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朱耷行草书手札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10-2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朱耷行草书手札册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朱耷行草书手札册
时代
门类 书法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6898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朱耷行草书手札册❖图片

朱耷行草书手札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手札册第六、七札

朱耷行草书手札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手札册第五札

朱耷行草书手札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手札册第三、四札

朱耷行草书手札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手札册第一、二札

朱耷行草书手札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手札册李葆恂题识四则

朱耷行草书手札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手札册第十二、十三札

朱耷行草书手札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手札册第十、十一札

朱耷行草书手札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手札册第八、九札

朱耷行草书手札册❖简介

《手札》册,清,朱耷书,纸本,7开1跋,纵24.6厘米,横15.1厘米。(不等)

(朱耷《手札册》释文)。

此册集朱耷所书信札十三通装裱成册,故又称《十三札》册。每札均有作者题名“八大山人”,大部分钤有“八大山人”印,其中第四札钤“八还”印,第五札钤“十得”印,第十札钤“遥属”印。此十三札有六通上款“鹿村先生”,六通“西翁”,一通致“僧舍方丈”。实际上都是致好友方士琯的,方氏为八大的书画资助人和代理商,故札中所述多为友人间往还之事,其中不乏奉画、饮宴之约,借钱、谢赠等事,从中可以窥见八大山人当时生活的一个侧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从书法风格及落款形式分析,此十三札大致为朱耷晚年之作。末开附清李葆恂题识四则。钤“李文石”、“臣葆恂印”、“文石”、“葆恂”、“文石父”等印多方。又册中第四札裱边有游悔庐主人题诗一首。

是册书法挥洒自如,行草相间,无拘滞之感,盖由于书者致书友人,全无拘束,缘纸走笔,纵横驰骋,了无挂碍,自能得其书法真趣。此册不仅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且在书法艺术方面也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知识科普


朱耷

朱耷(1624—1705年),明宗室宁献王朱权后裔,封藩南昌,遂为江西南昌人,谱名统『0137』,小名耷。清顺治五年(1648年)落发为僧,法名传棨。一生字、号、别号甚多,有个山、驴屋驴、人屋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始号八大山人。坎坷的命运影响着他的人生观及艺术创作思想,其绘画作品中多寄托着对清王朝的痛恨,对明王朝的眷恋之情。山水画在宗法元黄公望平淡天真和明董其昌润泽秀逸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古拙奇特、劲拔荒率的艺术风格。花鸟画在参照明代沈周、徐渭等文人画法的同时,又融入自己强烈的主观意识,注重鱼、虫、禽等物象的人格化表现,以象征手法表达隐晦的寓意。晚年署款将自己的号“八大山人”四个字以草书体连缀写,似“哭之”、“笑之”,借此暗寓他面对富于戏剧性变幻的人生,哭笑不得,百般无奈的感慨之情。他与同为明遗民画家的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僧”。书法宗王献之、颜真卿,淳朴圆润,自成一格。朱耷中晚年,在书画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

