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鲜红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鲜红釉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鲜红釉碗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414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鲜红釉碗❖图片

鲜红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碗❖简介

红釉碗,明宣德,高8厘米,口径18.9厘米,足径8厘米。清宫旧藏。

碗撇口,深腹,圈足。通体施红釉。圈足内施青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宣德朝是明代红釉器制作最辉煌的时期。宣德时期,红釉制品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加,而且较之永乐鲜红釉器更胜一筹,出现了宝石红、祭红、积红、霁红、鸡血红、牛血红等名目繁多的新品种。宣德红釉呈色浓艳,又往往在器物转折变化的棱角处隐现胎骨而呈现白色筋脉,增添了观者视觉的变化,耐人寻味。这时的红釉器造型更加丰富,除碗、盘、高足杯外,洗、炉、梅瓶僧帽壶、卤壶、梨式壶等亦多见。辅助装饰除暗花外尚有描金彩者。此碗在口沿部位形成的一线白釉俗称“灯草口”,红釉的积釉处显现青灰色,最厚处气泡密集,这是宣德红釉典型的时代特征。其色调深沉,不流釉,不脱釉,被称为“宣红”。宣德后,红釉一度衰落,直到清康熙时才恢复。


相关知识科普


鲜红釉

颜色釉品种之一。景德镇窑自元代开始烧造高温铜红釉瓷器,初创阶段呈色多偏暗。明初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窑烧制出纯正鲜艳的红釉,前人称之为鲜红。它以铜作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高温烧成。由于其对温度、气氛的要求特别敏感,稍有不慎即得不到纯正的红色,因此高温铜红釉是最难烧造的颜色釉品种,历来为人珍视。这种红釉器釉汁莹厚,器色鲜艳。因是当时祭日坛的用器,故也称祭红,又有积红、宝石红等异称。

红釉

颜色釉品种之一。其以铜为呈色剂,经还原焰高温一次烧成。红釉于北宋初年已出现,但呈色不太稳定。真正纯正、釉色稳定的红釉是景德镇窑在明初创烧的鲜红釉。嘉靖年间又创烧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釉。 铜红釉为高温釉,铁红釉为低温釉。高温红釉种类很多,按色泽分别称宝石红、霁红、豇豆红、郎窑红。如按其发展状况,则永乐鲜红、宣德宝石红、嘉靖矾红、康熙的郎窑红和豇豆红较为著名。

青白釉

其为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品种。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闪白,介于青、白二色之间,故称青白釉。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梅瓶

瓶式之一种,因口径之小与梅之瘦骨相若而得名。瓶体修长,小口,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有的附盖。梅瓶为盛酒用具。自宋代开始流行。元代梅瓶除圆形外,尚有八方形。明清时梅瓶器型从瘦长秀丽演变为肥矮丰硕,并由日用瓷渐变为陈设瓷。以景德镇窑制品最佳。

僧帽壶

僧帽壶是景德镇于元代时创烧的瓷器新造型,因口、颈形似藏传佛教中僧侣的帽子而得名,明永乐、宣德时期十分流行,有红釉、青釉等品种。清康熙、雍正时期官窑都生产仿明永乐僧帽壶。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相关文章

  • 越窑青釉花瓣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青釉花瓣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 青釉花瓣口碗,高3.6厘米,口径14.1厘米,足径6.5厘米。碗十花瓣口,口以下渐敛,平底,里外满釉,釉色青绿,如“嫩荷涵露”、“古镜破苔”。越窑是唐、五代及北宋初期著名的瓷窑。唐代中期以后越窑产品的质量逐渐提高,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之誉。至晚唐,越窑更加兴盛,其中碗的形式很丰富,有荷叶、海棠和葵瓣形,还有仿金银器造型者。此花瓣口碗为越窑...

    1633 越窑 青釉 海棠
  • 黄地粉彩万寿无疆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万寿无疆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 万寿无疆纹碗,清同治,高9.5厘米,口径17.6厘米,足径7.8厘米。碗敞口,弧壁,深腹,圈足。里施白釉,外壁施黄釉为地,四面饰描金 开光内书金彩“万寿无疆”纹,4字纹间饰粉彩“卍”字飘带及朵云纹,腹底饰粉彩海水江崖纹。足内施白釉书红彩“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碗造型敦实规整,纹饰吉祥喜庆,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之一。...

