450厘米,横33.3厘米。释文:一片山花落笔床,石桥寺里最清凉。寄书河上神明宰,玉帛朝回望帝乡。为政心闲物自闲,一州横制浙江湾。百花仙酝能留客,野屐同登竹外山。不将富贵碍高情,树里南湖一片明。杭越风光诗酒主,琵琶起舞换新声。愿得相从一问师,论交却忆十年时。轻舟共泛花边水,南国争传五字诗。西湖清宴不知回,雨过南山积翠...

    223 琵琶 引首 岑参 王昌龄 杜甫 刘禹锡 杜牧 颜真卿
  • 苏轼行书题王诜诗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苏轼行书题王诜诗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题王诜诗帖》页,宋,苏轼书,纸本,行书,纵29.9厘米,横25.7厘米。释文:晋卿为仆所累,仆既谪齐安,晋卿亦贬武当。饥寒穷困,本书生常分,仆处之不戚戚。固宜。独怪晋卿以贵公子罹此忧患而不失其正,诗词益工,超然有世外之乐。此孔子所谓可与久处约,长处乐者耶。元祐元年九月八日苏轼书。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苏轼年49岁。本帖钤“金巩伯精鉴印”“景行维贤”“小...

    228 王诜 苏轼 孔子 石渠
  • 康熙帝行书广宁道中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康熙帝行书广宁道中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广宁道中诗》轴,清,玄烨书,纸本,行书,纵125.7厘米,横51.5厘米。释文:漠漠寒云色,戍楼终日闲。饥鸟号晓月,路出十三山。广宁道中。钤玺三方:“康熙宸翰”、“稽古 右文之章”、“渊鑑斋”。鉴藏印钤“宝笈三编”、“石渠宝笈所藏”、“宣统尊亲之宝”、“教育部点验之章”。本幅为康熙皇帝自作并书五言诗一首,题《广宁道中》,载《清圣祖御制诗二集》卷七。 作品笔...

    784 宸翰 稽古 右文 石渠宝笈
  • 致松门札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致松门札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致松门札》清,纸本,潘奕隽,纵23.1cm,横12.7cm。潘奕隽(1740—1830),字守愚,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著《三松堂集》。为藏书世家,子潘世璜,孙潘遵祁、重孙潘介祉、后裔潘祖荫、潘承厚、潘承弼等均为藏书名家,收藏古籍、金石、书画甚富。此札为潘奕隽写给“松门”的书信,时值盛暑,说自己目力不佳,不便多写字。信札行草...

    67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书法类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