朱耷《手札册》释文

第一劄:專使促駕,如此之重重疊疊上瑤台也,可勝榮幸!翊晨趨承,轉致意介老玉郎爲望。四月既望,複上鹿邨先生,八大山人頓首。第二劄:迮地放寬乃爾,拜上澹公,黃鳥一聲,酒一杯,佳句也要人續。玉郎在座可會得?山人出沒此南屏裏,畫未有艾也。附謝鹿邨先生。四月廿八日,八大山人頓首。第三劄:畫二奉令宗兄,過高有可易者否?外字一副,祈轉致之。但未知行期何日耳。承賜已合醬,深謝。六月二日複上鹿邨,八大山人頓首。第四劄:牛未沒耳,驢若向北,鹿邨主人嚼得梅花,何以謝我鼐也?昨有貴人招飲飯牛老人與八大山人,山人已辭著屐,老寧無畫幾席耶?山人尊酒片肉之歲卒於此耶?遇老人爲道恨他不少,且莫爲貴人道。奉別來將一月,右手不倦,賞臣者倦矣。但可爲知己道。十二月十三日,八大山人頓首。第五劄:只手少甦,廚中便乏粒,知己處轉掇得二金否?前著重侄奉謁,可道及此。究之參苓、白術,日用僅止此耶?凡夫只知死之易,而未知生之難也,言之可爲於至!上鹿邨先生,八大山人頓首。是月夢漁兄遠自常德寄參五錢,亦是奇事並聞。第六劄:瓶砵分張,未敢期也。先意是承拜登爲愧,適爲友人塗抹得一副,迺花王也,大是懵懂。題雲:婆子春秋節,臺灣道路賒。聞雞三五夜,失曉對菱花。方丈定當之,四月廿一,八大山人頓首。第七劄:窮變得意處,唯是重喜,重慶,垂愛爲愧!眷西堂聯可轉致之。廿六日複上鹿邨先生,八大山人頓首。第八劄:斗方八卷,一側一圖。上別後周旋書問,至今想見敝閣涉筆,連朝紐醜,拊掌者誰耶?辱惠大慚,嗣當補偏,外忝鷗鶿一爲求正。惟伯仲筦存之。尊作可用印子寄到爲望。西老社翁先生,八大山人頓首,一月廿日。第九劄:二俱國珍見遺,惟寶貝之,將何以爲報?既望既雨踵謝,既處方丈一絕領到。西老年翁,八大山人頓首,七月八日。第十劄:乳茶雲可卻暑,少佐茗碗,來日爲敝寓試新之日也。至於八日,萬不敢爽。西翁先生,八大山人頓首。稚老均此。第十一劄:廿八日賜顧是實,敢日左之,以爲此雲山之服也。暇得必將福壽二字轉致之也。伏惟先生圖之。西老社翁先生,八大山人頓首,一月卅。第十二劄:四韻遵示書之,拙作可附驥去。畫十一編次,一併附去。黜陟之乃佳也。龍門一宿覺,先生便騎馬到階除,或雲訪戴,此假道也,是耶?途中昨得一絕:苦雨經旬忘,筇州杖莫旋。如今石崇路,花放與苔錢。祈晴萬壽宮六、七日,已花好,無從一見面。好花決無甚好處耳,爲之奈何。修禊先日,複上西老社翁,八大山人頓首。第十三劄:百凡庋之高閣可得耶?翊晨石亭寺於兩處答拜,然後可聯袂也。扶昇兄至不?未至必往。西翁兄,八大山人頓首。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为清代著名书画家朱耷的别号。朱耷中晚年,在书画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直至去世。关于“八大山人”一号的含义有多种释法:陈鼎在《八大山人传》中说:“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无大于我也。”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称:“或曰,山人固高僧,尝持八大人觉经,因以为号。”又有专家认为“八大山人”这一别号和朱耷的出身与弃僧还俗有关:“八”指宁王朱权第八代孙;“大”与“耷”同声,表明自己是第八代子孙耷,现在归宗了。除 以“八大山人”为号,朱耷还有“释传綮”、“刃庵”、“雪个”、“个山”、“驴”、“驴屋驴”等法名和别号。

相关文章

  • 王绂楷书重过庆寿寺等诗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王绂楷书重过庆寿寺等诗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重过庆寿寺等诗帖》,明,王绂书,纸本,册页,纵26.8厘米,横41.2厘米,楷书,19行,285字。帖上钤“朱之赤鉴赏”、“兰陵文子收藏”、“秦汉十印斋藏”等鉴藏印5方。此作小楷书七言诗四首,乃王绂游览京城诸胜景时所成诗篇,并于永乐九年(1411年)为沈度书写。这一年王绂50岁,沈度55岁,二人为朝中同僚。作品以锺、王小楷为法,风格端劲清雅,与当时宫廷中盛...

    797 王绂 册页 朱之赤 沈度 内廷 台阁体
  • 宋克章草书进学解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宋克章草书进学解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进学解》卷,明,宋克书,纸本,手卷,纵31.3厘米,横467厘米,草书,108行,760字。《进学解》卷释文此卷曾经陈渭泉、罗振玉等鉴藏,本幅钤诸家印记11方。《进学解》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作,内容讲的是国子先生进入大学,劝勉诸生德业双修,被质问本身近德修业如此成就,而竟有如此际遇,最后先生再予解答,所以名为"进学解"。韩愈借《进学解》抒发自己有才难展、...

