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越窑青釉菱花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越窑青釉菱花口盘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越窑青釉菱花口盘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397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越窑青釉菱花口盘❖图片

越窑青釉菱花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青釉菱花口盘

越窑青釉菱花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青釉菱花口盘盘心

越窑青釉菱花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青釉菱花口盘底部

越窑青釉菱花口盘❖简介

菱花口盘,五代,高2.1厘米,口径10.7厘米,底径5.3厘米。

盘口呈菱花状,斜壁,平底。里外施青釉,釉色莹润纯正,外底有支钉痕。

这件菱花口盘,口沿线条流畅,盘壁浅薄,给人以轻巧玲珑之感。釉面有明显经使用而留下的磨痕,说明是一件令人喜爱的传世珍品。

花口盘自唐代中晚期开始流行,其造型受同时期金银器影响,至五代时最为盛行。此时的瓷器受金银器造型的影响较大,不仅盘多做成花口,瓶也多作成瓜棱形。五代时期的花口盘与唐代相比,口沿变化更为丰富,有五瓣、六瓣甚至十瓣口的器物。


相关知识科普


越窑

越窑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句。今人所谓越窑,系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越窑制瓷渊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自东汉创烧成熟青瓷后,其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和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衰落,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过贡瓷。所产瓷器始终以青瓷为主,汉至南朝还烧造少量黑瓷。唐至北宋时期的秘色瓷代表了越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越窑瓷器除了行销全国各地以外,从唐代开始还大量外销亚、非各国。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支钉

烧窑用的支具之一。有些瓷器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在器底以三或五枚细小尖锐的支钉等距支住器物,入窑焙烧。烧成后器底留有细小的露胎支钉痕。

相关文章

  • 霁红釉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红釉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红釉 梅瓶,清康熙,高24.2厘米,口径3.4厘米,足径7.8厘米。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玉璧形底。通体施霁红釉。玉璧形底心内施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款外无边栏。造型规整,釉面匀净。标志着明代中期以来失传的高温铜红釉烧造技法在康熙时景德镇 御窑厂得到了恢复。康熙时期的高温铜红釉品种主要有霁红釉、郎窑红釉、豇豆红釉三种,各...

    1012 红釉 梅瓶 玉璧 青花 景德镇 御窑厂 郎窑红釉 豇豆红釉
  • 齐家文化红陶双耳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齐家文化红陶双耳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陶双耳罐,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鋬耳,器身无纹饰。齐家文化陶器多为素面,彩绘极少。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具有实用功能。...

    992 束腰 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陶器 素面
  •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云盘,元,高4.1厘米,口径15.9厘米,足径5.3厘米。盘敞口,浅弧壁,圈足。胎体洁白,里外施卵白釉。内底及内壁均云龙纹。枢府釉是元代地区创烧的一种白釉品种的统称。其胎体一般比较厚重,釉呈失透状,色白微泛青,恰似鸭蛋色泽,故又称“卵白釉”。其主要装饰手法是模印,题材比较简单,常见的有龙纹、芦雁纹或花纹。因这些白釉瓷器的花纹中间往往模印“枢府”两字,故称“枢...

    1905 卵白釉 印花 龙纹 模印 景德镇 缠枝 白瓷
  • 炉钧釉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炉钧釉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炉钧釉 水丞,清雍正,高4.5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4.8厘米。清宫旧藏。水丞敛口,折腹,圈足。器内外均施炉钧釉。足内阴刻篆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炉钧釉是清雍正时期景德镇 御窑厂创烧的一种仿钧低温釉品种,此后历朝均有烧造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清人撰《南窑笔记》曰:“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雍正十三年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记...

    1747 炉钧釉 水丞 阴刻 景德镇 御窑厂 仿钧釉 窑内气氛
  • 白陶刻几何纹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陶刻几何纹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陶刻,商,高20厘米,口径18.6厘米,足径15厘米。瓿(bù 音不)唇口外卷,溜肩,鼓腹,腹下渐收,近足处外撇,圈足。通体雕刻纹饰,以精细的回纹作地衬托几何纹,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得格外庄重精美。白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至商代,由于烧成温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较精细,致使白陶质地更加洁白细腻。商代早期白陶器形以鬹(guī音归)、(hé音禾)、为主...

    1717 几何纹 回纹 绳纹 素面 黄河 殷墟 雷纹 漩涡纹
  • 巩义窑白釉弦纹匜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巩义窑白釉弦纹匜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巩义窑白釉弦纹匜,唐,高8.5厘米,口径19.3厘米。匜撇口,折腰,腹部凸起弦纹一道,平底。口边一侧出槽形短流。胎体洁白。里外均施透明釉,釉层显现细碎开片。弦纹碗、弦纹匜是河南巩义窑常见的器形,造型仿唐代金银器,除白釉外,还有蓝釉品种。...

