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傅抱石山水图卷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傅抱石山水图卷 |
时代 | |
门类 | 绘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7768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傅抱石山水图卷❖图片
傅抱石山水图卷❖简介
《山水图》卷,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31.2厘米,横55.5厘米。
此幅自题:“抱石写。”钤“傅”朱文圆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
图中青松托出秀丽的山色,峰峦连绵,此起彼伏,有北宋米芾的云山所具有的云气缥缈的特点。此图不见传统的种种皴法,只是运用墨色或浓或淡的变化与渲染图写山水,注重光影的表现,显然受到日本绘画的影响。傅抱石曾说:“日本画对我也有影响,一是光线,二是颜色上大胆了些。现在看来,第一点比较显著,在创作上注意了光线对比等等。”此图应是他对自己的绘画创作所作总结的最好注脚。
此作为傅抱石夫人罗时慧捐献。
相关知识科普
米芾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太原,后迁襄阳(今湖北襄樊),晚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地方官,宋徽宗时任书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精书画,绘画擅长水墨山水,作泼墨云山,自云:“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米芾《画史》)创“米家山”。他善用墨法,董其昌评:“老米画难于浑厚,但用淡墨、浓墨、泼墨、积墨、焦墨,尽得之矣。”(《容台别集》)所创“米点山水”意过于形,极富笔墨情趣,使山水之格为之一变。书法初宗二王、颜真卿,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用笔变化多端,有“八面出锋”之誉,结体欹侧多姿,具真率自然之趣,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北宋四大家”。
渲染
中国画技法之一,属辅助性用笔,为突出形象之用。“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