    640 宋克 手卷 进学解卷释文 韩愈 章草 今草
  • 高士奇行书录张怀瓘论兰亭语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高士奇行书录张怀瓘论兰亭语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录张怀瓘论兰亭语》页,清,高士奇书,纸本,行书,纵24厘米,横14厘米。 款署:“康熙已卯秋七月廿六日……江村侍养高士奇”,钤“士奇”朱文印。释文:张怀瓘云:如兰亭年一笔作悬针,其下岁字则变垂露。其间字体多变幻不同,自首至尾一十八个之字各别其意。康熙已卯秋七月廿六日,处暑倍酷,月余亢旱,当午骤雨,喜而书此,但少倾日复书耳。建兰开数百茎,吟啸其间,浑忘香馥...

    749 高士奇 王羲之 兰亭序
  • 傅山行草书五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傅山行草书五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草五律诗》轴,清,傅山书,绫本,纵185.7厘米,横51厘米。释文:风磴吹阴雪,云门吼瀑泉。酒醒思卧簟,衣冷欲装绵。野老来看客,河鱼不取钱。只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书为松初先生词伯教政。傅真山。此轴书录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五言诗一首,末识“书为松初先生词伯教政”,款署“傅真山”,下钤“傅山印”。此轴无藏印,具体书写时间不详,从书风判断,当属傅山中晚期作品。据...

    283 傅山 杜甫 郭尚先
  • 张廷济篆书临史颂鼎铭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张廷济篆书临史颂鼎铭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临史颂鼎铭》轴,清,张廷济书,纸本,篆书,纵137.3厘米,横30.9厘米。释文:唯三年五月丁巳,王在宗周,令史颂省稣,『0732』友里君百姓,帅堣盩于成周,休有成事。稣宾璋、马四匹、吉金,用作『0005』彝。颂其万年无疆。日扬天子『0096』命,子子孙孙永宝用。自识释文:周史颂敦文六十有三,失盖,同邑新坊沈氏设质库,于松江金山县姚家廊下获此敦,不知何时重...

    1494 张廷济 令史
  • 致嵇亭札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致嵇亭札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致嵇亭札》清,潘世璜,纸本,纵17cm,横13.3cm潘世璜(1765—1829),字黼堂,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乙卯恩科探花。潘奕隽之子,状元潘世恩从兄。潘世璜与潘世恩、潘祖荫合称为“苏州三杰”。此札为潘世璜写给“嵇亭”的书信,信中先说到与嵇亭日前畅饮清言的场景,又提及陶氏请自己转求嵇亭为其写作品一幅的事情。此札。用笔娴熟,书写顺...

    152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书法类藏品
  • 沈度楷书谦益斋铭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沈度楷书谦益斋铭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谦益斋铭》页,明,沈度书,纸本,楷书,纵24.4厘米,横31.3厘米。释文:谦益斋铭。惟天之道,好谦恶盈。人其体之,弗瞒弗矜。所以君子,卑以自牧。温恭自虚,以受忠告。大哉易道,洁静精微。裒多益寡,物称其宜。至高者山,至卑者地。地中有山,为谦之义。如处崇高,有而弗居。谦尊而光,卑不可踰。翼翼斯斋,企彼先觉。惟谦是持,俯仰无怍。自视欿然,德业日新。惟克处己,以...

    1842 沈度 台阁体
  • 张瑞图行书五绝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张瑞图行书五绝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五绝诗》轴,明,张瑞图书,纸本,立轴,纵172.7厘米,横43.5厘米。行书,2行。释文:“与君青眼尽,共有白云心。不向东山去,旦旦春草深。瑞图。”本幅款钤“张长公”、“瑞图”印2方,迎首钤“文学侍从之臣”印。收藏印钤“固始张氏镜菡榭嗣主玮审定续考”、“志仁历史文物馆藏”。 此轴书法从钟、王入手,笔势生辣,点画纵横,坚实劲挺,虽为行书而折笔侧入,形体尖锐,...

    698 张瑞图 引首 秦祖永
  • 祝允明行书七律寿砺庵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祝允明行书七律寿砺庵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七律寿砺庵诗》轴,明,祝允明书,纸本,行书,纵145厘米,横61厘米。释文:西山青拥午桥庄,南纪星辉砺石堂。百岁光仪高里社,四朝声望播岩廊。须知洞里陶弘景,即是关中张子房。看取丹丘非浪语,朱颜漆鬓碧瞳方。中丞砺庵老先生癸未孟秋初辰,谢元和索诗奉寿,公之道谢之情,皆媿未尽形容,唯庶几祝愿之果尔。后生祝允明顿首。此幅是祝允明64岁时的作品,是应谢元和之请为毛珵...