    510 粉彩 万寿无疆 黄釉 描金 开光 御窑厂
  • 青花凤穿牡丹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凤穿牡丹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凤穿牡丹纹罐,高37.5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15.4厘米。罐直口、溜肩、圆腹、圈足。有盖,盖圆顶、宝珠形钮、盖与罐子母口相合。盖面绘缠枝牡丹花与变形如意纹,罐口绘朵花四组,两两相对,腹部主题图案满绘凤穿牡丹花纹。足内署青花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款。此罐胎体厚重,青花呈色鲜艳明快,纹饰清晰,生动活泼,凤凰图案用笔奔放,简洁凝练。此罐之造型与绘画...

    856 青花 凤穿牡丹 缠枝 如意纹
  • 鲜红釉葵花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葵花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葵花式洗,高3.8厘米,口径15.9厘米,足径13厘米。洗通体作十瓣葵花式,敞口,浅身,腹壁近直,平底。通体施鲜红釉,釉面匀净,色鲜艳。口沿与腹壁花瓣出筋处显露洁白的胎色,与器身的红釉相映生辉。底施白釉,无款。纯红釉瓷器创始于元代晚期,至明永乐年间完全成熟。宣德红釉与永乐红釉齐名,釉层肥润,呈色鲜红,釉面多有桔皮纹,口沿有整齐的“灯草边”,红白分明。器...

    1910 鲜红釉 红釉 灯草边
  • 黄地粉彩勾莲开光“万寿无疆”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勾莲开光“万寿无疆”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 勾莲 开光“万寿无疆”碗,清嘉庆,高8.1厘米,口径18.2厘米,足径7.4厘米。碗撇口、深弧腹、圈足。里白釉,外壁黄地上绘粉红、绿、白三色勾莲纹,四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书蓝料“万”、“寿”、“无”、“疆”四字,圈足底部署红彩篆书“大清嘉庆年制” 六字三行款。缠枝莲纹始见于唐代,是佛教艺术影响的结果,从唐代开始缠枝莲纹在官式建筑、工艺品制造中一直流行。...

    213 粉彩 勾莲 开光 万寿无疆 勾莲纹 缠枝 缠枝莲 宝相花
  • 青花松竹梅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松竹梅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松竹梅纹碗,清宣统,高7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5厘米。碗口微撇,弧腹,圈足。白釉,青花发色浓艳,碗口沿内外及足墙均饰青花双环线。碗心绘团云纹,外壁满绘松竹梅纹。外底署青花“大清宣统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松、竹、梅分别象征常青不老、君子之道和冰肌玉骨,这三种植物不畏严冬,故名“岁寒三友”,是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之一。...

    493 青花 岁寒三友
  • 黄地蓝寿字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蓝寿字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蓝寿字纹碗,清同治,高7.5厘米,口径14.7厘米,足径5.9厘米。碗敞口,弧壁,深腹,圈足。里施白釉,外施黄釉为地,上饰蓝彩篆书寿字纹。足内施白釉书红彩“同治年制”四字楷书款。碗造型敦厚稳重,黄釉呈娇嫩的明黄色,釉面莹润。“寿”字纹装饰,每周排列20字,上下由疏至密。该碗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之一。...

    1111 黄釉 御窑厂
  • 像生瓷山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像生瓷山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像生瓷山子,清乾隆,高6厘米,长12.3厘米,宽4厘米。山子模仿天然山峰形状,高低错落。颜色亦模仿天然山色,系先烧成白胎后,再施釉彩经低温焙烧而成。底部自右至左刻楷体“蜗寄居士清玩”六字单行款。蜗寄居士为清代著名督陶官的号。此件山子应为唐英亲手制作的文房用具。他于雍正六年至乾隆二十一年负责督理窑务,深谙陶理。在任期间,亲自督理陶务,创烧出不少精美的陶瓷制品,尤其是仿制...

