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定窑白釉板沿单柄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定窑白釉板沿单柄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定窑白釉板沿单柄洗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307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定窑白釉板沿单柄洗❖图片

定窑白釉板沿单柄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板沿单柄洗❖简介

定窑白釉板沿单柄洗,金,高3.5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3.7厘米。

洗敞口,深弧腹,平底,一侧凸出菱花边板沿,下接环形耳。薄胎,芒口,通体施白釉,外壁可见竹丝刷纹。明代田艺蘅《留青日札》记载:“有竹丝刷纹者,曰北定。”

这类造型近似匜的板沿单柄器物,在宋金以及元代非常流行,不仅定窑、钧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著名瓷窑均有烧造,还见有玉石、金银制品。


相关知识科普


定窑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芒口

定窑瓷器特征之一。系对瓷器口部因刮去釉层而露出毛涩胎骨的称谓。形成芒口的原因主要是采用某些装烧方法所致,如对口烧、覆烧等,为防止器物之间或器物与窑具相粘连,口部就不能有釉。

口沿无釉会使器物显得不雅观,于是,人们就在器物口边包镶金、银、铜等制成的薄片,称之为“釦”。

留青

竹雕的一种手法。其作法是利用竹子表面的光亮外皮刻出花纹图案,再把无用的外皮剔除,使表皮形成浅浮雕式图案,谓之留青皮或留青。

钧窑

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北宋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碗、尊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还有的刻有“奉华”等字样。

龙泉窑

宋元时期中国南方最大的民间窑厂,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故名。窑址已发现上百处。始烧于北宋前期,南宋至元为其鼎盛时期,瓷窑数量成倍增长,其产品质量提高。南宋中期烧成了著名的粉青釉,器型也更加丰富,尤以鬲式炉、堆塑龙虎盖罐、双耳瓶、八卦炉为典型器。器物胎色灰白,釉质滋润,造型多种多样,在生产白胎青瓷的同时,还仿造官窑的黑胎器物。元时在烧制大件器物上成就突出,近三尺的大盘、大瓶,烧成后不变形。明中期后渐衰落。 龙泉窑烧瓷历史悠久,产品传世较多,宋元时远销到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国。1976年自南朝鲜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出一万七千余件元代瓷器,其中龙泉青瓷达九千余件,可见外销数量之大。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相关文章

  • 宜兴窑惠梦臣款紫砂菊瓣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惠梦臣款紫砂菊瓣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惠梦臣款紫砂菊瓣壶,清初,高4.7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3.8厘米。壶体为八道凹筋菊花式,花口,圆腹,直流,环柄,盖以卧狮为钮,狮前爪压绣球,狮尾兽毛清晰可见,雕工极细。壶盖内钤行书“水平”二字,壶底钤长方篆书“荆溪惠孟臣制”六字印章款。此壶胎薄体轻,砂质极细,小巧玲珑。...

    1656 宜兴窑 雕工 惠孟臣
  • 白釉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梅瓶,唐,高42.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7.5厘米。梅瓶小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平底实足。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无任何杂质,玻璃质感较强,透明度较高,釉面上布满均匀细碎的纹。此种造型习惯上称为“梅瓶”,是装酒用具,亦可插花用作“花瓶”。一般认为,瓷梅瓶始烧于宋代,此件实物证明,其在唐代就已出现。...

    248 梅瓶 开片
  •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清代。笔掭仿树叶式,器口随树叶轮廓卷曲变化。通体施绿釉。树叶形笔掭以墨彩绘叶脉纹络,清晰可见,并在其上堆贴四朵粉红色海棠花,花朵含苞待放,花枝纤柔娇嫩。无款。此件叶式笔掭以树叶为原型,构思巧妙,独具匠心。其造型生动形象,纹饰栩栩如生,既有实用性也具观赏性,给人以清新雅致的美感。...

    868 粉彩 笔掭
  • 青花缠枝莲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莲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缠枝莲纹盖罐,明宣德,通高19厘米,口径17厘米,口径15.7厘米。清宫旧藏。罐直口,鼓腹,平底。盖折沿,拱顶,宝珠钮。通体青花纹饰,颈饰折枝朵花纹,肩饰莲瓣纹,腹饰缠枝莲纹,近底处饰莲瓣纹。盖钮饰莲瓣纹,盖面中心饰莲瓣纹,外层饰缠枝石榴纹。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此器形制浑厚、饱满,纹饰工整、细腻。...

    310 青花 缠枝 缠枝莲 盖罐 折枝 莲瓣纹
  • 白地酱彩花果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地酱彩花果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地酱彩花果纹盘,明弘治,高5.0厘米,口径26.0 厘米,足径16.0厘米。清宫旧藏。盘内外施白釉并以酱彩装饰。内底绘折枝花纹,内壁绘折枝花果纹。外壁绘折枝花纹。所有图案均先暗刻线条。内底、口沿及足墙上均画有酱彩弦线。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弘治年制” 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盘在暗刻的花纹上施以酱彩,与洁白的釉色相互映衬,取得较好的装饰效...

    1470 折枝 青花
  • 秋葵绿釉如意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秋葵绿釉如意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秋葵绿釉 如意耳瓶,高26.3厘米,口径5.3厘米,足径11厘米。瓶蒜头口,细颈,颈部有凸弦纹一周,圆腹,圈足,口、肩部连以如意形双耳。口及腹部均有暗刻缠枝莲纹,肩部凸起弦纹三道,弦纹下饰如意头纹一周。瓶内及足内施白釉。外部通体施秋葵绿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秋葵绿釉是雍正时期创烧的釉色品种,釉色绿中带黄,淡雅宜人。此如意耳瓶的造型为雍...