    1462 祝允明 陶弘景 米芾
  • 苏轼行书治平帖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苏轼行书治平帖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治平帖》卷,北宋,苏轼书,纸本,行书,纵29.2厘米,横45.2厘米。释文:轼启:久别思念不忘,远想体中佳胜,法眷各无恙。佛阁必已成就,焚修不易。数年念经,度得几人徒弟。应师仍在思蒙住院,如何?略望示及。石头桥、堋头两处坟茔,必烦照管。程六小心否,惟频与提举是要。非久求蜀中一郡归去,相见未间,惟保爱之,不宣。轼手启上。治平史院主、徐大师二大士侍者。八月十八...

    1543 苏轼 赵孟頫 文徵明 王穉登 宋荦 引首 平生壮观 装余偶记
  • 董其昌草书七绝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董其昌草书七绝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七绝诗》轴,明,董其昌书,金笺,草书,纵145.1厘米,横34.7厘米。释文: 水北原南野草新,雪消风暖不生尘。城中车马知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款署:“其昌。”钤“董氏玄宰”、“大宗伯印”、“玄赏斋”。鉴藏印有“鹤舟所藏”、“紫云山房鉴藏书画印”。本幅书唐张籍《与贾岛闲游》七言诗,文字与原诗作有出入。此幅诗轴未署年款,从书风及所钤“大宗伯印”判断,当为董其...

    1010 董其昌 张籍 贾岛
  • 弘历楷书临玉枕兰亭序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弘历楷书临玉枕兰亭序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弘历楷书临玉枕兰亭序卷,清乾隆,纸本,小楷书,纵7.1厘米,横26.2厘米。此卷临欧阳询书《玉枕兰亭》全文,书于乾隆九年甲子(1744),乾隆皇帝时年34岁。虽为小楷,但结字疏阔,风度清新雅致,然笔势略显稚弱,与欧书风格有一定出入,为其早年书迹。卷后有张若霭题跋一则,略述乾隆皇帝所临玉枕兰亭本由来与流传始末。又有董诰奉敕书乾隆皇帝晚年御制诗一首,诗中乾隆皇帝...

    204 兰亭序 欧阳询
  • 翁方纲行书八言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翁方纲行书八言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八言》联,清,翁方纲书,纸本,行书,纵141.8厘米,横30厘米。此联体势雄阔,字画饱满劲健,是翁氏少见的大字行书佳作。款署:“少白老世兄之属。覃溪翁方纲。”钤:“翁方纲印”白文印、“覃溪”朱文印。迎首章:“文渊阁校理印”朱文印。释文:草木文章发地枢机,花竹和气验人安乐。此絸园居士集古句也,吟肪颇多花木,故书此以应。少白老世兄之属。覃溪翁方纲。...

    758 翁方纲 文渊阁
  • 董其昌草书櫽括前赤壁赋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董其昌草书櫽括前赤壁赋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櫽括前赤壁赋》册,明,董其昌书,绫本,草书,七开半,每半开纵26.6厘米,横16厘米。释文:櫽括前赤壁七月之望,将二友,扁舟赤壁。江渚渔樵,凌万顷,水月空明一色。星斗纵横,箫歌缥缈,天地为主客。浩然风御,乐甚秋悲安得?造物茫茫,消更长,可禁诗章狼藉。蛟舞乌飞,麋游鹿变,是鱼虾肴核。匏尊问取,孟德何雄,周郎年少。风与波,相击桂棹,露坐山苍月白。其昌书。钤“玄...

    945 赤壁 董其昌 苏轼
  • 朱熹行书城南倡和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朱熹行书城南倡和诗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城南倡和诗》卷,南宋,朱熹书,纸本,手卷,纵31.5厘米,横275.5厘米,行书,65行,464字。《城南倡和诗》卷释文:原原锡潭水,汇此南城阴。岸花有开落,水盈无浅深。纳湖 团团凌风桂,宛在水之东。月色穿林影,却下碧波中。东渚 四序有佳趣,今古盖共兹。桥边独微吟,回首忘所之。咏归桥 窗低芦苇秋,便有江湘思。久矣倦垂纶,游鱼不须避。船斋 长哦伐木篇,竚立以...

    228 朱熹 手卷 城南倡和诗卷释文 孙承泽 内府 司马 李东阳 吴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