    1819 像生瓷 山子 唐英 景德镇 御窑厂
  •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菱花式三足,北宋,高6.2厘米,口径19厘米,足距11厘米。花盆托以凹、凸线构成六瓣菱花形。敞口,折沿,浅腹,弧形腹壁,底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器身的玫瑰紫釉与边、棱自然形成的酱黄色釉相映成辉,这种釉色的烧成是北宋河南禹县钧窑工匠的创举,灿烂的玫瑰紫色釉是铜金属元素在强还原焰的气氛下烧成后的呈色。器里釉呈天蓝色,釉面上有明显的“”。外底涂抹酱色釉,刻数目字“十...

    393 钧窑 玫瑰紫釉 花盆托 花盆 还原焰 蚯蚓走泥纹
  • 提梁银罐 - 河南博物院藏品
    提梁银罐 - 河南博物院藏品

    唐代高10厘米,口径8.4 厘米 1991 年伊川县鸦岭乡杜沟村唐齐国太夫人墓出土...

    1645 提梁银罐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明成化鲜红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明成化鲜红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明成化鲜红釉盘,高5厘米,口径20.9厘米,足径13.5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底微塌。因形似鸟窝,俗称“窝盘”。盘里及足内均施白釉。外壁施高温铜红釉。红釉釉层肥腴,呈色鲜艳,灿若天然红宝石。由于釉层气泡大且密集,釉面泛桔皮纹,使入射光线发生散射,视之柔和悦目。圈足外墙积釉处红里透黑,宛如青虾之背。口沿因高温烧成时釉料熔融、垂流而显露白色胎骨,形成一道圆润...

    666 鲜红釉 红釉 红宝石 青花 矾红釉 矾红 景德镇
  • 红釉印、划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釉印、划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印、云龙纹盘,元,高3.2厘米,口径19.4厘米,足径11.9厘米。 盘撇口,浅弧腹,圈足。足墙内外均斜削。内壁云龙纹,龙五爪。盘心刻划三朵“品”字形排列的云纹。胎细白。内外均施红釉,口沿及纹样凸起处釉层较薄,隐现白色胎骨。圈足内无釉。元代红釉瓷器传世很少,此盘通体红釉纯然一色,且清晰,是件难得的佳作。通体一色的高温铜红釉瓷器始见于唐代,但当时只是偶尔制作。...

    1938 红釉 划花 龙纹 模印 印花 长沙窑 景德镇 鲜红釉
  •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武士俑,唐,高105厘米,宽44厘米。武士俑面部敷粉画彩,不施釉,颈下施黄、绿、白三色釉。头束发髻,二目圆睁,双眉浓重,大鼻头,鼻下胡须向两侧上翘,面相异常凶猛。身穿,胸前左右各有一圆护,肩覆披膊作龙首状。右手握拳上举,左手叉扶于腰际。足蹬高靴,直立于镂空座上。此件武士俑形神兼备,气宇轩昂之态显露无遗,精工制作,是一件上佳的艺术珍品。...

    1385 明光甲 镂空
  • 郎窑红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郎窑红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郎窑红梅瓶,清康熙,景德镇制。瓶小口,短颈,丰肩,斜直腹,近足处外撇,圈足。内壁施白釉,外壁施郎窑红釉,口部及圈足一周露出白色胎体。郎窑红釉是因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时任景德镇御器厂督陶官的郎廷极而得名。仿明永乐、宣德时期红釉烧制,玻璃质感强。...

    1465 梅瓶 景德镇
  • 斗彩缠枝莲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缠枝莲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 缠枝莲纹罐,通高8.3厘米,口径4.3厘米,足径6.5厘米。盖口径5.6厘米。 罐直口,丰肩,圈足。口外有青花双弦纹两道,均填以黄彩。肩上以青花绘下覆莲瓣纹一周。罐身以青花绘缠枝莲花6朵,茎、叶为绿色。胫部绘一周上仰莲瓣纹,近足处有黄彩及青花弦纹各一道。足内青花楷书“天”字,俗称“天字罐”。盖平顶,中央青花绘图案式团莲一朵,上敷红彩,外环以青花双线,线...

    1821 斗彩 缠枝 缠枝莲 青花 弦纹 莲瓣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