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磁州窑白地黑花人物图枕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磁州窑白地黑花人物图枕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06016)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磁州窑白地黑花人物图枕❖图片
磁州窑白地黑花人物纹枕
磁州窑白地黑花人物纹枕侧面
磁州窑白地黑花人物纹枕款识
磁州窑白地黑花人物图枕❖简介
人物图枕,金,高14.1厘米,面横39.1厘米,面纵17.2厘米,底横37.7厘米,底纵11.8厘米。
枕长方体,枕面中心略凹。通体白地黑花装饰。枕面中心为山水人物图,云雾缭绕的群山之中,仙府洞开,一队仙女似在欢迎来访的二人。开光外绘海水石榴纹。枕面四周随枕形画出边框。枕侧面绘有开光,内画竹雀、虎纹、荷叶纹等。底部素胎无釉,戳印“古相”长方形款,下托莲花,上覆荷叶。
此枕纹饰复杂多样,但布局合理,疏密有致,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
传世和出土的磁州窑中戳印张家作坊标识的很多,可分为“张家枕”、“张大家枕”、“张家记”、“张家窑”、“古相张家造”等几种,应是带有商标性质的作坊款式。
相关知识科普
磁州窑
北宋、元、金代北方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宋代属磁州,故名。产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瓷为主。白瓷装饰有划花、剔花、绿斑、褐斑及珍珠地划花等。白地釉下黑、褐彩划花器是磁州窑的优质瓷,器物除瓶、缸、罐、碗、盆等日用品外,以瓷枕颇为著名,枕底往往有张家、李家、王家和陈家造等印记。图案内容除一般的花鸟禽兽外,还有各种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清新活泼。瓷枕上往往书写宋、金流行的词牌、曲牌,如《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等,开创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新途径,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白地黑花
磁州窑系特有的品种之一。其工艺过程是在成型的坯胎上敷一层洁白的化妆土,然后用毛笔蘸一种含铁量较低的褐铁矿石料在白色的化妆土上绘画,再罩一层薄而透明的玻璃釉,入窑经高温烧成。纹饰题材多来自民间生活,黑白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具有醇厚的乡土气息。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张家造
磁州窑瓷枕底部常见有“张家造”“李家造”“王家造”等印款,是各作坊产品的商标,其中以“张家造”款最为多见。
瓷枕
瓷枕始烧于隋代,从唐至清各代均有烧造。瓷枕最初以脉枕的形式出现,以后逐渐演变成寝具,有清凉沁肤、爽身怡神、“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作用。所以富贵贫贱无不喜好,连皇宫中也多用之。南宋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