    1157 巩义窑 弦纹 开片 蓝釉
  •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竹石芭蕉纹 梅瓶,明永乐,高41厘米,底径12.2厘米。瓶小口,带盖,盖上有宝珠形纽,圆肩,肩下渐收,平底。盖纽及盖面中央饰莲瓣纹,盖之立壁上绘折枝 花卉。梅瓶肩饰正反连贯的如意云纹,如意云纹内绘折枝花卉。腹部主题纹饰绘竹石芭蕉,衬以坡地、花草,宛如园中小景。足部绘莲瓣纹及卷枝纹各一周,莲瓣内绘各种折枝花卉。此梅瓶造型秀美,青花色泽浓艳而有变化,使画面...

    1226 青花 竹石芭蕉纹 梅瓶 莲瓣纹 折枝 花卉 永乐青花 花瓷
  • 黄地粉彩云龙帽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云龙帽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云龙帽筒,清嘉庆。...

    1528 粉彩
  •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碗,清光绪,高9厘米,口径19.7厘米,足径8.2厘米。碗敞口,高足中空。口沿及高足凸起处描金一周。外壁施藕荷釉为地色,上粉彩绘花鸟纹,高足绘海水江崖一周。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旁有椭圆形闲章,内红彩书“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高足碗装饰画面采用工笔画法,画工精细严谨,色彩鲜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339 粉彩 高足碗 描金 大雅斋 闲章
  • 绿地红彩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红彩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红彩云龙纹盘,清康熙,高4.7厘米,口径21.7厘米,足径14.2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通体内外绿地红彩云龙纹装饰,红绿两种色彩对比强烈。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明清时期景德镇官窑曾大量烧造单一色地、单一色彩瓷器,如白地绿彩、白地红彩、黄地绿彩、黄地紫彩、黄地红彩、绿地黄彩等,但绿地红彩却很少见,故这件...

    448 龙纹 青花 景德镇 黄地红彩
  • 白釉花式高足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花式高足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花式高足杯,宋,口径9.8厘米,足径4.5厘米,高6.3厘米。杯呈五瓣花式,敞口,深弧腹,高足微外撇。通体施白釉。此杯造型仿金银器,釉色洁白,釉质光润,精致细巧,体现了宋代白瓷的烧制水平。...

    668 白瓷
  •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团纹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团纹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 五蝠捧寿团纹盅,清同治,高3.4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2.6厘米。盅敞口,弧腹,圈足,足内红彩楷书“同治年制”4字款。外壁为黄地金彩篆书团“寿”字,间折枝桃、“卍”字符纹,团“寿”及“卍”字符纹以红彩勾边,内填金彩,5只蝙蝠环绕其周,以蓝彩描金绘制,口沿饰金彩。...

    1858 粉彩 五蝠 五蝠捧寿 折枝 描金
  • 定窑酱釉盖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酱釉盖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酱釉盖碗,宋,通高6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5.3厘米。碗直口,深腹,圈足。盖顶置瓜蒂形纽。通体施酱色釉,碗口沿及圈足无釉,露胎处呈白色。宋代定窑除以烧造白釉瓷器著称外,其黑釉、酱釉瓷器也相当精美,俗称“黑定”、“紫定”。与定窑白釉瓷器相比,这些器物烧造数量较少,因此更显珍贵。这种形制的盖碗,在宋代北方各窑场普遍烧造,以河南、河北两省居多,除酱釉品种外还见有...

    1746 定窑 青釉 莲瓣纹
  • 粉彩花卉团龙纹盖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花卉团龙纹盖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 花卉 团龙纹盖盒,清光绪,通高7.5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9.3厘米。盒呈馒头形,上下子母口套合,圈足。盒内施白釉,光素无纹饰。盒外壁通体青花加粉彩装饰。盒盖和盒腹部均描绘4组花卉纹,分别是水仙、桃花、藤萝、牡丹。盒顶中心以青花描绘团状云龙纹,外围矾红彩单线圆圈。口沿及圈足外墙均以青花和矾红彩描绘相间排列的双回纹。盒内釉面泛波浪纹,外壁及圈足内釉...

    1351 粉彩 花卉 团龙纹 龙纹 青花 矾红 回纹
  • 龙山文化黑陶双系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山文化黑陶双系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黑陶壶,新石器时代,高11.5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8.2厘米。壶口微外撇,口沿两边置双系。长颈,下部渐广,至肩凸起,扁腹,圈足。足上镂有八个小孔。底外凸。造型规整,胎薄体轻,表面经过打磨,光泽可鉴。据科学测试,龙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400—前2000年。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陶器...

    1051 双系 龙山文化 素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