    1958 秋葵绿釉 如意耳瓶 如意耳 缠枝 缠枝莲 弦纹 青花
  • 青花折枝花纹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折枝花纹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折枝花纹盆奁,清光绪,高3.5厘米,口径20.7厘米,足径16.6厘米。盆奁折沿,直壁,圈足,足内白釉,青花书“体和殿制”4字篆书款。里白釉,口沿青花绘卷草、花卉、方胜纹,外壁对称绘两组牡丹纹。同治、光绪时期,景德镇 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特别烧制了一批粉彩瓷器,造型丰富,制作精细,器物上均书有慈禧曾居住过的殿堂名称款识。盆奁就是其中之一。...

    1205 青花 折枝 体和殿 卷草 花卉 方胜 景德镇 御窑厂
  • 绘彩勾首马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绘彩勾首马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绘彩勾首马,三彩器,盛唐时期,高48厘米,长39厘米,河南巩义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马头戴有络头,嘴两边有角形镳,口内有衔,马脸颊两侧饰有杏叶。眼部用墨笔勾勒出眼眶。头部前马鬃分缨,颈背上的马鬃被整齐修剪。马背上置鞍鞯、障泥。鞍上盖有鞍袝,前端袝角向后作迎风翻折之势。攀胸和鞦带上均饰有杏叶。缚尾上翘。鞍鞯、鬃毛饰朱红彩,杏叶饰绿彩。泥质白陶,模制而成,立于长...

    1627 陶器 绘彩勾首马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耀州窑吴牛喘月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吴牛喘月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 吴牛喘月纹碗,金,高7.6厘米,口径21.3厘米,足径6厘米。碗唇口,弧形腹壁,圈足。内外施淡青釉。碗内心饰菱形开光,开光外刻卷枝花草纹,开光内刻传统图案“吴牛喘月”,一轮明月高挂天空,下方一头水牛口微张,前腿直立,后腿曲膝跪地,抬头仰望明月。此碗刻花刀法娴熟干练,花纹生动自然,为耀州窑金代青釉刻花器物中的代表作品。...

    1815 耀州窑 吴牛喘月 青釉 菱形开光 开光 刻花
  • 霁蓝釉艾叶形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蓝釉艾叶形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蓝釉艾叶形洗,清乾隆,高1.7厘米,长15.6厘米。洗呈艾叶形,洗内随边沿的起伏划出叶脉纹。通体内外施霁蓝釉,釉色深沉匀净。此洗以艾草叶为蓝本制作而成,当非偶然所为,必有其深层含意。艾,又名家艾、艾蒿。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以艾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效。而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568 蓝釉 端午节
  • 雍正仿成化斗彩高士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雍正仿成化斗彩高士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雍正仿成化斗彩高士杯,清,高4.5厘米,口径7.8厘米,足径3.2厘米。杯撇口、直弧腹、圈足,外壁以斗彩通景绘“王羲之爱鹅图”。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方框仿款。此器是清雍正朝仿明成化斗彩器的成功之作。...

    868 斗彩 王羲之 青花
  • 青花婴戏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婴戏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婴戏纹碗,高13厘米,口径22.1厘米,足径7.5厘米。碗敞口,瘦底,圈足。里口沿画青花双线,外口沿饰青花勾云纹,碗外壁以婴戏为主题纹饰,20个婴儿游戏于庭园中,姿态各异,空间衬以山石、松竹、柳树、栏廊等。足外墙绘回纹,足内无釉无款识。据文献记载,正德青花使用的是江西乐平所产的“陂塘青”,又称“平等青”,在适当温度中能烧成柔和、淡雅、透澈的蓝色。此碗之...

    1140 青花 婴戏纹 回纹 陂塘青 平等青 花瓷
  • 三彩烛台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烛台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烛台,高29.8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12厘米。烛台分上下两部分,上盘小,下盘大,中间承以起弦圆柱,圈足外撇,上盘中心立杯形烛座;通体施蓝、黄、绿、白彩釉,底素胎无釉。 烛台的使用早见于春秋时代,《楚辞》中引“室中之观多珍怪,兰高明烛华容备。”战国时已有各式精制的铜烛台,至三国、两晋时,青瓷烛台便已出现,造型颇多。这件唐三彩烛台造型实用古朴,施釉均匀,色...

    897 烛台 青瓷 唐三彩
  • 白陶刻饕餮纹双系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陶刻饕餮纹双系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陶刻饕餮纹壶,商,高22厘米,口径9.2厘米,足径9.2厘米。壶口微内收,口以下渐广,下腹饱满,圈足。肩对称置圆孔系。与系对应的圈足上有两个圆孔。通体雕刻饕餮(tāo tiè 音涛帖)纹,图案清晰,雕刻技法娴熟。堪称商代晚期白陶的代表作。这件白陶壶原本破碎,现已修复。白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至商代,由于烧成温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较精细,致使白陶质地...

    1124 饕餮 双系 绳纹 素面 黄河 殷墟 云雷纹 雷纹
  • 青花兔纹浅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兔纹浅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兔纹浅碗,清康熙,口径13厘米,底径6厘米,高4.8厘米。碗外壁光素。碗内青花装饰,绘花、蝶、兔等图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围绕碗心的花朵内所绘四只白兔,兔回首张望,形态写意。中心所绘动物为代表月宫的蟾蜍。外底署青花楷体“白云堂依古制”六字双行款。明末清初以来,民窑中常见此类以玉兔为题材的日用器,多以盘、碗、杯等为主,寓意“玉兔思乡”。在江山鼎革之时,人们...

    1863 青花 玉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