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52622)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图片
粉彩雕镶荷叶式香橼盘
粉彩雕镶荷叶式香橼盘(俯视)
粉彩雕镶荷叶式香橼盘(背面)
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简介
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清乾隆,高3.8厘米,长15.7厘米,宽10.5厘米。清宫旧藏。
盘呈荷叶形,叶面翻卷起伏,叶梗从叶后过枝而上,叶面边缘处贴塑含苞待放的花苞与莲实,莲蓬中有可活动的莲籽,器底粘有田螺和菱角形足。底书青花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所谓“香橼盘”指古人书斋中陈设的一种小型果盘,其常置黄色香橼或佛手于其中,可散发出宜人的香气,平添不少雅趣。此器造型、釉色均刻意摹仿自然界中的实物,色彩与质感都颇为真切,自然生动,体现出当时瓷器成型及烧制工艺的高超水平。
相关知识科普
粉彩
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佛手
亦称佛手柑。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果实冬季成熟,鲜黄色,分裂如掌。原产亚洲,我国南方有栽培。花、果可供欣赏,并可入药。